產品的工具化與社會化迷思

發表於2011-05-06

近來十分火熱的Google +1,重新引爆了Google的社會化熱情,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起了這個問題,為什麼強大如Google,竟然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都難以在社會化網路的方面有所作為。

Google +1並非一個獨立的服務,僅僅只是Google搜尋的附屬。他足夠輕,輕到使用者只需要點選一個按鈕;但是他又足夠強大,強大到可以微妙的將Google的那些距離遙遠的服務,以及使用著這些服務的使用者之間,互相聯絡起來。Google的+1有著太多的想象空間,也承載了Google太多的希望。

但是Google +1的前景仍然不明朗。他的成功,將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認知,取決於+1究竟能否增強使用者與使用者直接的聯絡,哪怕僅僅是一種弱聯絡呢?

工具化的產品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迅雷。

毫無疑問,迅雷作為一款工具軟體,已經非常成功。可以說,他已經將下載這一個功能,幾乎做到了極致。在這個方面,迅雷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值得大家肯定。

但是,從最近大範圍的試圖將使用者轉化為付費會員的情況來看,迅雷的發展,已經遇到了一個瓶頸。現在的迅雷,有兩條可以選擇的路:繼續做下載工具,發展與下載相關的功能,比如增值服務;或者是利用已有的優勢,轉向其他更多的領域,比如SNS。

迅雷並不是沒有做過其他的嘗試,迅雷遊戲就是其中之一。從營收能力來看,迅雷遊戲並不能算作一款失敗的產品,但在迅雷那上億的使用者量基礎上,卻仍然只能做到今天這一步。斥巨資買下看看的域名,想來也是痛定思定的結果。

原因何在?這就要從工具自身的特點說起。

以迅雷為例,一個典型的使用流程大約是這樣的——

  • 1. 看到需要的資源
  • 2. 開啟迅雷
  • 3. 新增要下載的資源
  • 4. 等待下載完成
  • 5. 開啟資源
  • 6. 關閉迅雷

如果把這個流程進一步簡化,基本就是這樣的三個步驟——

想要下載 => 開始下載 => 完成下載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右上角的懸浮窗之外,迅雷能夠被使用者所看到的時間,是非常少的,而即使是懸浮窗,也無法保證使用者會一直盯著。

也就是說,使用者對於一款工具的使用時間,是零散而無序的,甚至可以說是用完就丟的。對於一個工具軟體而言,能否爭取到更多的被使用者“可視”的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究其原因,在於使用者的目的。對於迅雷而言,只有當使用者需要去下載的時候,才會想到迅雷。這是工具的硬傷。

儘管可以通過推薦等形式,讓使用者更快的出現下載的需求,但終究無法在這之前搶佔使用者的記憶入口。而使用者的這種需求,是不可逆轉的——你很難讓一個使用者先想到迅雷,然後才想到,今天還有一集動畫要去下載。正是因為使用者這樣的目的,決定了迅雷這種工具軟體的需求——幫助使用者完成下載。

使用者有著明確的目的,迅雷作為一款工具化的產品,他的使命就是直接完成使用者的需求,並且讓使用者儘快終結這一需求,卻難以創造需求。這也是迅雷幾次轉型均未有突破的主要原因所在。

產品的工具化

   與迅雷有著鮮明對比的,便是騰訊的QQ。毫無疑問的是,QQ,究其本質來說,始終是一種工具,一種用來讓人與人之間進行聯絡的工具。但為什麼QQ卻能成功將工具做的如此社會化,而迅雷卻不能?

就我個人來說,現在我仍然經常在登入並使用QQ。這種使用並不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可能僅僅只是因為無聊了、寂寞了等等,另外一些時候也需要去聯絡朋友。

如果把這個需求拆開來說的話,實際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上QQ而上QQ,更多的是為了找朋友。這種不確定的需求,決定了QQ僅僅只是一種通道,而這個通道的背後,是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鏈。也就是說,QQ使用者並沒有明確的目的,他們使用QQ僅僅只是因為有使用者關係的存在,因為QQ的存在,僅僅只是完成這一目的的工具,也正是因此,QQ的存在,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並創造這一類的需求。

相對於迅雷而言,如果說迅雷是為了完成使用者的目的而出現的工具的話,那麼QQ則不同。QQ並不是為了完成某種目的而生的工具,恰恰相反,QQ的出現為使用者創造了新的需求。而這種不明確的目的,也讓QQ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Facebook和Twitter。他們都是為了使用者關係而生的工具。也可以說,只有使用這個工具,才能去聯絡到更多的其他使用者,這直接導致了這一工具成為了使用者所有行動的終點。當使用者的目的不僅僅集中於一個明確的點上的時候,比如為了使用者關係而來時,產品的工具化就成為了讓使用者通往這一目標的手段,強大且具有控制力。這也使得需求的創造成為了可能。

這也是QQ與迅雷的本質性區別。在某種意義上,QQ實際上控制了使用者間的聯絡,使用者幾乎別無選擇;而迅雷做不到這一點,使用者可以用迅雷,也可以用掩耳,只要他做的足夠出色。對於產品的工具化,比如QQ而言,他的使命就是提供一個能夠完成使用者需求的平臺,然後將使用者牢牢的黏住,進而才能不斷出創造新的需求。

換句話說,對於社會化網路的建設來說,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使用者關係的控制。只有控制了使用者關係,才能夠黏住使用者,也才有機會形成社會化的網路。反過來,使用者的目的越明確,就越難以被留下,也就越難以形成社會化的關係鏈。

Google的弱關係

如果按照前面的觀點來看,Google應該算的上是一個典型的工具化產品:使用者的到來有著明確的目的,Google只需要儘快讓他們完成搜尋的行為,前往目的地,終結這一切,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是工具化與社會化之間的隔閡卻又是如此之大:一邊是希望儘快送走使用者;而另外一邊則是希望儘可能留下使用者。尤其是對於Google這樣的的傳統型搜尋工具而言,這一點更加明顯。

但是,Google在社會化方面的野心幾乎已經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利用Gmail、Gtalk、Gmap、甚至Greader等等Google的殺手級應用,有效的讓以前幾乎沒有任何交集的使用者之間,有了充分的聯絡。這還遠遠不夠。除去Gtalk之外,使用其他服務的使用者,同樣有著明確的行動目的,他們很難被其他的事情所留住。唯有Gmail還存有一定空間——這也是Gtalk會被整合進去的原因。

就我個人來說,自己經常使用Greader,慢慢的現在也累積了許多的關注。但是這其中大部分的“好友”,我幾乎都並不相識,僅僅只有很少的機會,在評論中互相遇到而已。感謝Google Reader偉大的分享與神奇排序功能,即使我並不認識這些人,也幾乎沒有太多交流,但是卻仍然有關注下去的動力。這個時候,我不斷的結識新的好友,已經並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為了社交這一個目的。

在Google Reader中,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交流是有限的,在更多的時候,甚至可以說個體與個體之間是近乎於孤立的。社會化關係的出現,並沒有改變、或者影響使用者最初的目的——閱讀資訊,反而為了這種目的創造了更優秀的體驗。

如果把諸如QQ、Facebook那種傳統的社會化服務之間的,以最為直接的社交需求為基礎的好友關係,稱作“強關係”的話,那麼Google Reader中的這種關係,則更像是一種“弱關係”。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只在需要的時候聯絡,其他時間互相獨立。這種“弱關係”隨著對產品最初的體驗而生,隨著產品的使用者群成長而成長;既不會影響產品最初的定位,也不會讓使用者造成困惑。

相對基於郵箱和IM的傳統“強關係”建立的Buzz的失敗,Reader上這種“弱關係”卻出乎意料的成功了。這顯然給了Google極大的信心。於是,有著類似架構的“Google +1”也應運而生。

Google的+1基於傳統的搜尋工具,但是對於這種弱關係的強化更為明顯。儘管沒有交流,但是一個使用者的行為,卻可以體現在另外一個使用者的搜尋結果中。用最輕量級的方式,實現了最重量級的效果,使得搜尋工具自始至終都被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聯絡著。這讓Google在社會化網路的擴充上,有了新的渠道和新的方向,也有了更豐富的想象空間。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有了連線,就有了無限的可能。

Google +1僅僅還只是Google社會化網路的第一步,他的成功與否,還取決於後面更多內容的展開。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有理由繼續期待。

Via:LoliBet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