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時代的人機共生:京東數科以AI機器人推動產業增長

naojiti發表於2020-07-06

在諸多探討老齡社會的電影中,《機器人與弗蘭克》描述了一個近未來場景——一個擁有強大智慧,可以用流利的語言和任何人對話,可以做飯、收拾屋子的機器人,與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弗蘭克,是如何消除隔膜、成功生活在一起的。

創作者對人工智慧機器人發展前景的樂觀態度顯而易見,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機器人也得以有機會真正走進人類的生活。2020年,我們不僅在抗疫、園區、工業等領域,看到機器人數量顯著增加,而且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出現在新的應用領域。伴隨著勞動力短缺和成本上升,即將結束人口紅利時代的中國市場,也會緊跟日本、德國等已開發國家,在機器人密度上迎來高速發展。而這,也正是機器人助力各行各業實現增長的社會大背景。

與蓬勃的產業趨勢相對應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清醒地意識到,受限於技術瓶頸,電影裡那種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和人類感情的AI機器人,還遙不可及。

拿中國社會來說,2019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就達到了7%,標誌著我們將在這個世紀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如新增老人的照護難題怎麼解決?產業人工短缺局面如何疏解?自然也在醞釀新的商業機遇點。各種養老、服務型機器人應運而生,共同奏響了老齡化地球的人機共生序曲。

產業界力量的參與,在此時就變得意義非凡。之所以有此感慨,是因為我恰巧聽了一期京東數科的產業AI公開課,就是以《老齡社會將如何推動AI機器人變革》為主題,探討以AI機器人尋求突破口的可能性。

我們已經探討過AI智慧體對商業社會的影響和價值,那麼從更長遠的社會需求出發,AI智慧體還需要跨越哪些門檻來抵達人類福祉,又需要怎樣的產業力量參與,就值得在當下思索一番了。

“社會機器人”VS“社會機器”,老齡化時代的人機耦合

知史以明鑑,查古以知今。對於老齡化這樣的龐大社會議題,尤其如此。

所以在探討具體產品、功能之前,有必要先提綱挈領地瞭解一下,這一波的人工智慧發展復興,究竟是以何種思路來引領AI機器人發展的。

簡單來說,存在兩種解題思路——“社會機器人”和“社會機器”。

所謂“社會機器人”方案,就是通過各種有著擬人化外形的社會機器人Social Robots,可以參與人類生活中的各方各面,與人和環境進行自主互動。比如有著表達和社會指向能力的Leonardo(看上去像普通毛絨玩具),會做表情的KASPAR(用於自閉症輔助治療的人偶)以及高度模擬的類人少女機器人Kodomoroid,軟銀開發的能與老年人溝通的Pepper,以及法國的Keecker和Buddy,中國的優必選機器人等等,為人類提供生活服務與情感陪伴。

而“社會機器”方案,則源於語義網之父、人工智慧專家詹姆斯·亨德勒(James Hendler)的觀點,即一種大規模的用機器輔助的協作系統,機器去做那些繁瑣的、例行的“管理”工作,而人提供創造性智慧。具體到養老領域,就是不從外形上重現出人類形態,因為那是極度低效的,而是在社會智慧化的過程中,聚焦於用機器人技術來改造社會合作網路。

到底哪種路線能夠幫助人類運用機器智慧來應對老齡化社會呢?

我們都知道,人工智慧的上一次“寒冬”,就是由於技術想象不切實際、過度追求復現人類智慧的“強人工智慧”,從而導致工程化困難,最終在1974年泡沫破裂。今天,人形機器人也面臨著同樣的局面,實現高度智慧、自主決策、技能泛化的擬人機器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比如國內機器人廠商優必選的CEO周劍就曾坦言,10 年內做到《西部世界》那樣的人形機器人是比較困難的。

顯然,相比用一個機器、單一演算法來刻畫智慧,一個巨大的社會合作網路能夠更好地應對老齡化挑戰。

簡單來說,就是追求“實現”智慧,比如通過計算機視覺來達到人類視覺的效果。為了讓機器幫助人類解決問題,人類需要和機器一起協作。儘管人機耦合聽起來不像科幻電影那樣充滿後現代色彩,卻更有潛力成為“新基建”的技術砥柱,被寄予厚望。

從個體到社會:老齡社會需要怎樣的機器類別

工程化能力更強的“社會機器”比單體人形智慧機器人,在解決老齡化危機上更具可行性。但面對種類繁多的機器產品,究竟哪些才真正符合現實需求,就需要斟酌了。

簡單梳理一下,可以將養老背景下的社會機器分為三種:

1.生活助手。即對老年人的照護工具,很多老齡獨居人士難以獨立生活,陪護機器人產品既有人形機器人,比如日本的機器熊,可以將老人輕鬆地抱起來;也有類似機械臂、外骨骼那樣的協作機器人,主要作用是“人體增強”,幫助老年人增加某種機能,更自主地進行活動。

2.情感陪伴。相比於生活問題,老人的孤獨情感狀態也值得關注。多數情感陪伴機器人如Paro、Zora、Pepper等,都被設計成模擬人、可互動的模樣,《機器人與弗蘭克》的另一個譯名《真芯伴侶》,也暗含著憑藉擬人化的形象接近老年人,確實能起到安慰的效果。但正如電影中一開始弗蘭克對機器人的極度反感一樣,如何解決“恐怖谷效應”,還在等待廠商們自我迭代。

3.效率工具。老齡化最重大的衍生問題就是年輕勞動力短缺。整體提升社會生產力,實現穩定的財富增長,是社會運轉、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工業生產以及其他基礎設施服務領域可實現自動化、智慧化的機器人,也有較大的商業前景。而這類產品就比如工業機械臂、服務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等等。

上述機器人都需要哪些重要的技術能力,其實在目前的探索中就已經顯現出端倪。

1.實時性精準感知與作業能力,替代人工作業。

以老齡化問題十分嚴峻的日本為例,由於大部分養老機構中的看護人員工資低、勞動強度過大,導致日本年輕人不願意從事此類工作,引入外來勞工又面臨一系列社會問題,因而出現服務質量不佳等問題。

如何讓智慧機器替代人類完成部分枯燥、重複、高體力的工作,就成為目前機器人廠商必須努力觸達的方向。

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機器人公司中,也大多以協作機器人為主。比如自主移動運輸機器人供應商Aethon,可以在各種商業環境下完成運輸任務,包括製造工廠、醫院等等。

谷歌與富士康就合作打造工業機器人,也引發了業界人士的討論。2003 年成立的亞馬遜機器人,則成為電子商務中機器人減輕人工勞動強度的變革典範。

中國也將面臨此類問題,以重勞動強度的鐵路巡檢為例,內容枯燥不說,並且許多地區如川藏線的工作環境也相對危險也不太適合人工作業,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將其作為職業選擇,這一代產業工人退休後必然面臨無人接替的難題。

所以,國內大型科技企業以及垂直的機器人廠商也在不斷啃下“硬骨頭”。比如京東數科,就在難以吸引年輕人的“鐵公機”領域,推出了替代傳統人工巡檢的鐵路巡檢機器人。通過融合機器學習、資料和雲端計算,利用鐳射,雷達等多種感測器技術,來實現測繪級檢測精度,提升作業效率。

這些機器人企業的探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老齡化社會下的高效生產力保駕護航。

(京東數科自主研發的鐵路巡檢AI機器人)

2.個性化的人群定向服務能力。

有人會說,相比機械化的工程機器人,人形聊天機器人更容易拉近與人群的距離,可以更好地完成陪伴老人、小孩等人性化服務。

網友能想到的,不少先驅企業都想到並且付諸實踐了。比如軟銀、波士頓動力都在人形機器人上大把投入了真金白銀,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殘忍。

軟銀2015年推出的Pepper機器人,認為可用App太少,不足以滿足人機交流的需求;一些輔助照護的機器人,如協助人員站立與更換座椅的機器人Sasuke,也因為操作程式繁雜,還限制使用者體重與體能狀態等原因而淪為擺設。

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倒是一出手就令全世界驚豔且驚嚇,但唯一開售的Spot機器人盛惠74500美元(約52.6萬元人民幣),讓我流下了窮人的淚水。

(波士頓動力的四足機器人Spot正在巡檢鑽井平臺)

顯然,服務機器人要走入尋常百姓家,貼合普通人的實際訴求,功能、互動、價效比等都是廠商需要跨越的門檻。

在成本得以控制的前提下,將服務機器人定製成老人的朋友、配偶等角色,實現個性化定向服務,提升AI機器人的應用價值,成為整個行業暢想和努力的方向。

顯然,這樣千人千面的服務,不僅需要有B端工程化能力的加持,也需要C端個人大資料來訓練個性化演算法,以達到貼近個體的互動效果。

從這個角度看,京東數科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小科”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京東數科通過影像識別、語音智慧對話、資料採集等,讓多模態人機互動可以按照使用者的個人需求服務定製,實現更精準的娛樂互動,為服務機器人真正走入人類生活完成了技術演練。

(京東數科自主研發的商服AI機器人)

3.產業級應用部署的能效比。

即使有“金主爸爸”願意一擲千金,引入炫酷如Altas那樣的超級機器人,但波士頓動力那些能跑能空翻的機器人,從生產到應用可能需要數年時間,這顯然無法滿足產業界大規模部署的需求。

舉個例子,根據IDC公司的資料,2012年全球僅有50萬個資料中心,而如今有800萬個。其中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更不在少數,它們一般擁有5萬-10萬臺伺服器,要維護好這麼大規模的機房,如果將運維人員全部替換成Altas那樣的機器人,成本與時效無疑都耗不起。

所以,能滿足資料中心巡檢需求,降低少檢、漏檢、誤檢情況,減少技術人員勞動強度的產業服務型巡檢機器人,其優勢也就顯而易見了。

以備受好評的京東數科機房巡檢機器人為例,能夠在30秒內完成單個機櫃的巡檢,檢測準確率達到98%以上,SLAM自主導航精度誤差在20毫米以內,每年能夠為資料中心的機房運維成本降低50%,目前已經部署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資料中心。

(京東數科自主研發的機房巡檢AI機器人)

實用、致用,這種成本、效能上的優勢,或許才是AI機器人開啟產業富礦地圖的真實密碼。

人機共生的時代變局中,京東數科如何開闢產業通道

從養老場景到千行萬業,我們發現,AI機器人產業的戰場並不簡單。

而京東數科的前沿探討,至少說明了三個問題:

首先,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必須緊貼趨勢和產業需求,迴歸使用價值的開發理念。日本養老機器人探索的教訓就告訴我們,機器人廠商與養老中心的充分溝通、設計,才能夠發揮機器智慧的最佳效果。

而在此次產業AI公開課前面的《AI能否催生機器人的“後浪”時代?》中,京東數科副總裁曹鵬也曾提到,單一解決某個具體場景的痛點對於整個產業效率提升意義有限,通過現有AI機器人產品的基礎能力持續錘鍊,將其開放給各個產業細分場景和中小企業,才能幫助智慧化技術更快、更好地在細分領域落地。

以養老機器人來說,關注老齡化趨勢的京東數科就通過產業鏈資源聚合的方式,讓更多的機器人企業、養老服務機構等能夠參與其中,運用京東數科開放的技術能力,來創新出符合具體需求的產品。也讓智慧養老產業共生共榮的理念,成為了中國應對老齡化社會的獨特解題思路。

其次,注重底層技術的錘鍊與沉澱。

正如大家都知道,強人工智慧是AI的終極目標,但AI機器人怎樣一步步走向現實世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複製“人類智慧”的。僅就陪護機器人產品而言,為了安全、可靠、高效地服務於老人,比起單純地重視外觀擬人,更重要的是底層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互動等技術能力,以及伺服電機、高效能感測器等高精尖部件的配備,高效可靠的遠端通訊、運動導航等專業軟體系統開發,這些都需要紮根務實的積累與研發。

顯然,嘗試打造基礎能力平臺的科技企業,自然也要在底層技術上有足夠的領先優勢及話語權,這也是京東數科在機器人領域的重要方向。

最後,京東數科的AI機器人之所以能夠貼合產業、快速落地,這裡面就有著京東數科獨有的業務條件,以及數字化升級的場景貫穿能力。通過在AI科技、智慧城市、數字營銷、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的業務佈局,京東數科不斷積澱出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再借助自身的場景貫穿能力,為整個養老產業的智慧產品創新也提供著基礎助益。

1999年,“網際網路之父”、圖靈獎得主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首次提出了“社會機器”這一概念。

隨著越來越多的機器參與日常生活,成為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者們也在不斷探討人類與機器的相處之道。於是便有了語義網之父詹姆斯·亨德勒(James Hendler)用《社會機器》一書,為我們詮釋了人工智慧與社交網路融合後的新型“人機關係”。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 2014年—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2.3%,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94.1億美元。中國服務機器人更是以遠高於全球水平的速度發展,同比增長約33.1%。

實打實的資料,及學術界和產業界的不斷探索,無不指向一個答案——那就是養老乃至各個產業的升級變革,離不開AI機器人的有效支撐。而To B領域市場化的開啟,將讓AI機器人為產業問題帶來新的突破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無疑將AI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推向了國家級戰略層面。搶佔新一輪智慧革命的制高點,也將讓有實力的AI機器人廠商,以及在產業場景下真正用好機器人的實體企業,實現不設限的指數級增長。

相比於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炫技與商業噱頭,產業服務型AI機器人正在更廣大的產業土地上聚集,等待京東數科們的耕耘,和一場惠及全人類的豐收。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0282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