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產的記憶體及快閃記憶體都取得了重要進展,長江儲存量產了64層堆疊3D快閃記憶體,合肥長鑫量產了DDR4記憶體。此外,紫光也會在2021年進軍記憶體市場,這是國內最重要的三支儲存晶片力量。

不過就算開始量產,國產儲存晶片的產能爬坡依然是個長期而且艱鉅的任務,至少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全球市場產生影響

國金證券指出,合肥長鑫、長江儲存等國內大廠量產初期,良率不佳,再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裝置驗收及裝機,預期長江儲存美國/日本/歐洲的半導體裝置移入將延遲數月。

此外,國內公司設計及製程工藝技術與國際大廠仍有幾個世代的差距,比如長江儲存的 64層 NAND vs. 三星/海力士/Kioxia/ 鎂光的 96/112/128層 NAND,合肥長鑫的 1x DRAM vs. 三星/海力士/ 鎂光的 1z DRAM,而造成其品質,規格種類,數量,成本及其價格均不具市場競爭力。

基於此,國金證券目前預估其全球儲存器DRAM+NAND半導體市場份額在 2022年應該不會超過 5%,2025年預計可達12%

也就是說5年後,國產的記憶體及快閃記憶體才能在全球市場上拿下10%以上的份額,相比現在會有質的提升,但是總體來看國產快閃記憶體、記憶體依然是少數派,對市場的影響恐怕還會遠遠落在三星、美光、東芝等公司之後。

自 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