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6.9

談起“創新”一詞,我首先想到的是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教授塔勒布所著的《黑天鵝》一書。所謂“黑天鵝”,是指那些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為歐洲人曾堅信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這一信念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而崩潰。塔勒布認為,現代世界恰恰是由那些極端的、未知的和非常不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所主導的。《黑天鵝》一書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不確定性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人類所處的是一個不確定性的社會環境。塔勒布強調指出,面對不確定性環境,人類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可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否則,就會被一隻只“黑天鵝”所打倒。

那麼,如何對不確定性進行有效管理?管理大師德魯克指出,“不確定性中包含確定性,未來既是不可預測的也是可預測的。不可預測的是未來的精確圖景,可預測的則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就是說,面對不確定性的經營環境,企業要主動求變而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而不消極對待;但企業的變革創新不是盲目的、無序的,必須符合時代發展的基本趨勢,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符合市場客戶的本質需求。這就是不確定性背景下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

對金融機構而言,所謂的創新就是金融創新。而說起金融創新,不能不談到華爾街。華爾街長期以來是世人矚目的焦點,人們對它抱有一種愛恨交加的複雜情緒。對於華爾街,我比較贊同幾年前曾熱播的一部央視紀錄片《華爾街》所宣傳和敘述的主題,即華爾街創造財富的力量遠大於其破壞財富的力量。一方面,由於華爾街貪婪、逐利的本性,不斷引發金融危機,對財富造成了破壞;另一方面,華爾街是撬動美國經濟的槓桿,從美國的獨立戰爭到南北戰爭,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從19世紀末美國工業化程式到20世紀末新經濟轉軌,華爾街在美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承擔了不同的歷史使命。

從某種意義上講,華爾街創造了現代美國。華爾街創造財富的祕訣就在於不斷創新。一位華爾街的金融高管曾經說過:“跟著客戶的需求走,迅速轉型,一直是華爾街長盛不衰的祕密。華爾街永遠不會死去。”從資產支援證券到貨幣市場基金,從浮動利率債券到遠期利率協定,從外匯期貨到貨幣互換,從利率掉期到各式各樣的信用衍生品,可以說,正是金融創新促成了華爾街金融財富的快速增值,並催生了花旗銀行、摩根大通、高盛等金融巨擘。

網際網路金融與商業銀行的共生共榮

1、網際網路金融與商業銀行可以做到優勢互補、相互相成

網際網路金融的實質是金融,網際網路只是工具。網際網路金融顛覆的是商業銀行的傳統執行方式,而不是金融的本質。金融的本質在於提高社會資金配置效率。傳統銀行與網際網路金融各有優勢。

網際網路金融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服務半徑更廣。網際網路金融能夠突破時空侷限,依託全天候覆蓋全球的虛擬網點網路,讓消費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動動手指頭,敲敲鍵盤,點點滑鼠,就能支取任何地點的資金,辦理遠端銀行業務,這是傳統銀行所望塵莫及的。而正是網際網路金融打破了很多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為消費者大幅度節約時間成本,可以滿足一直被忽視的“長尾”群體的金融需求,大大提高客戶覆蓋率。二是服務成本更低。網際網路金融可大幅降低業務成本。早在2000年時,歐洲銀行業測算其單筆業務的成本,營業網點為1.07美元,電話銀行為0.54美元,ATM為0.27美元,而通過網際網路則只需0.1美元;一般而言,銀行業通過線上虛擬支付的成本是通過物理分支機構支付的1/16到1/6。三是客戶體驗更優。使用者體驗是網際網路平臺存活和發展的基石。好的使用者體驗首先需要對客戶本身個性化特徵的深入瞭解,在網際網路平臺上,企業聚焦於每個參與主體的個性化需求特徵,客戶需求因此得到了充分關注與滿足。與此同時,客戶在享受資源的同時也留下了供他人分享的資訊,通過對這些資訊源的收集與分析,網際網路企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供與改進自身服務。四是資訊處理能力更強。網際網路將金融主體的金融行為變得更有邏輯和更容易辨別。比如,網際網路金融提供了新的資訊獲取方式。網際網路金融是以非常民主化的方式來生產和處理資訊。

就一個企業而言,它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會和其他主體發生聯絡的,網際網路通過多側面來蒐集這個企業的資訊,將每一個主體產生的有限的資訊拼接起來,從而全面瞭解企業的信用狀況。阿里金融實際就是運用了這個原理。又如,網際網路金融提供了新的資訊處理方式。傳統金融模式下,資訊資源分散龐雜,資料難以有效處理應用。而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下,社交網路生成和傳播資訊,搜尋引擎組織和結構化資訊,雲端計算建模和分析資訊,通過上述方式保障金融交易具有充分的資訊基礎,而這些資訊是傳統金融機構參與主體迫切需要但遠不能及的。五是資源配置效率更高。網際網路金融本質上更類似於一種直接融資方式,資金供需資訊直接在網上釋出並達成供需完全匹配,就可以直接聯絡和交易,形成“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在無金融媒介參與的情況下高效解決企業融資和個人投資渠道等供需對接問題。同時,在這種資源配置方式下,雙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時進行,定價完全競爭,大幅提升資金效率,並帶來社會福利最大化。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在經歷了400餘年的發展歷程後,也形成了很多難以替代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一是客戶基礎優勢。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客戶基礎與銀行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舉例來說,英國線上銀行愛格(Egg)因經營困難於2007年被花旗銀行收購,事後花旗總結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對客戶教育程度要求較高和網際網路行為習慣依賴性較強是愛格客戶稀少的重要原因。二是服務網路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銀行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客戶服務網路,不僅有遍佈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而且有不斷延伸的海外機構和代理行;不僅有實體營業網點、便捷銀行、樓層銀行,還有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日益多元化的電子渠道。憑藉發達的服務網路,商業銀行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三是資金供給優勢。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吸收存款、發行金融債、同業拆借等多種手段,為小企業與小微企業提供可持續的信貸資金來源。僅從存款方面看,商業銀行就可以吸收居民儲蓄、企業活期和定期存款、財政性存款、IPO資金存款、第三方支付資金、結構性存款等多渠道的資金。然而現階段在我國,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籌資成本也相對較高。四是風險管控優勢。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商業銀行擁有較為領先的風險管理理念、比較成熟的風險控制手段、相對完善的企業徵信體系以及專業化的人才隊伍,能夠較好地控制業務風險,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例如,銀行可以運用技術手段對多年積累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挖掘,開發出各類小微貸款打分卡,進而提高信貸審批的效率和質量。五是產品組合優勢。

當前,客戶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複雜化和個性化,單一的信貸產品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面對新的形勢,商業銀行可以充分發揮其不同業務條線、不同產品部門、不同區域分行的整合聯動優勢,為企業提供貿易結算、信貸融資、現金管理、財務顧問、跨境金融等豐富多元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客戶量身定製個性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總之,網際網路能夠在虛擬的空間拉近距離,卻不能縮短現實間的距離,能夠提供海量的資料,卻不能解決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問題,有效的資訊、人性化的渠道和現實的信任,正是網路時代最需要的。銀行擁有廣泛的客戶資源,有較受公眾認可的信賴感,還有相當完善的物理和電子渠道。憑藉這些資源,銀行作為信用、支付和渠道媒介的功能將進一步強化。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網際網路金融與商業銀行可以優勢互補、相輔相成。

2、商業銀行與網際網路金融之間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首先是經營領域的合作。在融資業務領域,商業銀行與網貸平臺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間。這是因為雙方目標市場和客戶定位存在較大差異,彼此競爭的程度遠遠低於互補的程度。比如,阿里小貸和P2P面對的分別是微型客戶和小微客戶,單筆授信額度在10萬元和2萬元左右,而商業銀行的目標客戶則是貸款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個人或小微企業,二者分別服務於不同的市場。網貸平臺客戶數量龐大,但自有資金有限,又無法通過吸收存款補充資金;商業銀行資金充足,但受成本限制觸角難以延伸至貸款金額較低的長尾市場,因此雙方完全可以通過合作實現雙贏。在支付業務領域,網際網路支付平臺與商業銀行各具優勢,銀行線上下支付佔據壟斷地位,擁有龐大的使用者基礎和很強的公信力;第三方支付企業則線上上支付佔據優勢,資金結算週期短、支付介面相容性好、產品創新能力強、客戶體驗好。

目前,無論是網上第三方支付還是手機支付,暫時都還無法離開銀行而獨立存在,都要與銀行賬戶、銀行卡相連線才能發揮作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助力銀行支付媒介職能從現實世界延伸到了網路世界的很多角落,對此銀行應以積極的態度互助並進。目前已有85家銀行及金融機構與支付寶合作,52 家銀行與財付通合作。商業銀行可以加大與電商平臺及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簽約合作,共同擴充支付結算的覆蓋領域。同樣,在財富管理業務領域,銀行可以擴大與第三方理財銷售平臺的支付合作,賺取交易手續費收入;同時,銀行自有的理財產品亦可以放到第三方理財銷售平臺銷售。

其次是管理領域的合作。隨著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知識與資訊的大爆炸使企業面貌發生了全新的變化,企業的管理日益呈現出扁平化、柔性化、精細化的趨勢,而網際網路企業的管理特徵恰恰與這樣的管理趨勢不謀而合。比如,在機構扁平化方面,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都構建起能夠敏銳捕捉市場變化,並快速反應的扁平化組織架構;在柔性化管理方面,網際網路企業更加突出,為了讓員工保持工作激情和創新熱情,微軟、蘋果、谷歌等公司在人性化管理方面做到極致,允許員工上班時間聊天、睡覺、打遊戲,鼓勵員工打破彙報路線直接向高階管理人員彙報,等等;而以大資料和定量分析為特徵的精細化管理更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看家本領”,其他行業難望其項背。

因此,商業銀行可以與網際網路企業加強管理方面的合作,以提升管理的扁平化、柔性化和精細化水平。比如,在風險管理方面,銀行傳統的風險管理採取自上而下,一般先研究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再研究行業的發展趨勢,從而確定國別、行別的風險限額,在這個限額範圍內選擇符合條件的客戶,授予相應的信貸額度。在網際網路時代,銀行的風險管理可以向網際網路網貸平臺學習,採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在浩如煙海的交易資料中,利用大資料技術,還原出一個活生生的客戶,掌握他們的行為方式,有效管控風險。又如,在流程管理方面,銀行可以借鑑網際網路企業“以客戶為中心”設計和管理流程的思路與作法,利用網際網路和雲端計算等技術,實現前中後臺的有效分離,使前臺專注於客戶關係的管理,中臺直接進行客戶挖掘和分析,後臺實現執行的集中處理,前中後臺通過順暢的流程貫穿起來,高效率、高質量地為客戶服務,以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等等。

再如,在資料管理方面,通過資料合作共同開發市場。目前,花旗銀行與臉譜公司已在資料合作方面進行了初步嘗試,並取得了良好成效。花旗銀行與臉譜合作,打通訊用卡積分,允許使用者出讓自己的積分給他人,加強了客戶與銀行的互動,吸引更多人來辦理信用卡和註冊積分會員。花旗銀行不僅收集到了更多客戶的姓名、生日、住址等“硬資料”,還基於社交網路收集到了客戶的消費習慣、消費意向等“軟資料”。更重要的是,花旗銀行得到了有著共同愛好或特定思維的一群或一類客戶,針對這些客戶完成精準營銷變得簡單。臉譜也得到了來自花旗銀行的眾多的優質客戶。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有句名言:“偉大的事業需要豐富的想象力。”當網際網路新時代的大幕揭開之際,傳統銀行應該做的,不是遠離自己熟悉的領域,而是理解新的規則,尋找新的夥伴,運用新的工具,將原有的業務做得更好。我相信,商業銀行只要攝入更多的“網際網路基因”,學習借鑑網際網路思維,從理念、體制、機制、流程、考核、產品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堅持不懈地開展創新,商業銀行就不會終結,反而會藉助網際網路實現新生、實現蝶變。網際網路金融顛覆不了商業銀行!

摘自: 福布斯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