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田機器學習技法課程學習筆記6 —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紅色石頭發表於2018-07-25

上節課我們主要介紹了Kernel Logistic Regression,討論如何把SVM的技巧應用在soft-binary classification上。方法是使用2-level learning,先利用SVM得到引數b和w,然後再用通用的logistic regression優化演算法,通過迭代優化,對引數b和w進行微調,得到最佳解。然後,也介紹了可以通過Representer Theorem,在z空間中,引入SVM的kernel技巧,直接對logistic regression進行求解。本節課將延伸上節課的內容,討論如何將SVM的kernel技巧應用到regression問題上。

1. Kernel Ridge Regression

首先回顧一下上節課介紹的Representer Theorem,對於任何包含正則項的L2-regularized linear model,它的最佳化解w都可以寫成是z的線性組合形式,因此,也就能引入kernel技巧,將模型kernelized化。

那麼如何將regression模型變成kernel的形式呢?我們之前介紹的linear/ridge regression最常用的錯誤估計是squared error,即err(y,w^Tz)=(y-w^Tz)^2。這種形式對應的解是analytic solution,即可以使用線性最小二乘法,通過向量運算,直接得到最優化解。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研究如何將kernel引入到ridge regression中去,得到與之對應的analytic solution。

我們先把Kernel Ridge Regression問題寫下來:

其中,最佳解w_*必然是z的線性組合。那麼我們就把w_*=\sum_{n=1}^N\beta_nz_n代入到ridge regression中,將z的內積用kernel替換,把求w_*的問題轉化成求\beta_n的問題,得到:

ridge regression可以寫成矩陣的形式,其中第一項可以看成是\beta_n的正則項,而第二項可以看成是\beta_n的error function。這樣,我們的目的就是求解該式最小化對應的\beta_n值,這樣就解決了kernel ridge regression問題。

求解\beta_n的問題可以寫成如下形式:

E_{aug}(\beta)是關於\beta的二次多項式,要對E_{aug}(\beta)求最小化解,這種凸二次最優化問題,只需要先計算其梯度,再令梯度為零即可。\nabla E_{aug}(\beta)已經在上式中寫出來了,令其等於零,即可得到一種可能的\beta的解析解為:

\beta=(\lambda I+K)^{-1}y

這裡需要關心的問題是(\lambda I+K)的逆矩陣是否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之前介紹過,核函式K滿足Mercer’s condition,它是半正定的,而且\lambda>0,所以(\lambda I+K)一定是可逆的。從計算的時間複雜上來說,由於(\lambda I+K)是NxN大小的,所以時間複雜度是O(N^3)。還有一點,\nabla E_{aug}(\beta)是由兩項乘積構成的,另一項是K,會不會出現K=0的情況呢?其實,由於核函式K表徵的是z空間的內積,一般而言,除非兩個向量互相垂直,內積才為零,否則,一般情況下K不等於零。這個原因也決定了(\lambda I+K)是dense matrix,即\beta的解大部分都是非零值。這個性質,我們之後還會說明。

所以說,我們可以通過kernel來解決non-linear regression的問題。下面比較一下linear ridge regression和kernel ridge regression的關係。

如上圖所示,左邊是linear ridge regression,是一條直線;右邊是kernel ridge regression,是一條曲線。大致比較一下,右邊的曲線擬合的效果更好一些。這兩種regression有什麼樣的優點和缺點呢?對於linear ridge regression來說,它是線性模型,只能擬合直線;其次,它的訓練複雜度是O(d^3+d^2N),預測的複雜度是O(d),如果N比d大很多時,這種模型就更有效率。而對於kernel ridge regression來說,它轉換到z空間,使用kernel技巧,得到的是非線性模型,所以更加靈活;其次,它的訓練複雜度是O(N^3),預測的複雜度是O(N),均只與N有關。當N很大的時候,計算量就很大,所以,kernel ridge regression適合N不是很大的場合。比較下來,可以說linear和kernel實際上是效率(efficiency)和靈活(flexibility)之間的權衡。

2.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Primal

我們在機器學習基石課程中介紹過linear regression可以用來做classification,那麼上一部分介紹的kernel ridge regression同樣可以來做classification。我們把kernel ridge regression應用在classification上取個新的名字,叫做least-squares SVM(LSSVM)。

先來看一下對於某個問題,soft-margin Gaussian SVM和Gaussian LSSVM結果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如上圖所示,如果只看分類邊界的話,soft-margin Gaussian SVM和Gaussian LSSVM差別不是很大,即的到的分類線是幾乎相同的。但是如果看Support Vector的話(圖中方框標註的點),左邊soft-margin Gaussian SVM的SV不多,而右邊Gaussian LSSVM中基本上每個點都是SV。這是因為soft-margin Gaussian SVM中的\alpha_n大部分是等於零,\alpha_n>0的點只佔少數,所以SV少。而對於LSSVM,我們上一部分介紹了\beta的解大部分都是非零值,所以對應的每個點基本上都是SV。SV太多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做預測的矩g(x)=\sum_{n=1}^N\beta_nK(x_n,x),如果\beta_n非零值較多,那麼g的計算量也比較大,降低計算速度。基於這個原因,soft-margin Gaussian SVM更有優勢。

那麼,針對LSSVM中dense \beta的缺點,我們能不能使用一些方法來的得到sparse \beta,使得SV不會太多,從而得到和soft-margin SVM同樣的分類效果呢?下面我們將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方法是引入一個叫做Tube Regression的做法,即在分類線上下分別劃定一個區域(中立區),如果資料點分佈在這個區域內,則不算分類錯誤,只有誤分在中立區域之外的地方才算error。

假定中立區的寬度為2\epsilon\epsilon>0,那麼error measure就可以寫成:err(y,s)=max(0,|s-y|-\epsilon),對應上圖中紅色標註的距離。

通常把這個error叫做\epsilon-insensitive error,這種max的形式跟我們上節課中介紹的hinge error measure形式其實是類似的。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將L2-regularized tube regression做類似於soft-margin SVM的推導,從而得到sparse \beta

首先,我們把tube regression中的error與squared error做個比較:

然後,將err(y,s)與s的關係曲線分別畫出來:

上圖中,紅色的線表示squared error,藍色的線表示tube error。我們發現,當|s-y|比較小即s比較接近y的時候,squared error與tube error是差不多大小的。而在|s-y|比較大的區域,squared error的增長幅度要比tube error大很多。error的增長幅度越大,表示越容易受到noise的影響,不利於最優化問題的求解。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tube regression的這種error function要更好一些。

現在,我們把L2-Regularized Tube Regression寫下來:

這個最優化問題,由於其中包含max項,並不是處處可微分的,所以不適合用GD/SGD來求解。而且,雖然滿足representer theorem,有可能通過引入kernel來求解,但是也並不能保證得到sparsity \beta。從另一方面考慮,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轉換為帶條件的QP問題,仿照dual SVM的推導方法,引入kernel,得到KKT條件,從而保證解\beta是sparse的。

所以,我們就可以把L2-Regularized Tube Regression寫成跟SVM類似的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係數\lambda和C是反比例相關的,\lambda越大對應C越小,\lambda越小對應C越大。而且該式也把w_0即b單獨拿了出來,這跟我們之前推導SVM的解的方法是一致的。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Standar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的初始形式,這還是不是一個標準的QP問題。我們繼續對該表示式做一些轉化和推導:

如上圖右邊所示,即為標準的QP問題,其中\xi_n^{\bigvee}\xi_n^{\bigwedge}分別表示upper tube violations和lower tube violations。這種形式叫做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 primal。

SVR的標準QP形式包含幾個重要的引數:C和\epsilon。C表示的是regularization和tube violation之間的權衡。large C傾向於tube violation,small C則傾向於regularization。\epsilon表徵了tube的區域寬度,即對錯誤點的容忍程度。\epsilon越大,則表示對錯誤的容忍度越大。\epsilon是可設定的常數,是SVR問題中獨有的,SVM中沒有這個引數。另外,SVR的QP形式共有\hat{d}+1+2N個引數,2N+2N個條件。

3.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Dual

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SVR的primal形式,接下來將推導SVR的Dual形式。首先,與SVM對偶形式一樣,先令拉格朗日因子\alpha^{\bigvee}\alpha^{\bigwedge},分別是與\xi_n^{\bigvee}\xi_n^{\bigwedge}不等式相對應。這裡忽略了與\xi_n^{\bigvee}\geq0\xi_n^{\bigwedge}\geq0對應的拉格朗日因子。

然後,與SVM一樣做同樣的推導和化簡,拉格朗日函式對相關引數偏微分為零,得到相應的KKT條件:

接下來,通過觀察SVM primal與SVM dual的引數對應關係,直接從SVR primal推匯出SVR dual的形式。(具體數學推導,此處忽略!)

最後,我們就要來討論一下SVR的解是否真的是sparse的。前面已經推導了SVR dual形式下推導的解w為:

w=\sum_{n=1}^N(\alpha_n^{\bigwedge}-\alpha_n^{\bigvee})z_n

相應的complementary slackness為:

對於分佈在tube中心區域內的點,滿足|w^Tz_n+b-y_n|,此時忽略錯誤,\xi_n^{\bigvee}\xi_n^{\bigwedge}都等於零。則complementary slackness兩個等式的第二項均不為零,必然得到\alpha_n^{\bigwedge}=0\alpha_n^{\bigvee}=0,即\beta_n=\alpha_n^{\bigwedge}-\alpha_n^{\bigvee}=0

所以,對於分佈在tube內的點,得到的解\beta_n=0,是sparse的。而分佈在tube之外的點,\beta_n\neq0。至此,我們就得到了SVR的sparse解。

4. Summary of Kernel Models

這部分將對我們介紹過的所有的kernel模型做個概括和總結。我們總共介紹過三種線性模型,分別是PLA/pocket,regularized logistic regression和linear ridge regression。這三種模型都可以使用國立臺灣大學的Chih-Jen Lin博士開發的Liblinear庫函式來解決。

另外,我們介紹了linear soft-margin SVM,其中的error function是\hat{err}_{svm},可以通過標準的QP問題來求解。linear soft-margin SVM和PLA/pocket一樣都是解決同樣的問題。然後,還介紹了linear SVR問題,它與linear ridge regression一樣都是解決同樣的問題,從SVM的角度,使用err_{tube},轉換為QP問題進行求解,這也是我們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上圖中相應的模型也可以轉化為dual形式,引入kernel,整體的框圖如下:

其中SVM,SVR和probabilistic SVM都可以使用國立臺灣大學的Chih-Jen Lin博士開發的LLibsvm庫函式來解決。通常來說,這些模型中SVR和probabilistic SVM最為常用。

5. 總結

本節課主要介紹了SVR,我們先通過representer theorem理論,將ridge regression轉化為kernel的形式,即kernel ridge regression,並推導了SVR的解。但是得到的解是dense的,大部分為非零值。所以,我們定義新的tube regression,使用SVM的推導方法,來最小化regularized tube errors,轉化為對偶形式,得到了sparse的解。最後,我們對介紹過的所有kernel模型做個總結,簡單概述了各自的特點。在實際應用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問題進行合適的模型選擇。

註明:

文章中所有的圖片均來自臺灣大學林軒田《機器學習技法》課程

更多AI資源請關注公眾號:AI有道(ID:redstonewil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