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談俄羅斯AI發展:需先補足創業生態系統

dicksonjyl560101發表於2019-06-11

https://www.toutiao.com/a6700727870999757316/


2019-06-10 10:46:23

莫斯科時間6月5日,我在參加第23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時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專訪。

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t. 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orum,SPIEF)創辦於1997年,是新經濟體領導人會晤的高階平臺,聚焦俄羅斯、新興市場和全球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被稱為“俄羅斯版達沃斯”。

這次應邀參會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人工智慧的崛起,俄羅斯總統普京說:“誰控制了人工智慧,誰就主宰了未來。”

我在這次專訪中就人工智慧、創新工場在中國市場及全球投資趨勢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感謝科技日報記者的整理,再次將這篇專訪分享給大家。


李開復談俄羅斯AI發展:需先補足創業生態系統

俄羅斯已意識到AI崛起的意義

記者:作為一名應邀參會的中國商界領袖代表,您將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主要與哪些人士進行對話?

李開復:我是應俄羅斯主權基金邀請參會的,跟他們也認識很長的時間了,覺得他們對中國很瞭解。另外,這次應邀參會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人工智慧的崛起。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說:“誰控制了人工智慧,誰就主宰未來。”俄羅斯已經認識到人工智慧崛起的重大意義,俄羅斯怎樣才能迅速推進人工智慧的發展。過去的10年裡,在人工智慧領域發生了一個奇蹟,那就是中國的人工智慧研究發展非常快,已經與美國平起平坐。中國是怎樣做到的,對其他國家有什麼參考價值,很多國家是非常想了解的。在這次論壇上,大概會有15個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和商界的人士參與討論,計劃中還有普京總統與商界領袖的集體會面。

記者:對話的主題是什麼?

李開復:對話的主題就是“人工智慧”。我會做一個發言,然後跟大家分享中國的成功模式。我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就像新時代的“電力”,正以顛覆性的力量改變現實世界。

在中國,取代了現金、信用卡的移動支付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快速便捷的支付,還可以使用收集到的資料制定非常智慧的財務目標和工具。近些年,基於計算機視覺來移動、分揀物體的倉儲機器人;適應於智慧城市全新道路系統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能夠根據任何主題進行創作和表演的人工智慧說唱歌手等產品,展現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現狀。

同時,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教育等領域也發揮著積極作用。在中國最貧困的地區,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加上直播技術的輔助,可以把農村學校與身處北京的頂尖教師們連線起來,讓這些孩子們享受到優秀的教師資源。與此同時,老師也能在技術的幫助下了解學生學業上落後的地方,然後加以輔導,學校還可以使用人工智慧來給考試評分,佈置家庭作業,為作業打分等。

這是非常好的體驗,極大地打破教育障礙,可以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隨著平臺和應用程式的建立,有關專家預測,在未來11年,人工智慧將為全球創造15.7萬億美元的淨增量GDP。隨之而來的應用程式將覆蓋感知、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像人一樣可以自由移動和工作的自主人工智慧等領域。雖然這些技術的開發需要時間,但將對各個行業帶來創造性的顛覆。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把人工智慧看作新時代的“電力”。它像電力一樣,能促進很多應用和裝置的高速發展,其中很多會超越人類想象。也正是因為它是像電力一樣的存在,多年以後,我們也會無法想象沒有人工智慧的生活會是怎樣。

隱私問題:應用技術解決技術難題

記者:人工智慧確實是當下最潮流的話題,但人們也擔憂隨著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會帶來如就業難、隱私保護和資訊保安等問題。技術層面上怎樣才能排除這些擔憂?

李開復:這是一個好問題。我覺得每一項科技都會帶來一些工作面臨挑戰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哪些工作是會碰到挑戰的,然後及早去佈局,去幫助那些工作將被取代的人得到需要的訓練,然後能夠進入新的人生篇章。

在人工智慧治理方面,中國的技術實用主義值得肯定。在遇到一項新技術時,中國的做法是先推動起來,遇到問題再解決,這是非常明智的。技術實用主義的成效很明顯,例如在自動駕駛方面,在政府的支援推動下,中國企業可以更早在本地城市實施上路、更早地收集資料、更早地完成技術迭代。

隱私保護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許多新聞都聚焦在那些未能保護好個人資料和資訊的公司,包括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內的很多人都要求設立更多的規定。我們當然需要制定法規來防治嚴重的資料濫用行為,但不應該只將人工智慧帶來的隱私問題視為一個監管問題,我們可以嘗試用更好的技術解決技術帶來的挑戰,例如同態加密、聯邦學習等技術。我們可以設想有一個滑塊,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獲得更多安全性或是更多便利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

隨著人工智慧普及,人們擔心工作被人工智慧取代從而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但我認為人工智慧至少無法勝任兩項重要工作,一個是創造力,一個是同情心。機器人無法做到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和信任,無法成為我們的老師、醫生和護士。政府需要切實關注教育和培訓以及改變社會對工作中同情心的看法,人們也需要在工作崗位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同情心——這是人類真正擅長的,也是機器人無法取代的。目前有許多需要同情心的工作,例如有200萬個醫療保健服務崗位無人問津。因為這些崗位社會地位和收入不高,這些是社會、政府和公司必須要進行改變的事情。

關於人工智慧如何創造價值,我們希望能夠通過不斷除錯,找到人工智慧為人類帶來長期、更大利益的平衡點。雖然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存在著隱私安全等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技術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我們回首思考技術革命,就會發現每一次技術革命最終產生的利大於弊。憑藉這一信念和信心,我們將加速人工智慧的普及,伴隨這些進步,真正意義上讓人工智慧的普及可行。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我們需要積極擁抱它。

俄羅斯需補足創業生態系統

記者:您怎樣評價俄羅斯的科技創新現狀和人工智慧發展水平?

李開復:20年前我作為蘋果公司的代表到訪過俄羅斯,看到過俄羅斯的一些研究,其實也是人工智慧技術,比如手寫體識別。當時我在蘋果公司的時候用過俄羅斯的手寫體識別技術,後來在SGI用過俄羅斯的VR技術。俄羅斯在數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基礎還是很強的,這次來我希望能更深地瞭解俄羅斯在創新、人工智慧方面的發展現狀。與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相比,俄羅斯整個創業的生態系統比較落後,中國其實就是因為有了創業的生態系統,才有了阿里、騰訊,才有了今日頭條、滴滴,才有了今天各個AI的獨角獸。俄羅斯這方面如果能夠迅速補上的話,應該還是很有機會的。另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小一點的挑戰,就是俄羅斯的資料量夠不夠。因為人工智慧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資料量夠不夠,而不只是人才夠不夠。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829936/viewspace-264726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