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媒體崛起,世界是屏的。人工智慧技術的進化,推動著數字媒體越過了一個全新的臨界點,向著更智慧、更友好、更個性化的方向演進。人工智慧技術在媒體行業大規模的安裝、普及和應用,為本已經波濤洶湧的傳媒領域帶來了更加激動人心的風口浪尖。智慧螢幕將不再僅僅限於手機、電視、電腦、戶外等媒體終端,汽車已經變為裝在輪子上的螢幕,冰箱已經變為放在廚房裡的螢幕,越來越多與能源網路、通訊網路和運輸網路連線的終端都將通過安裝螢幕的方式變得更具互動性。

2、泛媒介化趨勢愈演愈烈。物物皆媒介,事事皆資料,人人皆傳播。原來只屬於少數傳媒機構和部分專業傳媒精英的話語權進一步解構直至崩塌。有人的地方就有手機,有手機的地方就有資訊,有資訊的地方就有傳播。全民都變成了自媒體的產消者,所有企業的官方溝通工具都具備了媒體的屬性。媒介泛化的更高階段就是媒介功能基礎設施化,它就像空氣和水一樣,之於所有的人類活動都不可或缺。

3、機器人成為媒體標配。寫稿機器人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從國際賽事報導到財經新聞撰寫,從資料的採集到內容的編輯再到資訊的釋出,自動化程式浪潮已經席捲了新聞業,成為每一個大型新聞傳媒機構的必選項。如果寫稿可以被取代,編輯可以被取代,釋出可以被取代,那麼新聞領域還有哪些工作能夠真正屬於媒體從業者獨有的?是價值判斷?意見輸出?還是趨勢引領?記者、編輯、主編們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來好好思考一下自身和自身所在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4、演算法提升個性化推薦。資訊規模的指數型爆發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後稀缺時代,怎樣更好地過濾並篩選資訊成為困擾使用者的巨大痛點。購買這件商品的人也購買了那一件,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那一篇,今日頭條們試圖用資料思維和演算法邏輯預測使用者的媒介閱讀習慣和消費需求,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演算法,演算法,還是演算法,個性化推薦將會在任何一個需要應對大量選擇的領域找到它們的用武之地。現在的個性化推薦還不夠智慧,誰能在這方面邁出一小步,誰就能在紅利收割方面收穫一大步。

 

5、傳統媒體開啟智慧化程式。事實上,傳統媒體在技術上早已經不再“傳統”,完成了數字化轉型以後的大部分媒體忽然發現,數字化只不過是轉型的中點而非終點,它是通向智慧媒體的必由之路。因此,各大傳統媒體又紛紛馬不停蹄地踏上了通往智慧媒體的高鐵。

 

6、程式化廣告打通全媒體。程式化購買不再是網際網路媒體的專利,理論上來講,它適用於任何媒體的廣告資源,而且事實上它也在不斷地向各類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滲透。而傳統媒體在技術層面的迭代升級也加快了其擁抱程式化廣告的步伐,電視的網際網路化、廣播的移動化、戶外螢幕的場景化等,為廣告主通過程式化手段對各類媒體資源進行整體性佈局購買和效果測量帶來了希望。

 

7、機器間傳播快速興起。真正的智慧媒體不可能存在於任何一個媒介終端上,而是存在於數十億甚至更多終端節點相互連線形成的網路中,網路承承擔著儲存、計算、學習和進化的大量功能,就像飄在地球上空的雲層一樣包圍著所有使用者。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終端節點在安裝了智慧晶片後接入這個網路,終端介面負責與使用者互動,雲端網路負責智慧化執行。伴隨而來的就是機器傳播。彭博社有專門提供給華爾街的機器人閱讀的財經新聞內容,儘管這對於人類就像是天書。事實上,機器之間相互交流、傳播和互動產生的資料量將佔據大資料相當部分的比例。隨著物聯網的廣泛應用,機器間經濟和機器間傳播必將在未來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

 

8、區塊鏈技術帶來新思維。區塊鏈技術的顛覆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之上的價值網路和信任關係將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被重塑。在大眾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其擁躉者已經意識到區塊鏈將在底層邏輯上對我們當前的這個世界進行一次再造。儘管“區塊鏈+智慧媒體”的未來生態還沒有完全成型,但這也恰恰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無限的可能。

 

9、移動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第一代PC 生態下的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人相繼老去,移動網際網路的競爭也進入到下半場。雖然很多垂直方向上仍然沒有形成贏家通吃或幾家獨大的格局,但BAT藉助資本槓桿進行整合、併購和佈局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他中小型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好訊息是,仍然有諸如今日頭條、京東、美團、小米和360這樣的企業對三大寡頭形成衝擊;壞訊息是,遊戲規則都是上述大佬們制定的,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正在前赴後繼的倒在通往大佬的路上。

 

10、曾經失落的部分媒體不斷找回自我。廣電和報業的產業化程式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漸進式展開的,傳統媒體利用自身兼具的產業功能和事業屬性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在網際網路衝擊、廣告收入下滑和傳媒反腐加碼的背景下,傳統媒體伴隨著改革進入到不惑之年,必須在近期內作出個清晰的抉擇了。市場的歸市場,事業的歸事業,無論是那些光環還在的傳媒巨頭,還是那些難以為繼的地方衛視,無論是改制或分離,無論是重組或迴歸,很多曾經失落過的媒體的定位都將會更加清晰起來。

 

11、電影產業暗流湧動。總體票房持續增長的背後,掩蓋了中國電影優質內容不足和產業生態不完善的弊端。但隨著使用者觀影能力的提升和觀影習慣的養成,單純依靠明星效應和營銷噱頭謀取高額回報的傳統思路已經成為強弩之末。年輕力量正在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國際化的視野和更具誘惑力的故事為電影產業注入新的轉型動能,此後更有可能的是,中國票房將在五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

 

12、內容民主化浪潮再度來襲。部落格、社交網路、微博、微信以及今日頭條等內容生產與分發工具將內容民主化的程式一步步推向高潮。儘管全民自媒體、全民直播、全民網紅的說法有些誇張,但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參與內容生產和傳播的高漲熱情。接下來,全新的能夠讓更多人以更簡單的操作、更流暢的體驗和更低廉的成本參與內容(尤其是視訊內容)生產的工具一定會把內容民主化的程式推向浪潮之巔。

 

13、原創內容價值愈發凸顯。劣幣驅逐良幣,良幣便會被雪藏,這一現象在零成本複製的網際網路領域屢見不鮮。但隨著自媒體生態的逐漸完善和內容付費模式的漸入佳境,無論是平臺、市場還是使用者,都正在不斷提高對原創內容的重視程度。傳媒產業的核心是內容,內容的核心是創意,創意的核心動力是市場對原創的保護和激勵。原創的優質內容資源將會是未來市場競爭的最大焦點。

 

14、後真相時代的現象還會持續。技術在降低內容准入門檻的同時,也帶來了資訊的激增和觀點的泛濫,尤其是對於熱點事件的主觀評論和道德判斷,將事件的當事人、負有監管或處理責任的相關部門和不明就裡的使用者全都席捲進了網路輿論的狂潮,導致真相的失真、殘缺甚至被刻意歪曲。這樣的狀態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直至權威新聞媒體歸位、自媒體自律能力提升以及媒體使用者媒介素養得到改進。

 

15、中國故事不再流於形式。無論新聞、影視,還是綜藝、娛樂,中國的絕大多數內容創作者曾經都不擅長以使用者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主流價值觀。中國夢與美國夢都是普世價值和正能量的精華體現,只是中國的創作者比起美國的創作者要遜色很多。隨著使用者對網路快餐內容產生的視覺疲勞和政策對網路視聽內容監管的日趨嚴格,越來越多具有匠人精神的創作者將會深耕細作,開發出兼具時代精神和娛樂元素的內容精品,《戰狼》《朗讀者》等將不再僅僅只是現象級作品。

 

16、新工作和新分工。智慧媒體把人類勞動從大量枯燥無聊的程式化傳媒工種中解放出來,並且持續創造著幾年前還不存在的新工作型別。與此同時,人工和智慧之間的勞動分工邊界會越來越清晰,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會陸續的交給那些比我們完成得更好的機器人,而我們或許更適合從事那些需要大量情感、情緒和情商投入的創意型傳媒工種,我們可以稱之為“心力勞動”。

 

17、資本依舊看好TMT。只要存在高於其他產業的獲利和套利空間,資本就一定會把握住這些投資和投機機會。從房地產、股市、製造業以及其他領域逸出來的遊資熱錢,以及來自上市公司、投資基金和其他機構的金融資本,會進一步推高影視版權、內容創業和智慧媒體等方面的市場估值。未來五年,大文創和泛娛樂以及與之高度相關的業態仍會存在大量的價值投資窪地,產業併購的熱潮雖然溫度有所下降,但仍然不會那麼快就褪去。

 

18、跨界創新促進媒體融合。計算機背景出身的程式設計師們通過對傳媒產業底層邏輯的改造和傳統思維的顛覆,一次次成功地完成了對傳統媒體的降維攻擊。除了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個性化演算法之外,未來還將會走更多其他領域的精英跨界到傳媒領域進行打劫。金融+動漫有什麼新思路?體育+電影能否找到新進展?演算法+創意是否會再造廣告公司?不同產業之間邊界的消弭將會推動媒介融合進到全新階段。

 

19、傳媒監管繼續加碼。與金融管控和房地產巨集調相應成章的是,傳媒領域的規制政策近幾年來也不斷強化,輿論問題、明星問題、尋租問題頻頻曝光,究其根源,這仍是中國傳媒產業發展不成熟的結果。毋庸置疑,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傳媒第一大國,然而卻還算不上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傳媒強國。政策規制在未來幾年只會愈加強化,這必將引導著傳媒產業向著規範化和國際化的賽道上切換。當然,如果矯枉過正也可能使我們的傳媒產業繼續錯過這一輪的視窗期。

 

20、一帶一路拓寬國際市場。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推進,與產品貿易同步提升的還有文化貿易,與企業走出去相伴相生的還有文化走出。當初,歐美日韓國家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帶來了奧美、電通、彭博、好萊塢、韓流等廣告公司、新聞媒體和流行文化;未來,中國的廣告公司、傳媒機構和內容產品也將會搭乘著一帶一路的快車遍佈到全球各地。

 

作者:劉慶振

CTR媒體融合研究院特邀專家

北京資訊科技大學新媒體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