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奧林匹克賽事沒有任何統一的評分標準。無數運動員激烈角逐,但只能依靠人們的點評來得分。事實上,這就是過去幾個世紀新聞業真實寫照。

  在印刷時代,發行量資料水分極大。因此,對於一份報紙或雜誌中的文章,任何人都無法衡量相對價值的高低。
  上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曾有機會改變這種局面,但事與願違。出版商利用GoogleAnalytics和Omniture等工具跟蹤每篇文章的頁面瀏覽量、獨立訪客量等資料,但多數公司從未公佈過詳細資料,有些甚至未向自己的編輯公佈這些資料。
  在內部會議上,新聞部門高管可能會表示,編輯不應該為頁面瀏覽量而寫作,因此他們沒有公佈這些資料。但是,長期以來,出版商一直面向頁面瀏覽量優化自己的全部線上業務。人們就不由得會懷疑,如此用心良苦地保密資料,他們難道害怕明星編輯要求加薪?或者是因為流量過低而羞於示人?
  如果把新聞業比作一場馬拉松,那麼這場賽事的碼錶剛好已經被發明。如今,社交網路提供了統一、公開的積分規則,我們可以通過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社交分享服務來衡量一篇文章的價值。
  社交網路最初並不提供這種資料,這是每個網頁整合的社交分享工具(顯示分享量)的產物。這種設計理念是由Digg所倡導,它鼓勵出版商將Digg按鈕放到文章頁面。由於Digg不再流行,Facebook的Like按鈕和Twitter分享工具步入舞臺中心。如今,這已經成為一項標準社交功能。
  儘管只有部分出版商選擇展示社交分享資料,但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看到這些資料。這類資料對線上內容的變革程度絕不可低估。出版商不再控制某些最重要的分析資料。編輯可以實時瞭解自己的工作表現。競爭者可以分析對手刊物的文章質量。公關公司也可以評估一篇文章的影響力。
  新舊標準究竟孰優孰劣,人們總會對此展開激烈爭論。過去十年,業界一直爭論頁面瀏覽量標準。同樣,社交分享量也有優缺點。就目前的來看,社交分享量應該是唯一的文章通用衡量標準。
  原作者:格里高利·加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