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輕資產紅利到頭,5G 時代雷軍的首座智慧工廠亦莊啟航

微胖發表於2019-12-12

九年輕資產紅利到頭,<mark data-type=concepts data-id=cd327489-c766-49ad-9f66-1309515ee9f3>5G</mark> 時代雷軍的首座智慧工廠亦莊啟航

小米早年的成功,主要基於網際網路基因帶來的商業模式和零售模式創新,而缺少領先科技和製造水準的基底。

斗轉星移,當年孕育了小米模式的移動網際網路紅利已然消退,中國高階手機的競爭早已不是當年蘋果的一枝獨秀。

小米的每位強勁對手都試圖想在 5G 時代先發制人而加緊創新時,「輕資產」戰略是否能繼續奏效,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撰文 | 微胖

編輯 | 四月

在距離亦莊國際會展中心不到十分鐘車程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小米下一代 5G 智慧工廠將於本月正式投產。

九年輕資產紅利到頭,<mark data-type=concepts data-id=cd327489-c766-49ad-9f66-1309515ee9f3>5G</mark> 時代雷軍的首座智慧工廠亦莊啟航

這座工廠的亮點主要有兩個。產能是一方面。首期的設計產能僅 100 萬臺手機(目前小米手機全年出貨量 1 億臺)。這座自建工廠顯然並非用於量產,僅限於 5G 旗艦智慧手機量產前的試研生產。

第二個亮點是黑科技,將大規模使用自動化生產線、5G 網路、機器人、大資料等技術,生產效率將非常高,預計每分鐘自動生產 60 臺智慧手機,據說,效率比傳統工廠提升了 60% 以上。

九年輕資產紅利到頭,<mark data-type=concepts data-id=cd327489-c766-49ad-9f66-1309515ee9f3>5G</mark> 時代雷軍的首座智慧工廠亦莊啟航

除了亦莊的智慧工廠,小米的供應鏈把控戰略已經率先在海外市場落地。去年,小米宣佈在印度新建三座智慧手機工廠,並與富士康合作,在印度本地組裝 PCBA 電路板,以避免印度針對其增收的進口稅。隨著三家新工廠加入,小米在印度將擁有六家制造工廠。

從 2010 年創立以來,小米一直以代工廠生產的模式進行「輕資產」運營,是什麼讓其一改對全系代工的堅持,選擇自建智慧化工廠?

後工業時代,以消費網際網路起家的小米會切入「風馬不相及」的工業領域,賦能智慧製造嗎?

1 「輕資產」的質保期

從前的「輕資產」模式之所以可以成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只不過,這些原因都有質保期。

一方面,九年前,中國網際網路經濟正邁向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主的新時代,實現這一點的前提條件是智慧手機的大面積普及。雷軍清楚知道,想要賣一件複雜產品給普通人,軟體介面就是產品的全部。所以,軟體出身的創業團隊抓住了這一核心優勢。

與此同時,另一方面,迅速成為手機制造大國的中國已經具備了連零件都可以從頭定製的普遍製造能力。他們有能力造出正好滿足數以百萬計的人想要的手機——一部夠用、夠便宜的智慧手機,小米沒有必要親力親為。

比如,有了 ODM,小米前期不需要投資過多金錢建廠房,省去不少研發費用,可以將絕大多數精力花在「營銷」上。而且,廠商可以直接套用或者少量更改設計進行生產,產品迭代的時間成本更低。

不僅是手機制造,家電行業也是如此。小米創立時,中國早已是家電製造大國,家電供應端夠好夠用,沒必要自己建廠,專注放大自己優勢,與供應商密切合作就可佔據一席之地。

不過,問題在於作為小米致勝法寶之一的「剋制貪婪,少賺一點」。把毛利率控制在 20%,把利潤率控制在 5% 導致除了大量投入核心技術(比如不得不做的晶片)之外,小米在品控和量產能力上並無大量投入。

據一些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小米給的利潤低,所以,即使量大,也沒有得到供應商相應重視程度。

很多大廠會有蘋果專線,華為專線,但不會有小米專線。這不僅是 2016 年小米兩次長達幾個月的嚴重缺貨(用雷軍的話說,也是小米創業以來最嚴峻挑戰)的重要導火索,也是網路上對於小米手機品質常有爭論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小米的成功更多在於其網際網路基因帶來的商業模式和零售模式創新,而不是領先科技和製造水準。

斗轉星移,當年孕育了小米模式的移動網際網路紅利已然消退,中國高階手機的競爭早已不是當年蘋果的一枝獨秀,當小米的每位強勁對手都試圖想在 5G 時代先發制人而加緊創新時,「輕資產」策略是否能繼續發揮作用,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2 5G和競爭倒逼小米

中國信通院 11 日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11 月我國 5G 手機出貨量達到 507.4 萬部。自 8 月以來,5G 手機出貨量呈每月倍增的態勢。新一輪換機潮,山雨欲來。IDC 預計,2020 年將有接近 1 億部 5G 智慧終端出貨量,到 2023 年,5G 手機出貨量將佔手機總出貨量的 26%。

九年輕資產紅利到頭,<mark data-type=concepts data-id=cd327489-c766-49ad-9f66-1309515ee9f3>5G</mark> 時代雷軍的首座智慧工廠亦莊啟航

然而,技術以及所扮演的物聯網入口(之一)的角色,都讓 5G 智慧手機完全不同於過往 3G 和 4G 手機,給設計和製造帶來很大挑戰。

比如,5G 手機需要 5G 基帶晶片和在 Sub 6G 頻段及毫米波頻段的射頻晶片,這是 4G 手機無法滿足的配置。「5G 會以『指數級』增加智慧手機設計的複雜性。」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就曾表示。小米出的 MIX3 除了配置驍龍 855 之外,還要搭配驍龍 X50。

搞定晶片,5G 手機也難以順利投產。最近,Redmi 紅米品牌旗下的第一款 5G 手機 Redmi K30 系列正式亮相時,科普設計難度成為釋出會一大亮點。

5G 連線對天線的要求很高,如何保證手機又輕薄,訊號又好就是個難題。工程師必須找到平衡設計天線模組的最佳位置。另外,射頻複雜度高、散熱設計難度也高。

從機加工角度看,隨著 5G 時代手機後蓋去金屬化程式接近尾聲,中高階機型後蓋材質變成了玻璃、陶瓷,對精密化部件的要求不僅給上游機床廠商提出更高要求,也給機加工帶來新挑戰。

一位業內人士解釋道,即使廠商好不容易找到 5G 技術方案,實現量產又是一回事。這不是簡單把零部件組裝一遍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尤其像 5G 這種涉及很多「第一次」的新興技術。

「廠商要把生的材料做成一個量產方案,這是一個涉及很多細節,需要不斷除錯的系統過程。比如,怎麼堆疊,怎麼迅速製造。」另外,先進技術產品也對製造工廠(比如機器裝置和規模)和工人熟練度提出更高要求。

小米目前對供應鏈的話語權來看,要想以最快效率和最好的品控完成小米 5G 旗艦機型的量產,除了自建工廠,自己說了算,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另一方面,目前,小米智慧物聯網路已經接入了 1.96 億臺裝置。5G 真正催生了萬物互聯,在這一生態背景下,5G 手機還肩負著硬體鏈條入口(之一)的使命。

然而,如何開發真正能夠利用 5G,並且與手機互動起來的硬體,又或者怎麼讓手機非常方便地通過 5G 能力控制好智慧家居,絕大部分手機廠商都沒有經驗。

技術的完善週期需要時間,新產品能否成功享受「新科技」傍身所帶來的出貨量紅利,除了耐心和試錯的準備,更大的考驗在於手機廠商們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以及供應鏈的製造和技術能力。

最後,從行業競爭勢態來看,小米也不得不將自建工廠放在弦上。如今,中國高階機玩家不僅變多,一改早期蘋果一枝獨秀的局面,那些銷量排在小米之前手機制造企業也更積極。

除了在 5G 研發上傾其資源,這些競爭對手全都擁有自己先進製造工廠(至少針對旗艦機型)。比如,華為 Mate 系列和 P 系列已經部分實現自建工廠生產。至於 OV 兩家,工廠都是自己的,不做第三方代工。

從媒體報導的資訊來看,這些自建工廠都有著比較高的自動化和智慧化水平。

有媒體人在參觀完華為的手機生產線後曾表示,它的智慧化水平、管理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讓人震驚,連為蘋果代工的富士康董事長郭臺明在參觀後,也承認,它的智慧化水平遠遠超過富士康。

vivo 自研的全自動化的產線,在國內和印度各有 35 條和 8 條,每條產線只需 3 個人操作。車間引進的裝置基本也是世界級。

雖然蘋果至今為止雖沒有自己的生產線,但是富士康基本能夠全力供給蘋果的訂單。無論是擴大廠區規模,還是到美國建廠,富士康都是依照蘋果的需求而定。

搞不定一流的代工,對手又步步緊逼,力保新技術產品質量和交付,剩下的選項恐怕就只有自己砸錢、砸人和砸裝置。

3 手機商的後工業時代

小米成立之初不同,如今需求側的數字化逐漸完成,但是,供給側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

產業網際網路也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佈局重點之一。除了智慧手機,大家電以及更多智慧硬體領域,小米幾乎都有涉足。如果需要更多想象的空間,探索企業級市場成為小米的選擇之一。

騰訊高階副總裁湯道生曾表示,產業網際網路不僅僅是 ToB、ToG 的,歸根結底也是 ToC 的。

C 端的使用者資料積累,業務生態和資本的力量,都有先天優勢。小米擁有的龐大物聯網基礎是其獨特優勢,這個優勢可以幫助小米在 C TO B 的戰略上想的更多,挖的更深。

過去幾年,小米間接涉入過家居裝修業,事實就是小米探索智慧家居的訊號。目前,小米消費類物聯網連線數已是全球規模最大,若面向商業,融入更多智慧裝置,並與更多社會化服務建立關聯,小米滲透酒店、地產、企業物聯網可謂水到渠成。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推測。

11 月 19 日,小米 2019 年開發者大會上,小米正式宣佈進軍產業網際網路,並且釋出了小米智慧酒店解決方案、小米智慧地產解決方案以及小米 IoT 企業套件。

「有些公司包括一些 AI 創業公司,創業路徑上選擇做軟體還是做硬體?To B 還是 To C?他們是糾結、模模糊糊,或者很難前行的。」崔寶秋在受訪時曾表示,小米沒有這方面的猶豫,小米很早就有了 B 端生意,也有 B 端的能力。

經過 40 年粗放式發展之後,中國許多製造企業已經面臨非常大的發展瓶頸。無論是頂層的供給側改革,還是底層企業主的真實痛點需求,一定會倒逼著這些企業向智慧升級的方向上走,手機產業鏈的轉型升級也不可避免。

想改變製造業,雷軍說這話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最初,他們通過新的商業模式,成為中國手機產能的「帶貨」網紅。

這一次,他們談的是「推動行業智慧化,提升行業的效率」,在公司本季度財報會上,小米 CFO 周受資談「未來工廠」時表示,「這是面向智慧製造的未來工廠,先進性和實驗性會非常強。」他說。

事實上,小米兩年來也投資了 12 家智慧製造和半導體晶片供應鏈企業,包括創鑫鐳射、珞石機器人、北醒光子、拓野機器人等,專門從事工業機器人、專用製造裝置的開發。而且,小米 9 產線也採用了大量自動化測試裝置,很多也是小米自主研發。

小米應該也清楚認識到,降低製造成本和穩定品控和供應鏈,並不是純靠金錢就能撐起來,而是需要全方位的科技研發實力,特別是在製造業上的技術儲備。

九年輕資產紅利到頭,<mark data-type=concepts data-id=cd327489-c766-49ad-9f66-1309515ee9f3>5G</mark> 時代雷軍的首座智慧工廠亦莊啟航

11 月 21 日,小米董事長雷軍在世界 5G 大會主論壇上宣佈,小米的智慧工廠將在 12 月底投產。

「這麼多年來,小米一直致力於改變中國製造業,今天這個訊息(是指小米自建智慧工廠)是另一個新維度中改變的開始。」雷軍曾在釋出會上表示。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小米產業互聯解決方案並非由雷軍本人釋出,而是交給了小米集團 IoT 平臺部總經理範典,這意味著小米前期試水的成份居多。

不同於消費級的大規模生產同一型別產品,企業級市場的非標準化如何運作,包括工業領域的智慧製造,需要小米親自探索適應。無論如何,這座智慧化工廠打響了第一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