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人口規模、漸漸普及開來的網際網路以及大量 IT 人才,使印度常常被稱為“下一個中國”。從2016年起,印度便擁有了中美之後第三大獨角獸俱樂部,並迅速趕超了當時和它並列的英國。
然而,從體量上看,印度現存獨角獸公司不到30家,與各自擁有200多家獨角獸的中美還相差甚遠。同時,複雜多變的政策、分裂的市場也為印度帶來了質疑的聲音。
在這個擁有13億人口,但同時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的國度,創業生態到底是怎樣的?
要點提示:
- 印度前三大城市班加羅爾、德里和孟買相當於中國的“北上廣”,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創業中心。其中,班加羅爾在創業公司和孵化器數量上暫時領先,德里、孟買緊隨其後。“金融中心”孟買的投資人更多。
- 獨角獸數量上,班加羅爾和德里旗鼓相當,孟買略遜一籌。
- 賽道分佈上,班加羅爾的創業公司在消費、企業服務、深科技等賽道分佈較多;德里則以電商、消費等賽道為主;孟買在金融科技上具有優勢,政府也正致力於把它打造為“金融科技之都”。
- 在三個較為成熟的創業中心之外,金奈、海德拉巴、浦那等新興創業城市也在發展。其中,金奈被稱為“ SaaS 之都”,海德拉巴擁有或許是印度最大的孵化器,而浦那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正立志於將其打造為汽車中心。
據 Tracxn 最新資料,目前,印度有近45000家創業公司。僅僅近5年間,就有約9000家創業公司在這裡誕生。
印度創業生態被認為興起於2000年前後。而到了2009年,電商公司 Flipkart 誕生,這一事件後來被看作當地創業生態變化的里程碑。2014年,莫迪政府上臺之後,數字化轉型成了印度政府工作重心之一。與此同時,聯邦政府和各邦政府開始陸續意識到創業公司能夠助力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2015年,莫迪政府倡議構建“創業印度”,構築強大的創業生態系統,來幫助創業公司發展、推動經濟增長。
而正如中國創業公司扎堆“北上廣”,印度創業公司同樣有其聚集之處。
印度前三大城市班加羅爾、德里和孟買,正是當地的“北上廣”。一份由印度軟體和服務業企業行業協會( NASSCOM )和諮詢公司 zinnov 聯合釋出的報告指出,約有55-58%的印度創業公司都坐落於這三個地區。
其中,約23-24%位於公認的“創業之都”班加羅爾,而20-21%位於這幾年一直在創業公司數量、獨角獸數量和融資金額上叫板班加羅爾的印度首都德里,12-13%分佈於有印度“金融之都”之稱的孟買。剩餘42-45%的創業公司則散落在其他地區。
圖片來源:《2019印度科技創業生態》( Indian Tech Start-up Ecosystem EDITION 2019 )報告
公認的“創業之都”班加羅爾
坐落於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是印度卡納塔克邦的首府,擁有約1100萬人口,大約相當於深圳,是印度第三大城市,被稱為“花園城市”和“印度矽谷”。它位於海拔949米的德干高原上,較大多數印度城市涼爽。
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班加羅爾是公認的印度“創業之都”。儘管近年來,德里每年都在向班加羅爾“挑釁”,但在大多數市面上可獲取的報告中,班加羅爾依然被列為印度最大的創業生態中心。
“創業之都”的創業生態究竟是怎樣的?
Tracxn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8月8日,班加羅爾共有7373家科創公司。另一份報告顯示,各個賽道的創業公司均在此地有所分佈。其中,消費和企業服務賽道各有3000多家總部在班加羅爾的公司完成過融資;同時,深科技、金融科技和健康科技賽道中,超1/4實現融資的公司都坐落在班加羅爾;此外,零售、教育科技等賽道,也有一千多家總部在班加羅爾的公司實現融資。
不過,創業公司只是創業生態系統的一個環節。在此之外,班加羅爾還是印度高校最聚集之地,800多個學院( college )匯聚於此,其中包括100多所工程類院校。這些院校每年輸出9萬多名工程類畢業生,為班加羅爾的創業生態源源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孵化器是創業生態系統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Tracxn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24日,印度共有312個創業公司孵化器與加速器。其中,55個位於班加羅爾,佔比約為17.6%。
人才、孵化器、創業公司,為什麼班加羅爾能同時在創業生態的不同環節上佔據優勢?故事還得從上個世紀說起。
早在印度獨立之前,班加羅爾就成為了印度科學理工學院( IISc )等高校的駐紮之地。印度獨立(1947年)之後的40、50年代末,60年代初,政府又在班加羅爾建了大量公共事業部門( PSU ),比如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等。由此一來,科技相關的人才和勞動力被引入班加羅爾。
此後,陸續有不同的研究機構來到班加羅爾建立研發中心,更多新興的高校也在豐富這裡的學術生態,而各種工業園區也相繼在此成立。到1980年代中期,班加羅爾已成為現代電子工程行業的樞紐。
另一方面,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印度經濟相對封閉,班加羅爾軟體商大多采用外派程式設計師到美國工作的模式提供服務,而大量程式設計師藉此機會留在了美國。此後,他們成為了印度和美國之間聯絡的紐帶。在如今的班加羅爾創業生態系統中,矽谷投資人的身影並不罕見。
1984年,德州儀器(TI)進入班加羅爾,這被看作班加羅爾發展成為“印度矽谷”的里程碑。這一時期,政府對印度軟體出口放開。1990年,印度政府開始實施“軟體技術園區計劃”,為印度軟體業叢集式發展提供支援。而班加羅爾軟體園正是其中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個。
許多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隨之入駐——據悉,這一時期,跨國公司以每月5家的頻率湧入這一軟體園。甲骨文、飛利浦、IBM 等都於這一時期入駐。1992年,印度政府還在班加羅爾和美國之間架設了印度第一座衛星通訊裝置。
21世紀以來,跨國公司開始讓班加羅爾的研發中心承擔越來越核心的研發任務,而當地的軟體服務商也藉此得以發展。
此外,與首都新德里和“金融之都”孟買相比,班加羅爾儘管人均 GDP 不高,但生活成本也更低。對創業公司來說,需要支付的辦公室租賃等費用更低。同時,班加羅爾還擁有更多的共享空間。
努力追趕的首都德里
德里,全稱為德里國家首都轄區( NCT ),位於印度西北部,是印度第二大城市,擁有2800多萬人口。不過,在談論創業生態系統的時候,一些報告會把國家首都區( NCR )劃為一個整體。除德里國家首都轄區之外,NCR 還涵蓋了其周圍的加濟阿巴德、古爾岡、索尼帕特、諾伊達、法裡達巴德、巴哈杜爾加爾等地區。
雖然這幾年,每年都有“新聞”稱德里已取代班加羅爾成為印度“創業之都”,但從大多數指標來看,德里依然排在班加羅爾之後,是印度第二大創業中心。
前文提到,根據 Tracxn 資料,班加羅爾共有7373家科創公司,而德里只有6175家。在獨角獸數量上,班加羅爾目前擁有10只現存獨角獸,而德里只有8只。不過,如果硬要把古爾岡和諾伊達也划進來,德里-NCR 就有了12只獨角獸。
但即使以德里-NCR 為整體,分佈在這一區域的印度創業公司也只有20%-21%,少於班加羅爾的23%-24%。
作為印度最大、人均 GDP 最高的城市,首都德里似乎天然具備了零售、電商賽道繁殖的土壤,多隻電商獨角獸在此誕生,包括 Snapdeal 、Lenskart 、Paytm Mall 和已失去獨角獸光環的 ShopClues 。電商之外,消費和金融科技也是創業公司匯聚的賽道。上述三個賽道中的創業公司加起來,佔德裡創業公司總數的42 %。
不過,在創業環境方面,有報告指出,與班加羅爾和孟買相比,NCR 的社會風氣相對保守,對創業者的接受程度較低。同時,該報告作者表示,在受訪者中,德里的受訪者表示安全問題是僱員的顧慮,對女性僱員來說尤為明顯。而班加羅爾和孟買的受訪者卻並未反應這一情況。同時,德里的創業公司孵化器只有44個,數量不僅少於班加羅爾,甚至不及孟買。
印度金融之都孟買
印度最大的城市孟買,是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位於印度西部,由7個小島組成,人口約2000萬。孟買同時也是印度的金融中心,印度儲備銀行、國家證券交易所和造幣廠等大多數金融機構的總部都位於孟買,而一些大型企業也坐落於此。
作為印度第三大創業中心,孟買在創業公司數量、獨角獸數量等方面與班加羅爾和德里這兩個相對成熟的中心相比,還有一定差距。Tracxn 資料顯示,孟買目前共有5638家科創公司。
孟買的創業生態暫無法與班加羅爾和德里相比,這一方面由於作為金融中心的孟買房價和租金較高,創業公司要想紮根於此,可能會面臨相對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創業”這個概念在孟買興起還不到10年,還比較新。
孟買也因此被列在“創業生態系統挑戰者”之列。該列表上還有中國的杭州、深圳,印尼的雅加達,奈及利亞的拉各斯,俄羅斯的莫斯科等城市。
圖片來源:Startup Genome
儘管創業生態尚未完全成熟,作為金融中心的孟買卻匯聚了大量投資人。據 Crunchbase 顯示,總部在孟買活躍的投資機構共有887個,大於班加羅爾的489個和德里的177個。這也意味著坐落於此的創業公司,或許有更多機會與“金主爸爸”接觸。
同時,金融中心的光環也促進了孟買金融科技創業公司的興起。孟買目前孵化出了兩隻印度獨角獸,其中一隻正是金融科技公司 BillDesk 。Tracxn 資料顯示,孟買目前有約620家創業公司,約佔其創業公司總數的11%。
金融科技之外,電商和消費也是當地創業公司較為活躍的賽道。一份當地政府報告顯示,三個板塊的創業公司加起來超過總數的50%。此外,孟買還被認為是新興的 B2B 孵化場。
孟買當地政府也開始重視創業公司。2018年2月,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創新創業政策,計劃在該邦吸引500億盧比(約47億人民幣)的天使輪、種子輪投資,並與產業、學術機構合作,建立至少15個創業公司孵化器,推動成立至少1萬個創業公司。此外,針對金融科技賽道,政府計劃在2021年之前孵化至少300個創業公司,併為金融科技公司建立相應共享空間。
目前,孟買已有46個創業公司孵化器與加速器,比德里還多兩個。
新興創業之都
儘管如前文所述,超過半數的印度創業公司都聚集在班加羅爾、德里和孟買,但上述 NASSCOM 報告同時指出,在一些新興的創業中心,創業活動也有明顯增加,包括創業公司數量和融資金額的穩定上漲。同時,當地的政策支援等方面也在加強。
一則 StartupBlink 的報告顯示,除班加羅爾、德里、孟買之外,印度的金奈、海德拉巴也進入了全球創業中心前100之列。而與孟買同處於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浦那,雖然並未進入此列,但已孵化出一隻獨角獸 FirstCry 。
圖片來源:StartupBlink
Tracxn 資料顯示,目前,金奈已經聚集了近2500個創業公司,海德拉巴擁有2783家,浦那有約2450家。
與班加羅爾同樣曾為軟體外包中心、曾被稱為“印度底特律”的金奈,是印度第5大城市,擁有約1000萬人口,有“SaaS 之都” 之稱。24歲的老牌 SaaS 公司 Zoho 和 SaaS 獨角獸之一 Freshworks 就誕生於此。SaaS 之外,金奈的深科技也被看好。不過,不少金奈的創業公司在初具規模之後都選擇了離開金奈,Zoho 和 Freshworks 都把總部遷去了美國,還有不少公司選擇遷往班加羅爾。
海德拉巴是印度第四大城市,也是安得拉邦和特倫甘納邦兩邦的首府。這座擁有約950萬人口的城市,被認為具有成為創業中心的一切要素。一方面,印度商學院、海德拉巴大學等高校駐紮於此。另一方面,海德拉巴也曾長期被看作 IT 中心,Facebook 、亞馬遜等跨國公司都在此設有分處,蘋果也於海德拉巴設立了研發中心。更重要的是,於2014年新成立的特倫甘納邦,邦政府對將海德拉巴打造成創業中心充滿熱情。2015年,該邦政府與當地三大學術機構合作,成立了被宣稱為印度最大創業公司孵化器的 T-Hub 。同時,海德拉巴的空氣質量、交通情況以及房屋租金等,與已經成熟的創業中心相比,都更具吸引力。
與孟買同屬一個邦的浦那,是印度新晉獨角獸 FirstCry 所在之地。除此之外,SaaS 獨角獸 Druva ,也誕生於浦那,後將總部設在了加利福尼亞。與要把孟買打造為金融科技中心類似,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立志於把浦那打造為汽車中心。而在汽車之外,浦那還擁有成熟的銀行體系以及相對發達的 IT 和電子產業。目前,浦那創業生態發展主要受到技術人才、孵化器數量以及交通的限制。2017年,當地政府成立了“浦那創意工廠基金會”( Pune Idea Factory Foundation ),以支援初創公司發展。同時,浦那在建的地鐵計劃於2021年投入運營,或將有助於改善當地交通情況。
總體看來,印度“北上廣”的競爭格局仍在不斷變化,而更多的新興創業之都也在蓄勢待發。未來印度的創業故事是否會更加精彩,值得期待。
自 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