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的人別聽慢歌」這句歌詞現在估計要改成:

傷心的人別聽英語流行曲了。

近日,有研究指出,相比起 50 年前,英語歌曲變得越來越消極,歌詞中的情緒負面詞語,增長了三分之一以上。

研究通過文字情感分析演算法來進行研究,這種演算法此前已經廣泛應用於文學以及新聞學研究上。

研究團隊將 50 年間,每年 Biilboard 百強歌曲以及歌詞網站 Musixmatch 中 15 萬首歌曲匯入演算法當中,作為研究資料。

最終,無論是 Billboard 中的金曲,還是分佈全球,範圍更廣的 Musixmatch 詞庫,兩組資料分析出來的結果是一致的,那就是英文流行曲所含有的消極歌詞越來越多,增長超過三分之一,英文流行曲已經變得越來越喪了。

以 Billboard 50 年的百強歌曲作為分析例子,這些歌曲當中,平均每首歌詞平均約有 300 個單詞,那麼每年的百強歌曲則大約有 30000 個單詞。

在 1965 年,消極單詞出現了 450 次。到了 2015 年這個數字則超過了 700 次。

▲ 點代表每年出現次數,線代表總體趨勢,圖片來自:aeon

相反地,表達積極情緒的歌詞正在大幅度減少,同樣是 1964 年到 2015 年,數量從 1750 次下降到 1150 次。

▲點代表每年出現次數,線代表總體趨勢,圖片來自:aeon

如果把目光聚焦到某一個特定單詞,比如「love」這個單詞,相比起 50 年前出現的頻率減少了一半,平均出現次數從 400 減少到了 200 次。而「hate」這個單詞,90 年代幾乎是不會出現的,但到了近幾年,幾乎每年會出現 20 到 30 次。

▲點代表每年出現次數,線代表總體趨勢, 圖片來自:aeon

這次研究,與另一項針對曲調來分析歌曲表達情緒的研究結果相同。

如果一首歌曲使用大調的話,歌曲會顯得歡快,相反使用小調的話就會顯得悲傷。而通過研究 1985 年至 2015 年期間英國所發行的 50 萬首歌曲,研究人員發現越來越多的歌曲選擇使用慢節奏以及小調。

音樂真的能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嗎?真的能。

實際上,藝術比科學更容易傳遞情感。

一副中世紀的畫作,即便時間跨度巨大,人們的思想文化背景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們依然可以通過其中的線條、顏色、陰影等感受畫家想表達的情緒。

▲品一品這幅《格爾尼卡》你能感受到什麼?, 圖片來自:畢加索

音樂其實也一樣。

2009 年,德國科學家找來了一批非洲土著去聽西方音樂。結果顯示,即便文化不同、音樂背景不同,西方音樂主流表達的三種基本情緒:快樂、憂傷和恐懼,都能被感受出來。

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現在的音樂還要越來越多地表達負面情緒呢?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受歡迎呀。

研究報告中援引了社會傳播學當中的「文化演化論」,該理論認為,相比起積極和中性的內容,消極的內容更容易被記住和傳播。

那麼從商業角度來看也就不難理解,現在已經進入了集中化生產和銷售的唱片公司,為什麼更偏向於推出消極的歌曲了。

自 愛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