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
明明知道我想找的遊戲叫《刺客信條》、《鬼泣5》、《尼爾:機械紀元》,可是在Steam上就是搜不到。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580008ad3dba86f55687c0e10d8519c99e25c5100f3739bec30c3bc1f716e152.jpg)
經過跟度孃的一番知心攀談後,我才瞭解到,原來這在Steam上找遊戲啊,可喊不得翠花和二狗這些名字,只能喊Mary和Vincent。
要是不知道他們的英文名,需要先去請教度娘。這其實挺繁瑣的。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2340886fda1b43558e794c08776271787ada3d8416a6032b2ba7ae63d8ad017b.jpg)
也許是為了迎接Steam中國的到來,現在Steam商店已經支援“中文搜尋”的功能了。只要遊戲廠商在遊戲的商店資訊裡設定了相關的中文資訊,玩家就可以按圖索驥了。
這本是一個玩家廠商雙贏的做法,但最近有玩家發現,事情並不如我們想象般單純。不管是我們搜3A大作,還是搜貪玩藍月張家輝,都出了同一個結果。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83b23b47baa5df43063f8e325720eae9cd5226f85aa69c2a800cca8c88f12928.jpg)
不知張家輝知道後會不會直接律師函警告呢?
當搜尋的次數越來越多,我們發現,上至3A大作,下至4399的小遊戲,幾乎都成了《王者英雄》的關鍵詞。
其中還有一些廠商避之不及的詞彙,它們在《王者英雄》這裡也得到了和“鬼泣5們”平起平坐的舞臺。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f7d680437832c6c7ff09483b8ad9b1fe1500f886532c484b1480e2907777f2ab.jpg)
見識到了《王者英雄》的神通廣大、海納百川之後,我決定親自登門拜訪,看看這款神作到底有多牛。
01“歷時3年的大作”
開啟《王者英雄》的Steam商店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王者榮耀》畫風的視訊。我尋思著這不就是Steam版的王者榮耀麼?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6a1ba3303a72ffb95e0730694ea5c40a28a8ca609d2884fe764254c28dfd2ac7.gif)
剛看完王者榮耀式的二次元畫風,然後主頁第2張的宣傳照畫風急轉,來了張西方魔幻主義的勇士鬥惡龍。
這不搭調的畫風,讓我有點懷疑,這真是同一個作品嗎?
在我向度娘和谷哥輪番請教之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搞清楚這張圖的來源!這張圖出自《萬智牌》卡牌“Tombstalker”。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83cdcd677727648eddd0a196024aaf22fc8eaf4a2399e1cfcb60a01a8cfdb95b.jpg)
那也就是說,這張圖是直接盜用《萬智牌》的原畫。
有了這麼一個思想前提後,我花了33塊錢進去試玩了一下。
作為一款開服近1年的遊戲,遊戲內的伺服器還是隻有1個。看到這個隨機生成暱稱的骰子,讓我想起列印店老闆5年前玩的頁遊大天使。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53d0a25f3965f5ece6025f0482a09b5b0f082e4fe3546f71014ec1bae129c6d3.jpg)
遊戲的核心玩法跟一般moba遊戲差不多,只不過節奏更快。常規的3條路5V5被改成了2條路3V3。
進入遊戲後,我彷彿來到了一個東拼西湊的遊戲素材庫。在DOTA1中的瀕臨下崗的小強毒龍在這裡實現了再就業,D10的小紅帽變成了小喬,三國殺12的趙雲、曹操、孫權插圖則原封不動地搬了過來。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88211eaf4aafe42a7fe493a738271a19ba1563b5a0e7d1499ad8ca298815ea21.jpg)
遊戲的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這就是一個破產版的王者榮耀。遊戲細節奇差,人物升級有鋸齒、技能5毛錢特效、攻擊動作僵硬。介面UI、裝備商城、小兵模型處處向王者榮耀看齊,給人一種“生怕玩家看不出我抄了王者”的即視感。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2e04f20dca45837dce2acc9f2a1297c8d381afdc19bfc309047ba53921100eed.gif)
別看遊戲抄得人模狗樣跟個大型行為藝術現場似的,到了充值介面就非常有手遊活動頁的代入感了。“VIP系統”、“氪金利息”、“限時優惠”應有盡有,付費入口無處不在。
更能體現遊戲廠商野心的是,在王者榮耀升到頂級VIP8只需5000塊,但你要摸到王者英雄的天花板至少得花8萬。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e53151ecd3827e4cfcd4d72f7d99866c7342ab70f02f18ee6f2b924450a79a0a.jpg)
玩了一個小時,我就受不了要給差評退款了。我不敢確定,有什麼元素是這個遊戲原創的。
更不要臉的是,這個遊戲的開發者在Steam中說,遊戲經過三年多的努力開發??在國外還賣9.99美元??這是梁靜茹給了你勇氣嗎??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4b9f5771bdfb3af105e6c0fbc18808a58487b8329e1d5f787c7955892ab2cb8d.jpg)
這麼個辣雞遊戲到底是怎麼活下來並頻頻刷存在感的?
02 Steam的稽核和搜尋漏洞
在2012年到2017年期間,Steam上所有的獨立遊戲都需要獲得社群內足夠多的玩家支援才能上架Steam。這個做法被稱為“青睞之光”,中國玩家常叫它為“綠光”。
“綠光”曾幫助過很多獨立遊戲者,挖掘了很多優質的遊戲,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星露穀物語》。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9b50647fe98ded4a1021866cc596e761906aab52c24d1c95c6b6c72de62eb17e.jpg)
當然“綠光”也孕育過開空頭支票、精通畫餅的製作者。他們善於取悅玩家,把遊戲吹得天花亂墜,結果遊戲做出來的時候一塌糊塗,比如說《地球OL》。
隨著上架的遊戲日益增多,玩家在參差不齊的遊戲海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Steam在2017年6月開始用新系統Direct取代“綠光”。
Dircet的規則很簡單,廠商只要為新遊戲支付100美元就能上架。當遊戲銷售額突破1000美元后,Steam就會返還100美元的保證金。
簡而言之就是,遊戲不需要稽核,給錢就能上。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1352649589f8d2dbefc8197496f6964ddfbed7ac189427e49411c09a6ff73cf9.jpg)
Direct的上線,無疑是給投機者和辣雞遊戲大開綠燈。所以即便《王者英雄》抄的就是你Steam上的《三國志13》,但它還是能上線。
另一方面,Steam搜尋機制的漏洞使得《王者英雄》得以到處碰瓷。
Steam在搜尋遊戲的時候,它不僅會拿關鍵詞去匹配遊戲的標題,還會匹配遊戲的介紹。如果介紹中也含有關鍵詞的話,也會出現在搜尋結果裡。
就像我們在搜DOTA2的時候,可以搜到A牌。因為在A牌的簡介裡提到了,它的玩法跟DOTA2的故事背景完美融為一體。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dd825caea5d2d229a35f92c464971408f86af0d6532423a4cab5d52bca9827a5.jpg)
所以當我們在某一款遊戲的介紹中提到的關鍵詞足夠多時,它就會出現在各種各樣與遊戲本體毫無關聯的搜尋場景。
《王者英雄》就是這麼幹的。它的遊戲簡介裡寫了各種各樣的名詞,包括但不僅限於3A大作、主機遊戲、端遊、頁遊、手遊、4399小遊戲、四大名著、王者段位、各種Q鑽等。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235119fb57dc6f55af03201e4ce158f19c422a78dd5ed33afaeda4d29a6d30ed.jpg)
我盤點了一下,洋洋灑灑5萬餘字,組成了8927個關鍵詞。這裡涵蓋了近5年來遊戲界的大部分熱詞,儼然是一部遊戲界的百科全書啊!
03 國際影響
如果遊戲的影響力僅僅侷限在中國倒還好,但我發現這麼一款粗製濫造的產品早已走出國門了。
大部分中國玩家都是最近才瞭解到這款遊戲的,而早在2018年11月,也就是這個遊戲上線的1個月後,許多日本玩家就已經知道這款遊戲了。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b5d1e8454113448205251ab25cbf6c79cc5981567654894e08699b6f82b8697d.jpg)
日本的知名遊戲網站GameSpark有一個特色欄目——《中國遊戲見聞錄》。這個欄目每期都會介紹一款中國遊戲,而《王者英雄》就被收錄到第10期裡。
在GameSpark的這篇測評文章裡,作者肯定了這個玩法,他覺得這個標榜10分鐘一局的遊戲很適合生活節奏快的社畜玩。不過他也花了很大篇幅列出《王者英雄》抄襲了哪些遊戲。
這個嚴重抄襲的遊戲,也加深了日本遊戲媒體人對中國遊戲的偏見:先抄襲再調整是中國企業的基本風格。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更是一針見血地說道,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9ed0482e9d0f83496e3081517023e93410c4abbba0218d5f316a9e58fd6521a1.jpg)
「中國有努力的遊戲開發者,但像《王者英雄》的製作理念會拉低中國遊戲的整體評價(尤其是在Steam這個全球平臺上),從長遠來看,這對中國遊戲開發者是壞事。」
而這篇文章的評論區主要有2種風向,一種是見怪不怪的,因為他們的心中存在著一種偏見:中國製造=山寨作品。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e107850ffca17d41e2b7f4d6315362523e8b7277560831321e14a0496e0e30d8.jpg)
另外一個風向則認為,山寨的技術這麼出色,為什麼不能把開發的熱情轉向原創開發呢?
看完真的給我一種,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感覺。作品渣爛也就算了,還要被外國人拿出來公開處刑。這可真不是滋味啊。
近幾年,《蠟燭人》《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等國產獨立遊戲好不容易扭轉了一點中國遊戲的風評,但他們的努力很可能會因為一個口碑敗壞的作品而付諸東流。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7a6bbc0ef327066aafdac01ef57a4da3952a6982e526a7455e0d58f5bb5787ca.jpg)
普通中國玩家能做的,也許就是多舉報這類作品了。1個月前的《遊物語》正是因為被舉報盜用素材而下架。
淨化國產遊戲環境,你我有責。
04 後話
在這件事情上,抄襲、粗製濫造也許並不是這個開發者最大的原罪。這些都是表面現象。
真正可怕的是遊戲製作者價值觀的扭曲。
這些製作者寄生在Steam的漏洞之中,從一開始就想著投機取巧;嘔心瀝血拼湊3年的大作,充值入口做得比遊戲內容還多;寧願挖空心思地請水軍刷好評、做關鍵詞搜尋,也不願意花時間到優化遊戲上。
![在Steam上擁有8927個關鍵詞的“神作”,到底有多牛?](https://i.iter01.com/images/2f2033ee8e024a6f0397756d6402ef675f29341df9f24cdb6625b615137e64fd.jpg)
這也是國內遊戲圈不良風氣的縮影。把遊戲當作撈錢工具的人總有很多,以做出好遊戲為己任的卻很少。
權遊拍完了,做個換皮遊戲販賣一波情懷;吃雞火了,移植個手遊就心滿意足了。這使得好的國產遊戲如鳳毛麟角。
因此每當我們提起國產遊戲時,大多數人的腰板都是彎的,尤其是製作者。所謂金錢之下,卑躬屈膝。
只希望這些商業戾氣重的製作者行行好,別再荼毒國產遊戲了。
那些有心做遊戲的製作者處在困難模式就已經夠慘了,你就別給添亂成地獄模式了。
作者:遊戲大俠達文戲
來源:遊民星空
地址:http://club.gamersky.com/activity/379352?club=163
相關文章
- 如何優化多個關鍵詞?分享多關鍵詞優化心得優化
- 高亮:單關鍵詞、多關鍵詞、多組多關鍵詞,從簡單到複雜實現滿足多方面需求的頁面關鍵詞高亮
- volatile關鍵字在Android中到底有什麼用?Android
- 這款20年前的國產武俠神作 到底有多硬核
- 微信支付的跨平臺架構到底有多牛?架構
- 田亮都在奶的區塊鏈專案SEER,到底有多牛?區塊鏈
- 好文推薦 | volatile關鍵字在Android中到底有什麼用?Android
- 關鍵詞加粗和插入關鍵詞
- 人、資料、未來 360在RSAC 2020的三個關鍵詞
- 一篇文章告訴你:“12306”的架構到底有多牛逼?架構
- Python 到底有多“香”Python
- transient關鍵詞的概述
- robot 關鍵詞
- 關鍵詞提取
- 匹配關鍵詞和敏感詞
- 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到底有多麼重要?
- EMAS Serverless到底有多便利?Server
- 網站關鍵詞堆砌後,處理關鍵詞堆砌方法網站
- 無處不在的人工神經網路:機器人擁有意識的關鍵神經網路機器人
- java—— finall 關鍵詞Java
- 中國創造的“吃雞”手遊在海外到底有多火?
- 個人發展關鍵動作
- 動輒上億! 遊戲開發到底有多燒錢?遊戲開發
- 什麼是長尾關鍵詞?如何找到長尾關鍵詞?
- 當一個java程式設計師到底有多難Java程式設計師
- ChatGPT的使用範圍到底有多廣?ChatGPT
- Steam高分移植神作,《失落城堡》的成功很紮實!
- 陳星漢對話上田文人:在遊戲裡塞進藝術,到底有多難?遊戲
- golang25個基礎關鍵詞註釋Golang
- 從JavaScript 的關鍵詞談起JavaScript
- 把遊戲變成現實,光線追蹤技術到底有多神?遊戲
- 什麼是關鍵詞策略?網站關鍵詞佈局重要嗎?網站
- 使用多個鍵做模型關聯模型
- Valve:2022年12月Windows 11在Steam玩家中擁有接近29%使用比例Windows
- 機器在數學上能否擁有創造性
- 小程式創業:小程式到底有多少個流量入口,真的有40多個嗎?創業
- 我就想知道到底有幾個程式在執行
- 作用域鏈this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