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世界經濟論壇(WEF)官網釋出了《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旅遊業競爭力榜單中排名第13位,比上一次報告發布時提升了2名。
世界經濟論壇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每兩年釋出一次,以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為物件,參考的因素包括旅遊環境(商業環境、安全程度、健康等),旅遊政策和條件(旅遊業優先順序、國際化程度、價格競爭力、環境可持續性),基礎設施(航空基礎設施、地面和港口交通、旅遊服務設施)。
旅遊競爭力排名參考的因素。 來自WEF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
報告分析認為,在中國的各項競爭力指標中,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得分非常突出。其他優勢還包括酒店價格較低,旅遊稅少,有助於降低在中國旅遊的成本。另外,前往中國旅遊的航空運力充足。由於全球最長的鐵路網路,在中國各地旅行的交通便捷度非常高。不過,簽證要求較為嚴格,以及一些地區旅遊設施不夠完善,是中國旅遊業未來需要投入改進的方面。
“中國對入境旅遊做的比較突出的舉措包括社會安全、以高鐵網路為代表的發達交通基礎設施網路、線上旅遊的便利程度高,以及這幾年對入境營銷的重視和入境鼓勵政策。”北京聯合大學副研究員楊嚴鋒對介面新聞分析認為。
報告顯示,全球旅遊競爭力排名前10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西班牙、法國、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和瑞士。
來自WEF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
在榜單前25%的國家和地區裡,印度的排名增長最為迅速,從2017年的第40名提升至第34名。而在榜單36至70名的國家及地區中,埃及的提升最快,從74名上升到65名。
報告總結,歐洲國家仍然最具競爭力,在前10排名裡佔了6席,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良好的旅遊基礎設施,而且旅遊業的優先順序在全球最佳。並且從2017年以來,歐洲地區的國家在價格競爭力、航空交通條件和資訊與通訊服務的平均水平上也有較大提高。
而亞太地區是第二最有競爭力的區域,因為自然和人文資源突出,並且亞太地區的航空業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同時亞太地區對地面交通、港口和其他旅遊配套設施的投入持續增加。
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統計,旅遊業正在成長為佔全球GDP 10%以上的產業。世界經濟論壇資料統計發現,某個國家或地區的入境外國遊客人數,和其旅遊競爭力指數成正比。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18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顯示,2018年中國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其中外國人3054萬人次,增長4.7%。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同比增長3.6%,其中外國人同比增長5.2%。
自 介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