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將盡,忙碌了近兩個月的家長們紛紛開始清算暑期賬單,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和教育觀念的升級,融合了教育和旅遊的遊學產品逐漸受到市場追捧。
習莉的兩個孩子分別為12歲和8歲,她給他們制定的暑假安排是7月上興趣班,8月出去玩,在此期間兩個孩子參加了為期一週的夏令營。對於在暑期遊學上的花費是否合理,她的答案是肯定的:“整個暑假下來,每人大概花了七八千,平常週末和小長假的時候也經常帶他們出去玩,去的都是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地方,主要是讓他們增長見識,在玩的同時也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所以這些錢花得還是值得的。”
根據攜程近日釋出的《2019暑期遊學賬單》資料顯示,2019年暑期單次遊學人均消費價格為8641元,同比2018年下降4.3%,家庭平均遊學花費2.2萬元,同比2018年增長2.1%。
“目前我國整體的遊學市場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隨著家庭收入的增長、對於教育理念的轉變,家長們對旅遊教育相結合的產品比較關注。”8月29日,易觀旅遊行業分析師吉之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加上游學產品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群體,而我國的學生數量很多,家長在這方面的需求也很大,遊學產業未來的潛力非常大。
遊學賬單
根據上述報告資料,從遊學的線路來看,全國15個主要出發城市中人氣最旺的是上海,人均消費最高的是廣州,人均消費分別為9830元和11963元。而上海也是國內遊學目的地中人氣最旺的,人均價格為2891元,目的地人均價格最高的是烏魯木齊為7849元。海外目的地人氣最旺的是英國,人均價格為29793元,而人均價格為51476元的瑞典是海外遊學價格最高的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常規美國遊學產品人氣下降,而日韓東南亞短線遊學產品選擇佔比則在上升。
對此,吉之瑩分析稱:“美國遊學產品人氣的下降主要是受社會治安、簽證問題等因素的影響,其實不僅是遊學產品,整體出境赴美旅遊人數都有所下降。至於日韓東南亞遊學產品比例的上升,主要是這些地區的價效比高,家長接受程度比較高。而且國內現在的旅遊行業做得不錯,交通、住宿、服務價格等競爭優勢凸顯,從各個方面考慮,遊客也會比較願意選擇國內的遊學產品。”
此外,今年暑期攜程平臺共上線1400多條遊學產品,其中價位在1000到10000元的遊學產品佔比最高,佔比達到54%;其次為10000元到30000元的遊學產品,佔比25%;千元以下的輕遊學產品數量有200多條,佔比16%;30000元以上的遊學佔比在5%左右。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攜程遊學平臺上查詢到,暑期熱榜中體驗自然風光和民族風俗的親子游最受歡迎,這些產品的旅行天數為一週左右,人均價格在2000元到10000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產品的目的地和旅行時間相同,但價格相差了兩三倍。以西雙版納7日親子營為例,有3880元/人的產品,也有人均6500元/人和8975元/人的產品。這三個產品都是主打探祕熱帶雨林,差異主要體現在服務上。
多元化掘金
目前,國內的遊學產業主要包括校外教育、教育旅遊、戶外活動、親子體驗、研學修學旅行、社會實踐、營地教育等細分領域,主要是面對廣大學生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服務產品。
6月,途牛旅遊網釋出的《2019全球暑期遊學分析報告》顯示,海外遊學中插班、國際課堂、本土營地、名校探訪、文化體驗、慈善公益等特色主題受到歡迎。境內遊學中,名校探訪、戶外挑戰、本土營地、博物館遊覽、鄉村夏令營、人文行走、科學探索等主題最受歡迎。
今年4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國際遊學推廣管理中心聯合上海艾瑞諮詢研究院釋出的《2019泛遊學與營地教育白皮書》指出,2018年中國泛遊學與營地教育使用者規模約在3121萬人次水平,其中國內研學和營地教育的參加人次約3016次,國際遊學的參加人次約105萬。
在產品逐漸多元化的同時,面向的受眾群體也在逐步向低齡化發展。
遊學群體中年齡最小的遊客為5歲,且低齡化趨勢愈加明顯。按照年級劃分,小學生佔比為17%,初中生佔比達32%,高中生佔比達到21%,青少年依舊是遊學市場的主力軍。
但中國泛遊學與營地教育行業集中度極低,格局分散,頭部機構的市場佔有率僅在1%-2%左右,所有市場參與主體預計幾幹家,但其中營收規模在幹萬級以下的中小型機構佔了絕大多數。巨大的市場挖掘空間和資源整合度低的特點,決定了行業遠未進入一個充分競爭的格局,在未來10年裡將長期處於市場參與主體共同摸索前行的一片藍海中。
“目前部分旅行社、教育機構推出的相關遊學產品,雖然在宣傳上表明產品包含很多知識內容,但只遊不學或學習內容不夠豐富的情況比較常見,處在一個遊而不學、學而不實,水分較多的狀態。另外,同樣的旅遊產品如果打上游學的標籤的話,整體的旅遊價格就會提高很多,實際上並不屬於遊學產品。”吉之瑩表示。
針對家長們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遊學產品,吉之瑩給出的建議是:“首先要看產品中‘遊’與‘學’的比例關係,其次要關注產品中的遊學內容,包括行程、課程安排。最後如果是去國外的遊學產品,應該要考慮境外安全因素,考慮遊學機構是否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