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蘋果推出首款Macintosh個人電腦已經過去了40年。
  • 此後,技術加速創新,在過去40年中出現了許多關鍵的技術里程碑。
  • 世界經濟論壇的“愛迪生聯盟”旨在到2025年使10億人與醫療保健、教育和金融等基本服務建立數字連線。

1984年1月24日,蘋果推出了首款Macintosh 128K,永遠改變了個人電腦的歷史。

史蒂夫·賈伯斯推出的這款簡潔、使用者友好的電腦引入了圖形使用者介面,標誌著個人科技發展的關鍵節點。

此後,技術加速創新,計算、通訊、連線和機器學習等領域迅猛發展。

以下是過去40年中改變人類生活的11個關鍵技術里程碑。

1993年:全球資訊網

網際網路的正式誕生日期還存在爭議。不過,全球資訊網的出現促進了資訊獲取民主化,並推動形成了我們如今使用的現代網際網路。

英國科學家蒂姆·博納斯-李發明的全球資訊網於1993年向公眾開放。此後,線上通訊、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開始蓬勃發展。

自網際網路出現以來,人類取得了巨大進步,全球數字包容也已列為優先事項,但目前仍有26億人未接入網際網路。世界經濟論壇的“愛迪生聯盟”旨在彌合這一差距,到2025年使10億人與醫療保健、教育和金融等基本服務建立數字連線。

1997年:Wi-Fi

1997年,向公眾開放的Wi-Fi出現,人們無需電纜就能連線網路,改變了網際網路接入的整體面貌。如果沒有Wi-Fi,我們將無法使用生活中依賴的智慧手機和網際網路連線。Wi-Fi已成為現代互聯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8年:谷歌搜尋引擎

1998年,谷歌搜尋引擎的出現開啟了高效的網路搜尋,改變了全球訪問和瀏覽線上資訊的方式。如今,我們有必應、雅虎、百度等多種選擇,但谷歌仍然是使用度最高的搜尋引擎。

2004年:社交媒體

在過去二十年中,社交媒體和社交網路興起,對我們的互聯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2004年,MySpace成為首個擁有百萬月活躍使用者的社媒網站。此後,Facebook、Instagram和TikTok等社媒平臺重塑了我們的通訊和社互動動方式,實現了大規模的全球連線和資訊分享(儘管也存在一些爭議)。

2024年,Facebook仍然在社交媒體世界中占主導地位。

圖片來源: Statista

2007年:iPhone

在智慧手機出現十多年後,iPhone將電話、音樂播放器、相機和網路通訊器等多種功能融合於一臺裝置,重新定義了移動技術。它為智慧手機樹立了新的標杆,最終推動了全球智慧手機使用的爆炸性增長。

2009年:比特幣

現代數字支付的基礎是20世紀50年代末推出的第一張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而2009年比特幣的發明則開啟了一個安全數字交易的新時代。比特幣是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引入了一種獨立於傳統銀行系統的新型數字支付體系。其基礎技術區塊鏈提供了一種安全、透明和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支付方法,徹底改變了數字交易的概念。比特幣不僅對其他加密貨幣的發展產生了影響,還引發了有關數字時代貨幣未來的討論。

2014年:虛擬現實

2014年是推動虛擬現實(VR)商業應用的關鍵一年。Facebook以20億美金收購了Oculus VR公司,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VR體驗。三星和索尼也宣佈推出VR產品,谷歌則釋出了為智慧手機設計的低成本、DIY式VR裝置Cardboard(現已停產)。2016年,Oculus VR公司推出的首批Oculus Rift頭戴式顯示裝置開始向消費者發貨。

2015年:自動駕駛汽車

在過去二十年中,自動駕駛汽車從科幻走進現實。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近三分之二的註冊乘用車都將配有部分自動駕駛和轉向功能。2015年,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統為個人消費者市場的車輛帶來了自動駕駛功能,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廣泛應用。

到2025年,大部分新車將或多或少配有自動駕駛功能。

圖片來源:Statista

2019年:量子計算

2019年10月,谷歌的Sycamore處理器用比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更快的速度解決了一個複雜問題,展現出“絕對的量子優勢”,這標誌著量子計算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量子技術應用廣泛,會對各行各業產生變革性的影響。世界經濟論壇的“量子經濟藍圖”提供了一個價值導向、民主獲取量子資源的框架,以確保全球公平分配,避免量子鴻溝。

2020年:數字轉型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數字轉型。從親友交流到工作方式和地點,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病毒傳播的影響。全球範圍內,技術的快速創新和應用讓遠端辦公、視訊會議、遠端醫療和電子商務成為生活的重要部分。

2022年: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AI)技術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智慧家居裝置、個性化助手等AI驅動的消費電子產品隨處可見。不過,近年來,生成式AI的大規模應用已成為主流。

2022年,OpenAI公司推出了聊天機器人ChatGPT。一週內,ChatGPT就收穫了一百多萬使用者,成為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式。同年,OpenAI公司推出了文字生成影像工具DALL-E 2。

Stephen Holroyd

論壇議程高階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