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諸葛亮”分析

21级广工软工飞跃组發表於2024-05-15
  1. 我們的軟體要解決什麼問題?是否定義得很清楚?是否對典型使用者和典型場景有清晰的描述?
    我們的軟體是設計一個圖書管理系統軟體,解決整個圖書館的書籍管理和使用者借閱書籍等問題。
    我們軟體的使用者群體是學校的全體師生,資料是圖書館的書籍、使用者和管理員的資訊,對於軟體的定位十分明確。

  2. 每個成員在beta 階段的實踐和alpha 階段有何改進?
    | 成員 | 改進|
    | -- | -- |
    | 賴國顥 |我在beta階段之前,對於Qt的開發停留在幾個小頁面,小元件的開發,專案一大,就很混亂;現在我能充分佈局好多個頁面,還有頁面於頁面之間的通訊框架,現在我感覺就算開發的專案再大,我也能做到在開發中對各個物件約束得井井有條 |
    | 楊百友 |學到了如何整理文件和進行介面管理 |
    | 劉立光 |提高了資料庫的效率,減少了不必要的資料冗餘。 |
    | 李子聰 |對postman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對markdown的使用更加熟練 |
    | 李濟遠 |beta階段相較於alpha階段對資料庫的認識更為深入,熟練度更高 |
    | 李兆彬 |beta階段在alpha的基礎之上測試工具使用更加熟練,效率更高 |
    | 黃永名 |Beta階段更加深刻理解了專案的每個職位的職能,專案程式碼執行邏輯 |

  3. 團隊在beta 階段吸取了那些alpha 階段的經驗教訓?
    在alpha階段中,我們對使用者需求的分析不夠仔細完整,有些功能是不應該做的,而有些功能是必須品,缺遺漏了,所以我們總結出要儘量延遲開發,把前面的使用者需求和框架做好了,再開始編碼,這樣開發會更少出錯,也更加高效。

  4. 12 條敏捷開發的原則中, 團隊做得最好和最不好的各列舉 2 點。
    最好的兩點:
    (1) 工作軟體超過詳盡的文件:
    雖然文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付能夠工作的軟體。我們在開發過程中,對工作軟體是精益求精的。
    (2) 自我組織超過等級制度:
    在團隊合作過程中,我們每個個體都充分主動地參與進來,對於一些沒有在會議中談到的點,我們也可以在私下把他們完成。
    最不好的兩點:
    (1) 程式碼複用超過程式碼複寫:
    我們這次的開發中,很少考慮程式碼的複用性,程式碼幾乎都是獨立的個體。
    (2) 最佳實踐 超過最佳工具:
    我們都是使用自己會的工具來開發的,沒有考慮到什麼樣的工具更加適合這個專案。

  5. 對照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大教堂和集市), 你的團隊開發模式是哪一種, 優勢/劣勢在哪裡?
    我們團隊的開發模式更傾向於封閉的大教堂,這是因為我們可以更加集中盡力去解決當下的問題。
    優勢是:這種方法,交流成本更低,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程式碼的開發和測試;
    劣勢是:實際開發出來的功能可能和使用者想要的不一樣,又需要重新加工。

成員貢獻表

成員 貢獻事項 貢獻佔比
賴國顥 擔任專案組長,負責統籌全域性,開設會議,組織討論,同時負責部落格的製作和客戶端的開發和測試 20%
楊百友 主要負責後端伺服器模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設計HTTP協議和介面,登入授權,許可權認證,介面攔截,以及為前端提供資料庫資料獲取服務 16%
劉立光 負責資料庫設計,透過進行需求分析設計圖書管理系統的關係表 12%
李子聰 負責團隊的部落格和計劃表等文字工作,及部分測試的工作 13%
李濟遠 負責資料庫設計,透過進行需求分析設計圖書管理系統的資料庫結構,並根據團隊成員需求及時修改資料庫結構。 12%
李兆彬 測試,使用postman進行介面功能測試,介面許可權測試和介面攔截測試 14%
黃永名 收集圖書資料,資料庫(部分)工作內容:主要負責,一是收集圖書的相關資訊和資料。二是資料庫表結構的最佳化和改善,編寫了部分sql語句和說明文件。 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