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諸葛孔明的智慧,讀懂新型資料中心的“四新”機遇與產業邏輯

naojiti發表於2021-09-10

成都人最熟悉的歷史人物,應該是諸葛孔明他老人家無疑了。從武侯祠到草堂,這座城市處處都有關於丞相的古蹟供人憑弔,甚至傳說中四川人最愛的火鍋也是他發明的。

而諸葛先生最被大眾稱道的一點,應該就是他的智慧。從“隆中對”到《出師表》,諸葛之智無論在正史文獻還是小說演繹中,都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果我們把蜀漢發展過程中的“諸葛之智”做一個整體還原,會發現其中蘊含了三個關鍵點:立足川蜀築牢根本、把握風雲際會的機遇、籌謀自強發展與內部協同。

即使在今天,這種“諸葛式智慧”也有充足的借鑑意義,可以幫助我們讀懂很多產業變化和經濟發展背後的邏輯。比如說,一個同樣具備巨大機遇,也同樣立足川蜀的產業——儲存。

9月10日,中國“儲存谷”生態合作暨四川省儲存產業創新發展峰會在成都召開。這次峰會有全國60餘家相關企業參加,共同探討如何推動中國儲存產業鏈的聚集和聯動發展。

中國“儲存谷”這個名字應該對於大部分朋友來說還很陌生,甚至儲存這項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技術,也往往不是科技產業關注的焦點。但從近幾年一系列國家戰略推動、地方產業鏈聚集,以及技術變革因素中看,儲存產業又確實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中國“儲存谷”能夠凝聚於四川,背後有著值得被通盤考慮的產業機遇和挑戰。

比如說,在中國“儲存谷”峰會中,華為公司副總裁周躍峰發表了《以資料儲存技術為核心,依託四川儲存產業戰略,攜手夥伴共拓萬億產業》為主題的演講。其中提到了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最近廣受關注的“新型資料中心”建設。在這個重大機遇與產業熱點中,就展現出了儲存之變的深刻內涵。

周躍峰認為,新型資料中心建設應該包含四個新:新計算、新儲存、新網路、新能源。

這“四個新”環環相扣,又廣泛對儲存升級提出了需求和挑戰。新型資料中心的建設趨勢,正好構成了中國“儲存谷”的發展動力之一,甚至為儲存產業升級提供了新的必要性支撐。

為了讓大家更方便、更生動、更有代入感地理解儲存產業之變中,與中國“儲存谷”打造、新型資料中心建設諸多元素的關係,我們不妨冒昧地共同扮演一次諸葛丞相。在他的智慧正規化下,看看中國儲存產業正在經歷怎樣的“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根在川蜀:中國“儲存谷”的天時地利人和

《隆中對》中說四川是“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對於儲存產業的發展而言,今天的四川同樣具有這種“沃野千里”的獨特優勢。

在四川建設和發展中國“儲存谷”,戰略基礎在於四川獨特的數字經濟基礎、儲存產業鏈優勢,以及儲存作為數字化發展基礎設施的必然性需求激增。一系列因素的彙集,讓儲存產業有了“川蜀能為天下先”的戰略機遇。

從經濟基礎來看,四川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1.6萬億元,並且將在2022年力爭總量超2萬億元。這樣龐大的經濟規模背後,意味著四川在儲存用量、計算用量上的龐大需求,以及整體數字化生態體系完備。四川整體數字經濟的向好,供需關係的升級,可以說是中國“儲存谷”的天時。

在中西部數字經濟中心的大背景下,四川的儲存產業鏈完善,本土品牌彙集,具有國際一流的儲存研發實力和人才培養能力,在核心軟硬體技術體系上相對完善,具有產業規模化、叢集化的發展可能性。本地產業鏈的完善與本土品牌的重點部署,構築了中國“儲存谷”的“地利”。

在此基礎上,如何推動中國“儲存谷”真正完成跨越式發展就是接下來要解決的“人和”問題,也是中國“儲存谷”的起點和重點。在2021年,四川省將大力發展四川品牌的儲存軟硬體產業,籌劃組建具備本地研發、本地製造、銷售能力的四川本地品牌企業;同時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新型資料中心樣板專案,促進全國的儲存產業落地四川。

在打造中國“儲存谷”的程式中,四川儲存產業發展必然要完成三項任務:

1、立足本土優勢,聚合產業能量,增強產業鏈韌性與強度。

2、適時把握數字化、智慧化發展的時代機遇,推動產業叢集完成躍遷式發展。

3、基於市場和技術變化,完成供給側的產業調整優化,推動儲存產業走向升級。

如果說,中國“儲存谷”首先要完成的是上述任務一,那麼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把握機遇和推動產業升級。這三項任務首尾銜接,形成迴圈,最終推動“儲存谷”從四川走向全球。

用諸葛丞相的智慧來看,全域性發展一定離不開根基的牢靠。就像蜀漢當年的形勢一樣,中國“儲存谷”的第一步也是立足四川,根在四川。

而下一步,就是如何抓住時代給予的機遇。就在不久之前,一個國家級的產業機遇全面到來:新型資料中心建設如火如荼開展,成為了儲存升級的關鍵契機。

目在風雲:新型資料中心的“四新機遇”

穿越諸多歷史與演義的迷霧,我們發現臥龍先生從一介布衣到蜀漢丞相,最重要的智慧就是對大局的把握和對時代風雲際會的判斷。

而在儲存產業發展的諸多時代機遇中,新型資料中心建設正在成為關鍵一項。在中國“儲存谷”的2021年重點任務中,就提到了“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新型資料中心樣板專案”。可見數字化的時代風雲,正在將新型資料中心與儲存產業緊密聯接在一起,帶來一場不同尋常的發展機遇。

今年7月,工信部印發了《新型資料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用三年時間,基本形成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資料中心發展格局,形成國家樞紐節點、各省新型資料中心、邊緣資料中心梯次佈局。

新型資料中心的建設推進,既是“新基建”的骨幹工程,也是東數西算等國家戰略的核心落地方案,社會價值、產業價值不言而喻。而國家樞紐、各省資料中心以及大批行業資料中心的建設,以及大批傳統資料中心的演進改造、甚至“一帶一路”海外新型資料中心的興起,自然也意味著對資料儲存的大幅需求增長。這對儲存產業與中國“儲存谷”來說,毫無疑問是近在咫尺的巨大機遇。

根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的資料,2020年中國資料中心建設投資3000億元,未來3年資料中心產業投資或達1.4萬億元,給儲存產業帶來了極大的發展空間。而《三年行動》中專門提出了產業鏈穩固增強行動,也與中國“儲存谷”的建設目標高度契合。

既然明確了新型資料中心的意義和價值,我們需要進一步知道,新型資料中心到底新在哪裡,如何清晰地規劃新型資料中心的建設邏輯,儲存產業又應該如何適配和採取行動。

周躍峰表示,與傳統資料中心相比,“新型資料中心”的“新”可以從新計算、新儲存、新網路、新能源四個方面進行理解。

具體而言,新計算主要是傳統通用計算向多樣性計算的發展。一方面加強計算多樣性帶來的產業鏈穩固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適配智慧化、大資料發展所需要的大規模針對性算力基礎。

新網路,主要在於建設智慧無損的全IP資料網路中心,降低網路時延,提升傳輸效率,全面升級資料中心的運維管理水平與安全能力。

新能源,是指資料中心必須與“雙碳”工作相適應,推動綠色發電、清潔能源在資料中心中的落地與可持續發展,降低資料中心能耗。

回到儲存產業,新儲存主要需要加快快閃記憶體(SSD)替代機械硬碟(HDD),提升資料中心全快閃記憶體佔比;優化儲存和計算投資比例,避免出現資料中心重計算、輕儲存的不平衡發展局面。

我們可以看到,新型資料中心的“四新”提法,比以往我們看到的相關討論更加具體清晰,直接提出了技術路徑與所實現價值。這也就給新型資料中心以更加標準化、技術化的定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勢所趨下的新型資料中心建設中,“四新”的邏輯是環環相扣、互為支撐的。比如說,新計算需要與新儲存的容量、呼叫能力相互適配;新網路帶來的效率與運維優化,也與新儲存能力緊密相關;新型資料中心的全面低碳節能,一部分來自全快閃記憶體帶來的硬碟能耗下降。

所以說,對儲存產業而言,新型資料中心是時代風雲下的大機遇;而“四個新”則是具體的實現方案與產業升級路徑。儲存產業需要與時俱進,中國“儲存谷”能夠乘風破浪,都與此密不可分。

智在《八陣》:“四新”背後的產業邏輯與升級方案

杜甫總結諸葛丞相的一生,用了千古名句“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從歷史記載來看,諸葛亮在《八陣圖》中的智慧,就是陣法環環相扣,彼此銜接,用因勢利導的手段完成陣法佈置。

這其實也是一種非常深刻的產業智慧。因為新型資料中心的時代需求,我們可以獲知儲存產業的發展機遇;而將新型資料中心拆解為“四個新”,我們就可以以此為基礎,推匯出儲存產業發展與應用的一系列新邏輯、新方案。

比如說,新型資料中心建設中,綠色低碳是核心關鍵,也是時代責任的必然。那麼全快閃記憶體的節能環保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與重視。

目前來看,與美、日、歐盟等已開發國家快閃記憶體佔比相較,中國依然大幅落後。美國的全快閃記憶體產業佔比已經達到56%,而中國僅有20%。基於新型資料中心的綠色環保建設必要性,全快閃記憶體的產業迭代必將進一步加速。高標準新型資料中心建設,需要優先考慮全快閃記憶體化,將快閃記憶體比例提升到50%以上,這一點也應該形成各方共識與產業合力。

另一方面,新型資料中心中“新計算、新網路”的能力建設,意味著社會中的算力將被進一步中心化。而這也將提升資料中心的高標準需求進一步升級。在新型資料中心中,更多事關國計民生的地方、行業、科研資料將被集中存算、頻繁調取,安全容災問題不能有一點疏漏。而這一需求落地到儲存產業,就給儲存容災帶來了新的發展必要性。以“兩地三中心”為代表的儲存災備建設將成為常態。而這一點也需要各方形成產業共識,推動災備儲存走向常態化、標準化、規範化,全面改變災備儲存的粗放型發展。

再有一點,新型資料中心的建設,很容易過度強化算力,而忽視與之相匹配的儲存。而在存算社會化集中的發展程式裡,存算資源不匹配、規劃不科學,很容易造成計算資源的閒置和浪費,進而將本為節能降本的新型資料中心引上錯誤發展道路。

所以,在新型資料中心建設初期,就應該考慮到未來社會、地方、行業資料集中化儲存的容量需求與效能需求,從而完成新計算與新儲存的協同設計和同步建設。

從新型計算中心建設的“四個新”中,我們很容易推匯出這樣一系列關於儲存產業發展的結論。因為資料的儲存是根基。如果儲存的容量、能耗與效能不匹配,所有創新都將付諸空談。在數字化、智慧化的整體產業空間中,儲存往往是平靜且沉默的一項。這是它的基礎設施地位與功能特性所決定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儲存不需要重視,或者缺乏與時俱進的產業邏輯。

恰恰相反,在釐清很多“八陣圖”一樣的複雜數字化場景時,儲存的變革都可以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它既是根基所在,也是變化所驅,更能成為智慧化升級的點睛之筆。

回到中國“儲存谷”的建設。新型資料中心建設必將成為儲存谷的重大機遇,而“四個新”相互影響,儲存在其中具有鮮明的支撐特徵,讓這個重大機遇引申出儲存產業本身的諸多發展方向:全快閃記憶體升級、災備儲存建設、存算均衡發展,以至於更多儲存產業的升級方案。

羽扇綸巾間,儲存產業的東風,已經來了。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9156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