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自己摸索總結的12條建議

36kr發表於2013-07-18

  本文來自Squawk Messenger的聯合創始人及StreetArtSF.com的創始人Chloë Bregman。這些不是道聽途說來的狗屁東西,而是我自己摸索總結出來的點點滴滴。

  1. 你的那些所謂的好點子在被執行前,一文不值。

  沒人想要籤你的合同,沒人在乎你那些好主意。你知道嗎?在矽谷,任何一名風投或者擁有些人脈的人都從好幾打人那裡聽過相同的點子,其中有一些正在執行過程中。多找人交流,獲得回饋,提升你的想法,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把它變成現實。一個好點子的價值在於執行。Henry Ford深知這一點:“夢想不付諸實踐,就僅僅是幻想。”

  *我雖然不是一名風投,但我認識很多矽谷人,連我都可能聽你的那些點子聽到耳朵都出繭了,更別提那些每年被騷擾3000次的風投了。

  2. 清晰地定義每一名創始人的角色。

  你公司的每一名創始人除了擁有優秀的能力之外,也要確保他們能勝任不同的分工。如果每個人的強項都是相同的領域,那公司的缺陷就會暴露得更明顯。你需要那些只想專心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人,也需要值得信任的能做好你所佈置的任務的人。你也得確保每個人都是有真本事的,除非你是幹業務擴充或者銷售的,不然的話,你需要的就必須是能對產品做出實際貢獻的人員。

  3. 積極推進。

  我認識很多朋友,他們擁有一個看起來有趣的點子,卻一直停留在原地,原因是他們碰到了某個瓶頸,於是他們就不再往前了。幾個月後,他們眼睜睜看著其他一些擁有相似產品創意的創業公司得到了投資。在我看來,這些後來者們搶得先機,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產品有多棒,而是他們推進事情更為積極。迎難而上,創造條件,Make it happen. 在你的團隊裡,最好有一兩個人是擅長幹這個的。

  4. 儘快推出你的產品,別拖著。

  完美主義害死人。躊躇不前、猶豫不決會讓你得不到關於市場和你的產品的寶貴資訊。很少有一個科技產品是“已經完成”狀態的,如果真的有,那也可能是一次性服務或者已經過時的產品。別等了,趕緊釋出,然後再慢慢地反覆地打磨。

  *我曾經打造的產品,從第一週就開始進行使用者測試。人們口頭上說他們想做的,和他們真正會做的是不同的。你需要儘可能快地去觀察使用者行為,而不是聽他們說。

  5. 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不可能全知全能,在運營公司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未知的問題。白手起家建立一個公司,最核心的能力就是發現問題並能快速地解決它們。你就好比是“倖存者”中的參賽者嘗試在島上生存那樣,需要始終足智多謀來克服困難。想要有效地解決問題,你需要誠實並開放地面對批評。這也是一個實踐建設性批評的藝術的好機會。

  6. 清醒認識自己,對自己絕對誠實。

  白手起家建立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充分理解所處的現狀、過程中出現的瑕疵、潮起潮落和你身邊的戰友們。想要成功,你必須要對自己的優缺點保持絕對的、“無情的”誠實。它們(優缺點)會往好的方向也會往壞的方向發展,所以你對它們的認識越是清楚,你就越容易成功。

  7. 擁有願景。

  人們會向你問起你與競爭者x、y或者z的差異,而你是唯一瞭解自己公司前進方向的人。如果你僅僅是一個跟風者,你永遠不會明白有些東西是否行得通,你也不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務實一點,明白自己的方向。

  8. 虛心向別人徵求意見。

  你不可能會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虛心向你所尊重的朋友們徵求他們的意見。你並不孤獨,人們會力所能及地幫助你。廣義上來講,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幫助人類進步和發展,不是嗎?我向你保證,這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知道怎麼解決你面臨的這個問題的。要知道,你面臨的這些難題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獨一無二。不過話雖如此,意見也只是意見,不能直接當做問題的解決方案。

  9. 你所參與的是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不斷地努力工作,同時也要注意持續性。公司並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如果你經常通宵工作,最後累倒了,那最終不會有好結果。

  10. 堅持不懈。

  創業公司需要時間。事情永遠不像它們看起來的那麼好,也不像它們看起來的那麼差。堅持做下去吧,不要停下來。

  11.享受整個過程。

  在我寫這篇東西的時候,Miley Cyrus的那首The Climb躍入我的腦海,又有多少創業公司能夠做到Enjoy他們的創業過程呢?創業的確是為了有朝一日勝利登頂的結果,但同時也是為了整個攀爬的過程。媒體整日喧囂著一夜暴富的幻夢,但我要提醒你,取得勝利,通常需要年復一年的辛勤工作。

  12. 為勝利而戰。

  如果你不全身心投入遊戲,你根本沒有機會獲勝。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一個由兼職者組成的公司,能夠突然膨脹成為一個十億級別的傳奇的。(沒錯,你可以在大學裡編出一個如SnapChat的熱門應用,但一旦它火起來了,你也就必須全身心投入了。)

  英文來源: medium.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