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主流電商企業有兩種模式:

一類可以稱之為“媒介類”電商。以淘寶為代表,搭建一個資訊傳播的平臺,一方面吸引商戶在上面售賣,另一方面吸引使用者來買。交易在平臺進行,電商企業提供空間、溝通工具、支付工具、評價系統,但交易的過程是由買賣雙方之間進行。商品的採購、銷售和配送都是由商家自己控制、安排和實現的。其收入主要來源於廣告、店鋪費和服務費(店鋪費比例將越來越低、廣告和服務費將佔比越來越大)。這類電商帶有網際網路企業“輕”的特性,是交易的媒介和平臺,其售賣的是“使用者”,或者說是“注意力”和“購買力”。

另一類是“實體類”電商,企業自身正在做購銷,以京東、亞馬遜、噹噹為代表。電商企業自己做供應鏈,包括採購、庫存,甚至配送。企業主要收入來源於購銷差價,是線下零售企業線上上的翻版。這類企業雖然在網際網路上活動,但其實質是一個實體零售企業,有供應鏈、倉儲和物流等要素,所以必定顯得沉重。雖然京東、亞馬遜、噹噹等都在自營的同時做開放平臺,收納了不少商戶入駐,但截至目前自營依然是主流,平臺服務依然沒有改變其做零售的現狀。

這兩種模式一輕一重,從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在做電商,服務的側重點卻大有不同。輕的模式由於成本較低,因此商品價格優勢明顯,但由於對商家和物流沒有約束力,所以無論在商品品質還是配送服務上都無法保證較高的水平,因此也有了淘寶的假貨問題。而隨著一些自營B2C的開放浪潮,假貨風波也在向其遷移(如近期的假賴茅事件)。重的模式雖然看似沉重,但由於在商品採購、庫存和配送上親自上陣,所以的確在產品質量和送達時間上更有保障。

 

未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兩種模式還將並存,其原因在於使用者的需求是分層的。對於一、二線城市的使用者而言,配送時間和商品品質保證性是其使用網購的關鍵性需求,因此重模式的電商企業客戶群會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為其提供更加效率和個性化的服務可以成為其增加營收的關鍵。而對於三、四線以及農村地區的使用者而言,輕模式電商企業更受其青睞,因為使用者對時間的需求較弱,但對價格更加敏感,而這些電商平臺上匯聚了更多的小供應商,小成本運作也帶來了較為低廉的價格。

未來,隨著電子商務的模式演進,以“反向定製”、“零庫存”為代表的生產銷售形式可能讓實體電商變的更輕一些,但要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一個重的後端必不可少。可以看到,阿里也在物流配送領域做基礎服務建設,只是其更多借助第三方物流的路子來實現,所以要提高服務的品質,電商勢必要揹負一個沉重的服務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