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醞釀幾個月後,我們搭建的遠端工作者社群(一早一晚)終於上線。短時間內收穫了好多位新老朋友的反饋和提問,他們都在從事或者打算從事遠端工作。最後我們決定將團隊的經歷和經驗寫下來,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關於我們
我們是 DeepDevelop,一個遠端工作團隊,從事 Web 和 App 開發;以外包為主,同時會開發一些用於提高效率的工具。
一些資料
2010年
此文目的
坦白來說,我們算不上很酷的團隊。首先沒有名校、名企光環,成員多以本科甚至專科為主;其次沒有如雷貫耳的產品,通俗來說,是個“做外包的”;再次收入實在不多,與動輒融資幾千萬美元的90後團隊相比不得不自慚形穢。正因如此,這一系列文章只希望通過記錄我們的經歷和經驗,來與大家探討遠端工作的方法以及未來。
文章目錄
1. 如何走上外包和遠端之路 -- 前情提要和團隊誕生
第一筆收入
當時我的技能樹:
就這樣第一個專案來了,金額只有 300 元。對現在的我來說,可能只需要半天來完成。但當時自己看什麼都一頭霧水,更別說要親自去寫程式碼了。那幾天自己幾乎每天都在連續24小時工作,邊 Google 邊學習邊練習邊做任務,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兒,因為我不能讓對方發現我是個毫無經驗的傢伙。終於,在約定的時間交付了結果,並且對結果很滿意。拿到
300 塊收入的時候,很困很累卻高興的怎麼也睡不著。
單槍匹馬,收入迅速提升
以 300 元收入為開端,正式拉開了外包的序幕。當時我的目標是每個月收入夠 1500 元,這樣就可以確保我的負債不再增加。
利用搜尋引擎繼續在網上搜尋類似的中文關鍵字,去尋找更多的專案。同時,將自己做過的每個專案都精心包裝,作為案例。很快,月收入奔著萬元去了。回頭想想,那個時候接單的難度要比現在小的多,現在彷彿人人都是程式設計師,人人都可以接單,並且價格被拉的越來越低。另外,自己力求將做過的每個專案都整理好,讓人看的舒服,讓人感受到我在認真做事。
在享受欣喜的同時,給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標:每個月存下 1W 元。如果月收入不夠 1W,那就去想各種辦法湊夠並存起來;如果超過 1W,多出來的部分就去揮霍,盡情犒勞自己。這樣 1 年以後自己就有 12W 可支配資金了。
可事實總會超出計劃和預期。很快,要揮霍的部分就多於要存下來的部分了。於是不得不再次調整目標。
迅速提升的收入給我帶來了更大的信心;幾個月的辛苦奮戰也讓自己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隨著案例和客戶的積累,專案也多的有點招架不住。於是開始考慮尋找幫手,組建團隊。
組建團隊,採取遠端工作的方式
沒有過任何招聘和管理經驗,要邁出這一步還是有點不自信。該去哪裡找人呢?該找什麼樣的人呢?該怎麼介紹所做的事情和現狀才能讓人感興趣呢?在後面的第2、第4篇裡講一講這段招聘和團隊建設的經歷。
先說說遠端工作的方式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雖然人數在不斷增加,但我們一直在保持這種方式,並且從沒打算設定一個固定的辦公室把大家都圈過來;反而是越發體會到遠端帶來的優勢。
DeepDevelop 誕生及現狀
前期發展比較迅速,也很順利。在招聘遠端同事的過程中也沒有遇到太多困難。我們就在瘋狂的接單、寫程式碼,沒考慮到我們應該有個團隊名字,應該有個官方網站。 每次都是通過郵件或者直接面對面向客戶展示我們的案例;當然,我們會將案例整理的很有條理。當時效果也不錯,因為客戶多數都是案例導向的。
後來在 Jason 的推動下,我們定下了 DeepDevelop 這個名字,也有了自己的網站。Jason 當時在美國讀金融,具備我們其他人所沒有的視野和胸懷。他是我的大學校友,也是當年帶我入坑,愛上 Palm(Treo650 還有人記得嗎) 和 Thinkpad 的人。為了方便開拓美國的市場,我把他拉進了團隊。
目前我們團隊有 10 人,分別位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中國的9個城市。另外還有多名兼職合作伙伴分佈在國內的多個城市。
小團隊的招聘難題
我們有幾個朋友的網際網路公司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廈門,他們無一例外的都面臨著招聘難題。經常會聯絡我,要我幫忙介紹靠譜的人,或者將我們團隊的人借調給他們用。
一方面,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行業工資已經非常高,但同樣的工資,大家更多的會選擇成熟的大公司;另一方面,靠譜的人實在不夠多,雖然號稱會寫程式的人很多。對於這個輕資產的行業來說,公司發展主要取決於團隊實力。如果不能建設一支足夠強大的團隊,那可能只會得到一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結果。
在我的建議下,一些朋友已經開始招聘遠端員工,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根據我們的經驗,小團隊招聘遠端員工要容易的多。主要三方面的原因:
在這幾年裡,我們嘗試過很多途徑。主要包括:
如何發現優秀的部落格和開源作品呢?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答案,很多時候靠的是緣分。比如,當看到有人在論壇裡發了一篇有價值的帖子,當看到一個不錯的開源專案,都可以去探究一下作者的資訊。也可以直接在 Google 裡搜尋相關的關鍵詞,來查詢某些型別的個人網站。
招聘的時候,我們聊些什麼
我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單純、善良、高效率的行業。面對這樣一群單純、善良、高效率的朋友,不需要花哨的辭藻或者過多的心機,只要做人靠譜、坦誠相待就足夠了。
先說主動聯絡。
我們會仔細的去檢視潛在同事公開的各種資訊。比如個人部落格、微博、Twitter、社群裡的發言,這些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性格、追求、生活習慣、當前狀態等等;而開源專案、程式碼則可以看出他的技術水平。如果這些方面都合適,那我們會直接發郵件給他,附上我們的團隊介紹。然後,無論是否成功,一般都會聊的不錯。
實際上大多數資訊都已經在聊天之前獲取到了,所以我們更多的是進行深入的溝通,看雙方是否適合。這些溝通可能不僅侷限於工作本身,而是可以涉及到雙方感興趣的各方面,比如遠端工作經驗、對某個框架的看法。而對於公開資訊比較少的人,我們首先會希望他提供足以說明自己水平的案例和程式碼。
再說收到簡歷。
我們不是專業HR,對郵件和簡歷的形式沒有任何固定的要求。但至少我們希望資訊有條理,而且包含以下內容:
上面提到 QQ 群裡發的招聘資訊效果不理想,實際上我們會收到至少幾十條求職資訊和簡歷,但從沒有一次成功。列舉幾個原因:
哪些習慣是最被欣賞的
首先是可靠性。簡單來說,你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列表裡的事項,而不是經常有意外、推脫、找理由;你做出來的產品總是很可靠,而不是bug一堆。道理很簡單,但事實證明能做到的人並不是大多數。
其次是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曾經形容我們的一個同事是推土機,又像是一個封裝好的萬能的類。無論什麼任務丟給他,無論有什麼困難,他總能不聲不響的按時把結果擺在大家面前。而不是像有些人一樣,一直把問題丟回來,“這裡看不懂” 、“這裡沒用過”。
幸運的是,我們團隊裡的每個成員都具備這些優秀的品質。這支團隊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曾經遇到過的坑
曾經有 X同學聯絡加入我們團隊,從個人經歷到案例到聊天,都很合適。在完成試用期的任務期間,非常非常努力,當時我認為努力程度超過團隊其他任何人了。有不懂的東西會通宵學習;為了更快速的完成任務,每天晚上都做到很晚。當時我都看不下去,不斷提醒他正常工作不應該是這樣的狀態,難以持續。但他很樂觀,體力也很好,總是一副精神飽滿的樣子。
本來以為我們很幸運,又多了一位好同事;但是當最後檢查結果的時候,傻眼了。各種難以理解的邏輯和實現方式,各種難以接受的bug。一個很簡單的需求,計算 M 比 N 大多少,當其他人都用 M 減去 N 的時候,他會用 M 減去 S 再 減去 N 再加上 S;更難以接受的是他非常堅持自己的觀點。當我們嘗試過很多次溝通都無法取得任何進展的時候,不得不放棄。
很久以後,有一次團隊人手不足,我再次嘗試聯絡 X同學做一個不太難的任務,結果重蹈覆轍。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人適合從事這個行業,但有些人不太適合。X同學的樂觀和吃苦耐勞讓我們很佩服,但畢竟我們是結果導向,是商業行為。自此以後,我們在尋找新同事的時候會更加謹慎。對於我們來說,過程很重要;但於客戶來說,結果更重要。3. 收到客戶的讚賞 -- 與客戶共同成長和發展
客戶從哪裡來
經常在社群裡看到很多人在問,怎樣才能找到外包專案。這個問題恐怕我們也難以給出準確的答案。在我們的官方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
國內的專案,或許是我們運氣不好,或許是當時國內風氣就是如此惡劣,大家普遍想花 1000 塊錢做一個 20000 塊錢的東西;做完之後,對方總想再改 20 次,不然會覺得這 1000 塊錢花的不值。面對這樣的要求,自己還不能抱怨,不然會被差評。
認識到這兩個問題之後,我們馬上將目光轉向國外。首先去研究了著名的幾個外包平臺,比如 Elance,oDesk,我們認為這種方式同樣不適合。無休止的投標會大量浪費時間,與印度人的競爭我們也明顯處於劣勢。
於是我們開始採取另一種方式:位於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的三個同事,直接去聯絡本地的 digital agencies 和 design companies。通過郵件、電話、甚至面對面的方式,向他們介紹我們的團隊,展示我們的案例。
與此同時,我們向所有客戶承諾,在專案交付前不收取任何費用;直到專案完成並滿意之後再付全款。這個承諾一方面來自於對自己團隊的自信,另一方面也相當於給還在猶豫的客戶注入一針強心劑。
終於,這條路走對了。我們與幾家數字機構和設計機構達成了合作協議,他們負責與本地的最終客戶溝通需求,完成設計,並形成需求文件;而我們只負責技術實現部分。由於合作關係都是長期的,彼此都很熟悉,文件也都很完善,因此幾乎不需要額外的溝通成本,幾乎是流水線操作。我們團隊也不需要銷售、客服等人員。
逐漸的,隨著案例的增多和合作的進展,已有的客戶也會給我們介紹新的客戶。我們幾乎沒有再去開發新客戶,依然保持不錯的增長。
可靠;做別人做不到的
同樣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德國客戶。當我們第一次與這家公司接觸的時候,他們的一個經理說:“我們以前與很多團隊合作過,有泰國的,印度的,中國的,美國的。可惜結果是沒有一個團隊最終讓我們滿意。我不會講中文,但我知道你們中國人有一個詞,叫做‘差不多’。最讓我害怕的就是這個‘差不多’”。
事實是,經過一年多的合作,我們收穫了文章開頭的那段評價。我想,中國團隊在他們那裡的印象應該也得到扭轉了吧?
可靠,道理很簡單。但這幾年與很多客戶接觸,與很多同行接觸,與很多求職者接觸,一路下來發現真正能做到可靠的人其實並不是很多。我們希望每個團隊成員都做一個可靠的人,同時我們也努力的在客戶面前塑造可靠的團隊形象。對於承諾必須遵守,對於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必須負責。
在這個程式設計師滿天飛的時代,僅靠 “我會xxx語言而其他人都不會” 是難以成為核心競爭力的。
去年春節吃年夜飯的時候,手機收到了 Basecamp 發來的通知郵件,標題以 [urgency] 開頭。原來是一個客戶擅自動了網站的配置,導致出現異常。由於他們當天正在推廣新產品,所以很緊急。
我回復郵件告訴我們的德國夥伴,現在是中國人一年裡最重要的一頓飯,能否吃完飯再解決。
他回覆我說,他也在中國生活過,知道春節的意義。但如果不能馬上解決的話,他們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於是我將郵件轉發給了 YChong,他當時負責這個專案。
接下來, YChong 離開飯桌,回到電腦前,半小時後問題成功解決。
還有一次,一家義大利的公司做一個很重要的網站,已經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只做出了一個不能用的產品,而且他們已經無法繼續做下去。當接到求助時,我們果斷放棄他們原來的爛攤子,調集高手上陣,在2周的時間內做出了一個讓他們非常滿意的產品。
有人看到這些場景可能會嘲笑程式設計師要隨時待命,最近在微博上我也經常看到大家發一些程式設計師在街邊開啟電腦解決問題的照片來調侃。實際上這不是工作的常態,一年裡可能只會有三兩次特殊情況,但就是因為可以處理好這少數的幾次特殊情況,才會讓自己與別人區別開來。
正是這些細節,以及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才會一次次鞏固我們可靠的形象,才會成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才會讓我們不需要銷售人員,就能保持業務持續增長。
幫助客戶共同成長和發展
我們的客戶都是 digital agencies 或者 design companies。在長期與每個客戶接觸的過程中,會發現他們每個公司都有很多長處。比如 A 公司的文件寫的特別好,B 公司的流程特別合理。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用來改進我們自身的不足。在吸收到這些優點的同時,我們會將它們有針對性的重新分發回每個客戶那裡,以幫助每個客戶提升自己,比如協助 A 公司改進他們的流程,指導 B 公司寫出更好的文件。
當其中一個客戶在某個方向取得不錯的突破時,我們會馬上反饋給其他客戶,協助他們來發展這個方向的業務。比如幾年前一家美國客戶率先做起了響應式設計,我們馬上將它推廣到了其他客戶那裡,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這其中並不涉及競爭和祕密洩露的問題。一方面這些客戶分佈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另一方面所有的資訊都經過了我們整理和過濾。
在協助客戶提升和發展的同時,為我們自身也帶來了極大的收益。客戶的增長就代表著我們的增長,每家客戶每個月都有可觀的增長,彙集到我們這裡就是更可觀的數字了。
4. 最大的財富 —— 打磨一支可靠的團隊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5938680.jpg[/img]
這張照片是威海的環海路。今年夏天我們團隊齊聚威海,在那邊工作、生活了2個月。
信任和自由發揮
經常在社群裡看到有人擔心遠端工作是否能保證效率和工作時間;在我向朋友們建議招聘遠端員工的時候,他們同樣會向我提出這樣的疑問。經過幾年的實踐,我想說,我們從來都沒有為這個問題擔憂過;我們反而經常擔心大家主動加班過多導致身體不好而採取很多措施促使大家多去運動。
在接受一個新朋友加入團隊之前,我們會對他做盡量多的瞭解,包括人品和技術兩方面。加入團隊後,我們會有一小段試用期,通常是最初的 2,3 個新任務。在完成新任務的過程中,逐漸就可以認識到他的為人做事的習慣。一旦成功渡過這個試用期,我們將對他付出100%的信任。
所謂 100% 的信任,並不僅僅是相信他會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讓他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力。每個成員都可能是某個方面的專家;每個選擇遠端工作的人都有自己豐富的想法和追求。他們不是執行命令的機器人,不是言聽計從的好下屬,他們應該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好夥伴。
我們開發了幾個用於提高效率的工具,比如 DeepDeploy(自動部署),DeepWiki(團隊wiki),DevelopSpec(方便製作開發文件),SoonerPress(Wordpress Framework),搭建了遠端工作者的社群 一早一晚。無論哪個產品,我們都會在前期集體討論,確定總體方向,確定由誰負責。之後,該負責人就可以盡情發揮了,可以採用他喜歡的程式語言和框架,可以使用他喜歡的介面和佈局。這種自由發揮的方式,讓每個人都可以將情感注入到自己開發的產品中,這樣開發出來的產品自然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
一旦團隊裡形成了這種氛圍,就會形成良性迴圈,就會朝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個人成長和長期規劃
每個新進入團隊的同事,我都會跟他聊聊接下來 1 年、3 年的中長期規劃。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值得欣慰的是,從團隊成立至今,我們沒有一個全職的同事主動離開。
靠譜的人組成靠譜的團隊
“靠譜”幾乎是我們平時提到最多的詞。我們對每個同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靠譜”。它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而不是某種技能。它不僅體現在我們所做的程式設計工作上,也體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裡。
我們的美女前端 Summer 剛加入團隊時,做完的東西總會存在很多問題。那段時間我不得不每次親自測試她的作品,每次都會嚴肅的跟她說,我又要給你找出 50 條 bug。每做完一個專案我們倆都會一起總結經驗和教訓,都會聊各種生活和工作上的“靠譜”行為。令人欣慰的是,3 個月後她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 Summer 儼然已經是我們最棒的前端了。
每年一次長期旅行
我們從 2013 年開始增加了一項新計劃:每年選一個地方,團隊集體過去生活、工作 2-3 個月。
2014 年我們選的是位於山東半島的海邊小城威海。從百度百科可以瞭解一下這座城市。我在6月份的時候去那邊物色合適的地方,最終選了山東大學威海校區校園內的一套房子。本來計劃找一座獨棟別墅的,但既方便吃住行,又方便出遊的實在找不到,進出一般都需要開車才行。而選在校園內,可以享受學校的食堂和運動場;學校出門就是海邊,環海路和海水浴場。選好地方後就開始置辦大家所需的全部用品,包括全部辦公傢俱。然後就是給大家訂機票。6月底的時候大家陸續到來。
集體生活是很幸福的。早上人人睡到自然醒,中午一起吃飯,然後睡午覺,傍晚的時候一起去運動,比如去打羽毛球,去游泳,去跑步,甚至請了個私人教練帶我們一起。有時候去看落日,看電影,去山裡吃農家飯,去海邊吃海鮮吃燒烤,凌晨開車跑到10公里外的地方等著看日出,結果遇到大霧。買了吊床沒用上,野餐墊倒是經常用。去海邊買剛撈上來的海鮮回來自己煮。
經過這種面對面的相處,大家互相更熟悉,感情更深厚。結束旅行回到各自的城市後,彼此間的溝通明顯高效隨意了很多。
明年 2015 年,杭州和泰國暫時位於我們的備選清單裡。
收入和工作量
我們團隊內部經常說,只有保證了經濟基礎,不需要為生活而奔波,才有美麗心情做出美麗產品。
我們一直採取“任務驅動”的分配方式。每個月做的專案、完成的任務越多,拿到的收入就越多。我們沒有像其他團隊一樣用計算工時的方法來計算收入,而是根據專案和任務來計算。我們在接到一個新專案時,就會確定這個專案給客戶的報價、專案由誰來管理、專案有哪幾個人來完成、每個人具體怎樣分工、每個人的工資。
根據所花工時來計算工資的方式更適合於創業團隊,他們在開發自己的產品。而外包團隊更適合我們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小各方的風險,同時提高效率。
這種方式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家的積極性。上面有提到過,我們從不需要擔心團隊裡有人偷懶,只需要擔心大家會不會工作時間過長,佔用了正常生活和運動的時間。
在“任務驅動”的基礎上,我們的全職同事也都有“最低收入保證”。“最低收入保證”的意思是,即使這個月什麼都不做,也可以拿到這麼多收入。
我們一直採取每 2 周發一次工資的方式,每個月的 15 號和 30 號。因為團隊的現金流很健康,希望每個成員的現金流也很健康。
我們的“最低收入保證”一般是 ¥6000 起;大家的正常月收入一般在 ¥8000 - ¥25000 左右。
遭遇不靠譜的人
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多數都是聰明人;這個行業裡選擇遠端工作的,更是追求自由、想法豐富的一個群體。我們在享受每個人帶來的聰明、高效、創意的同時,更要包容他們的某些缺點,以及由這些缺點帶來的工作上的意外。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們總會選擇平靜接受,並共同思考對策。面對這樣的情況,團隊或者專案的負責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有同事負責的工作出現意外情況,我們會調集所有可用資源來解決問題,不讓客戶感受到任何風險和意外;雖然我們有可能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但沒有什麼比維護團隊的可靠形象更重要的事情了。
我們也遭遇過不靠譜的人,而且是原則上的問題,是我們無法接受的。
同事A與我們共事2年之久,他可以算得上是團隊的早期人物之一。他經驗豐富,對團隊和客戶的習慣都非常瞭解;技術也不錯,可以稱得上全棧;他為團隊的發展做出了不可否認的貢獻,經他完成的專案也都會受到客戶的好評。他很適合來擔任專案管理者的角色。但在與他共事幾個月之後,他第一次出現 “不穩定狀態”,簡單描述就是:無理由的要扔掉手上的專案,不想做了,求換人。因為專案工期比較趕,其他同事都在忙各自手上的任務,我們費了很大的周折才協調其他人完成了這個專案,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這次不穩定事件之後我與他聊了很多,但仍然 100% 相信他,相信他只是意外。幾個月之後,第二次“不穩定狀態”再次出現,與上一次的症狀完全相同。這次之後,我同樣與他聊了很多,但放棄了讓他做專案管理的念頭,認為他缺乏基本的擔當意識;而是希望他繼續留在團隊裡,做一名普通踏實的程式設計師,以他的水平,可以保持不錯的收入。但就在半年前,第三次不穩定狀態再次出現;而在這前一天,團隊剛送給他一臺 ipad air 作為獎勵。這次我沒有與他說一個字,直接進入團隊的各個系統裡刪除了他所有的賬號。
5. 提高效率 —— 規範、流程和工具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6017095.jpg[/img]
圖中是我們自己開發的 SoonerPress 一段配置程式碼截圖,它是一個 Wordpress Theme Framework 。
標準化作業
提到外包,經常會遭到一些人的鄙視,他們認為這是毫無技術含量的標準化重複勞動。給客戶做一個網站,從自己的電腦裡或者搜尋引擎找一個模板改幾下交差,不需要任何創造,然後收個 3,5 百塊。
在我看來,這種想法是對標準化作業的嚴重誤解。
客戶想要一部獨一無二符合自己氣質的手機,我們不能直接去買一部小米,拿回來刷上迷彩色的油漆,交給客戶就算交差;但也絕不能自己生產一顆CPU,一顆記憶體,一塊螢幕,以及所有的零件,然後組裝起來才叫做獨一無二。我們應該手中握有一系列成熟的CPU、記憶體、螢幕和其他所有零件,以及一套自己研發的作業系統,以及對這些軟硬體都瞭如指掌的優秀工程師。面對客戶的需求,大家可以分工協作,迅速組裝出一臺可靠的手機,並在其基礎上做一定的改進,使之完全符合需求。與此同時,不斷滿足一個一個客戶需求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升級、補充自己的軟硬體倉庫。
http://hamburger-kammerspiele.de/ 這是我們去年為客戶開發的一個網站。除去通過 API 同步資料的部分,它是個很小的專案,但具有獨一無二的樣式和簡單易用、功能豐富的後臺介面。除去 API 部分,這樣一個網站需要多長時間來開發呢?答案是 4 天。其中前端 3 天,完成後交給後端;後端 0.5 天;完成後交給測試,測試和修改 0.5 天。
當團隊初期只有我一個人時,主要給客戶做普通的 Wordpress Theme 開發。當時 Theme 裡的每個部分都需要自己來實現或者去搜尋其他人的開原始碼。一段時間以後,我將一個 Theme 可能用到的所有功能全部集中起來,每個功能都包含一個實現部分和一個配置部分。自此以後,做 Theme 的時候我只需要配置一下用到的功能就可以迅速完成。因為這些功能程式碼都是經過長期考驗的,所以做出來的 Theme 幾乎不需要擔心有 bug。這就是我們團隊的第一個框架雛形。
後來我們完全重寫了一個 Framework,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 SoonerPress。它的核心理念就是 configuration。它包含了幾乎所有功能,讓開發速度快到難以置信;由於整個框架和所有功能都是經過大量客戶和專案驗證過的,開發出來的產品幾乎很少有 bug。同時,我們會不斷的根據發展和實際需求去更新、補充它,確保它總是最具生命力。
除此之外,我們在 PHP 開發、前端開發、App 開發等方面都積累了一整套標準化的工具,使得大中小型專案的開發效率和可靠性都大大提高。
總結一下我們團隊的標準化作業:將智慧和創新性的工作放在打磨、積累零件上,然後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為客戶生產出可靠的產品。
用書面文件取代口頭傳授
我們有一個 wiki 知識庫。裡面包含團隊介紹,團隊協作及工作習慣,編碼規範,測試規範,開發工具等內容。
知識庫的內容使用 Markdown 編寫,使用 Git 做版本管理,所有成員均可編輯,任何人更新之後,會通過我們的自動部署工具 DeepDeploy實時部署到 web 伺服器上。平時大家通過 web 查閱。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會隨時將新知識或者新工具補充更新到知識庫中。當有新同事加入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將這個知識庫展示給他,而不需要浪費人力和時間來培訓。
最近我們開源了這個 wiki 工具:DeepWiki- 基於 Markdown 的 Wiki 工具
與客戶之間的溝通
對於我們這樣的團隊來說,與客戶的溝通重在兩方面:
一是降低成本。 這裡所謂的降低成本是降低溝通成本。降低溝通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標準化,將溝通過程標準化。對於一個新專案來說,從第一次接觸,到最終完工驗收通過,總共有哪些環節要溝通,我們可以將其形成一個標準化的流程,客戶只需要 "Config"。
二是明確需求。 在達成協議並開工之前,務必要確保專案負責人已經完全明確每個細節的需求。我們在這方面吃過很多次虧。這個階段的大意很可能意味著開發過程中要為自己的大意付出慘痛代價,而這部分代價必須自己買單,客戶不會再多掏一分錢。一旦明確,需要儘可能將所有需求都以詳細的書面形式呈現;以後客戶如果要做任何修改,我們會將修改組織成新的版本,並對版本升級單獨收費。
由於我們現在只跟固定的 digital agencies 和 design companies 合作,大大降低了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成本,也更容易明確每個專案的需求。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三個細節:
一是需求文件。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客戶並不知道如何寫出一份好用的需求文件,這會給後面的開發帶來很大的麻煩。於是我們採取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其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為他們提供優秀的文件做參考。這是件一勞永逸的事情,一旦每個客戶都能夠寫出好用的文件了,溝通成本更是可以降到最低。我們開發的一個專門用來寫文件的工具 DevelopSpec 很快就會上線,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方便。下面圖中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一個專案的文件目錄,可以看出層次分明,邏輯清晰。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6035437.jpg[/img]
二是付款週期。現在我們幾乎沒有壞賬的風險,也沒有催款的煩惱。我們與每個客戶都採取按月結算的方式,每個月底付清當月已完成專案的費用。規模較小的專案一次付清,規模較大的專案會分成 2-3 個階段。這種方式給我們帶來健康的現金流,可以將精力全部用於產品開發上。
三是儘量用文字而不是語音。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我們儘量用 Email 和 Basecamp 做所有溝通。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所有的溝通都有據可查。如果事後某方對自己此前的說法不承認,Gmail 的強大搜尋功能立刻就能派上用場。其次,非同步溝通也能提高效率,避免反覆被打斷。
同事間的溝通
同事間的溝通最重要的是協調好非同步溝通和實時聊天的關係。當我們一起探討某個產品時,我們會在 Hipchat 的 某個 Room 裡進行實時聊天。而在具體做某個專案的過程中,我們會盡量避免直接聊天,有什麼問題都會通過 Basecamp 進行。這樣可以確保大家有充分的自由和更高的效率,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買菜,不想被打斷的時候可以盡情選擇推遲處理。
另外,在第二篇文章裡有提到過,每年一次的長時間共同出遊給同事間的溝通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大家不再陌生也不再客氣,可以很好的把握螢幕後面那個正在與自己聊天的人的性格和喜好。
合理安排,減少加班
身處這個行業,完全不加班好像很難做到。除了儘量確保分發給每個人的任務都在合理範圍之內,我們會從以下兩方面增加每個人的自由度:
一是提前知道每個同事的動向,合理分配專案和任務。比如某個同事計劃一週後請假出遊2個星期,我們會盡量確保他在2周內可以完成手上的工作,出遊的 2 周不被打擾。
二是儘量不在週末談工作。我們沒有嚴格的工作日和週末之分,有的同事習慣週末工作,因為外面太鬧;而有的同事習慣週末出門,因為其他上班的朋友只有週末才有空閒,可以聚會見面。通常後者居多。我們的 Basecamp、Hipchat、Email 通常會在週末的時候陷入沉默。如果手上有任務的話可以繼續做,但通常不會有彼此間的打擾。
一些工具
我們平時用到的協作工具主要有:
Basecamp,Email,Hipchat,Bitbucket,DeepDeploy,DeepWiki
6. 孤獨?頸椎病?滑鼠手? —— 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健康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5779919.jpg[/img]
將這張圖送給坐在電腦前的各位,如果你也會覺得背部痠痛,頸椎難受,馬上起來貼牆站 5 分鐘吧。
身體
身體健康問題應該不是遠端工作者的專利。我有一個做醫生的同學,我將她請來做我們團隊的遠端隨隊醫生。她說,你們這些職業病都是懶病。
今年夏天在威海的 2 個月時間裡,我們的主題之一就是運動。之前整個團隊裡沒有一個人有規律鍛鍊的習慣,這個現實讓人難以接受。我們去跑步,游泳,打羽毛球,健身。多數人開始的時候連跑 500 米都有困難,但最後竟然能一次完成 10 公里。有個同事之前每個月都要規律的感冒發燒一次,但在這裡他竟然把這個習慣給忘了。
大家體會到運動帶來的好處之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城市,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堅持下去。但很明顯堅持的還不夠,這也是我認為目前團隊裡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我們正在針對這個問題想辦法。
我在一早一晚社群裡發了個帖子,總結了自己的 日常運動計劃。長期規律的鍛鍊給我自己帶來了很大的改變,這些改變又轉化為繼續鍛鍊的內在動力。
根據自己的經歷,我建議想要養成規律運動的同學去離自己最近的健身房請一個好的教練。讓教練帶自己連續運動 2-3 個月。一方面,會準確掌握鍛鍊的知識和技巧;另一方面,2-3 個月的時間足以讓自己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變成內在的動力,驅使自己繼續下去。
等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渾身舒坦,線條完美,曾經從不正眼看你的女神現在也對著你的身材忍不住流口水的時候,恭喜你,你應該不會再被程式設計師職業病所困擾了。環境
選擇遠端工作,為自己準備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應該是很重要的基礎工作。如果準備得當,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護身體健康。
我們在社群裡交流工作環境,交流舒適的椅子,希望更多的朋友參與進來,提供建設性的參考意見。
心情
看到很多人擔心全職遠端工作之後社交圈子是不是會突然變小,與人溝通的能力是不是會突然下降。根據我們這幾年的經驗,我想說,多慮了。
社交圈子的大小,與人溝通能力的高低,更多的應該取決於自身的性格。遠端工作也只是份工作,它不可能佔據 24 小時的時間;相反,它能給人提供更多的自由。在工作的時間內,可以結實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無論他是不是跟自己在同一個城市或者同一個國家;由於這些朋友的生活環境與自己可能有很大差異,反而能給自己帶來更豐富的資訊和靈感。在工作時間之外,可以自由的經營自己的生活和愛好,無論是否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團體、組織、活動,都可以自由參與,而不用擔心今天是否必須要上班,是否會被扣工資。
7. 接下來會怎樣? —— 面臨的問題及後續的計劃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6115248.jpg[/img]
作為一支遠端工作圈子裡的老兵團隊,一路走來我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解決了很多困難。但依然有很多難題在困擾我們。
可持續增長
雖然每個月都在增長,但我們一直無法擺脫強烈的危機感。以外包為核心業務的模式常常讓我們缺少主動權。我們一直在嘗試做一些小工具,這些工具都來自於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需求。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做出更有價值的產品,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
招聘和求職
隨著業務量的增長及業務難度的增加,我們對人才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雖然有過許多經驗,但前面提到的三種有效途徑已經逐漸無法滿足需求。
受我們影響,開始招聘遠端員工的朋友公司雖然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找到了幾個合適的人,但面對急劇增長的業務,也依然有點心急如焚。
一邊是我們找人困難,另一邊是經常在各個社群裡看到不少人在尋找遠端職位而沒有結果,只可惜他們多數人的技能樹與我們的需求不符。
招聘與求職雙方的資訊不對稱,似乎是因為缺乏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它不應該是個簡單的論壇,也不應該是冷冰冰的智聯招聘。它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們一直在思考。
周圍人的看法
總會有很多人不太理解這種工作方式,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在工作的同時要面臨周圍人的壓力和奇怪的目光,那實在難以舒坦,難以享受到遠端工作帶來的樂趣和自由。
目前來看,能有效緩解這個困局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確保自己過得好,不斷成長,不斷收穫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有這樣周圍的人才能放心;二是推動“遠端工作”這個概念走向大眾,就像當年巨頭們推動“團購”一樣。
我們要做的
回到國內來
前幾年的經歷促使我們“走出去”;最近的一些經歷吸引我們“走回來”。最近幾年可以明顯感受到國內的網際網路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一批優秀的公司和團隊迅速成長起來,一出生就帶著十足的“國際範兒”又不失“中國地氣兒”。我們如果不趕快回到這片熱土上來,很可能將是最大的損失。
一位做遊戲的朋友在看過這篇文章的初稿之後,嚴肅的說,如果國內有像你們這樣的外包團隊,我們願意付2倍價格。
就在昨天發完文章前半部分的10個小時之後,我們已經收到了數十位朋友的郵件,其中包括探討、合作和簡歷相關的內容。
過去幾年的經歷為我們團隊塑造了優秀的性格和習慣;回到國內來,無論是繼續做外包,還是做更有價值的產品,有理由相信我們會繼續披荊斬棘,保持高速增長。
推動遠端工作的普及
遠端工作者在國內還只是一個很小的群體。但在愈演愈烈的網際網路大潮中,我們相信有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團隊會加入到我們這個行列中來。在繼續發展核心業務,擴充團隊的同時,我們希望能為推動國內的遠端工作發展盡綿薄之力。這就像我們一直在協助我們的客戶共同發展一樣,大家都發展了,我們自然也會收穫更多。
一早一晚 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雖然它還只是個雛形。希望有同樣愛好和需求的朋友加入到社群中來,一起推動遠端工作的普及,同時也享受社群帶來的優秀員工、優秀團隊、優秀專案。
更多精彩內容,點此檢視
醞釀幾個月後,我們搭建的遠端工作者社群(一早一晚)終於上線。短時間內收穫了好多位新老朋友的反饋和提問,他們都在從事或者打算從事遠端工作。最後我們決定將團隊的經歷和經驗寫下來,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關於我們
我們是 DeepDevelop,一個遠端工作團隊,從事 Web 和 App 開發;以外包為主,同時會開發一些用於提高效率的工具。
一些資料
2010年
團隊成員:1人2014年
分佈地:1個城市
第一筆收入:¥300
團隊成員:10人
分佈地:4個國家,9個城市
年收入:¥300W
此文目的
坦白來說,我們算不上很酷的團隊。首先沒有名校、名企光環,成員多以本科甚至專科為主;其次沒有如雷貫耳的產品,通俗來說,是個“做外包的”;再次收入實在不多,與動輒融資幾千萬美元的90後團隊相比不得不自慚形穢。正因如此,這一系列文章只希望通過記錄我們的經歷和經驗,來與大家探討遠端工作的方法以及未來。
文章目錄
- 如何走上外包和遠端之路 —— 前情提要和團隊誕生
- 增加新同事 —— 從哪裡找到團隊需要的人
- 收到客戶的讚賞 —— 與客戶共同成長和發展
- 最大的財富 —— 打磨一支可靠的團隊
- 提高效率 —— 規範、流程和工具
- 孤獨?頸椎病?滑鼠手? —— 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健康
- 接下來會怎樣? —— 面臨的問題及後續的計劃
1. 如何走上外包和遠端之路 -- 前情提要和團隊誕生
我曾懷疑我 走在沙漠中有一段時間,每次去唱歌的時候我總要唱這首《海闊天空》,覺得它特別能表達我的情感。
從不結果 無論種什麼夢
才張開翅膀 風卻便沉默
習慣傷痛能不能 算收穫
慶幸的是我 一直沒回頭
終於發現 真的是有綠洲
每把汗流了 生命變的厚重
走出沮喪才看見 新宇宙
第一筆收入
當時我的技能樹:
- 看過一些html和css教程,基本熟悉。
- 看過我愛水煮魚(感謝你們)的Wordpress主題教程,大概瞭解,但沒有實際經驗。
- 瞭解一點php語法。
就這樣第一個專案來了,金額只有 300 元。對現在的我來說,可能只需要半天來完成。但當時自己看什麼都一頭霧水,更別說要親自去寫程式碼了。那幾天自己幾乎每天都在連續24小時工作,邊 Google 邊學習邊練習邊做任務,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兒,因為我不能讓對方發現我是個毫無經驗的傢伙。終於,在約定的時間交付了結果,並且對結果很滿意。拿到
300 塊收入的時候,很困很累卻高興的怎麼也睡不著。
單槍匹馬,收入迅速提升
以 300 元收入為開端,正式拉開了外包的序幕。當時我的目標是每個月收入夠 1500 元,這樣就可以確保我的負債不再增加。
利用搜尋引擎繼續在網上搜尋類似的中文關鍵字,去尋找更多的專案。同時,將自己做過的每個專案都精心包裝,作為案例。很快,月收入奔著萬元去了。回頭想想,那個時候接單的難度要比現在小的多,現在彷彿人人都是程式設計師,人人都可以接單,並且價格被拉的越來越低。另外,自己力求將做過的每個專案都整理好,讓人看的舒服,讓人感受到我在認真做事。
在享受欣喜的同時,給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標:每個月存下 1W 元。如果月收入不夠 1W,那就去想各種辦法湊夠並存起來;如果超過 1W,多出來的部分就去揮霍,盡情犒勞自己。這樣 1 年以後自己就有 12W 可支配資金了。
可事實總會超出計劃和預期。很快,要揮霍的部分就多於要存下來的部分了。於是不得不再次調整目標。
迅速提升的收入給我帶來了更大的信心;幾個月的辛苦奮戰也讓自己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隨著案例和客戶的積累,專案也多的有點招架不住。於是開始考慮尋找幫手,組建團隊。
組建團隊,採取遠端工作的方式
沒有過任何招聘和管理經驗,要邁出這一步還是有點不自信。該去哪裡找人呢?該找什麼樣的人呢?該怎麼介紹所做的事情和現狀才能讓人感興趣呢?在後面的第2、第4篇裡講一講這段招聘和團隊建設的經歷。
先說說遠端工作的方式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雖然人數在不斷增加,但我們一直在保持這種方式,並且從沒打算設定一個固定的辦公室把大家都圈過來;反而是越發體會到遠端帶來的優勢。
2. 增加新同事 -- 從哪裡找到團隊需要的人
- 自由。 這是團隊裡每個人都追求的生活狀態。可以10點睡6點起,也可以2點睡10點起。可以週末連續上班,也可以出去玩 2 個星期拋開工作。
- 成本低。 省去了辦公室租金,各種稅費;可以將這些錢直接發給大家或者花在其他方面。
- 更容易招到合適的人。 無論將辦公室設定在北上廣,還是三線四線城市,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招聘都將變的困難的多,很難再聚集起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即使花更高的成本。
- 時間利用率高。 浪費在地鐵、公交車、堵車路上、寫字樓電梯裡的時間,現在可以拿來運動,或者工作。
Hi ychong, 不經意看到你的網站,很喜歡你的部落格和作品,想問一下你目前工作是否忙? 是否有興趣加入我們做 wordpress 開發工作? 我們的專案均來自國外,數量比較多。 我們目前需要高水平的前端和 wordpress 開發。這是幾年前發給 YChong 的第一封郵件。現在看來內容很單薄,缺乏吸引力,但它卻立刻奏效,為我們團隊帶來了 YChong 這位中堅力量。
兼職全職都可以,有興趣的話我們詳談。
DeepDevelop 誕生及現狀
前期發展比較迅速,也很順利。在招聘遠端同事的過程中也沒有遇到太多困難。我們就在瘋狂的接單、寫程式碼,沒考慮到我們應該有個團隊名字,應該有個官方網站。 每次都是通過郵件或者直接面對面向客戶展示我們的案例;當然,我們會將案例整理的很有條理。當時效果也不錯,因為客戶多數都是案例導向的。
後來在 Jason 的推動下,我們定下了 DeepDevelop 這個名字,也有了自己的網站。Jason 當時在美國讀金融,具備我們其他人所沒有的視野和胸懷。他是我的大學校友,也是當年帶我入坑,愛上 Palm(Treo650 還有人記得嗎) 和 Thinkpad 的人。為了方便開拓美國的市場,我把他拉進了團隊。
目前我們團隊有 10 人,分別位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中國的9個城市。另外還有多名兼職合作伙伴分佈在國內的多個城市。
小團隊的招聘難題
我們有幾個朋友的網際網路公司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廈門,他們無一例外的都面臨著招聘難題。經常會聯絡我,要我幫忙介紹靠譜的人,或者將我們團隊的人借調給他們用。
一方面,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行業工資已經非常高,但同樣的工資,大家更多的會選擇成熟的大公司;另一方面,靠譜的人實在不夠多,雖然號稱會寫程式的人很多。對於這個輕資產的行業來說,公司發展主要取決於團隊實力。如果不能建設一支足夠強大的團隊,那可能只會得到一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結果。
在我的建議下,一些朋友已經開始招聘遠端員工,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根據我們的經驗,小團隊招聘遠端員工要容易的多。主要三方面的原因:
- 很多靠譜的人已經厭倦了一線城市的擁擠生活,他們在逐漸走向更自由、更舒適的小地方。我所知道的最誇張的一個朋友,他上午種田,下午寫程式碼。
- 拿一線城市的工資,生活在四線五線城市,對遠端員工來說誘惑力很大。
- 遠端工作很適合網際網路行業,很多時候不但不會降低效率,反而會大幅提升。
在這幾年裡,我們嘗試過很多途徑。主要包括:
統計現有的全職及兼職同事共10幾人,來源如下:
- 主動發現優秀的部落格、Github主頁,然後主動聯絡作者
- 朋友及現有同事介紹
- 相關社群發招聘帖
- 相關 QQ 群裡發招聘資訊
這個統計結果與我們的發展過程是相符的。從團隊建立至今,我們隨時在各個網站留意潛在的同事。對於合適的人,即使今天不能加入我們,我們也要與他們保持聯絡。其次,隨著團隊成員的增加,大家可以提供的熟人圈子越來越大,介紹熟人加入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再次,當某個階段增長速度過快,前兩種途徑都無法滿足需求的時候,則會主動去社群發帖。至於 QQ 群裡發資訊,曾經分好幾次、發過幾十個相關的群,收到過很多回復,可惜從沒遇到合適的人。
- 50%
- 25%
- 25%
- 0
如何發現優秀的部落格和開源作品呢?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答案,很多時候靠的是緣分。比如,當看到有人在論壇裡發了一篇有價值的帖子,當看到一個不錯的開源專案,都可以去探究一下作者的資訊。也可以直接在 Google 裡搜尋相關的關鍵詞,來查詢某些型別的個人網站。
招聘的時候,我們聊些什麼
我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單純、善良、高效率的行業。面對這樣一群單純、善良、高效率的朋友,不需要花哨的辭藻或者過多的心機,只要做人靠譜、坦誠相待就足夠了。
先說主動聯絡。
我們會仔細的去檢視潛在同事公開的各種資訊。比如個人部落格、微博、Twitter、社群裡的發言,這些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性格、追求、生活習慣、當前狀態等等;而開源專案、程式碼則可以看出他的技術水平。如果這些方面都合適,那我們會直接發郵件給他,附上我們的團隊介紹。然後,無論是否成功,一般都會聊的不錯。
實際上大多數資訊都已經在聊天之前獲取到了,所以我們更多的是進行深入的溝通,看雙方是否適合。這些溝通可能不僅侷限於工作本身,而是可以涉及到雙方感興趣的各方面,比如遠端工作經驗、對某個框架的看法。而對於公開資訊比較少的人,我們首先會希望他提供足以說明自己水平的案例和程式碼。
再說收到簡歷。
我們不是專業HR,對郵件和簡歷的形式沒有任何固定的要求。但至少我們希望資訊有條理,而且包含以下內容:
- 個人介紹和經歷
- 當前狀態
- 技能樹
- 以往案例
- 其他有助於展示自己的連結
上面提到 QQ 群裡發的招聘資訊效果不理想,實際上我們會收到至少幾十條求職資訊和簡歷,但從沒有一次成功。列舉幾個原因:
- 不會寫郵件和溝通。比如郵件沒有標題,比如正文裡只有一句話 “想加入,還要人嗎”。
- 不在乎細節。比如提供的案例檔名是亂碼;程式碼是臨時抓過來的。
- 剛入門,沒有經歷和案例。
哪些習慣是最被欣賞的
首先是可靠性。簡單來說,你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列表裡的事項,而不是經常有意外、推脫、找理由;你做出來的產品總是很可靠,而不是bug一堆。道理很簡單,但事實證明能做到的人並不是大多數。
其次是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曾經形容我們的一個同事是推土機,又像是一個封裝好的萬能的類。無論什麼任務丟給他,無論有什麼困難,他總能不聲不響的按時把結果擺在大家面前。而不是像有些人一樣,一直把問題丟回來,“這裡看不懂” 、“這裡沒用過”。
幸運的是,我們團隊裡的每個成員都具備這些優秀的品質。這支團隊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曾經遇到過的坑
曾經有 X同學聯絡加入我們團隊,從個人經歷到案例到聊天,都很合適。在完成試用期的任務期間,非常非常努力,當時我認為努力程度超過團隊其他任何人了。有不懂的東西會通宵學習;為了更快速的完成任務,每天晚上都做到很晚。當時我都看不下去,不斷提醒他正常工作不應該是這樣的狀態,難以持續。但他很樂觀,體力也很好,總是一副精神飽滿的樣子。
本來以為我們很幸運,又多了一位好同事;但是當最後檢查結果的時候,傻眼了。各種難以理解的邏輯和實現方式,各種難以接受的bug。一個很簡單的需求,計算 M 比 N 大多少,當其他人都用 M 減去 N 的時候,他會用 M 減去 S 再 減去 N 再加上 S;更難以接受的是他非常堅持自己的觀點。當我們嘗試過很多次溝通都無法取得任何進展的時候,不得不放棄。
很久以後,有一次團隊人手不足,我再次嘗試聯絡 X同學做一個不太難的任務,結果重蹈覆轍。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人適合從事這個行業,但有些人不太適合。X同學的樂觀和吃苦耐勞讓我們很佩服,但畢竟我們是結果導向,是商業行為。自此以後,我們在尋找新同事的時候會更加謹慎。對於我們來說,過程很重要;但於客戶來說,結果更重要。3. 收到客戶的讚賞 -- 與客戶共同成長和發展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the great work you do一個德國客戶跟我們說的一段話。聽到這個評價的時候,除了欣喜,更多的是得到肯定之後的問心無愧。
pls tell your team that we are really happy with you guys
i always appreciate your dedication. and the money part will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 as a matter of fact.
客戶從哪裡來
經常在社群裡看到很多人在問,怎樣才能找到外包專案。這個問題恐怕我們也難以給出準確的答案。在我們的官方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
We work with selected digital agencies and design teams who complement our development service.2010 年,剛步入外包行列,主要通過搜尋引擎來搜尋別人釋出的需求。經過初期的嘗試之後,我們果斷放棄了兩種型別的專案:
We only co-operate with long-term partners instead of dealing with single project.
- 直接面向最終客戶的專案
- 國內的專案
國內的專案,或許是我們運氣不好,或許是當時國內風氣就是如此惡劣,大家普遍想花 1000 塊錢做一個 20000 塊錢的東西;做完之後,對方總想再改 20 次,不然會覺得這 1000 塊錢花的不值。面對這樣的要求,自己還不能抱怨,不然會被差評。
認識到這兩個問題之後,我們馬上將目光轉向國外。首先去研究了著名的幾個外包平臺,比如 Elance,oDesk,我們認為這種方式同樣不適合。無休止的投標會大量浪費時間,與印度人的競爭我們也明顯處於劣勢。
於是我們開始採取另一種方式:位於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的三個同事,直接去聯絡本地的 digital agencies 和 design companies。通過郵件、電話、甚至面對面的方式,向他們介紹我們的團隊,展示我們的案例。
與此同時,我們向所有客戶承諾,在專案交付前不收取任何費用;直到專案完成並滿意之後再付全款。這個承諾一方面來自於對自己團隊的自信,另一方面也相當於給還在猶豫的客戶注入一針強心劑。
終於,這條路走對了。我們與幾家數字機構和設計機構達成了合作協議,他們負責與本地的最終客戶溝通需求,完成設計,並形成需求文件;而我們只負責技術實現部分。由於合作關係都是長期的,彼此都很熟悉,文件也都很完善,因此幾乎不需要額外的溝通成本,幾乎是流水線操作。我們團隊也不需要銷售、客服等人員。
逐漸的,隨著案例的增多和合作的進展,已有的客戶也會給我們介紹新的客戶。我們幾乎沒有再去開發新客戶,依然保持不錯的增長。
可靠;做別人做不到的
同樣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德國客戶。當我們第一次與這家公司接觸的時候,他們的一個經理說:“我們以前與很多團隊合作過,有泰國的,印度的,中國的,美國的。可惜結果是沒有一個團隊最終讓我們滿意。我不會講中文,但我知道你們中國人有一個詞,叫做‘差不多’。最讓我害怕的就是這個‘差不多’”。
事實是,經過一年多的合作,我們收穫了文章開頭的那段評價。我想,中國團隊在他們那裡的印象應該也得到扭轉了吧?
可靠,道理很簡單。但這幾年與很多客戶接觸,與很多同行接觸,與很多求職者接觸,一路下來發現真正能做到可靠的人其實並不是很多。我們希望每個團隊成員都做一個可靠的人,同時我們也努力的在客戶面前塑造可靠的團隊形象。對於承諾必須遵守,對於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必須負責。
在這個程式設計師滿天飛的時代,僅靠 “我會xxx語言而其他人都不會” 是難以成為核心競爭力的。
去年春節吃年夜飯的時候,手機收到了 Basecamp 發來的通知郵件,標題以 [urgency] 開頭。原來是一個客戶擅自動了網站的配置,導致出現異常。由於他們當天正在推廣新產品,所以很緊急。
我回復郵件告訴我們的德國夥伴,現在是中國人一年裡最重要的一頓飯,能否吃完飯再解決。
他回覆我說,他也在中國生活過,知道春節的意義。但如果不能馬上解決的話,他們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於是我將郵件轉發給了 YChong,他當時負責這個專案。
接下來, YChong 離開飯桌,回到電腦前,半小時後問題成功解決。
還有一次,一家義大利的公司做一個很重要的網站,已經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只做出了一個不能用的產品,而且他們已經無法繼續做下去。當接到求助時,我們果斷放棄他們原來的爛攤子,調集高手上陣,在2周的時間內做出了一個讓他們非常滿意的產品。
有人看到這些場景可能會嘲笑程式設計師要隨時待命,最近在微博上我也經常看到大家發一些程式設計師在街邊開啟電腦解決問題的照片來調侃。實際上這不是工作的常態,一年裡可能只會有三兩次特殊情況,但就是因為可以處理好這少數的幾次特殊情況,才會讓自己與別人區別開來。
正是這些細節,以及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才會一次次鞏固我們可靠的形象,才會成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才會讓我們不需要銷售人員,就能保持業務持續增長。
幫助客戶共同成長和發展
我們的客戶都是 digital agencies 或者 design companies。在長期與每個客戶接觸的過程中,會發現他們每個公司都有很多長處。比如 A 公司的文件寫的特別好,B 公司的流程特別合理。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用來改進我們自身的不足。在吸收到這些優點的同時,我們會將它們有針對性的重新分發回每個客戶那裡,以幫助每個客戶提升自己,比如協助 A 公司改進他們的流程,指導 B 公司寫出更好的文件。
當其中一個客戶在某個方向取得不錯的突破時,我們會馬上反饋給其他客戶,協助他們來發展這個方向的業務。比如幾年前一家美國客戶率先做起了響應式設計,我們馬上將它推廣到了其他客戶那裡,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這其中並不涉及競爭和祕密洩露的問題。一方面這些客戶分佈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另一方面所有的資訊都經過了我們整理和過濾。
在協助客戶提升和發展的同時,為我們自身也帶來了極大的收益。客戶的增長就代表著我們的增長,每家客戶每個月都有可觀的增長,彙集到我們這裡就是更可觀的數字了。
4. 最大的財富 —— 打磨一支可靠的團隊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5938680.jpg[/img]
這張照片是威海的環海路。今年夏天我們團隊齊聚威海,在那邊工作、生活了2個月。
信任和自由發揮
經常在社群裡看到有人擔心遠端工作是否能保證效率和工作時間;在我向朋友們建議招聘遠端員工的時候,他們同樣會向我提出這樣的疑問。經過幾年的實踐,我想說,我們從來都沒有為這個問題擔憂過;我們反而經常擔心大家主動加班過多導致身體不好而採取很多措施促使大家多去運動。
在接受一個新朋友加入團隊之前,我們會對他做盡量多的瞭解,包括人品和技術兩方面。加入團隊後,我們會有一小段試用期,通常是最初的 2,3 個新任務。在完成新任務的過程中,逐漸就可以認識到他的為人做事的習慣。一旦成功渡過這個試用期,我們將對他付出100%的信任。
所謂 100% 的信任,並不僅僅是相信他會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讓他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力。每個成員都可能是某個方面的專家;每個選擇遠端工作的人都有自己豐富的想法和追求。他們不是執行命令的機器人,不是言聽計從的好下屬,他們應該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好夥伴。
我們開發了幾個用於提高效率的工具,比如 DeepDeploy(自動部署),DeepWiki(團隊wiki),DevelopSpec(方便製作開發文件),SoonerPress(Wordpress Framework),搭建了遠端工作者的社群 一早一晚。無論哪個產品,我們都會在前期集體討論,確定總體方向,確定由誰負責。之後,該負責人就可以盡情發揮了,可以採用他喜歡的程式語言和框架,可以使用他喜歡的介面和佈局。這種自由發揮的方式,讓每個人都可以將情感注入到自己開發的產品中,這樣開發出來的產品自然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
一旦團隊裡形成了這種氛圍,就會形成良性迴圈,就會朝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個人成長和長期規劃
每個新進入團隊的同事,我都會跟他聊聊接下來 1 年、3 年的中長期規劃。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我們是一個長久的團隊,希望每個同事都能長久相處,而不是短期路過。如果個人規劃與我們的發展路線不符,比如只是短暫的來工作2個月,之後有別的打算,那我們是不會接受的。
- 在團隊發展的同時,我們希望每個成員都能收穫自己想要的東西。瞭解每個人的規劃,就能知道他想要什麼,團隊就可以根據他的需求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調整。比如有人偏向於更高的收入,有人偏向於技術的積累,有人偏向於更自由。
值得欣慰的是,從團隊成立至今,我們沒有一個全職的同事主動離開。
靠譜的人組成靠譜的團隊
“靠譜”幾乎是我們平時提到最多的詞。我們對每個同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靠譜”。它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而不是某種技能。它不僅體現在我們所做的程式設計工作上,也體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裡。
我們的美女前端 Summer 剛加入團隊時,做完的東西總會存在很多問題。那段時間我不得不每次親自測試她的作品,每次都會嚴肅的跟她說,我又要給你找出 50 條 bug。每做完一個專案我們倆都會一起總結經驗和教訓,都會聊各種生活和工作上的“靠譜”行為。令人欣慰的是,3 個月後她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 Summer 儼然已經是我們最棒的前端了。
每年一次長期旅行
我們從 2013 年開始增加了一項新計劃:每年選一個地方,團隊集體過去生活、工作 2-3 個月。
2014 年我們選的是位於山東半島的海邊小城威海。從百度百科可以瞭解一下這座城市。我在6月份的時候去那邊物色合適的地方,最終選了山東大學威海校區校園內的一套房子。本來計劃找一座獨棟別墅的,但既方便吃住行,又方便出遊的實在找不到,進出一般都需要開車才行。而選在校園內,可以享受學校的食堂和運動場;學校出門就是海邊,環海路和海水浴場。選好地方後就開始置辦大家所需的全部用品,包括全部辦公傢俱。然後就是給大家訂機票。6月底的時候大家陸續到來。
集體生活是很幸福的。早上人人睡到自然醒,中午一起吃飯,然後睡午覺,傍晚的時候一起去運動,比如去打羽毛球,去游泳,去跑步,甚至請了個私人教練帶我們一起。有時候去看落日,看電影,去山裡吃農家飯,去海邊吃海鮮吃燒烤,凌晨開車跑到10公里外的地方等著看日出,結果遇到大霧。買了吊床沒用上,野餐墊倒是經常用。去海邊買剛撈上來的海鮮回來自己煮。
經過這種面對面的相處,大家互相更熟悉,感情更深厚。結束旅行回到各自的城市後,彼此間的溝通明顯高效隨意了很多。
明年 2015 年,杭州和泰國暫時位於我們的備選清單裡。
收入和工作量
我們團隊內部經常說,只有保證了經濟基礎,不需要為生活而奔波,才有美麗心情做出美麗產品。
我們一直採取“任務驅動”的分配方式。每個月做的專案、完成的任務越多,拿到的收入就越多。我們沒有像其他團隊一樣用計算工時的方法來計算收入,而是根據專案和任務來計算。我們在接到一個新專案時,就會確定這個專案給客戶的報價、專案由誰來管理、專案有哪幾個人來完成、每個人具體怎樣分工、每個人的工資。
根據所花工時來計算工資的方式更適合於創業團隊,他們在開發自己的產品。而外包團隊更適合我們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小各方的風險,同時提高效率。
這種方式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家的積極性。上面有提到過,我們從不需要擔心團隊裡有人偷懶,只需要擔心大家會不會工作時間過長,佔用了正常生活和運動的時間。
在“任務驅動”的基礎上,我們的全職同事也都有“最低收入保證”。“最低收入保證”的意思是,即使這個月什麼都不做,也可以拿到這麼多收入。
我們一直採取每 2 周發一次工資的方式,每個月的 15 號和 30 號。因為團隊的現金流很健康,希望每個成員的現金流也很健康。
我們的“最低收入保證”一般是 ¥6000 起;大家的正常月收入一般在 ¥8000 - ¥25000 左右。
遭遇不靠譜的人
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多數都是聰明人;這個行業裡選擇遠端工作的,更是追求自由、想法豐富的一個群體。我們在享受每個人帶來的聰明、高效、創意的同時,更要包容他們的某些缺點,以及由這些缺點帶來的工作上的意外。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們總會選擇平靜接受,並共同思考對策。面對這樣的情況,團隊或者專案的負責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有同事負責的工作出現意外情況,我們會調集所有可用資源來解決問題,不讓客戶感受到任何風險和意外;雖然我們有可能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但沒有什麼比維護團隊的可靠形象更重要的事情了。
我們也遭遇過不靠譜的人,而且是原則上的問題,是我們無法接受的。
同事A與我們共事2年之久,他可以算得上是團隊的早期人物之一。他經驗豐富,對團隊和客戶的習慣都非常瞭解;技術也不錯,可以稱得上全棧;他為團隊的發展做出了不可否認的貢獻,經他完成的專案也都會受到客戶的好評。他很適合來擔任專案管理者的角色。但在與他共事幾個月之後,他第一次出現 “不穩定狀態”,簡單描述就是:無理由的要扔掉手上的專案,不想做了,求換人。因為專案工期比較趕,其他同事都在忙各自手上的任務,我們費了很大的周折才協調其他人完成了這個專案,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這次不穩定事件之後我與他聊了很多,但仍然 100% 相信他,相信他只是意外。幾個月之後,第二次“不穩定狀態”再次出現,與上一次的症狀完全相同。這次之後,我同樣與他聊了很多,但放棄了讓他做專案管理的念頭,認為他缺乏基本的擔當意識;而是希望他繼續留在團隊裡,做一名普通踏實的程式設計師,以他的水平,可以保持不錯的收入。但就在半年前,第三次不穩定狀態再次出現;而在這前一天,團隊剛送給他一臺 ipad air 作為獎勵。這次我沒有與他說一個字,直接進入團隊的各個系統裡刪除了他所有的賬號。
5. 提高效率 —— 規範、流程和工具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6017095.jpg[/img]
圖中是我們自己開發的 SoonerPress 一段配置程式碼截圖,它是一個 Wordpress Theme Framework 。
標準化作業
提到外包,經常會遭到一些人的鄙視,他們認為這是毫無技術含量的標準化重複勞動。給客戶做一個網站,從自己的電腦裡或者搜尋引擎找一個模板改幾下交差,不需要任何創造,然後收個 3,5 百塊。
在我看來,這種想法是對標準化作業的嚴重誤解。
客戶想要一部獨一無二符合自己氣質的手機,我們不能直接去買一部小米,拿回來刷上迷彩色的油漆,交給客戶就算交差;但也絕不能自己生產一顆CPU,一顆記憶體,一塊螢幕,以及所有的零件,然後組裝起來才叫做獨一無二。我們應該手中握有一系列成熟的CPU、記憶體、螢幕和其他所有零件,以及一套自己研發的作業系統,以及對這些軟硬體都瞭如指掌的優秀工程師。面對客戶的需求,大家可以分工協作,迅速組裝出一臺可靠的手機,並在其基礎上做一定的改進,使之完全符合需求。與此同時,不斷滿足一個一個客戶需求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升級、補充自己的軟硬體倉庫。
http://hamburger-kammerspiele.de/ 這是我們去年為客戶開發的一個網站。除去通過 API 同步資料的部分,它是個很小的專案,但具有獨一無二的樣式和簡單易用、功能豐富的後臺介面。除去 API 部分,這樣一個網站需要多長時間來開發呢?答案是 4 天。其中前端 3 天,完成後交給後端;後端 0.5 天;完成後交給測試,測試和修改 0.5 天。
當團隊初期只有我一個人時,主要給客戶做普通的 Wordpress Theme 開發。當時 Theme 裡的每個部分都需要自己來實現或者去搜尋其他人的開原始碼。一段時間以後,我將一個 Theme 可能用到的所有功能全部集中起來,每個功能都包含一個實現部分和一個配置部分。自此以後,做 Theme 的時候我只需要配置一下用到的功能就可以迅速完成。因為這些功能程式碼都是經過長期考驗的,所以做出來的 Theme 幾乎不需要擔心有 bug。這就是我們團隊的第一個框架雛形。
後來我們完全重寫了一個 Framework,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 SoonerPress。它的核心理念就是 configuration。它包含了幾乎所有功能,讓開發速度快到難以置信;由於整個框架和所有功能都是經過大量客戶和專案驗證過的,開發出來的產品幾乎很少有 bug。同時,我們會不斷的根據發展和實際需求去更新、補充它,確保它總是最具生命力。
除此之外,我們在 PHP 開發、前端開發、App 開發等方面都積累了一整套標準化的工具,使得大中小型專案的開發效率和可靠性都大大提高。
總結一下我們團隊的標準化作業:將智慧和創新性的工作放在打磨、積累零件上,然後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為客戶生產出可靠的產品。
用書面文件取代口頭傳授
我們有一個 wiki 知識庫。裡面包含團隊介紹,團隊協作及工作習慣,編碼規範,測試規範,開發工具等內容。
知識庫的內容使用 Markdown 編寫,使用 Git 做版本管理,所有成員均可編輯,任何人更新之後,會通過我們的自動部署工具 DeepDeploy實時部署到 web 伺服器上。平時大家通過 web 查閱。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會隨時將新知識或者新工具補充更新到知識庫中。當有新同事加入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將這個知識庫展示給他,而不需要浪費人力和時間來培訓。
最近我們開源了這個 wiki 工具:DeepWiki- 基於 Markdown 的 Wiki 工具
與客戶之間的溝通
對於我們這樣的團隊來說,與客戶的溝通重在兩方面:
一是降低成本。 這裡所謂的降低成本是降低溝通成本。降低溝通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標準化,將溝通過程標準化。對於一個新專案來說,從第一次接觸,到最終完工驗收通過,總共有哪些環節要溝通,我們可以將其形成一個標準化的流程,客戶只需要 "Config"。
二是明確需求。 在達成協議並開工之前,務必要確保專案負責人已經完全明確每個細節的需求。我們在這方面吃過很多次虧。這個階段的大意很可能意味著開發過程中要為自己的大意付出慘痛代價,而這部分代價必須自己買單,客戶不會再多掏一分錢。一旦明確,需要儘可能將所有需求都以詳細的書面形式呈現;以後客戶如果要做任何修改,我們會將修改組織成新的版本,並對版本升級單獨收費。
由於我們現在只跟固定的 digital agencies 和 design companies 合作,大大降低了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成本,也更容易明確每個專案的需求。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三個細節:
一是需求文件。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客戶並不知道如何寫出一份好用的需求文件,這會給後面的開發帶來很大的麻煩。於是我們採取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其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為他們提供優秀的文件做參考。這是件一勞永逸的事情,一旦每個客戶都能夠寫出好用的文件了,溝通成本更是可以降到最低。我們開發的一個專門用來寫文件的工具 DevelopSpec 很快就會上線,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方便。下面圖中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一個專案的文件目錄,可以看出層次分明,邏輯清晰。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6035437.jpg[/img]
二是付款週期。現在我們幾乎沒有壞賬的風險,也沒有催款的煩惱。我們與每個客戶都採取按月結算的方式,每個月底付清當月已完成專案的費用。規模較小的專案一次付清,規模較大的專案會分成 2-3 個階段。這種方式給我們帶來健康的現金流,可以將精力全部用於產品開發上。
三是儘量用文字而不是語音。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我們儘量用 Email 和 Basecamp 做所有溝通。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所有的溝通都有據可查。如果事後某方對自己此前的說法不承認,Gmail 的強大搜尋功能立刻就能派上用場。其次,非同步溝通也能提高效率,避免反覆被打斷。
同事間的溝通
同事間的溝通最重要的是協調好非同步溝通和實時聊天的關係。當我們一起探討某個產品時,我們會在 Hipchat 的 某個 Room 裡進行實時聊天。而在具體做某個專案的過程中,我們會盡量避免直接聊天,有什麼問題都會通過 Basecamp 進行。這樣可以確保大家有充分的自由和更高的效率,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買菜,不想被打斷的時候可以盡情選擇推遲處理。
另外,在第二篇文章裡有提到過,每年一次的長時間共同出遊給同事間的溝通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大家不再陌生也不再客氣,可以很好的把握螢幕後面那個正在與自己聊天的人的性格和喜好。
合理安排,減少加班
身處這個行業,完全不加班好像很難做到。除了儘量確保分發給每個人的任務都在合理範圍之內,我們會從以下兩方面增加每個人的自由度:
一是提前知道每個同事的動向,合理分配專案和任務。比如某個同事計劃一週後請假出遊2個星期,我們會盡量確保他在2周內可以完成手上的工作,出遊的 2 周不被打擾。
二是儘量不在週末談工作。我們沒有嚴格的工作日和週末之分,有的同事習慣週末工作,因為外面太鬧;而有的同事習慣週末出門,因為其他上班的朋友只有週末才有空閒,可以聚會見面。通常後者居多。我們的 Basecamp、Hipchat、Email 通常會在週末的時候陷入沉默。如果手上有任務的話可以繼續做,但通常不會有彼此間的打擾。
一些工具
我們平時用到的協作工具主要有:
Basecamp,Email,Hipchat,Bitbucket,DeepDeploy,DeepWiki
6. 孤獨?頸椎病?滑鼠手? —— 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健康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5779919.jpg[/img]
將這張圖送給坐在電腦前的各位,如果你也會覺得背部痠痛,頸椎難受,馬上起來貼牆站 5 分鐘吧。
身體
身體健康問題應該不是遠端工作者的專利。我有一個做醫生的同學,我將她請來做我們團隊的遠端隨隊醫生。她說,你們這些職業病都是懶病。
今年夏天在威海的 2 個月時間裡,我們的主題之一就是運動。之前整個團隊裡沒有一個人有規律鍛鍊的習慣,這個現實讓人難以接受。我們去跑步,游泳,打羽毛球,健身。多數人開始的時候連跑 500 米都有困難,但最後竟然能一次完成 10 公里。有個同事之前每個月都要規律的感冒發燒一次,但在這裡他竟然把這個習慣給忘了。
大家體會到運動帶來的好處之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城市,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堅持下去。但很明顯堅持的還不夠,這也是我認為目前團隊裡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我們正在針對這個問題想辦法。
我在一早一晚社群裡發了個帖子,總結了自己的 日常運動計劃。長期規律的鍛鍊給我自己帶來了很大的改變,這些改變又轉化為繼續鍛鍊的內在動力。
根據自己的經歷,我建議想要養成規律運動的同學去離自己最近的健身房請一個好的教練。讓教練帶自己連續運動 2-3 個月。一方面,會準確掌握鍛鍊的知識和技巧;另一方面,2-3 個月的時間足以讓自己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變成內在的動力,驅使自己繼續下去。
等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渾身舒坦,線條完美,曾經從不正眼看你的女神現在也對著你的身材忍不住流口水的時候,恭喜你,你應該不會再被程式設計師職業病所困擾了。環境
選擇遠端工作,為自己準備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應該是很重要的基礎工作。如果準備得當,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護身體健康。
我們在社群裡交流工作環境,交流舒適的椅子,希望更多的朋友參與進來,提供建設性的參考意見。
心情
看到很多人擔心全職遠端工作之後社交圈子是不是會突然變小,與人溝通的能力是不是會突然下降。根據我們這幾年的經驗,我想說,多慮了。
社交圈子的大小,與人溝通能力的高低,更多的應該取決於自身的性格。遠端工作也只是份工作,它不可能佔據 24 小時的時間;相反,它能給人提供更多的自由。在工作的時間內,可以結實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無論他是不是跟自己在同一個城市或者同一個國家;由於這些朋友的生活環境與自己可能有很大差異,反而能給自己帶來更豐富的資訊和靈感。在工作時間之外,可以自由的經營自己的生活和愛好,無論是否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團體、組織、活動,都可以自由參與,而不用擔心今天是否必須要上班,是否會被扣工資。
7. 接下來會怎樣? —— 面臨的問題及後續的計劃
[img=DeepDevelop,外包團隊]http://yizaoyiwan.com/uploads/t/1416115248.jpg[/img]
作為一支遠端工作圈子裡的老兵團隊,一路走來我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解決了很多困難。但依然有很多難題在困擾我們。
可持續增長
雖然每個月都在增長,但我們一直無法擺脫強烈的危機感。以外包為核心業務的模式常常讓我們缺少主動權。我們一直在嘗試做一些小工具,這些工具都來自於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需求。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做出更有價值的產品,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
招聘和求職
隨著業務量的增長及業務難度的增加,我們對人才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雖然有過許多經驗,但前面提到的三種有效途徑已經逐漸無法滿足需求。
受我們影響,開始招聘遠端員工的朋友公司雖然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找到了幾個合適的人,但面對急劇增長的業務,也依然有點心急如焚。
一邊是我們找人困難,另一邊是經常在各個社群裡看到不少人在尋找遠端職位而沒有結果,只可惜他們多數人的技能樹與我們的需求不符。
招聘與求職雙方的資訊不對稱,似乎是因為缺乏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它不應該是個簡單的論壇,也不應該是冷冰冰的智聯招聘。它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們一直在思考。
周圍人的看法
總會有很多人不太理解這種工作方式,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在工作的同時要面臨周圍人的壓力和奇怪的目光,那實在難以舒坦,難以享受到遠端工作帶來的樂趣和自由。
目前來看,能有效緩解這個困局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確保自己過得好,不斷成長,不斷收穫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有這樣周圍的人才能放心;二是推動“遠端工作”這個概念走向大眾,就像當年巨頭們推動“團購”一樣。
我們要做的
回到國內來
前幾年的經歷促使我們“走出去”;最近的一些經歷吸引我們“走回來”。最近幾年可以明顯感受到國內的網際網路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一批優秀的公司和團隊迅速成長起來,一出生就帶著十足的“國際範兒”又不失“中國地氣兒”。我們如果不趕快回到這片熱土上來,很可能將是最大的損失。
一位做遊戲的朋友在看過這篇文章的初稿之後,嚴肅的說,如果國內有像你們這樣的外包團隊,我們願意付2倍價格。
就在昨天發完文章前半部分的10個小時之後,我們已經收到了數十位朋友的郵件,其中包括探討、合作和簡歷相關的內容。
過去幾年的經歷為我們團隊塑造了優秀的性格和習慣;回到國內來,無論是繼續做外包,還是做更有價值的產品,有理由相信我們會繼續披荊斬棘,保持高速增長。
推動遠端工作的普及
遠端工作者在國內還只是一個很小的群體。但在愈演愈烈的網際網路大潮中,我們相信有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團隊會加入到我們這個行列中來。在繼續發展核心業務,擴充團隊的同時,我們希望能為推動國內的遠端工作發展盡綿薄之力。這就像我們一直在協助我們的客戶共同發展一樣,大家都發展了,我們自然也會收穫更多。
一早一晚 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雖然它還只是個雛形。希望有同樣愛好和需求的朋友加入到社群中來,一起推動遠端工作的普及,同時也享受社群帶來的優秀員工、優秀團隊、優秀專案。
更多精彩內容,點此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