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的誤區(一):不知道把名詞轉換為動詞

李鬆峰發表於2012-01-08

作者按:昨天看莊繹傳教授漫談翻譯的文章,其中一篇提到英文多用名詞,中文多用動詞,翻譯時要注意靈活轉換。突然想到兩年前(2009年9月29日)還專門寫過一篇分析文章。時過兩年多,又翻出這篇舊文來,進行了一番“重構”後發表,希望對譯者和編輯有所幫助。

偷樑換柱

先看一個著名的老故事:

大文豪歌德曾經在路上遭遇一名不友善的人。這個人認得歌德,但竟然當面對歌德說:“我不會給傻瓜讓路。” 歌德說:“我正好相反。”然後給那個人讓開一條路。

歌德在這裡輕鬆地把“傻瓜”的帽子從自己頭上摘下來,戴到了對方頭上。這是邏輯學中偷換概念(文雅一點說就是“移花接木”、“偷樑換柱”)的一個著名案例。

事實上,我們今天想要討論的翻譯問題與另一種偷換概念有關。再看一道邏輯題:

甲:“公司規定工作時不準吸菸,你不知道嗎?” 乙:“當然知道啦,可是我吸菸時並沒有工作啊!”

我們都知道,乙說的這句話有問題,但問題何在?

問題在於,“工作”這個概念有兩種含義,一是名詞,表示時間段,二是動詞,表示具體動作。甲說的是第一種含義,而乙說的卻是第二種含義。因此,乙的問題就是通過偷換概念轉移了話題,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回應或反駁甲的質疑。

顯然,如果甲被乙的“狡辯”牽著鼻子走了,那他們的討論就會跑題。不過,本文所要討論的“動詞”和“名詞”在翻譯中的靈活處理,與這個例子恰恰相反。換句話說,譯者應該學會把英文中的名詞轉換為中文裡的動詞。而這種巧妙的“偷換概念”,能讓很多譯文“起死回生”。

正視差異

我們知道,中英文表達習慣有諸多差異。事實上,不僅是中英翻譯,世界各國語言的表達習慣都是有差異的,因此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就說過:

To preserve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the form must be changed.(要準確表達意思,必須改變形式。)

即使從未做過翻譯的人,也大致知道“中文常用主動語態,英文常用被用語態”、“中文表達多從巨集觀到微觀,而英文則多從微觀到巨集觀”……所以,翻譯的時候應該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對原文句式和用詞進行適當調整,只有這樣才能符合譯入語讀者的閱讀習慣。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不少譯者在翻譯英文外版書的時候,仍然會被英文的句式和用詞“牽著鼻子走”,不知變通,導致譯出的文字機械死板、佶屈驁牙,難以理解。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內版(本版)書作者稿子裡滿篇“西化”句式的現象也不鮮見。明明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看起來卻像翻譯的——當然是像那種低水平的翻譯,看起來讓人感覺故弄玄虛,而且同樣難以理解。

今天,我們就從語言對比的角度,分析一批“西化”例句,揭示如何巧妙地“偷樑換柱”,通過把名詞轉換為動詞,實現兩種語言的流暢轉換。

邯鄲學步

如前所述,所謂“西化”語句,指的就是中文表達時,按照英語表達的形式和習慣表達中文意思的語句。先來看幾個例句:

  • 在流程模板測試之前
  • 這是報銷流程系統開發的最終目的
  • 當任務例項建立的時候為任務例項分配一個參與者(actor)

這三個例句中加粗的詞在中文裡原本都是動詞:測試(test)、開發(develop)、建立(create),但它們在這裡都被弱化了、名詞化了。也就是說,它們成了一個表示“過程”的名詞,而不再是表示“動作”的動詞。這種弱化動詞,或者說動詞名詞化的現象,我稱之為“邯鄲學步”,即翻譯時過於遷就原文結構,忘了同樣的意思在中文裡應該如何表達,結構應該如何變化。

既然是“邯鄲學步”,那下面我就給出幾個“邯鄲人走路的樣子”。看幾個例句:

  • Let's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designs.
  •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s.
  • Table 1-1 provides a list of methods of the object.

英文書面表達(寫作)中,為了有別於口語表達,另一方面也為了顯示客觀、公正,通常更傾向於使用名詞短語來代替動詞。因此,

  • 不說 compare the two designs(比較一下這兩個設計) 而說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designs(對兩個設計作一比較)

  • 不說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s(分析句子結構) 而說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s(對句子結構進行分析)

  • 不說 lists the methods of the object(列出這個物件的方法) 而說 provides a list of methods of the object(提供了這個物件的方法列表)

事實上,在英文科技文獻(在某些作者眼裡,技術書也屬於科技文獻)的寫作中,一些口語化的動詞,也必須代之以更正式的動詞形式。例如,

  • about->approximate(大約->近似)
  • get->obtain(得到->獲取)
  • tell->claim(說->主張/聲稱)
  • enough->sufficient(夠了->足以)
  • buy->purchase(買->購買)
  • understand->comprehend(明白->充分理解)

有人可能會說,我覺得上面兩種翻譯問題都不大啊。沒錯,如果一篇文章或書的一章一節內容裡,有少數幾句“西化”的句式,我也認為可以起到調節變化的作用,不失為一種表達技巧。但關鍵在於,這種句子不能多,不能氾濫。因為“西化”句式不是中文的常態。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參考詩人兼翻譯家余光中的《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一文。

譯者在翻譯(或作者在寫作)時,如果只知按照英文字面或者句式翻譯,不考慮中文表達習慣,就會落得“邯鄲學步”的下場。請大家對比以下例句——這些句子全都出自一本內版書作者,也就是中文作者之手:

  • 採購申請填寫完成後
  • 填寫完採購申請後

  • 對建表SQL的新增也相當簡單
  • 新增用於建表的SQL指令碼也相當簡單

  • 這裡只對BaseTaskListURL屬性作了修改
  • 這裡只修改了BaseTaskListURL屬性

  • 使用DAO模式對顧客資訊進行資料訪問
  • 使用DAO模式訪問顧客資料

  • 此時Eclipse會自動將建立的流程用jBPM的流程設計器開啟
  • 此時Eclipse會自動用jBPM的流程設計器開啟建立的流程

  • 你將對Spring的整體架構和主要特性有深刻的理解
  • 你將**透徹理解**Spring的整體架構和主要特性

  • 應該是實現依賴繫結關係管理的最基本方式
  • 應該是管理依賴繫結關係的最基本方式

  • 可以完全將資料的訪問方式和資料的儲存機制相分離
  • 可以完全分離資料的訪問和儲存

胸懷讀者

17世紀英國學者約翰•德萊頓(翻譯過維古爾、賀拉斯、奧維德、朱文納爾、喬叟等人的著作)在評論別人的譯作時曾指出:

最理想的情況是,譯作不剝奪原作的權威,而能向我們表明假如原作本來就是用我們的語言創作的,它會是個什麼樣子。

這句話不難理解。具體到把外文著作翻譯成中文的情況,就相當於說:譯作應該向讀者表明,假如原作本來就是用中文寫的,那它會是個什麼樣子。簡言之,譯作讀起來不應該像是翻譯的,而應該像是中文作者寫的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譯者的中文寫作水平決定了譯作的翻譯水平。

不少譯者一談到翻譯,言必稱“忠實”。這沒有錯。但是,我認為與忠實原作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要胸懷讀者。忠實原作,就是準確無誤地理解原文意思;而胸懷讀者,則是用地道的中文表達原文意思。無論英文是什麼形式,什麼表達習慣,我們中文有自己的表達形式和表達習慣。無論翻譯還是寫作,都應該以中文讀者容易看懂為最高目標,堅持使用地道的中文表達方式。外來語的表達形式和習慣可以點綴其間,但不能氾濫成災。堅持使用中文表達習慣,往大里說是作譯者要肩負起文化傳承、將中文發揚光大的歷史使命;往小裡說,那就是作譯者要胸懷讀者,確保自己的譯文讓讀者理解起來毫無障礙。

以上我們看到了“西化”語句的例子,也分析了出現這些語句的根源——邯鄲學步。而且,我們也知道英文著作是寫給英文讀者看的,而中文著作是翻譯或寫作給中文讀者看的,如果讀者看不懂,那無論翻譯還是寫作,就是失敗的。鄭板橋《竹石》詩說得好:“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堅持中文表達不容易,但只要讀者說:“這本書不像翻譯的。”你就會感覺一切都值了。

解決之道

有了正確的思想認識,解決上述“西化”句式的問題其實並不難(聰明的讀者通過對比前面的例句,恐怕早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先看一看最開始的3個例句應該怎麼改——先找動詞,然後用動詞替換名詞:

  • 在流程模板測試之前->在測試流程模板之前
  • 這是報銷流程系統開發的最終目的->這是開發報銷流程系統的目的
  • 當任務例項建立的時候為任務例項分配一個參與者(actor)->當建立任務例項的時候……

把名詞轉換為動詞之後的效果如何呢?至少有兩個效果:一是意思更明確,二是表達更簡潔。來做一道題,修改一個問題句子(注意句子中的動詞是否恰當,怎麼找到恰當的動詞——對改稿或編輯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跳過)。

  1. 在新增採購單這個頁面裡面,把新增採購單的表單和修改採購單放在一起進行操作。同時,對採購單的提交處理也是在該頁面完成的。
  2. 這個新增採購單頁面同時處理了新增和修改採購單的任務,另外也處理了提交任務。
  3. 這個新增採購單頁面同時處理新增、修改和提交採購單的任務

高階技巧

如果你能夠看到這裡,說明學習態度很認真。所以,我打算把最後一招也告訴你——噓,小聲點,別讓那些看了一半就離開的人聽見:

(把名詞轉換為動詞之後,)把動詞提到句子前面來!

好,下面就通過幾個簡單的英譯中的句子,來體會一下“動詞提到前面”。

  • Different Patterns for Dealing with the Main Logic
  • 主邏輯的不同處理模式
  • 處理主邏輯的不同模式(動詞提到前面)

  • Spring supports a variety of remote access mechanisms
  • Spring對很多遠端訪問機制提供支援
  • Spring**支援**很多遠端訪問機制(動詞提到前面;感覺譯者並非故意變換表達方式)

  • Now that we have covered data selects and updates, we can take a look at deletes. A delete is very similar to an update; just like an update, it takes a number of parameters and does not return any results.
  • 既然我們已經談過了資料的查詢和更新,接下來看一看資料刪除吧!資料刪除同更新類似,同更新一樣,它取得一些引數並不返回任何結果。
  • 在介紹了選擇和更新資料之後,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如何刪除資料刪除與更新操作類似,它們都接收一組引數,而且都不返回結果。(動詞提到前面)

編輯必讀

如果你是普通讀者或譯者,恭喜你,該看的你都看完了,而且連“半途而廢”的讀者不知道的“高階技巧”你也掌握了,應該知足了。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時間很寶貴,可以不繼續往下看了,下面的內容是針對外版圖書編輯(特別是新編輯)的——當然,如果你還沒有那麼忙,或者你有超強的學習精神和毅力,或者願意當編輯(如果這樣的話,請給我們發郵件,圖靈隨時歡迎編輯),那就堅持到底吧!

最後,我想再詳細分析幾個例句,來說明用“去西化”的思路看稿子,特別是建立了把名詞轉換為動詞的意識之後,會給編輯改稿子帶來什麼好處。

  • The punch card was data processing back then.
  • 穿孔卡片就是當時的資料處理
  • 穿孔卡片就是當時處理的資料

[分析]“西化”定式害死人!一看到data processing,不分青紅皁白,一律譯為“資料處理”,這是個思維定式,而且是個“西化”的思維定式。翻譯是極其靈活的,意思是千變萬化的,用一成不變的定式來應對千變萬化的問題,是翻譯僵化/或Lazy翻譯的表現。你看,“卡片是處理”,這個說得通嗎?說不通,怎麼還強譯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思維定式(或者說固定譯法)作為心理上的靠山——至少這個片語沒有譯錯。事實上,data processing可以譯為“資料處理”,但這樣一來,整個句子的表述必須作相應調整,如譯為“穿孔卡片就是當時資料處理的核心”或其他文字。按照上面這樣改,也是說得通的。資料就是輸入的資訊,穿孔卡是輸入資訊的載體,從儲存穿孔卡就是儲存資訊的角度上看,穿孔卡也可以看成是輸入的資訊,因此可以把穿孔卡理解成資料。

  •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d determined how we stored and processed data for decades afterwards.
  • 卡片的物理特性決定了人們在此後的幾十年中對卡片進行儲存及資料處理的方式。
  • 卡片的物理性質決定了人們在此後的幾十年中儲存和處理資料的方式。

[分析]對這一句的修改說明,增加一種“去西化”的修改思路,增加了發現意料之外問題的新契機。本來,修改這句話,是因為它的表述太過“西化”——“對卡片進行儲存”實可譯為“儲存卡片”;對“資料處理”實可譯為“處理資料”,即後半句可以改為“……儲存卡片及處理資料的方式”。但這樣修改是否符合原義呢?經查原文,我們發現stored和processed修飾的是同一個名詞——data,而非前者修飾card,後者修飾data。綜合起來,後半句實應譯為“……儲存和處理資料的方式”。原譯表面中規中矩,實際暗藏bug(錯誤)。如果不是因為“去西化”這個新思路,恐怕不容易發現這一句中隱藏的error。

  • The model is a great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elopers and users, and the better the communication is between those groups, the better the software will become, both in the short and the long run.
  • 模型是開發人員與使用者之間極好的溝通工具,而且這二者之間的溝通越好,所開發出來的軟體就會越好,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講,都是如此。
  • 模型是開發人員與使用者之間溝通的極好工具,而且這二者之間的溝通越好,所開發出來的軟體就會越好,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講,都是如此。

[分析]從英文原文看,整段的中心詞是communication(溝通),因此中文裡也應該儘量將這個詞安排為中心詞,即把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前一句中的“溝通”是××片語中的一個“嵌入修飾詞”,而後一句中的“溝通”則成為了定語,在句子中的地位有了明顯提升,其中心詞的地位也得到了落實。這樣修改,恰好與後面的“溝通越好”保持一致,重點更突出,意思也更明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