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些詞句翻譯的吐槽(2)

yuangz發表於2013-07-21

愛你在心口難開

張薔演唱的一首歌曲,前幾年紅遍大江南北,其實是翻譯的一首外國歌曲,可人家原名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愛你在心口難開”多半是沒說出來,可能是不好意思說、不敢說或不能說;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估計是說了,只是因為愛得太深,語言顯得蒼白無力,無法表達深愛的程度。

太陽微系統

幾年前,Java的老東家Sun Microsystems如日中天,媒體充斥著“太陽”,其實Sun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縮寫,跟太陽半毛錢關係沒有,可記者的生花妙筆生生把它變成了“太陽”。前不久看《咬文嚼字》,說有人將“新一百”翻譯成New-100,可這裡的“一百”是“第一百貨公司”的簡稱。所以說,翻譯時得小心,千萬別把簡稱當詞語翻譯!

產品願景(Product Vision)

這幾年,願景一詞炙手可熱,企業家言必談願景,連那些“隊伍剛開張,只有十來個人六七杆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新創企業也奢談願景。《現代漢語詞典》對“願景”的解釋是“所向往的前景”,大致相當於“遠期規劃”,說白了就是理想、願望、白日夢,其實不是什麼好詞,有點騙人鬼話的味道。如果說將Corporate Vision翻譯成企業願景還能接受,那麼將Product Vision翻譯成產品願景就讓人搞不懂了。所謂Product Vision指的是對產品的初步設想,將根據技術水平和客戶需求進行調整,跟願景一點關係都扯不上。

頭腦風暴(brainstorm)、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響應式設計(responsive design)

這裡說的幾個詞無關乎對錯,只是歸化和異化的問題,具體如何選擇完全取決於譯者的判斷。 對於英文brainstorm的翻譯,大陸人顯得比較懶,直接翻譯為頭腦風暴,但港臺人動了一番腦筋,翻譯成腦力激盪;其實它的含義與中文“集思廣益”大致相當。蝴蝶效應指的是初始值的極微小擾動導致滄桑鉅變:一隻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週後可能在美國德州引起一場龍捲風。有人說,這種概念中國古已有之,“風起於青萍之末”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響應式設計的大致意思是,根據瀏覽裝置的螢幕尺寸自動調整頁面佈局,阮一峰譯為“自適應設計”(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5/ responsive_web_design.html),個人覺得準確表達了其含義,比“響應式設計”好。就這三個詞而言,如何翻譯完全取決於譯者支援歸化還是異化。最死硬的“歸化派”非思果先生莫屬,他在《翻譯研究》中舉了個例子,說如果原文指出某個國家只有美國內布拉斯加州那麼大,翻譯時應歸化為只有江西省那麼大,因為大多數讀者並不知道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多大。對此余光中先生認為矯枉過正了,估計大多數人也會這麼認為;其實大多數人對江西省有多大也沒有概念,譯者費很大勁所做的歸化一點效果也沒有,根本就是吃力不討好。在我看來,對於類似於brainstorm這樣的詞,如果比較新還未得到普及,而且從上下文看作者只是想表達其含義(即並非用作專用名詞),歸化處理可能更有助於讀者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