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化學元素

李潔發表於2014-05-29

每次提起化學,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初中時的那位化學老師,長得其貌不揚,寫的一手爛字,行為偏僻性乖張。可這也恰恰印證了古人的那句:其形古怪,必有美玉藏之。甭管他的字有多爛,也甭管他的脾氣有多差,他就是能把課講得慷慨激昂,吐沫橫飛,讓你聽得如痴如醉,連睡覺這麼重要的事情都能拋在腦後,尤其是在上實驗課的時候,看到各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更是如此。

我想,我對化學的最初印象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單質、化合物、元素、各種化學反應和化學式,還有那張背得朗朗上口的元素週期表: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各種拼音標註)。

氫氣,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是最輕的氣體;二氧化碳,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大於空氣,能溶於水,固體的CO2叫“乾冰”;一氧化碳(CO),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有毒氣體。還有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值,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鹼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鹼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哈哈,這些可都是初中考試要考的基本內容。

到了高中,沒有了那位慷慨激昂的化學老師,化學之路也變得艱難起來。要記的東西更多了,化學元素金屬性強弱、各種化學離子方程式,哪些元素能與濃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哪些不能。總之,就是不斷地反應,不斷地實驗,不斷地雲裡霧裡,不斷地遭受打擊。

上了大學以後,我終於感慨,不用再學化學了。畢了業,也用不上化學了。

真的是這樣嗎?

絕不是這樣。

其實,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比如,我們在五金商店買到的鐵絲,上面有一層“防腐”的金屬,它是什麼? 沒錯,它就是鋅。鋅每年的產量大約是1200萬噸,是繼鐵、鋁、銅之後消耗量排名第四的金屬,其中超過一半用於“鍍鋅”(通過這一方法可在鋼鐵表面形成鍍層使之不受侵蝕)。車體、屋頂使用的瓦楞鐵皮以及鐵絲網都是用鍍鋅鐵製成的。

除此之外,鋅是所有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夠在很多食物中找到它,包括肉類、貝類、奶製品以及穀物製品。一位成年人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取大約5毫克鋅,世界上大約有20億人正遭受缺鋅的困擾,其主要症狀有腹瀉、皮膚鬆弛、脫髮、食慾不振。

看,化學元素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用的洗滌劑、化妝品、電池、還有穿戴的首飾、吃的食物,等等,它們就存在於我們的衣食住行中。

所以我真心地為大家推薦這本《圖解化學元素》。王婆賣瓜地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一本化學科普書,書中不僅有精彩的彩色圖片,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態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蹤跡,更有清晰簡明的文字,介紹了各元素的發現、命名及其單質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我們不僅能從書中瞭解到有限的化學元素如何構成了我們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還能獲取許多有趣的小知識——哪裡的礦石讓人們一下從中發現了四種新的化學元素?誰有幸在世時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化學元素?為什麼核洩漏發生時,需要服用碘片進行預防?超人家鄉的靈感又來源於哪裡?鉈為什麼會成為致命毒藥?而美國政府為什麼要大量儲備氦氣?

想要知道答案嗎?就來看看這本書吧!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