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喜歡實體書?

weixin_33724059發表於2018-04-04
2524607-7263c44db6172414.jpg

首先先表個態,我並不是實體書的腦殘粉。也許大家看到這個標題會覺得我是實體書的忠實擁躉,闡述實體書的各種好。然而讓大家失望了,我是來吐槽大家為什麼一定要非實體書不讀的。

周邊有不少的朋友,家中有「藏書」的習慣。漂漂亮亮的書櫃,花花綠綠的書籍,想必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和銀子的吧?但是,有幾個人敢信誓旦旦地說其家中的每一本書自己都看過呢?

那些天天叫嚷著非實體不讀的人,回憶下你們的藏書是不是很多都是在大促的時候購買的?「200 - 100」、「100 - 50」、「免費包郵」是不是耳熟能詳?

有沒有一種「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的感覺?

很多實體書的擁護者認為實體書才是最正宗的閱讀方式,電子書就不是書。

更有甚者,覺得電子版的書籍根本就看不動。我很好奇,如果因為載體不同,你就看不下去,這是載體的問題,還是你其實根本就不想看,而給自己找的一個逃避的理由和藉口呢?

2524607-5f7e44103481148d.jpg

在我看來,實體書也好,電子書也罷,都僅僅是人類文化傳承的一種載體而已。

同樣一本書,我們通過紙質版和電子版所獲取的資訊量並沒有任何的不同。

有的人會反駁說,實體書有紙張的觸感,有沉甸甸的質感,還有油墨的清香。

那我敢問一句,那你們為什麼不去用竹簡來閱讀呢?這樣不是更有歷史的沉澱?還有沉甸甸的質感?還有原汁原味的墨水味呢,不是?

哦……對了,如果你要是更有人文情懷,也可以看刻在龜殼上的甲骨文,畢竟這個更高階,更有情調。

這麼說也許比較抬槓,但看看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造紙術確實極大地加速了文明的程式。

而現在科技發展已經到了另外一個極大地加速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如果我們裹足不前,拒絕接受新的方式來獲取知識,那與原始人類拒絕使用紙張和印刷術有何區別?

畢竟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使得書的重量減輕了,知識的流動性更強了,讓更多人能更容易的接觸到不同的思想。

而電子書不正是在這種基礎上的一種延續嗎?進一步降低了重量,進一步增強了流動性,使得思想的交流更快速和便捷。

相比於實體書,電子書擁有諸多優點:

  1. 更便攜
  2. 更節省空間
  3. 更容易獲得書籍
  4. 永久儲存(數字化)
  5. 更環保(減少紙張和樹木的砍伐)
  6. 快速標註
  7. 多裝置同步,多終端閱讀
  8. 可變排版(大小、字型、樣式等)
2524607-9b35f5d2acbd9476.jpg

古人云:「書,非借不能讀也」,到如今卻變成了:「書,非實體不能讀也」?

究竟閱讀的根本是為了獲得知識,獲得他人有趣的分享,還是為了承載這些內容的載體本身?

與其糾結實體書和電子書的存在,難道讀書本身,不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嗎?

我毫不忌諱地承認自己是一個電子書的擁護者,更具體一點來說,是電紙書(Kindle)的擁護者。

但我並不會因此而抗拒實體書,如果一本好書只有紙質版,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買回來閱讀,因為讀書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我傾向於電子書的閱讀方式,但我還是很反感 E-Ink 以外的,並不以閱讀為唯一目的的電子裝置,包括但不限於:iPhone, Android, iPad 等。因為這些貨真~的~不~是~用~來~閱~讀~的~~~

姑且不說其對視力的傷害,一會兒一個訊息推送,一會兒一個 App 提醒,你還有什麼心思耐下心來靜靜地享受閱讀的美好時光?

然而,大多數國人就是喜歡大而全的全家桶產品。要能上網的,要能聽歌的,要能看視訊的,要能玩遊戲的,要能這個,能那個,最後才是能看書的。這種情況,我覺得就不要在勉強自己看書了吧,你也累,書也累!

2524607-3ebc8f32758fecaf.jpg

還是那句話,用什麼看書不重要,看書本身才是重點。不管實體也好,電子也罷,把書看完,有所感悟才是真正的有所收穫。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有趣的靈魂對話。好比你喜歡一個人,你很想跟 TA 聊天,你會在意你們用的是有線電話,行動電話,亦或是網路電話來聊的天嗎?

好用的手機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你最後跟我說,你選擇了手機?!(目測很多人 get 不到我這個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