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好友突然打電話給我,語氣中充滿了鬱悶和疑惑。他今年47歲,在學術界拼搏一番後,終於獲得了終身教職。但是,他不但沒覺得開心,反而覺得受到很大的束縛。他幻想著逃離。這樣的反應讓他自己都覺得迷惑。學術上的成就得到認可,反而不開心,究竟是怎麼回事?於是我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他—— 人生的U型曲線。
並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體驗都會經歷U型曲線般的變化,但是大多數人都會有類似的體驗。我本人就有這樣的經歷,在40多歲時,我獲得很多成功:和伴侶之間的關係穩定又幸福;身體健康;財政狀況很穩定,事業方面也成果頗豐,身邊的同事個個都很出色;我出版了一本書,在運營良好的平臺上寫作,還獲得了記者大獎。要是告訴20多歲的人,這將是他們的人生的話,他們一定會欣然接受。但是,就在大家都告訴我,我是人生贏家的時候,每天早上起床,我感覺都糟透了。一起床就非常失望,腦中全是關於自己失敗的想法。早晨一般是一整天的最低谷。我總覺得,職業沒有什麼亮點,人生就這樣過去了,我需要做出改變,或者逃離。
這些不滿足的想法,我知道是雞蛋裡挑骨頭,也不理智,所以我沒有跟別人說。每當出現這樣的想法,我都拒絕承認自己出現中年危機。因為我的職業道路一直都非常穩定,從來沒有出現過危機:我所經歷的更像是持續的不滿情緒。我對自己感到失望,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夠感恩。我只希望自己的理智慧夠戰勝這些不滿的想法。於是我開始把自己應該感恩的事情都列出來,不僅在腦海裡列,更是寫下來。這樣的做法也只是短時有用,很快不滿又會重上心頭。幾周過去了,幾個月過去了,幾年過去了,我腦海中自己的形象慢慢變了。我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個挺幸福的人,中年的我卻總是不滿足。我以為自己餘生就會是個不滿足的人了。
後來,我50多歲了,生活出現了很大的挫折。我的父母雙雙離世,其中一人是病重身亡,我覺得十分無助。雜誌社重組的時候,我的工作也沒有了。於是我自己創業,想開創全新的線上市場,為記者和編輯提供網路平臺。但是,創業也出了問題。同時,我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壞,肩膀、手肘和膝蓋,每天都很疼。但是,失望的迷霧卻漸漸散去,對自我的批判也慢慢減輕。剛開始我沒感覺到,但是我的精神狀態慢慢恢復了。現在我54歲,像是度過了人生中的艱難時期。但是在過渡期裡,我經歷的到底是什麼?
我30歲的時候,裡奇66歲。現在他已經去世了,他是我認識的最偉大的作家。他告訴我說: “中年危機一般是40多歲開始的,你回首自己的人生,不禁思索,‘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十年之後,中年危機就過去了,這時你再回首,就會覺得‘其實我的人生還是挺美滿的。” 現在我50多歲了,回想他的話,覺得很對。現在早上起床的時候,人生感覺又回到了二三十歲時歷險的時候,雖然現在已經過了50年,我還是會期待明天,不像40多歲時每天覺得失望。我找回了自己的感恩之心。
在50歲的時候,我發現了U型曲線的說法,然後做了一番調查。我真希望自己40多歲的時候,甚至30多歲的時候就知道這樣的理論。U型曲線指的是人類的幸福感受到年齡的影響,你可以稱之為中年危機,很多人在這段時間裡會經歷一個過渡期,但走過之後,人生還是有希望的,人會變得更有智慧。我真希望當時能有人指點我一下,但至少現在我可以指點自己的朋友,告訴他說,這都很正常,很多人都會經歷類似的事。
上世紀七十年代,Richard Easterlin是賓州大學的經濟學家。在看過許多不同國家關於人們幸福感的調查之後,自己開始收集和分析資料,然後他發現了一個悖論(Easterlin悖論):在財富值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國家的幸福指數不會再上升。如今,他在南加州大學教學,人們稱他為新型經濟學的創始人,關注的是人類的幸福感。當時,對於其他主流經濟學家來說,關注幸福感這樣主觀的事情是很奇怪的。Easterlin說,很多年來,他的研究都被當成好奇心的探索罷了,而不是正經的科學。
20多年過去了,幸福經濟學重出水面。而這次有一群勞動經濟學家對工作和幸福感之間的關係非常感興趣,包括達特茅斯的Blanchflower和華威大學的Oswald。於是,他們開始在國際範圍內調查,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他們發現在不同的國家有同樣的規律。 “不管你看的是哪個資料集,都會得到同樣的結論:在人生的頭幾十年,人們生活滿意度會逐漸下降,在四五十歲時觸底,然後逐漸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有時候甚至會超過年輕時候的滿意度。”他們將這個規律總結為U型曲線。
Carol Graham是一名發展經濟學家,她當時研究的是祕魯人快速脫貧的過程。 “人們在脫貧之後,對自己脫貧的過程有什麼看法?” 她驚奇地發現,客觀的生活環境無法用來確定主觀的生活滿意度。很多脫貧的祕魯人,對生活的滿意度還不如那些窮人。 “我不知道要怎麼解釋。”於是,她讀了讀其他幸福經濟學研究,重看自己的調查資料,同樣看到U型曲線。先看了南美洲的資料,再看了全世界的其他資料, “這個結論在統計學上看有普遍性。這是人類生活的常態。”
只要是考察生活總體滿意度,而不是短期情感變化的調查,就會出現U型曲線。不同國家的資料,調查問題的差異、調查樣本和統計分析方法不同之間, U型曲線的形態和谷底對應的年齡會有不同。U型曲線也沒有出現在所有資料統計結果中,畢竟,如果調查樣本的差異這麼大,卻總是出現同樣的規律,也容易讓人懷疑。但是U型曲線出現的頻率不容忽略。2008年一項研究中,Blanchflower和Oswald發現了U型曲線:80個國家中,有55個國家U形曲線谷底出現在46歲。 Graham 和Nikolova最近看了看一項國際性的調查,其中149個國家的人們被問到“總體看來,你對生活是否滿意?”受訪者為自己的生活滿意度打分,零分為最差,十分為最好。他們發現,年齡和幸福感之間存在關係,一般在39到57歲之間,生活滿意度最低。平均在50歲達到谷底。
在較為富裕的國家,這樣的規律更為明顯,人們的壽命比較長,老年期健康狀況也較好。有時,甚至不用對資料進行處理,就能看到這樣的趨勢。中年人對生活最不滿意。但是在我引用的兩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都對資料進行過處理,調整了其他變數的影響,比如收入、婚姻狀況、就業狀況等等,只看了年齡對U型曲線的影響。有些學者不看好這種調整,Easterlin本人就覺得這樣做歪曲事實。Carol Ryff是威斯康星大學的一名心理學家,她覺得, “就我看來,對資料做調整會扭曲事實,而不是幫助我們看清事情的全貌。”不過,排除了生活其他因素的影響,得出的結論更是引人深思:或許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跟自己的境況無關,如果其他條件都不變,或許人在中年的時候,就是容易不滿、鬱悶。Blanchflower和Oswald發現,從20歲到45歲期間,年齡相關的不滿足感,達到“被迫離職”不滿程度的三分之一。
“我覺得,這是關於人類的根本性的發現,幾百年後也會是這樣。” Oswald如是說。但不是所有人都會下這樣確切的結論。很多心理學家仍然保持懷疑,尤其是在U型曲線在龐大資料集中反覆出現這一點上。心理學家傾向於研究具體的人,不管是一對一還是通過實驗小組,最好是一輩子隨訪研究得出的結果。 “我覺得總結人生過程的規律,本身就是一個錯誤。”Ryff這樣告訴我, “在最終的分析裡,你研究的不是真實的人,而是巨大的資料集。”心理學家也不是沒找過中年危機的根源,畢竟壓力和困難一生中會都有,但是人們普遍在中年時覺得失落迷惘。 但是心理學家一無所獲,要是根源在經濟學裡能找著,心理學家也沒什麼可說的。
在最近的研究裡,研究U型曲線的學者們發現了比統計學上的關聯更難忽視的證據。Oswald, Terence Cheng, 和Nattavudh Powdthavee在分析三個國家橫向資料集時,發現U型曲線。這項研究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追蹤了實驗物件長時間的生活體驗,涵蓋了同一群人在不同的年齡收集的資料,不僅僅是問不同年齡段的人之生活滿意度而已。Blanchflower和Oswald研究了27個歐洲國家收集來的樣本,發現在40多歲的後半段,人們使用抗抑鬱藥的比例是其他年齡段的近兩倍,呈現明顯的“山形”曲線。同樣的趨勢在美國兩個州收集的資料也有出現。
研究人員們甚至在大猩猩和黑猩猩精神狀態的資料中,發現了同樣的趨勢,他們對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和美國動物園管理者、研究人員和其他照料動物的人進行調查,讓他們為動物的精神狀態打分。在動物年齡達到相當於人類的45到50歲時,精神狀態達到谷底。研究結果在2012年的一篇論文中發表,暗示著人類幸福感曲線不僅適用於人類,也適用於動物。雖說這樣的結果可能跟人類生活和社會有關,但是中年危機的根源,或許在生物學中可以找到答案。畢竟,跟人類相近的猩猩也有同樣的“中年危機”。
我覺得,這樣的研究帶來的啟示是:雖說不是所有人都會遭遇中年危機,肯定也有人是心滿意足的,但是很多人在中年時候都感到失落迷惘。我自己對U型曲線有體驗,交流過的朋友當中,也有不少有類似的體驗。
“這一定是有內在的原因。”我45歲的好朋友山姆這樣告訴我。他說, 20多歲的時候每天都充滿刺激和趣味;30多歲時,工作很努力,回報也很穩定;到了40多歲,突然離婚,孩子沒有穩定的家庭,還突發心臟病。他告訴我說,現在自己很難感到滿足。這個我自己的自我懷疑很相似:或許自己餘生就是這樣不滿足了吧。他也想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不滿導致了眼前的境況,而不是自己因為這些問題才感到不滿。 “職業方面,發展得很不錯,但是或許生活中有很多潛在的問題,導致妻子的離開。要是我深入探尋自己的心理,或許再也沒什麼能讓我滿足了吧。也許我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現在的我把生活本身當作挑戰,而不是有趣的歷險。我想過跑到巴西去,把名字改了,當酒店的服務員。也許等我到50多歲了,才會有不同的感受。”
我很高興的告訴他,或許事態真的會有好轉。
我的朋友卡利是54歲的女性,她在20多歲的時候,就從事自己理想中的職業,雖說這份工作不斷地給她帶來成就感,但是30多歲時,事業發展的節奏越來越慢,等到40多歲,父親突然離世,母親中風,女兒剛出生,丈夫就離開,然後連工作也丟了。雖然她的職業發展的還是很不錯,賺的錢比原來更多,但她覺得自己變了,性格方面更有“黑色幽默”,人怎麼能同時承受這麼多苦惱呢?
過去的幾年中,生活漸漸有了起色。卡利的生活不再有那麼多波瀾,情緒也平穩了許多。 “雖說每天我做的都是差不多的事情,但是感覺不一樣了。”她的價值感也漸漸跟工作本身脫離開來, “我意識到,工作並不是成就感的來源,我的價值在於自己能夠幫助別人,對自己的社群做貢獻。我也很享受自己多年來建立起的關係,和老朋友共同成長。以前的我,想的都是要努力奮進,向未來看,而不是身處此刻,感恩此刻。要是我現在面臨困難,我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想著自己已經有多幸運。這樣的感恩之心,確實讓我變得更加滿足,更願意奉獻。”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她覺得生活很好,而且會不斷地變得更好。
我本人的體驗也是一樣的,雖說有時候我還會心情低落,但是總比40多歲時好多了。我更容易看到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就算不寫下來也知道自己有多幸運。當然,這也跟我的事業和關係都進展順利有關。在50歲時,我終於和自己的同性伴侶結婚了。而且我的心理狀態也有所改變。十多年前,我算是很成功,但是自己一點也不滿足,脾氣很惡劣。那時我是一點也不感恩。現在看到自己擁有的一切,能重新感到滿足,我覺得自己還是受到上天的眷顧。
而這種“眷顧”其實是有科學支援的:研究顯示,人們對於生活的滿意度在進入50歲之後,會慢慢增加,直到他們60歲70歲,甚至在老年受到病痛折磨之前(到了這個時點,就很難一概而論),還不斷增加。2011年,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Carstensen和七個同事有一項研究,他們發現, “情感生活的巔峰體驗,可能要到70歲以後才出現。” 雖說證據力度非常充分,這樣的結論,不管是大眾還是學術界都覺得難以置信。Carstensen本人就有這樣的體驗,他告訴我說, “對我來說,四十多歲時,生活是最糟糕的,總覺得自己的職業發展不夠好,但是五十多歲時,迷霧漸漸散去。” 現在他60多歲了,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康奈爾大學人類發展和社會學教授Elaine Wethington也發現,人們在後半生會更加滿足,更加樂觀。他自己在60出頭的時候,回首過去,覺得自己人生的轉折點是在50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和事業都發展順暢。”寫到這裡,我也覺得,自己也是在50多歲時,感覺到生活開始有起色。我現在仍覺得生活會越來越好。我跟Oswald提到,50歲以後,生活逐漸向好,他告訴我說, “等到60歲生活會更好! ”
當然,更有價值、也更難回答的問題在於,為什麼人類幸福感高低會呈U型曲線呢?為什麼人到中年就普遍出現不滿足的心理呢?中年之後為什麼又漸漸向好?
部分原因可能在於研究者口中所說的“選擇性偏見”:不開心的人,一般死得比較早,所以他們就不會出現在樣本里。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中年是壓力非常大的時期,同時要承受來自工作、孩子和父母日漸衰老的壓力。但這樣的解釋還不夠充分。確實,我本人在經歷U型曲線的時候,雖然心情鬱悶,但是沒有死掉。很多其他人也能熬過來。而且, U型曲線通常只要在其他變數(工作、收入、孩子、婚姻)經過調整之後才會出現,所以, U型曲線本身跟生活的境況沒有關係。
Carstensen和同事在2001年的論文中,提到了一個很常見的假設: “隨著人們日漸衰老,他們剩下的時間越來越少,人們會將時間投入到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有意義的關係裡,然後他們就從這些投入中獲得回報和滿足感。”我很贊同這樣的假設。對於很多人而言,中年是一個調整時期,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在社會上競爭打拼,更是和社會的聯結。我40多歲的時候,常常發現自己在跟別人比,不停的給自己“打分”,批判自己,然後近乎痴迷地比較自己和別人的生活,看自己在哪個方面又敗下陣來。我寫出了暢銷書嗎?我的文學成就在哪兒?奧巴馬都比我年輕,他都當上美國總統了!等我50多歲的時候,就像朋友卡利一樣,我更傾向於享受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我也漸漸地將自己跟他人之間的比較拋到了腦後。
Carstensen還告訴我說, “未來變得不那麼遙遠,而且更具體的時候,人們就會關注現在。我們覺得這麼做有利於自己的情感體驗。 人到了老年,就慢慢地把目標指向了人生的意義,以及享受當下,活在當下。”這也是與我交流的許多人都見證了的變化。
結合我個人的體驗,這樣的改變,在人們的體驗和研究文獻中都有體現,年齡越大,人就越來越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人設定目標,一般都是暫時性的目標,目標會隨著年齡逐漸改變。直到自己的未來範圍越縮越小,再設立目標的時候,也會越來越現實,越來越容易實現。“我自己也是這樣,我對自己“勇攀高峰,勇創新高”的期望漸漸消散,失敗感和幻滅感也隨之而去了。
隨著年齡增長,期望值越來越低,這樣的說法,其實有實證研究作為支撐。
Hannes Schwandt是普林斯頓大學健康中心的一名年輕的經濟學家,他觀察了德國一項橫項研究,1991年到2004年的資料。在調查中,人們被問到自己目前的生活滿意度,以及五年後預測的生活滿意度。這樣一來,他就可以比較,對於同一個個人,五年內的期待有和變化。讓他驚訝的是,無論人們的經濟狀況如何,生於哪個年代,也無論他們是生活在西德還是東德,調查的結果是一致的:年輕人總是對於五年後的滿意度過度樂觀,而年長的人總是低估自己在未來的滿意度。這樣一來,年輕人不免會失望,而年長的人卻會發現其實自己的生活已經超出預期。並且,Schwandt還發現,在兩個年齡段之間,也就是中年期間,中年人兩頭都是失望。一方面,自己的生活不如年輕時所預期的,另一方面,自己對未來的生活期望又很低。中年人對生活的滿意度不斷下降(U型曲線下降階段),但是他們的期望值也在不斷下降,這樣一來,不鬱悶才怪。最後,他們的期望值穩定在一定水平,現實開始慢慢超出自己的預期。於是,他們有樂觀起來,生活滿意度逐漸上升。而期望值與滿意度相等的地方,正是50歲的時候。
“這樣的發現支援了年齡-生活滿意度U型曲線,人在中年時期由於無法達到理想,而感到痛苦,後來又因為不切實際的期望漸漸減少,而重新感到開心。“Schwandt這樣寫道。
那麼,為什麼拋棄不切實際的理想,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時點一定是在中年呢?確切的解釋,可能還需要好幾年的研究才能得出。但是,在腦科學的領域,我們已經有了些線索,答案可能是振奮人心的。
Dilip V. Jeste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學家,他從醫的目標是為了幫助老年人,不僅在於治療他們身體上的病痛,而是通過神經科學來幫助他們。他和同事通過核磁掃描和心理學測試,尋找大腦中精神和情緒的工作機制。
他在研究神經分裂症老年患者的時候發現,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症狀有所緩解。於是他逐漸對人類衰老過程感興趣。他想知道,為什麼隨著年齡增長,即使健康逐漸惡化,生活也有許多難題,但是人們往往越來越樂觀。他分別在2016年和2013年發表了兩篇論文,提到在人生的後半段,即使是在病痛越來越多,人“應該”越來越抑鬱和焦慮的時候,人們的生活的滿意度往往越來越高。
Jeste告訴我, “我想知道的是,‘人類在認知方面,有什麼是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改善的?’我開始思考,雖然老人們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但對生活比較滿意,是不是跟他們變得更聰明有關係。”
醫學界對他這樣的研究保持懷疑態度,告訴他說,研究智慧是哲學家的事,不是神經科學家或者心理學家該乾的。“於是,我接受了挑戰。”最近幾年,西方精神病學出現了關於智慧的研究,雖然數量較少,但是在科學上有理有據。Jeste研究了現代文獻和經典,發現,世界各地由古至今對於智慧的概念非常相似。“世界各地對於有智慧的人,描述都差不多。“智者一般充滿了同情心,同理心,為人處事成熟老道,對不同的價值觀有包容力,可以忍受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當人家這些優點集於一身的時候,會產生“部分大於整體”的效果:不僅使自己的生活質量會大大提高,還會給自己的社群帶來福祉。智慧是對社會有益的。人類在生育期之後,常常還會活很久,這些智慧會對我們的後代和社群提供參考,從進化的角度上看來,社群裡有些老人,對整個社群都是有益的。
”智慧,不管在哪個年齡段很有用處。但是,在進化的角度上說,年輕人有生育力,所以他們就算不那麼聰明,也有價值。但是,年齡較大的人就要找到其他對物種產生貢獻的辦法。年輕人比較喜歡追求競爭力,但是年長的人在情緒,調節方面能力夠強,對多樣性的包容度更大,能深思遠慮。”他覺得智慧是有生物學基礎的,所以他在大腦中尋找智慧的根源。
今年夏天,我在聖地亞哥觀察Jeste和臨床心理學家Lisa Eyler在老年人身上做實驗,他們觀察的是老人如何處理跟同情心相關的任務,同情心是智慧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要71歲的實驗物件帶上耳機,頭上戴一個裝置觀看影像,通過按鈕進行實驗,同時還設了暫停實驗的按鈕。實驗完了之後,還需要做功能性核磁掃描。整整一個小時,實驗物件都在做刺激大腦認知和情感中心的任務,同時,電腦會記錄實驗物件大腦的影響,隨後,研究人員在體驗物件,身上做了個標準化的同理心測試,通過看圖片並記錄物件反應。最後,還有臨床醫生問答的環節。
——你覺得自己是個聰明有智慧的人嗎?
——有時候是的,一般深處困難的時候沒有時間反思,但後來度過危機之後,就有時間總結。
——你的智慧隨著年齡增加了嗎?
——當然。
——這對生活有好的影響嗎?
——當然。
實驗物件知道做事不應該衝動,並且應該在別人的身上找優點,即使這些優點並不明顯。他們在幾十人身上重複實驗,並結合所有資料進行分析。
智慧的科學研究還處於搖籃期,其他方面也沒有證據說明“隨著年齡增長,人就會越來越睿智”,智慧也有可能是隨著經驗的積累而產生的。而且大腦中也沒有一個單獨的智慧區。智慧更像是一種多方面的特徵,有多種其他功能組合起來,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屬性。
但是,衰老確實在某些方面有利於產生智慧,帶來更大的幸福感。2012年有一項研究標題是“回首過去不要帶著怒氣!成功與不成功衰老過程中面對錯失良機的反應。”一群德國神經科學家利用腦部掃描和其他精神和情感活動測試,他們發現,健康的老年人(平均年齡66歲)對於悔恨的反應比年輕人(平均年齡25歲)要低得多也就是說,老年人面對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不像年輕人那麼容易感到鬱悶。這樣的態度,與古代思想傳統不謀而合,古人以淡泊寧靜為智慧。確實,老年人的大腦在面對消極刺激的時候,反應比年輕人的大腦要小很多。“年輕人消極的感受比較多。”康奈爾大學教授Wethington這樣說道。老年人不那麼容易被憤怒衝昏頭腦。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Carstensen也告訴我說, “年輕人在控制自己情緒方面能力不足。”很多年前,我問父親,為什麼50歲之後,他就不那麼容易生氣了,父親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我意識到,沒有必要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火。”而他年輕的時候常常怒火沖天,家裡不得安寧。
還有別的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人在社交中會更理智,做長期決策時,也更深思熟慮。精神得到昇華(尤其是女性),在不確定性和模稜兩可的事情面前,人們也能夠坦然面對。Jeste和同事發現的結果就是引人深思:老年人的大腦中雖有一些部分漸漸退化,但其他部分的神經網路會重新聯絡起來,神經可塑性大大增加。Jeste還提到,大腦有些神經迴路會相聯絡,以補償隨年齡增長而喪失的敏感程度,這樣的變化,可能會降低人的衝動程度和成癮傾向。
但這不能直接說明,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就自動的變得有智慧(或者更滿足、平靜和懂得感恩)。很多年輕人也很有智慧,也有些老年人沒什麼智慧。但是,這樣的發現確實能夠說明,年齡增長,使得我們更可能變得有智慧、滿足、平靜和懂得感恩。我相信,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中年生活的意義。
在過去的20多年裡,David Blanchflower ,Andrew Oswald 和 Carol Graham等研究人員開始研究U型曲線的時候,沒有人感興趣。但是現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越來越多。幾年之後,我們就會增進對衰老和生活滿意度之間關係的瞭解。
這或許能幫助我們更順利地度過中年危機,學到人生的智慧。我覺得,瞭解U型曲線本身的重要性,並不在於科學或醫學方面,而在於文化方面。U型曲線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瞭解中年生活,這樣的敘事更準確地描述了人生的變化,讓人們更包容身邊處於困難時期的人,也讓那些處在中年危機當中的人沒那麼尷尬和孤獨。
現在主流的說法,當然還是中年危機。中年的說法由來已久,但中年危機的概念是近幾十年提出的。在1965年,心理學家Elliott Jaques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中年危機。1974年,Gail Sheehy寫了本暢銷書《過渡期:成人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機》,其中取了個40歲男人的例子:
雖然,他已經達到自己的職業目標,但是卻不免覺得鬱郁不得志。他覺得自己被困住了,於是責怪自己的工作,或者妻子,或者是身邊的一切。他幻想著打破這個牢籠。也許是藉由一個有趣的女人,一個全新的工作領域,或者是搬到一個不同的城市去。以上都可能是他解救自己的希冀。然而,一旦他實現了這些目標,他又會陷於一個新的牢籠,渴望再度逃離,回到原先的家裡,回到妻子和孩子的身邊,失去他們才讓他懂得珍惜。
妻子們當然會感到害怕這樣的變化。
這樣的描述正是我40多歲時的感受。害怕的可不止是妻子們,整個社會都感到害怕。中年危機的概念在提出的時候,就給人留下了一種“不負責任、想逃離、放縱自己和反社會”的印象。心理學家Wethington在2000年發表一項研究,提到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都經歷過中年危機。而很多反對這個概念的人,覺得中年危機只是中年人拿來解釋自己不成熟行為的藉口。“危機”一詞也讓人有種陷入僵局的感覺,讓人聯想到破壞力和失控感。但研究證據顯示的是,中年危機更像是長時間不愉快的體驗,但是仍然在人們控制範圍之內。
“每次我去講課,我都告訴學生說,但凡是人,都可能遭遇中年危機。但是現在知道,人在40多歲的時候,情緒低落是很正常的。而且在情緒低落的時候,你往往會搞錯原因,怪錯人。”Oswald告訴我。一有疑問,人們就會拼命尋求解釋,從而導致歸因錯誤和不周全的決策。這兩者才會帶來典型的中年危機,最後讓人行為突然發生改變,做出錯誤的判斷。我在快50歲的時候,由於總是不滿,又找不到原因,於是我認定,我的職業道路有問題。讓我常常有衝動想辭職。“今天就辭職吧,現在就辭職,你還等什麼等?“好在我還算有理智,朋友也勸我,不要自毀,做出無謂荒唐的舉動。如今回首,我真希望自己當時就知道U型曲線。我的不滿並非源自自己的工作,而是年齡來了。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就連我們的堂哥黑猩猩也有這樣的問題。
在衰老和幸福感之間關係方面,科學研究還有待繼續。但我也不認為應該過早的推廣U型曲線的概念。於是,我會告訴三四十歲的人說,人生還沒有定稿,中年時期他們可能一帆風順。如果真的遭遇“危機”,他們也不是孤身一人。這時,要勇敢的面對,不要做什麼傻事。喬治・奧威爾死於46歲,他40歲的時候寫道:“ 如果從內心審視人生,不管是誰,都只會看到一系列的失敗。”他錯了。感謝上蒼,或許現在我終於有智慧可以看到生活真實的面貌。
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