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小龍1月9日破天荒地當眾solo演講4個小時後,社交界就沒消停過。

先是位元組跳動、錘子羅永浩和快播王欣在同一天敲鑼打鼓地推出了三款社交產品,後是微信認真地發動封鎖技能進行無差別打擊,引發抗議。

這幾天,事情演變為持續進行中的“頭騰大戰”。

1月22日,抖音接到反饋,使用者無法以微信授權的方式登入抖音。

1月24日,熱鬧升級:那邊廂微信一大早bug了近半小時,各種資訊被不同程度地限制傳送,被網友調侃“狠起來連自己都封”;這邊抖音在下午釋出宣告,“希望企業之間不要脫離正常的市場競爭範疇,不要給封殺找藉口,更不要在封殺的同時,還汙名化被封殺者”,同時還透露了下戰績,旗下多閃已經登上蘋果商店中國區App Store免費榜榜首。

終於又有新巨頭大力插手,大家都很關注社交這條賽道會不會被變革。這幾天的專業討論已經很多,DT君(公眾號ID:DTcaijing)試圖用自己擅長的資料圖表,為理性觀戰繼續添磚加瓦,可能會對大家思考以下問題提供一些參考:

社交市場現在是什麼樣的局面?哪些新秀正在往上爬?

高齡微信,真的攤手給出機會了嗎?

除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是否會是一個好的賽道?

都知道代際更迭會帶來巨大機會,年輕人到底要什麼?

在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時,我們還發現,在“頭騰大戰”社交分會場中,大家更應該關注的,可能並不是微信(是的,你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滿足你的好奇心)。

社交市場現在是什麼樣的局面?

先來看看社交市場現在長啥樣。

大家其實都有數,騰訊一直遙遙領先,而這些年的入局玩家,傷亡者眾。

為了更具象地體會這種差距,我們在2018年11月TOP 1000移動APP榜單中摘出了主要社交類APP的資料。

很多曾名盛一時的產品,已經跌至500名開外。不管是背後站了網易和中國電信的易信,還是小米家的米聊,就算曾經勢頭再好,現在也實力懸殊,不可相比。

跟微信同年上線、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月活躍人數僅為微信的7%。差距巨大,但陌陌及其在2018年高價收購的探探,已經是社交圖譜中的第二梯隊。

也就是說,騰訊系和陌陌系,就是立在社交賽道的兩座大山,與後面的選手已經拉開距離,TA們可能分別代表了熟人社交與陌生人社交當前的最高高度。

但DT君也注意到,在這個非常大的市場裡,我們還看到很多相對更小的玩家,選擇在夾縫中破局,從場景創新中尋找靈感,吸引特定人群。

比如說,“微光”主打看片交友,兩個人可以連麥邊看片邊吐槽,開啟方式既可以是線上隨緣匹配,也可以開房直接邀請。

有些強行創新也有點走火入魔。比如說主打廁所社交的Alice Map,DT君(ID:DTcaijing)嘗試用TA交個友,結果蹲了10分鐘,等完全程也沒有人上來嘮嗑,而如果想重新進入,得再等1個小時。

儘管從資料上看,這些創新還沒有特別大意義上的成功,但網際網路短暫且豐富的歷史告訴我們,場景創新的空間比想象的還要大,大家都期待,通過特定人群的社交,可以在廣泛的“大社交”中撕開一個口子,社交市場這麼大,一個口子也有機會盆滿缽滿。

高齡微信,真的攤手給出機會了嗎?

只要想做社交,必然繞不開已經覆蓋超過10億人的微信。高調入局的人突然扎堆,讓我們也開始審視,在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時代,已經算是高齡的微信是否真的有些“廉頗老矣”。

2019年1月,微信迎來8歲生日,“慶祝”的動靜不小,進行了動作幅度比較大的改造。如果我們將版本序號第一個數字的變化視為重大功能變化的標誌,那麼距離微信上一次大手術,已經過去了4年。

版本更新3周後,張小龍罕見地出來solo了4個小時單口相聲,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微信。

有人統計了張小龍在這次演講中的關鍵詞,結果發現“朋友”、“時間”、“希望”等詞被頻繁提起。DT君理解,微信思考更多的,還是對使用者所需要的社交關係的理解。

上述這些突然的大動作,都容易讓人聯想到變革與突破,TA們背後往往對應困境或瓶頸。社交壓力凸顯,可能是微信現在面臨最明顯的問題。張小龍在上述演講中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

“朋友圈是個廣場,你去點贊或者是評論意味著你在廣場裡面公開大聲的說了一句話,意味著廣場很多人都可以聽到,這樣帶來的壓力感是比較強的。而且當好友越來越多,這一股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1993年出生的多閃產品經理徐璐冉,也抓住了這個點,她表示,社交壓力大抑制表達欲、親密關係被龐大的關係鏈所稀釋,是多閃想要努力解決的社交痛點。

沒有明說,但顯然是奔著微信來的。多閃的解決方案是,甩給朋友的短視訊不能點贊、評論,只顯示有誰看過,72小時之後便成為私密可讀。

但DT君也注意到,微信7.0版本中更新了“視訊動態”功能,24小時內可見,而且入口很深,鼓勵人們更沒有壓力地分享——真是巧。

除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是否會是一個好的賽道?

當然,除了位元組跳動這種家大業大、DAU底氣十足的巨頭,願意直接動手切熟人社交的選手並不多。

“投中網”就社交產品扎堆釋出這件事採訪了18位投資人,看“如果投資,更看好什麼樣的社交模式?”的答案,概括起來就三條:①熟人社交沒有巨頭支撐太難,除非能顛覆溝通互動的形式;②看好陌生人社交;③看好垂直細分的社交。

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的區分大概如下圖:

在陌生人社交的賽道,除了陌陌和探探已經坐擁高流量,2015年出生的Soul也拿下了DST的投資。DST曾押中Facebook和Snapchat,被譽為最懂社交的投資人。

從調研資料來看,至少三成年輕人在使用陌生人社交應用——在把陌陌歸入陌生人社交的情況下。

“42章經”認為陌陌的定位應該是,解決即時性社交需求,不管你想幹嘛,只要你進來,都有產品能立即滿足你。

《騰訊沒有夢想》的作者潘亂,在2018年年初的文章中除了判定“陌生人社交的路徑變得越來越短,使用者的目的性越來越強”,還提到,“陌陌很早就從一個陌生人社交平臺轉成了視訊娛樂社交平臺”。

也就是說,讓陌陌續命並守住社交第二把交椅的,可能並不是陌生人社交。這背後是此前陌生人社交模式的各種不確定性。

“LBS”疊加“照片”,“就近”疊加“看臉”,此前的陌生人社交總是很難擺脫“荷爾蒙”這三個字,不少人會把TA理解為線上約會產品,這就意味著男女兩類使用者,可能只能滿足其中一方。比如說,陌陌就長期面臨著女性使用者受到騷擾容易流失、男女比嚴重失衡的問題,據易觀千帆的統計,陌陌使用者裡的男生已經佔到了77.3%。

儘管基於陌生關係初期流量獲取可能比較容易,但是這種弱連線實在不確定因素太多、太不可控。

不過,排在第三位的陌生人匿名社交軟體Soul似乎帶來了一些新東西,TA號稱不看臉的“靈魂社交”,匿名的兩個人被機器推薦進行隨機匹配——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我們可能也可以這麼認為,相對於荷爾蒙迸發,聊得來、有共鳴或許是大家對於陌生人社交的另一種剛性需求?

都知道代際更迭會帶來巨大機會,年輕人到底要什麼?

關鍵還是看未來,不管是傳統制造業還是網際網路行業,都很關注年輕人到底想要什麼,因為代際變化中存有機會。

位元組跳動的多閃,就一直在強調年輕人,以至於釋出當天便有自媒體釋出稿件,命名為《年輕人的多閃,“叔叔輩”的微信》。

年輕人現在到底用啥社交軟體,騰訊酷鵝使用者研究院其實已經研究過,QQ和QQ空間是00後最偏好的兩款軟體,而95後更偏好社群型的社交,更“老”一些的95前,確實偏好微信。

從這個資料來看,號稱要主攻年輕人的各類社交產品,最大障礙應該是QQ吧?

大概是因為QQ的活躍使用者數一直在下降,又有微信在前面樹大招風,所以顯得不那麼扎眼了?以至於在這幾天關於社交的討論中,都沒有很強的存在感。

在騰訊2018Q3的財報中,QQ的月活躍使用者確實同比下降不少,但是,年齡為 21 歲或以下使用者的月活躍賬戶及日活躍賬戶均錄得同比及環比增長,年輕使用者的智慧終端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 16%。

而根據騰訊公佈的資料,微信有超過60%的使用者在25歲以上,而QQ恰與之相反,有60%的活躍使用者年齡低於25歲。

一年前,也有那麼一篇自媒體文章引起關注,叫做《QQ年輕化,微信老年化》。

另一組資料或許更直觀,在2018年除夕至初五全天,QQ共收發紅包44.5億個,其中單單是00後收發的就佔到39%,是所有年齡層中最多的,差不多就是17.36億個紅包吧。

DT君猜測,還沒成年的00後,跟還沒成年的90後,差別可能真的沒有那麼大,他們對於世界無限好奇的核心都是相似的。

裝扮空間、更換QQ秀等個性玩法,再與時俱進地搭載更多表現形式,恐龍級、功能豐富、花樣繁多的QQ服務對於00後還是有吸引力,就像曾經填滿了80後、90後的青春時代一樣。

而且,TA可能也承載了一些別的意圖。騰訊Q3的財報中特別提到,騰訊主要資訊流分發平臺的短視訊及小視訊日播放次數達70億,QQ手機版的內建新聞資訊流服務“QQ看點”尤其受歡迎。

也就是說,在位元組跳動憑藉流量底氣進軍社交的時候,騰訊也在更龐大的流量基礎上嘗試資訊流服務——都想要對方佔據的時間。

可見的未來,社交大戰可能會更好看。畢竟,成長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00後逐漸長大,技術更迭、5G到來也可能會再次改變社交的根本互動形式。現在沒收到太多好評的多閃視訊社交,說不定就是下一次變革的開始呢?

作者丨陳詩雨

編輯丨唐也欽

設計丨張梓豪

題圖丨站酷海洛

來自:DT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