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陽:微信運營場景下的價值輸出

周朝陽發表於2016-06-12

企業經營中一切以資料為核心,個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部門也會盡量地讓其形成資料留存下來,清晰的資料最能反映發展中事物變化規律。

作為一個微信運營者最能代表的價值體現是帳號本身的使用者、互動及內容上,而最重要的是內容。我們參加一個線下交友活動,內容就是交友及其感官,使用者是活動的人,互動是圍繞交友做什麼,平臺是組織者及提供的活動支撐。而所有的活動環節都是圍繞交友及交友的場景呈現活動主題進行設計的,在微信運營中內容就是主題,創作內容吸引使用者,擁有使用者產生互動,互動場景進行價值輸出或轉化。而微信小編最頭痛的也是內容。因為與內容息息相關的是資料。重要的資料有增粉數、瀏覽量和轉發量三大資料外加一個轉化率。

首先作者以為增粉數、瀏覽量、轉發量和轉化率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因果關係,所有的資料產生是以粉絲對內容喜好程度大小為基礎的傳播預期。我們說標題決定開啟率,正文決定轉發量,只有標題達到了我的關己預期,我才會點開,同理,也只有正文達到了我的分享預期,我才會轉發。所以好的內容一定是“與己相關、聞所未聞”。

微信公號本身的粉絲基數所能產生的資料,細心的小編都能發現,基本上是一個固定的範圍值。比如“深圳免費”公號上正常的頭條閱讀量是3000,轉發量是100。如果超出這個資料,頭條閱讀量達到5000,轉發量150,那麼小編認為這條內容“還可以”以示較符合粉絲人群的口味;當頭條閱讀量達到10000,轉發量350,那麼小編認為這條內容極有可能形成爆文,是帳號本身的粉絲群體及粉絲的朋友圈中朋友及其朋友圈中朋友的朋友所喜愛的內容。這時候,小編就要利用一些社群傳播手段讓其更深入的影響到非以上粉絲群體人群,並觀察其傳播動態變化,以達到爆文的目的。

內容傳播的鏈條決定了轉發量的大小。當轉發量足夠大時,另外一個資料瀏覽量也會起來。傳統網際網路的廣告展現講究的是“到達”,高速公路上的戶外立柱廣告牌也是這個理,你看到了汽車廣告,就算是一個有效的“到達”展現,至於你有沒有因此而轉化購買則是另外一個資料轉化率的事了。瀏覽量能夠起來說明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到了轉發分享的行列,內容達到了的分享預期,粉絲們才樂於再創造。關注帳號的老粉絲逐步影響到新粉絲的“到達”,這裡會產生一個動作“關注帳號”。前面我們也談到用社群傳播方式影響非帳號本身的人群,這就給另外一個資料增粉數提供了足夠的暇想空間。

1000粉的帳號轉化率會怎樣,1000粉能養活一個企業的傳說就不要信了,因為你不是粉絲經濟的受益者。只有粉絲量足夠大的帳號才有機會實現轉化可能性。

一般性質的內容傳播基本上是遵循以上因果關係,特殊案例可以作特殊分析。一般性質指的是正常的新聞事件、促銷活動、技能知識、幽默搞笑、關懷互動、文藝情感等內容,而有些時候在此基礎之上融入更多的場景,以實現在其它地方,用其它方式所不能更快、更簡、更省、更便實現的操作需求,往往這時候會產生更多的價值輸出。這是內容的升級版,也是微信無限可能性所要體現的。

我們用微信公號瀏覽新聞是一種“知曉”價值輸出,是一種生活場景。但微信公號一天最多隻能放8條,大多數運營者放三四條,解決不了太多所要呈現的需求,所以只能選擇吸引眼球的、具正能量的、區域大事的、人人關心、人人有慾望的事件進行傳播。

對於一些線上線下活動一般是通過外鏈註冊登陸及外鏈報名方式實現,有沒有可能把他們也搬到微信公號上來。比如訂旅遊票,平常通過網頁版的旅遊網站、手機APP進行,現在一改三觀,通過微信公號預訂門票,這就符合更快、更簡、更省、更便的場景需求,改變了原有的實現方式,使其更快速、更簡單、更節省、更便捷的實現了生活場景需求。活動本身就具內容預期,傳播方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使用者,他們的到來使平臺互動越來越具有粘性,分享優惠的同時也提高了粉絲數,分享就代表著轉化量的上升,也使瀏覽量的基數加大,而解決需求本身就是轉化率。

發現需求、捕足需求、架設實現需求的方法、傳播實現需求的方法、實現需求、鏈條迴圈。這就是微信實現場景化價值輸出的流程,這也是其他創業專案所應參考的步驟。一旦實現了這種需求,微信運營中的相關資料自然而然的會得以走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