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淵棟:博士五年之後五年的總結

演算法與數學之美發表於2018-10-28

現在回頭想來,其實博士階段是很單純的。拿著微薄的薪水,帶著畢業的壓力,待在一個交通閉塞的地方,在導師的指導、鼓勵或是逼迫下,在周圍各種牛人的壓力下,花一些時間,專心地做一些東西。在這些條件下,很多人可以在一個從未嘗試過的領域裡面獲得成功。


等到成家立業放飛自我了,往往問題就來了。再好的公司,也希望員工努力幹活,而不是培養人的地方。不管表面上如何溫情脈脈,最終還是要看績效的,績效好升職加薪,績效不好捲鋪蓋走人,就這樣簡單。


而個人的成長方向,自始至終要由自己負責。


選方向?先要控制自己閱讀的入口


讀什麼東西,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讀什麼東西,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讀什麼東西,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人是很容易被周圍的東西影響的,在現在這個手機時代尤其如此,你關注誰,就會成為相似的人。刷一刷各類新聞和朋友圈,幾十分鐘就很容易過去了。而且這些東西大多可以定製,所以你的命運,可能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也可能完全交給你周圍的人,不可不察。


另外如之前我的答案裡所說,書和文章可以多看,但還是要多想,多去提煉其中隱藏的主線和趨勢,多去做小小的預測,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然後才自然而然會有個人的見解和想做的方向,這種思考往往是很累人的,而且在這個資訊過載的時代可能大家都更習慣去接受已有的觀點,並且躲在自己的安全區裡面。


但在日積月累之下,做或者不做這些,會讓每個人最終成為不一樣的人。


所以多看點動腦的內容,就不會讓大腦生鏽。做科研一個比較好的地方是工作本身並不重複,而是一直在開拓邊界,這樣自然會有更多的動腦時間。在閒暇時間,我經常會多看知乎上做數學和物理的同學們的回答,最好有幾個不懂的名詞需要自己去查去想想,手機上有個刷Arxiv的app經常看看,看一看一些優秀的github程式碼,也會動手刷刷題。


在走管理職位之後,這個尤其重要。“管理”這個詞除了在國企之外,都是“支援”的同義詞,支援的意思是幫人成事,事情搞完,功勞大部分是下屬的,我鼓個掌說兩句好聽的。而“領導”另有個詞叫“技術帶頭人”(tech leader),那個才是帶大家衝鋒在前的人。


而要保證自己能做技術領導加管理的路子,技術的能力是一概不能少的。而參與了管理事務之後,每天開點會議,會讓人產生“自己已經幹了很多”的幻覺,一旦鬆懈下來,就再難再追上。在人工智慧這個進展以月來計算的領域,要是對將來的方向不是很有見解,大家馬上就不會再聽你的了。


如何選方向:“道”中取“術”


有了選方向的點滴積累,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去選。


我們常說高考難,難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路只有一條,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高的分數,這是”術“;其實博士畢業之後更難,面對山高水遠大路小路,往哪個方向跑,那是”道“的問題了。


然而,”道“和”術“並非完全分離,再高明的”道“,還是要”術“去貫徹的。


博士階段其實就在尋找“道”中之“術”。博士努力學習如何探索如何試錯,如何在紛亂的線頭裡找到關鍵點,才能在將來更大的挑戰前降低試錯成本,在有限的時間裡找到對的方向。所以讀博在某種程度上是預支了人生的風險,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犯幾個錯不要緊,大不了浪費一年從頭再來;在四十來歲的時候再拍腦袋決策,輕率犯錯就會比較麻煩了。


選方向,不管是科研選課題,還是VC投資,還是說選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其實是有一些通用的大原則的,比如說多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從頭解構分析,仔細思考每一步邏輯鏈條,多做調查,不要被三分鐘熱度衝昏頭腦,不要擠人多的方向,從自己的獨立分析和思考中找到突破口。別人都說好但自己覺得有硬傷的要三思後行,別人沒注意到但自己覺得有前途的就要勇於嘗試。在此之上,再發揚個人的風格喜好。


選方向,立意是第一重要的。所謂“立意”是指先對這個世界有一個精煉的模型,然後在所選的方向上,思考這個模型能否有個不錯的未來。強調立意,其實是要強調要找到最重要的脈絡和趨勢。一個博士生往往拼命幹活,為一篇文章嘔心瀝血;但導師則可以集中在一些“一定有效”的大思路上,舉重若輕地指導學生做出幾篇甚至十幾篇文章來。這五年來,如何從一個博士生變成導師,如何去找到能深挖大挖的金礦,是比具體技巧更重要的事情。


我在《博士五年總結》裡,把立意當成是一種寫好文章的“術”,以歸納總結的方式,去為每篇文章或者是博士論文去尋找一個故事;但其實,它的重要性要遠高於此。事物的發展在大尺度上是有脈絡的,是有章可循的,而歷史,往往重複它自己。這些,我就先不展開說了。


選方向要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定一個不那麼簡單但又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往往是一切的開始。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自卑自棄。回頭看我自己的五年總結,我會覺得在博士階段時過早去啃一些相對困難的方向,且沒能經常和牛人們合作,是一個比較遺憾的地方,不然的話會走得更好。不過幸虧自己還可以在每次deadline之前迷途知返,專心做應用文章,所以整個博士階段還算順利。畢業前博士是一座山,畢業後博士只是一道關,過關之後,將來才有機會繼續搞下去。


在這方面,成熟的人會把問題分解,按照難易排序,知道輕重緩急,知道充分交流,也知道做事節奏,在沒做出什麼東西之前也吃得下睡得著;而不成熟的人往往盯著一兩個比較近的目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爽過再說,而碰上比較難的問題,往往先過於樂觀,然後馬上放棄,缺少韌勁和思考的深度。


要去驗證這個小目標。可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第一個會出錯的地方,並且修正對問題的建模。這裡就是考驗面對現實的勇氣的時候,很多人事事都做好了,但偏偏最重要的地方不去試驗,心裡幻想著這事可以成,越往後拖,損失最大。


舉研究的例子,比如說拼命做漂亮的UI,但不考慮演算法會不會有效果;拼命做簡單實驗,但不去做最可能失敗的;拼命折騰編輯器設定,但卻不寫文章。另一個例子比如說想轉強化學習,在略微過一下教材之後,就可以上實驗試著把東西調通,然後就可以在之前的經驗之上開始思考什麼方向可以發文章,然後再試。


這種有選擇性的跳躍方式,可以以比較快的速度找到關鍵所在,並且修正自己腦中對問題的建構模型。要記得不管自己多聰明,保留”自己可能全錯“的這種可能,並且經常聽取別人意見或是採納實驗上的證據,不僅對於選方向是重要的,也是一個人可以持續發展的根基。


如何抓緊時間:抓碎片化時間,10分鐘也要做事情


踏入工作之後,時間就變得非常寶貴。可能在博士階段花一個月做的事情,工作時花兩週或者一週就要能做出來。並且時間變得零碎,變得資深後及擔任管理職位之後,開會等各種其它的事務也變多了,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那很快就會陷入瑣事裡面去。


這方面例子非常多。一天開會,忙的時候留給自己的工作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基本上是早上十點前及下午四點後,要是不能坐下來馬上進入狀態,稍微刷一刷或者聊一聊,那就啥都幹不了;反過來要是心裡有明確計劃和目標,那就算是10分鐘都可以做些事情。一天有多少個十分鐘碎片?很多很多,公車上,走路時,馬桶上——做好計劃,這些時間都可以被利用起來。古人說“馬上、枕上、廁上,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一千年後,還是一樣的。


如何堅持一個長期方向:習慣於兩線作戰


我記得前一陣子在將門直播的時候,我被問到一個問題,說做研究要如何平衡短期工作和長期工作的關係,如何應對外界的壓力。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好。在博士階段我就得要處理這個矛盾,導師想做的,未必是我自己喜歡的;我喜歡的,未必是馬上能做出來的,現在工作了,仍然要處理這樣的矛盾,並且因為節奏變快,責任更重,矛盾會變得更加尖銳。


如同我在《博士五年總結》裡面說的那樣,要習慣於兩線作戰,要有“進可攻”的長期課題,也要有“退可守”的短期課題,這樣既減少對短期績效評估的擔心,又懷抱有長遠的希望。然而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大量的技術和細節支撐,一點一點地從嚴苛的現實世界中,從每天24小時裡面,取回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理完紛亂的俗務之後,還能心向茫茫的星辰大海。

∑編輯 | Gemini

來源 | 妙思科普

640?wx_fmt=jpeg

演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演算法、計算機、程式設計等相關領域,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