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成本的控制通常不是一個很緊迫的問題,一方面公司的業務模式也不是靠省伺服器做出來的,其次技術團隊可以通過投入時間去優化改善來降低成本(但大部分團隊更願意將研發資源投入到新功能開發上去)。因而通常只要達到基本可用,則成本合理性問題不會得到充分關注。另外成本也很難直接對比,一個公司比另外一個公司伺服器少些,但是各自功能場景有差異,沒有直接可比性。因此較難從技術成本合理性角度衡量某個團隊技術好不好。只要系統基本可用,則認為是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隊;如果能達到一定體量(雖然不是技術團隊直接帶來的),那則會被視為超強的技術團隊。
軟體質量在大部分公司走不出測試或者“質量保證”部門,很少有團隊會認為步子不夠快是由於軟體質量問題造成。開發效率同樣沒有直接可比性,“努力”有時候會掩蓋一切,朋友圈時常會看到這樣的總結,“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兄弟們加班加點將進度追了回來,感動……”。比軟體質量問題更糟糕的是業務方向的不確定性,方向不確定帶來的消耗比軟體質量的問題更大,走錯方向導致一兩個月努力泡湯的事情也很常見,因此不是最短板的軟體質量的重視通常就無從提起了。
隔洋對岸則有一些技術主導的公司,Mark Zuckerberg 曾說過,Facebook 在早期時,非技術崗位如 HR 及市場也招聘有技術背景的人擔任。這些公司儘量招聘最頂級的技術人才,這些人能夠在公司中享受技術的樂趣。但這也只有平臺級的公司才有可能。這些公司商業模式的門檻足夠高,從而有持續的利潤來支援這一願景。而剩下絕大多數公司,需要首先去考慮生存的問題,這也談不上不酷,頭部的公司如果失去壟斷地位,也馬上沒有機會去維持純技術的 image。
技術行不行是一個很無力的目標,技術很強的團隊未必能改變世界,不強的團隊很多時候也生存得很好。業界很多業務模式短板並不在技術上,更混亂的是,出現技術問題有時反而被當做 PR 事件及段子去炒作。當然,在技術較差的團隊,軟體質量及技術創新無從談起。處在風口的豬,也會遇到前文所說的重複踩進同一個坑的無力感。
來自:部落格園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