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頻發 圍繞三大關鍵詞
2018 以來,醫療資訊化政策密集釋出,我們梳理 2018 年以來醫療資訊化的相關政策,認為政策主要圍繞著三大關鍵詞:電子病歷、“網際網路+”、醫聯體。
一、電子病歷,衛健委分別在 9 月和 12 月份釋出政策,對醫院的電子病歷建設提出了 明確的考核。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組織轄區內二級以上醫院按時參加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到 2019 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到 2020 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 4 級以上,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 3 級以上。
二、“網際網路+”,國務院、衛健委分別在2018年 4 月和 9 月釋出政策,鼓勵醫院申請 網際網路醫院、支援第三方機構搭建網際網路資訊平臺,推進遠端醫療服務,鼓勵醫聯體通 過網際網路加速醫療資源上下貫通、資訊共享,發展網際網路婦幼健康服務、擴充網際網路結 算支付服務、建設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慧化資訊平臺等方面。
三、醫聯體,醫聯體建設自 2015年以來就是政策中建設的熱點,要求綜合醫改試點省份每個地市,以及分級診療試點城市,至少建成1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探索對部分 慢性病簽約患者,提供不超過兩個月用藥量的長處方服務,加強基層和上級醫院用藥銜 接,方便患者就近就醫取藥。明確到 2020 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
醫保局成為醫療最大支付方
醫藥衛生領域三部門的分工職能已全部明確。
其中,國家衛健委負責深化醫改、開展人口監測預警、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定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行業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等;
國家藥監局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的註冊、質量、上市後風險管理等;
國家醫保局則負責“三保合一”、組織制定藥品、醫用耗材的醫保目錄和支付標準及收費、招標採購政策等,成為醫療最大支付方。
未來兩年 傳統醫療資訊化將迎高峰
醫療資訊化的行業增速實際高於第三方機構的預測。根據《IDC:中國醫療IT市場預測, 2017-2021》報告中統計,2016 年我國醫療資訊化市場規模為287.5億元,預計到 2020 年我國醫療資訊化總規模將達到 430.55 億元。
國內醫療資訊化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醫院資訊化
醫院資訊化分為管理資訊系統(HIS)和臨床資訊系統(CIS) 兩個階段, HIS 是醫院初期進行資訊化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規範和細緻的管理,HIS系統獲取的資料是為了更好的幫助醫院進行管理,目前幾乎完成全覆蓋,但市場較為分散;
CIS 是以病人管理為核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安全,基於電子病歷的臨床資訊系統,打破院內的資料孤島,實現院內資料共享,建設院內整合(開放)平臺,目前處於高速增長期。
第二部分,區域醫療資源資訊平臺
單個醫院的資料價值仍然是十分有限,為實現區域醫療資源的最佳化配臵,必須將區域醫療大資料互通互聯,未來區域醫療資源資訊平臺建 設將會處於高速增長期。
第三部分,延伸資訊化
包括遠端醫療、醫保資訊化、藥品流通訊息化、移動醫療和雲醫療等。
從建設節奏上,我們認為傳統醫療資訊化的路徑是:
1、醫院資訊化的建設:到 2019 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到 2020 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 4 級以上,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 3 級以上;
2、區域醫療資訊化平臺的建設:在 2020 年前,建設完成範圍覆蓋全國32個直轄市、 省自治區,704 個地、縣級市,2,862個區縣,建設超過3,000個各級區域平臺,初步實現分級診療制度的全覆蓋;
3、醫保資訊化的建設:醫保結算介面的更新,包括醫院端的醫保結算介面與原人社部和衛計委對應的結算介面改造、醫保局以及醫保基金平臺的建設、醫保稽核系統的建設等;
4、推廣DRGs 付費控費:在 2020 年後,三級醫院電子病歷水平達到 4 級以上,區域醫療資訊化平臺達到臨床資料的互聯互通,居民健康卡基本推行的情況,從資訊化條件上可以實現 DRGs 的推廣。
電子病歷未來兩年帶來超過 300 億市場空間
目前醫院資訊化建設的重點在於以電子病歷為核心臨床資訊系統。醫院臨床資訊系統主要包括電子病歷系統(EMR)、醫學影像處理系統(PACS)、實驗室資料處理系統(LIS)、 臨床專科資料分析等等。
電子病歷是臨床資訊系統最核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它可以作為一個平臺,與HIS、PACS、LIS、RIS 等系統的無縫接入整合,從而達到資訊資源共享使用,是實現院內、院外“資料 互聯互通”的核心,也是實現區域醫療資訊化的關鍵。
根據衛計委答《中國日報》有關採訪,截止到2018年第 1 季度,全國 7880 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中86.8%建立了規範化的電子病歷,共有 8265 家醫療機構註冊並參與資料填報,按照“8265 家醫療機構中 43.27%夠實現不同部門,甚至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資料共享”口徑測算,一共 3576 家醫院達到電子病歷 3 級。
根據國家衛生統計資訊中心的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截止2017年底一共 90 家醫院達到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 4 級以上。我們推測電子病歷達到 4 級以上的三級醫院滲透率不足 10%。
從電子病歷 2 級到 3 級,單體醫院投入至少需要200萬。從電子病歷 3 級到 4 級,單體醫院單體投入在千萬以上。
根據 2018Q1 資料,全國仍有 7432 家醫院需要進行電子病歷 3 級建設,帶來 149億市場規模。全國三級醫院共 2439 家,仍有 2195家醫院需要進行電子病歷 4 級建設,帶來 220 億市場規模。也就是說,電子病歷將帶來超三百億市場規模。
區域醫療資源資訊平臺將成熱點
國家目標在2020年前, 建設完成範圍覆蓋全國 32 個直轄市、省自治區,704 個地、縣級市,2,862 個區縣,建設超過 3,000 個各級區域平臺。區域醫療資訊化市場銷售規模達 5,000 億,年運維服務費用達 400億,衍生業務超過萬億。
根據調研,全國範圍內區域醫療資訊化平臺實現居民健康卡的一卡通用功能還有一定距離,特別是中西部很多地區還未實現區域醫療資訊化平臺的覆蓋,我們保守測算 3,000 個各級區域平臺仍有50%的建設空間,單體投入在 2000 萬以上,未來兩年區域醫療資訊化平臺市場規模超過 150 億。
“三保合一” ,資訊化建設是醫保控費的前提條件
醫保局成立加速“三保合一”,醫保購買能力、談判能力、支付標準的制定能力增強, 醫改在一定程度上進入醫保主導時代,更快的推進醫保控費支付方式改革。
“三保合一”將帶動醫保資訊化的建設與更新,對於醫保資訊化帶來的影響有:
1、醫保結算介面的更新,包括醫院端的醫保結算介面與原人社部和衛計委對應的 結算介面改造;
2、醫保局以及醫保基金平臺的建設;
3、醫保稽核系統的建設等。
DRGs付費,助推醫保支付資訊化程序國家醫保局於 2018 年 12 月 20 釋出了《關於申報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的通知》,高度重視推進按 DRGs 付費試點工作。其實早在2015年,DRGs 付費就被提出過,但為何一直推行困難呢?
首先,要實現DRGs付費對於醫院資訊化基礎有一定要求:
1、醫院有多部門統一的醫療資料字典;
2、具備安裝 DRGs 分組器的硬體網路環境和運維能力,支援與醫療機構資訊系統、DRGs 分組器互聯互通;
3、醫院能夠提供近三年的完整、規範、標準化醫保結算以及診療相關資料。 其次,也需要地方政府多部門間的配合,涉及到醫院、醫保局、財政等多個部門的協同。
因此,要實現 DRGs 付費方式,需要醫院資訊化實現 4 級以上水平,區域醫療資訊化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的臨床資料互聯互通,從資訊化的角度看,推行按病種付費改革的時間節點需要在2020年之後。
總結
綜上,未來兩年,電子病歷、區域醫療與醫保資訊化建設將迎來發展熱潮,其中的市場不可限量。根據醫信邦最近整理的招投標資訊來看,資訊化建設帶動軟硬體同步發展,總體上軟體與服務的佔比不斷提升。因此對於醫信廠商來說,除了提供軟體銷售,更要注重後續服務質量。
2019年上半年將是省級監管平臺的集中建設期,下半年將迎來公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潮,遠端醫療將會現階段是網際網路醫院的重要變現模式。
從市場角度來說,雖然大型醫療機構已被壟斷,但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仍著力於HIS系統的搭建和升級,這對中小型資訊廠商來說算是不小的機遇。同時,區域醫療機構對業務聯動、分級診療需求的增加使得以打通存在於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資訊孤島,實現醫療資訊互通互聯為目的的醫聯體不斷建立,醫聯體建設所需要的院間醫療協作資訊系統也成為醫院資訊化市場的新增長點。
文章來源於網路,醫信邦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