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使用者故事
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是用來對軟體或使用者有價值功能的簡短描述,是對需求的一種描述。它清晰簡潔的傳達了使用者想要的功能。
它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用來描述使用者的需求,用來表達使用者需求的方式之一。
它從使用者角度出發,解釋了使用者所期望得到的結果。使用者故事清楚的解釋了新功能給使用者提供的價值,而不僅僅專注於功能。
它也是程式開發人員、產品經理、利益相關者關於需求交流的一種媒介。
使用者故事三要素
使用者故事是用來描述使用者需求的一種方式,一份使用者故事的組成要素有哪些?
它一般由 3 個要素組成:
- 角色(who):誰使用。
- 活動(what):要完成什麼活動。系統提供了什麼功能?
- 價值(value):為什麼這麼做?提供了什麼價值。給使用者帶來什麼價值?產生什麼商業價值?實現什麼業務目標?
作為一個<角色>,我想要<完成活動>,以便<達到目的/實現價值>
使用者故事包含哪些內容
上面是對使用者故事包含要素的簡短概述。在《敏捷軟體開發:使用者故事實戰》一書中描述了一份使用者故事需要包含 3 方面內容:
- 一份故事的書面描述。
- 有關故事的交談,用於充實故事的細節。為了獲取使用者故事的細節,需要與相關人員溝通交談來獲取故事詳細細節。
- 記錄故事細節的測試,用來驗證故事是否完成。
用卡片描述使用者故事內容
用什麼工具能快速、便捷,準確的描述和記錄使用者故事呢?答:卡片記錄。
對於使用者故事的描述,另外一個人榮恩 (Ron Jeffries) 用 3 個單詞簡明概括了上節裡使用者故事 3 方面內容,3 個英文單詞如下:
- 卡片(Card)
- 交談(Conversation)
- 確認(Confirmation)
卡片(Card)包含了使用者故事的文字概括說明,需求的詳細細節需要在交談(Conversation)中獲得,在確認(Confirmation)環節記錄並加以驗證。
卡片 Card
在卡片上寫著使用者故事的簡短描述、規則和完成驗收標準。
- 卡片正面寫使用者故事三要素描述,格式為:
作為一個<角色>,我想要<完成活動>,以便於<實現價值>。
例子:
作為操作後臺的銷售人員,我希望合併來自不同來源的銷售資料,以便我可以方便的地分析銷售資料並建立銷售報告。
- 卡片下寫使用者故事的規則和完成驗收標準,格式為:
Given…When…Then,給使用者一個 xxx 功能,在 xxx 時候的 xxx 情況下使用,然後 xxx(成功/失敗/錯誤)
舉一個簡單例子:
場景:使用者憑手機號和驗證碼登入軟體系統。
- Given:使用者用手機號登入系統。
- When:當我在介面上輸入手機號,然後點選獲取驗證碼,輸入驗證碼登入系統。
- Then:輸入了正確的驗證碼,成功登入進系統。
(故事卡片)
故事卡片寫著使用者故事的簡短描述、一些規則和完成驗收標準。使用者故事的詳情、一些細節還需要與相關人員交談獲得。
用物理卡片展示,而不是假設的想法,有助於團隊成員共同討論需求。
交談 Conversation
使用者故事的細節來源是與使用者/客戶、產品利益相關者的溝通交流,與所有利益相關者對話交談,並在對話基礎上的理解,整理出需求。然後需要確保各方對使用者故事的理解相一致。
這其實是怎麼挖掘使用者需求詳情和細節的方法,與使用者/客戶交流對談就是其中一種。
使用者故事的第二個階段,如何實現卡片上的要求以及瞭解需求的細節,需要與使用者/客戶、產品相關人員討論、提問來獲得。
確認 Confirmation
透過驗收測試,來確認每個使用者故事被正確的完成了。
驗收測試格式舉例:
一般是對操作業務規則的驗證。比如驗證使用者登入系統功能:
1、在輸入錯誤手機號的條件下,會出現 xxx 錯誤提示,結果登入失敗。
2、在驗證碼輸入超時情況下,會出現 xxx 提示,結果登入失敗。
3、測試輸入過期手機號碼,會出現 xxx 提示,結果登入失敗。
一些測試的方法:1、功能測試(單元測試)2、互動測試(整合測試)3、自動化測試(持續交付測試)4、效能測試(壓力測試)
好故事的六個特徵 INVEST
好故事的六個特徵 INVEST,它由六個英文首字母組成:
-
獨立的(Independent):每個使用者故事之間應該相互獨立,儘量避免故事之間相互依賴。故事之間相互依賴會導致優先順序排序和計劃出現問題,也會使估算變得困難。
-
可協商的(Negotiable):故事是可協商的,它不是軟體必須實現的需求,只是對需求的簡短描述,故事細節(需求細節)是在交談溝通階段產出的。
-
對使用者或客戶有價值的(Valuable to users or customers):確保故事對使用者或客戶是有價值的,必須站在使用者或客戶角度來編寫故事。這通常不容易做到但儘量去做到。
-
可估算的(Estimatable):對於需要進行開發的 User Story(使用者故事)大小進行估算,或將一個使用者故事給到開發人員,使用者故事的程式碼實現需要的工作量,多長時間開發完成進行評估。
-
小的(Small):一個好的使用者故事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的故事叫史詩(Epic),史詩應該拆分為較小的故事。那怎麼判斷好故事大小呢?一個標準就是至少在一個迭代或 Sprint 中能夠完成。故事太大,在工作量估算方面存在很大風險。
-
可測試的(Testable):使用者故事是小的具體的,且可以測試。故事太模糊的話,無法進行測試,那怎麼驗證?
怎麼編寫使用者故事
怎麼編寫有效的使用者故事,從哪裡開始?
目標使用者
為了編寫有效使用者故事,需要識別和定義產品的目標使用者?誰會使用軟體產品,他們怎麼與軟體進行互動?
明確使用者需求
確定了使用產品的使用者後,就要挖掘使用者使用產品想要達成的目標。
也就是說使用者使用產品想要得到什麼、對產品的期望是什麼,使用者想要什麼?
這一步是要挖掘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產品功能
明確了使用者需求,就要思考產品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功能?能滿足使用者需求。
這一步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競品分析。
或者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使用者為什麼選擇我們,而不是競爭對手?
驗收標準
團隊開發完成交付產品,需要驗收使用者故事是否正在完成、適合標準。
每個使用者故事可以列出幾個驗證標準。
參考
- 《使用者故事與敏捷方法》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743056/ 作者: Mike C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