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传承器乐之美的發表於2023-12-28
本文作者為NExT Studios音訊設計團隊。全篇約1.1萬字,閱讀時長約30分鐘。

編者按:

2022年,騰訊遊戲開啟了“中國傳統器樂數字化保護”專案,基於遊戲音訊設計及演算法能力,數字化儲存中國珍貴傳統器樂的樂音、樂譜。繼助力兩千年前的戰國禮樂重器“曾侯乙編鐘”在數字時空敲響後,NExT音訊設計團隊又對距今459年的明代“秋籟”琴進行音色取樣,使古琴在數字世界中煥發新生。歷時一年多,兩個階段錄音,且聞“此琴、此人”古今和鳴,待看掌上非遺致遠傳承。

古琴,中國傳統文化裡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是一件不侷限於傳統或標準意義的“樂器”。在儒家思想裡,音樂的首要作用不是娛人,而是修身、載道。文人雅士藉此沉澱心境、抒發自我、寄情寓性,將其化身他們個體的外延,蘊含深邃、系統性的表達方式和獨特的語境。自唐朝至今,甚至其形制也未有明顯變化。荷蘭漢學家高佩羅在他的《琴道》一書中寫道:“自古以來,古琴就和那些完全符合古典理想的觀念聯絡在一起。”正因如此,對一件古琴進行數字化取樣已經超越了一件“樂器”的概念,變得沉重起來。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從聲音設計角度,任何聲音引起的聯想與觸動一定源自於特定的物理誘因與個體聽覺經驗。這種物理上的聲學誘因,通常需要經過一系列精心設計、構織才能誘發和建立較為明確且特定的聽覺體驗。而這正是聲音設計師、尤其是遊戲聲音設計師更為擅長的工作:將聲源解構成微小的細節與結構,然後重構甚至新建具有聽覺可信度的聽覺感受。

恰如《樂記》所言:“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古人其實深知“人、器、聲、樂”四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而古琴尤然。高佩羅在《琴道》中以西方人的方式總結:“琴樂的基礎就是正確地運用各種音色變化,因此中國人費盡心思描述和定義各種觸弦法與其產生的結果——音色。”他甚至在書中引用了“琴聲十六法”作為論據亦是陳述。香港大學楊元錚教授也在《琴籍義證》緒言中總結:“所謂‘聲法’,就是琴樂取聲的各種模式及定則。”

由此,異於傳統樂器取樣重點關注的是“器”,在古琴取樣中,人重於器。

取樣方案的目標與原則

綜上,古琴數字化取樣專案的首要任務是釐清古琴的“器”和“樂”究竟是怎樣的關係。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它的指法、技法,“聲法”的物理聲學與演奏之間確切的關係,以及個人風格又究竟如何……諸如此類的根本性問題。與此同時,專案的目標或者原則是什麼?這也會直接決定專案流程、交付方式以及最重要的——成本。

在初步釐清所有常用指法、技法等技術評估後,我們的技術性結論是:

- 就古琴取樣而言,目前取樣市場上不存在有可借鑑意義的、能夠量產的技術方案。

- 在未能充分理解古琴的“器”和“樂”之前,必須先完成所有可能的技術方案與成本評估。

"三高"原則

經過一系列對古琴的快速學習、以及目前全球商業取樣的技術評估後,NExT音訊設計團隊確定了一個 “三高”原則——高精度、高標準、高還原。

高精度,是相對簡單的技術和資料處理量問題,我們的經驗比較充分。高標準,與成本息息相關,其中包含最終交付的資料結構,以及可能搭建出的取樣使用方式等等,希望可以達到甚至超越目前商業取樣的一些上限,並且具有多種應用環境的可能。麻煩在於“高還原”,什麼是古琴的“原”?這裡的“原”至少包含兩層意圖:一是能透過取樣器軟體演奏出聽感自然的琴樂特徵,這涉及到樣本結構和數量;二是採集到的樣本自身在音色和音樂性上具備古琴獨有的鮮明特徵(在第一階段取樣工作完成後,對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詳見下文)。

普適性目標

但無論原則如何,還需要有明確的落地目標。經過進一步的學習和調研後,我們在初期確定的普適性目標是:

  • 多軌同期錄音,多軌混音。
  • 不低於96kHz/24bit的錄音與後期處理精度,儘可能192kHz。
  • 樣本結構設計和取樣水平至少達到當今商業取樣技術上限。
  • 盡所有可能捕捉樂器的本色與傳統演奏特點,商業適用性作為次要條件甚至忽略。
  • 最終交付資料在優先滿足“樂器取樣”的同時,亦能滿足AR、VR虛擬現實互動所可能的未來需求,且希望能夠用於一些音樂技術與學術研究。
  • 在專案過程中建立一套成熟可行、且具有一定普適性的傳統樂器錄音取樣方案,包括且不限於錄音棚環境。

顯見的,上述落地目標只是一個指導框架,具體行動方案的每個環節都存在相當多的疑問。例如,對古琴和琴樂的瞭解與理解水平,決定了這個“原”是什麼、可以在多遠處等待我們。

兩個階段錄音

當時受疫情不確定性的影響,整個取樣專案的錄音工作分成了兩個階段:

1. 先在音訊設計團隊所在地上海錄一次,以相對略低的成本獲得一套足以達到商業化產品質量的、可交付的取樣。在此過程中,充分學習古琴的所有細節,評估可操作空間的上限,驗證和建立一套有效的古琴取樣流程方案。

2. 待疫情好轉後,在專案週期和成本允許的情況下,前往北京擴大規模再錄一張傳世古琴加絲絃的取樣。以此作為一個完整的基礎案例供交付,且再次驗證和完善出一套切實有效的大規模、高標準取樣流程方案。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 因古琴取樣的複雜性與工作量過於巨大,本文只關注錄音過程。

前期計劃

我們的工作並非始於話筒,而是大量資料,主要分為三類:

  • 琴籍類:主要涉及琴史、琴家、指法、技法專著等,浩如煙海……
  • 聲學類:古琴與民樂器的聲學研究報告、論文,且重讀《音樂聲學》以做對比。
  • 琴文類:主要理解操琴文人的生活和哲學觀,結合“老八張”等近代琴家錄音資料學習古琴的聽覺審美。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拜訪式錄音

2022年中,我們在上海音樂學院陸笑姿老師協助下,拜訪了她家的琴房。此行目標是核對指法、技法清單,且對一張好琴建立初步的聽覺體驗;同時進行極為簡單的取樣錄音,以驗證單音樣本有效長度、動態等基本特徵。預錄所使用的裝置包括:

  • Sound Devices 833錄音機,錄音質量192kHz/24bit。
  • Schoeps MK 41 ORTF麥克風頭。
  • Schertler Piezo Contact Mic接觸式麥克風一對。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對此次拜訪式錄音的後期分析,成為所有後續工作的基礎。除了單音樣本基本物理特徵外,還確認了包括近場話筒的制式、距離、角度,和接觸式話筒Contact Mic的使用價值,以及目前所有主流的取樣軟體和方案都無法以MIDI方式演奏出我們能夠接受的、古琴特有的走手音特點和諧波運動。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結論,它的確認,直接明確了基本方案的落地。

錄音內容計劃

最初制定的錄音計劃涉及37種指法、技法,全弦、全音位,加上音色輪替Round Robin數量至少是2或者3,整體錄音需要24至25天(每天8小時,包含必要的間休時間)。這當然是一個無法接受的週期。在與陸笑姿老師多輪細節溝通後,我們把錄音內容計劃降至5天(每天8小時)。基本方法是:

1. 適用於錄音和後期的命名規則。
2. 詳細到任何一個單音的錄音內容表,表格的生成由Excel系統完成,人工檢驗。
3. 根據溝通結果與樣本時長估算和統計每一種指法、技法需要的錄音時長。
4. 以指法、技法為單元,計算它們各自需要的總時長,以此作為錄音排期表的基礎。

錄音內容表的每一行命名,由Excel根據我們的命名規則自動產生,而非手工輸入,以最大程度避免錯誤。錄音過程中的註釋也可以同期更新進去。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下表是根據具體單音平均時長估算出錄音時長後,整體組合排列得到的錄音日程表(區域性),精確到分鐘。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基本錄音流程

在評估預錄過程,並結合個人錄音經驗後,我們確定了基本錄音流程:

1. 根據錄音排期預先建立多個音樂製作軟體Pro Tools工程。
2. 錄音內容表裡的每一個音,在表格確定後,匯入Pro Tools工程建立標記點Marker,Marker點間隔根據預錄樣本最長時間來確定。
3. 錄音過程中,錄音師和NExT音訊設計組只要跟著Pro Tools工程的Marker進行即可,而 Marker點來自內容表,儘可能避免了錄音過程中不必要的停頓、錯誤。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因為有了少量預錄樣本,雖然質量有限,但作為技術評估與驗證是足夠的。常年浸淫在遊戲開發領域所積累的開發經驗,此時發揮了有效作用:利用有限樣本和內容計劃,可以進行全流程測試,包括資料流程、錄音過程、錄音後期、直至樣本交付。作為一個缺乏任何借鑑參考的專案,每個細節都可能存在完全無法預計的風險,流程演練可以非常有效地把風險化解在進棚前。例如,當時Pro Tools Ultimate版本的Marker點數量最高只能支援到999個,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拆分錄音工程,而由於192kHz錄音,錄音工程在現場關閉和開啟可能有點耗時間。因此指法、技法的錄音工程分配和錄音排期表必須完美契合,儘可能讓工程的切換髮生在間休時間。後續工作也一次次證明了全流程驗證的重要性。

錄音內容計劃和排期確定的同時,我們也在和著名錄音師陸曉幸老師溝通錄音系統的配置。根據取樣目標、原則以及預錄結果分析,我們向陸老師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技術預期。這些預期未能充分驗證,主要原因在於我們對古琴音色表現的熟悉程度遠遠不足。因此,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完全相信陸老師,他多年的錄音經驗和對古琴錄音的熟悉,為錄音方案的最終確認奠定了完整可靠的基礎,包括話筒的選擇、擺位、話放與運放AD的選擇等所有細節。在錄音前雙方又充分溝通了錄音流程,確保在流程上的理解一致。

第一階段錄音

人員配置

錄音室工作人員配置如下:

  • 錄音師:一位,緊跟 Pro Tools的Marker進行,並及時清理作廢素材。
  • 音訊設計組員 A:根據錄音表跟蹤、掌控錄音進度,重點關注音樂性,與演奏家溝通。
  • 音訊設計組員 B:負責現場記錄每一個音的取捨情況,並做詳細筆記、標記;同時與錄音師確認錄音 Marker、時序位置正確。
  • 音訊設計組員 C:負責現場每一個音的音色狀態等細節,第一時間與組員 A 溝通。

這一配置的安排,第一是確保現場每個人任務分配的單一性,從而保證各個環節的效率。第二是現場多重驗證常態化,儘可能避免記錄錯誤、遺漏。第三是單點化溝通,最有效地解決現場眾口不一或資訊表達混亂的狀況。經過第一階段錄音,這一配置被證明是極為有效且可靠的。

話筒擺位及配置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錄音話筒相關配置如下:

  • 近場Mic:sE8陸曉幸老師定製版,小振膜,全指向,一對,固定在琴桌上,分別在琴3徽和7徽附近,以充分利用琴桌和琴的震動協作,獲得飽滿的音色。
  • 中近場Mic:797早期聲學測試⻨,小振膜,全指向,一對,窄NOS。
  • 遠場Mic:797早期聲學測試⻨,小振膜,全指向,一對,窄ORTF。
  • 遠場Mic:sE8陸曉幸老師定製版,小振膜,全指向,一對,窄ORTF。
  • 接觸式Contact Mic:Schertler Piezo,兩支,分別固定在靠近琴底龍池兩端的外緣,以便聲學資訊的理解和研究,和後期可能需要的頻段補償。
  • 全景聲SoundField SPS200 Ambisonic Mic:訊號單獨進Sound Devices 833錄音機,全程不間斷錄製,作為完整的資料備份,也為以後可能的VR、AR等需求預留資料。

錄音除錯與驗證

錄音前的測試與擺位調整,除了音樂聲學中的一些規則外,細節調整基本依仗錄音師的個人經驗。NExT音訊設計組的任務之一,就是藉此絕佳機會,現場觀摩與學習陸老師的每個細節,充分體驗話筒與琴的各種微妙關係。

錄音除錯的結束,是以一條立體聲混音軌來確認的。因為採用多距離、多軌道的同期錄音方式,首先現場監聽的選擇會需要一個穩定可靠的參考訊號。其次鑑於我們對古琴音色認知和理解的有限,陸老師個人經驗的判斷將完全體現在這條混音軌上。所以對這條現場混音軌的要求是:完完全全按陸老師的個人經驗與口味來做預混,並實時錄下。錄音全程以這條預混軌作為主監聽訊號,後期工作也將完全依賴這條混音軌作為唯一的參考。

樂器取樣的最終目的是能夠數字化“重建”一件樂器,且能夠在數字化介面中演奏。它的音樂意義始終是第一位的,單音樣本的音樂性必須建立在可靠的參考之上才有更多實踐意義。因此錄音並未從單音樣本直接開始,而是先從參考曲目錄音開始。參考曲目的音色、動態等所有特徵,對於整個錄音過程和最終交付都會是極其重要甚至唯一的參考。除此之外,參考曲目的錄製過程,也讓錄音師完成最終錄音方案的具體驗證。因為在之後的整個錄音過程中,不會再允許對話筒、話放、AD等裝置做任何調整。參考曲目的錄製是正式錄音開始前最後的驗證機會。

正式錄音

上述錄音前期現場準備工作結束後,正式錄音一如反覆演練地那樣按部就班,順利進行。我們的注意力幾乎可以完全投入在音樂性和音色本身,整個流程看起來毫無瑕疵。然而4小時後問題就出現了——演奏家的體力和心力疲勞。

在前期演練過程、以及和陸笑姿老師溝透過程中,我們已經預知古琴演奏對於演奏家的體力和心力消耗之重。因此錄音排期中已經考慮了錯開一些指法和技法,讓演奏家的左右手能有機會得到放鬆。然而現場情況遠比預料的要嚴重……即使是經過常年嚴格訓練的陸笑姿老師,也出現了明顯的疲勞。在錄音5小時後,疲勞感愈加顯著,錄音節奏開始放緩。6小時後,音色、音準的穩定性開始出現明顯偏差。原先每日的錄音工作時長為8小時,包含間休時間。雖然當日的錄音計劃只完成了70%,但我們依然果斷停止。一方面是為了後續幾天的錄音,另一方面是必須停下來與演奏家商量後續錄音計劃的調整。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經過現場討論,錄音排期方案當即進行了大幅調整,具體原則是:

  • 每日的錄音工作時長計劃為5小時,上限不超過6小時。
  • 重新調整具體指法、技法排期,並在過程中根據演奏家的實際情況做出即時調整。

根據這兩個原則,首先第一階段的錄音必須增加1天時間才能完成計劃內容。其次就即時出現的錄音內容安排調整所引起的工程檔案開啟與關閉問題、以及錄音時序點查詢的麻煩,解決辦法是切分工程:將原本按錄音排期製作的錄音工程模版,全部修改成按照指法和技法來分配。如此既可以讓每一個工程檔案相對較小、開啟和關閉速度更快,又可以在現場快速找到對應的工程和時序位置。遺憾的是,當晚的這一步工程檔案改進工作失敗了,主要因為資料流程的靈活性欠佳,從表格到Pro Tools工程模版的轉換工作量無法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幸運的是,錄音老師的高度職業化、對Pro Tools的熟悉幫助解決了這一難題:在維持原來錄音內容的工程檔案分配基礎上,充分利用流程和Pro Tools功能來避免那些意外的麻煩。

之後的5天時間,證明了以上改進措施的有效與可靠。後期工作中未出現任何資料錯漏、記錄遺漏,樣本的有效率超過95%,經過4周時間按計劃完成交付。其中大大小小的得失,一一記錄在了我們的工作日誌裡,為下階段的工作提供了飛行手冊級的幫助。

第二階段錄音前期準備

第一階段錄音與後期過程,加上對琴籍、琴文的不間斷學習,給NExT音訊設計組提供了首次系統性的聽覺體驗與聽覺美學認知。在其後的文字工作中,經過古琴演奏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林晨老師的悉心指點,我們開始重新考慮最初制定的“三高”原則中關於“高還原”的定義。經過一番長時間的思考和討論,最終就此項要求謹慎地提出了一個較為明確的途徑:此琴,此人。其理由有三:

  • 一張古琴、尤其傳世古琴有獨一無二的音色特徵,即使存在一般人看起來的“缺點”,那也是它的特點,應當被適當儲存下來。
  • 一位真正的琴家,其顯著的演奏個性會滲透在每個單音裡(當然前提是我們對這位琴家必須充分了解、理解)。
  • 作為一個文保專案,每件專項都是其中片羽,此件亦然。商業取樣基本以“器”為主,儘可能淡化“人”的存在,以提供更好的音樂適用性。而文保專案首先在於人,古琴更甚。

此琴、此人

這突破了第一階段目標的想法,對音訊設計組、演奏家和錄音師的挑戰極其艱鉅。基於第一階段的成熟經驗,我們尋到一個能夠在北京拜訪林晨老師的契機。此次拜訪的任務是:

  • 親耳近距離聆聽即將取樣的那張“秋籟”琴的聲音特點。
  • 儘可能多地熟悉、理解林晨老師的演奏特點與藝術理念。
  • 儘可能全面地建立與林老師的溝通語境,就每個指法、技法一一溝通。
  • 拜訪過程中,對“秋籟”琴做一個簡單快速的預錄。
  • 商討“此琴、此人”的可行性與方法。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此次預錄的裝置有:

  • Sound Devices 833錄音機。
  • Schoeps Double MS話筒,置於琴7徽斜上方約50度,距琴外緣約90cm。
  • LOM Usi Pro話筒一對,分別置於桌面上、近琴體外緣,位置近琴4、8徽。

Schoeps DMS話筒的距離受場地情況限制而確定。在仔細觀察了琴體上下的漆面情況後,謹慎起見決定放棄接觸式話筒,而採用陸曉幸老師在上海取樣中的做法:桌面。我們選擇了頻響特徵相對較為中性的LOM Usi Pro話筒,擺放位置是為了觀察“秋籟”琴在不同指法演奏時的主要共振區域,包括共振區域的穩定性。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錄音方案

此次長時間的交流,除了如第一階段那樣獲得首批重要的預錄樣本外,更重要的是確定了“此琴,此人”的可行性與基本方法。根據交流結果分析,第二階段錄音方案逐漸浮出,基本方向是:

  • 錄音話筒的配置數量可能需要大幅增加,尤其是中遠距的話筒。與此同時,錄音場地的高度與聲學設計必須能夠匹配。
  • 錄音內容需要大幅增加,使後期得以儘可能全面地構建出林晨老師的運指特點。
  • 絲絃對琴、人的體力和心力消耗更大,錄音工作時長按每日4小時計算安排。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預錄的後期分析結果,這張“秋籟”琴的基本聲學特徵比較有規律,具體如下: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 1、2弦,聲相偏焦尾側,無論按音位置在哪裡。
  • 6、7弦,聲相偏左嶽山側,但按音的徽位影響很大:徽位越低越偏向嶽山,即使高於9徽也如此,導致整體聽感居中。
  • 左手吟猱的起始位置對此影響比較明顯,但整體都不會明顯越過聲相中線,因為吟猱的徽位一般不會太靠近5徽。
  • 3、4、5弦的散音偏向焦尾比較明顯,按音則受徽位影響較大,徽位高於7明顯偏焦尾、徽位高於5則明顯向中線靠攏。
  • 單音激振過程中未出現明顯的聲相偏移的左右晃動現象,整體穩定。

上述資訊不僅需要在正式錄音中再次驗證,也決定了後期工作中的一些具體選擇與步驟。其實非常期待有更多傳世古琴的聲學研究,包括聲輻射特性。

最終錄音計劃

據錄音內容清單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這一取樣錄音工作約需31個工作日,顯然各方都無法接受。在與林晨老師多輪線上會議後,這份錄音內容清單逐漸開始呈減法趨勢細化。同時另一項任務也被正式提上日程:透過高精度取樣樣本,使用再合成方式來“生成”未能在現場採集到的樣本。經過多次技術更新與盲聽測試後,NExT音訊設計組成功建立了一套切實有效的再合成方案,甚至包括它的高效量產方式。

*本文關注取樣錄音,樣本再合成的具體方案在此不表,下文中有簡介供參考。

因為樣本再合成技術的解決,得以讓這份錄音內容清單最大程度上保留林晨老師的指法、技法,也決定了最終錄音內容計劃:

  • 86種指法、技法,每種都安排特定的音位佈局來錄音(其中約30%只錄制再合成需要的參考樣本)。
  • 整體錄音工作為期15天,每日錄音時長按4小時計,上限5小時。
  • 分兩期進行:第一期5天,以最終校驗所有細節,包括樣本再合成技術方案;第二期10天(此舉也是考慮各方檔期與體力消耗)。
  • 每日錄音指法排期在充分吸收上海錄音的基礎上,做出最佳化調整。排期調整與錄音工程檔案更新的同步也在流程上做了最佳化,得以快速修改甚至建立工程模版給錄音師。
  • 新增脈衝響應IR資料取樣,用於樣本再合成方案。
  • 新增用於樣本再合成技術的演奏資料樣本與參考樣本。
  • 錄音質量依然是192kHz/24bit。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與著名錄音師李大康老師的溝通也同步進行,他根據上海的錄音情況以及新增的一些“想法”,精心制定了一個對樂器取樣而言堪稱龐大的方案,參見下圖: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需要指出的是,李大康老師在琴桌上放置了一對DPA 4060話筒,並去掉金屬罩子,分別固定在龍池和鳳沼口下方。它們的功能,不僅僅是給後期多一份選擇,更重要的是可以相對比較準確地展示腔體震動在琴體軸向上的變化資訊。無論對於後期製作還是必要的聲學研究,都是極為有益的。在相當程度上近似地提供了接觸式話筒Contact Mic的功能,並且它們也用於IR資料的採集。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進棚前一天,我們再赴林老師家,再次一一核對調整所有錄音內容清單、錄音排期計劃,同時也對本輪錄音的情況進行再溝通,確保雙方充分達成共識,尤其是樣本再合成技術介入導致的錄音內容變化,需要確保演奏家充分理解因此而起的錄音內容意圖。當晚,我們對錄音排期和內容計劃做了最終的調整。

兩地錄音方案區別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北京錄音方案的規模幾乎是上海錄音的一倍,意味著首日的系統搭建與調整工作會很繁重,系統穩定性要求和錄音過程中需要錄音師時時關注的事項也會加倍。這一方案的話筒型號與效能在此不表,單就與上海錄音的區別做一簡單總結:

1. 北京的錄音在話筒型號和數量上採用了更多的配置,話筒間距更加寬鬆,以帶來更多空間感。過乾的音色對於原聲樂器的取樣來說並不見得好,尤其是古琴,它的“潤”不僅體現在演奏技法上,也體現在音色在空間裡的表現上。然而具體實施過程,完全非書本可以學得。觀察前後兩位大師的現場佈局與調整,受益匪淺。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2. 在每一個距離上,都有兩對話筒,以獲得最大的後期選擇空間。

3. 和上海方案不同,北京的錄音未使用接觸式話筒,但單獨在琴桌下的一側使用了一支小震膜話筒,向上傾斜,與琴桌底部大約有10cm間隙。目的和上海方案一樣,主要用來捕獲琴桌的共振,並得到合理的低頻補償。於琴的音色而言,琴桌也是琴音色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這也是古已有之的認知。

4. 兩位前輩均不約而同地以大約7徽位置作為話筒陣列的參考中軸,而不是琴的幾何中線。其中原委,與古琴的聲學結構、琴家運指與發力方式密切相關。

5. SPS200話筒的位置由上海中場移到了北京遠場的距離。部分因為上海錄音的總結和分析讓我們意識到,在錄音棚環境裡,Ambisonic話筒完全可以略微遠一些,最終使用效果反而更合適。但實際高度和距離,也是在進棚後測試調整做出的選擇。

6. Neumann KU100話筒的選擇,最初只是為了滿足大家對其外觀共同的好奇心,但後期發現它意外地給了我們極為可靠的第二組參考。當然這也得益於錄音團隊在現場多次除錯後,得到了恰到好處的距離和高度位置。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第二階段錄音

錄音室人員分配也延續了上海錄音的經驗:一位錄音師和三位音訊設計師,溝通規則也同樣。

錄音監聽也延續了上海錄音的策略:請李大康老師根據現場情況選擇他認為需要的話筒和混音配置,而話筒規模的增加,使其也變得比較繁複。現場混音過程中,還需不時調整各個話筒的位置與高度。整個錄音都使用這條混音軌作為主監聽,也是後期工作的主要參考。在混音軌道正式確定後,依例詳細記錄下每支話筒的距離和高度,且這輪記錄需要更加詳細,因為錄音會分兩期進行。琴的位置、話筒位置與高度都必須準確記錄,那是兩期錄音的基本保證。此外,因為內容結構的複雜,現場的溝通規則與記錄也需更加嚴謹。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北京的錄音是從IR資料樣本和用於再合成技術的樣本開始的。因為琴的不可破壞性以及測試環境限制,無法做到“標準”意義的腔體聲學測試方式。經過現場對琴體內側板料狀態的評估,我們決定使用同期錄音中對人體皮膚無刺激的雙面膠,將DPA 4060話筒固定在龍池和鳳沼的琴體內側底板上,且使用同期錄音常用的防蹭棉做防護。裸露在琴體外的線,也採用同樣方式固定。為了多份選擇、也是備案,額外使用了兩支Schoeps MK4話筒,伸進龍池和鳳沼內錄製外部測試訊號。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方式並非標準意義的腔體共振資料採集方式,但IR方式在有限條件下是一種簡便易行、且較接近的腔體共振特徵採集方式,同時對於後期資料的篩選和評估工作是相當有挑戰和壓力的。

注:IR資料的採集用於後期再合成方案,主要作用是在樣本合成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共震腔諧波補償或者修正,確保合成後的樣本充分具備原琴的特徵,並且與錄製的樣本在聽感上匹配。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而隨後再合成技術所需樣本資料的錄製,和正式樣本錄音無異,連流程也完全一致,按部就班即可。之所以選擇在錄音開始階段就進行,也是來自上海錄音的經驗:這一階段的專業演奏家體力和心力狀態都比較良好且穩定,可以滿足樣本所需的、較為機械式的準確性要求。考慮到林晨老師的演奏習慣和特點,在前期安排這樣的工作,也為演奏家、錄音師和音訊設計組三方提供了良好的磨合機會,可以提高正式錄音效率,也可以現場驗證與調整錄音策略、崗位任務分配等細節。

錄音現場溫溼度

第一天進棚準備階段,我們就注意到錄音棚的溫度偏低、溼度較大。時值北京初春,雖早已知曉琴對溫度、溼度的敏感,但並未特別關注,只是做了記錄。但第二天開始,琴的音色開始了微妙的變化,並不明顯,且在可接受範圍內,但還是引起了關注。於是接下來不時觀測棚內的溫度溼度計,也就此問題與林晨老師溝通,以瞭解這張琴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同時也擔心溫度過低會讓演奏家無法承受。錄音第三天,琴的音色出現了更加明顯的變化,當日決定嘗試一些改進措施:

  • 錄音棚的空調系統只在錄音間隙休息時間開啟,同時開啟新風系統,利用短暫的時間強力輸送新鮮空氣,錄音開始前即關閉,如此也可有效降低環境底噪。
  • 錄音室溫度維持在20-21度,溼度維持在61。這是基於長時間頻繁觀察確定的,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琴的音色才能穩定在相對良好的狀態。
  • 每次間休時間都必須觀察溫度和溼度的變化。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下圖是部分錄音現場筆記,記錄每次間休起始時間、溫度、溼度、音色狀態變化等資訊。如此積累兩天後,即可逐漸根據記錄來評估錄音效率、琴的狀態、音色狀態、以及演奏家狀態。這一評估可以用來預測後續錄音中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前做好充足備案。這些記錄也是後期工作和總結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下圖是錄音後即整理儲存的筆記(部分)。工作日誌——取樣工作的一部分。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錄音時間策略調整

同樣,琴絃也是北京錄音裡比較讓人擔心的問題。絲絃的設計與工藝,恐怕不會考慮每天4小時的連續演奏強度。如果錄音過程中斷絃,新弦可能需要5-7天才能調整到穩定狀態,在此期間的錄音必須暫停。萬幸的是,林晨老師對弦的呵護方法和對琴的熟悉程度,確保了整個錄音的順暢。僅7絃斷過一次,且在一個比較幸運的位置,不需要換弦。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儘管在指法、技法的錄音排期上已充分考慮了演奏家的身體和心力狀態,但在錄音的前三天依然明顯可以看到演奏家的疲勞。第四天錄音的中後期,林老師出現了缺氧和低血糖的明顯症狀。經過長時間休息後,她努力完成了當天計劃。鑑於此我們必須重新考慮錄音安排,但能做的調整都已極限了。當晚經過分析探討,我們想到一個改進辦法,即調整每日錄音時間策略:

  • 原定每日下午13點開始的錄音,調整到上午11點開始。
  • 增加間休頻率,相同指法之間安排10-15分鐘的短時休息,不同指法或高疲勞度技法之間安排20-30分鐘的長時休息。
  • 每日下午18點準時結束,最晚以19點為限。

如此一來,每日錄音工作總長約8小時,比原計劃長,但林老師在錄音棚的工作時間可以控制在4小時左右,此間可以獲得更好的喘息與調整時間。隨著林老師對錄音節奏的熟悉和適應,這一策略也明顯緩解和改善了後續錄音的疲勞狀態。當然,“改善”也是相對而言。“此琴、此人”的設定,要求演奏家長時間處於一個特定的身體和氣息狀態,對心力和身體是雙重考驗。

在後續每日“按部就班”的錄音過程中,常態性地每時每刻觀察、記錄、即時評估和溝通,以確保繁重的錄音工作得以按計劃順利完成。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總結

上海的錄音最終有效樣本數量2591個、典型短樂句79條,後期編輯獲得325個樣本,合計2995個;涉及37種較為常用的指法、技法,歷時6天。

北京的錄音最終有效樣本數量7116個(不含再合成技術生成樣本),73GB(含演奏樣本、運指擦弦噪聲、蘊勢噪聲、錄音質量192kHz/24bit);覆蓋86種指法、技法,歷時15天。

合成技術生成樣本數量3776個,38.61GB(錄音質量192kHz/24bit)。

錄音後期製作歷時41天,將有效錄音樣本、合成技術樣本合計產出10892個音訊檔案,將86種指法、技法刪減合併為76種製作,最終甄選出56種作為釋出內容,以方便終端使用。

整個古琴專案歷時一年多,兩次錄音、兩位個性鮮明的演奏家、兩個讓人敬佩的錄音團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可能也是改變我們自身的一次重要人生體驗。這背後還有很多不同部門的同事傾力相助,我們才得以心無旁騖地完全專注在取樣錄音工作中。

基於兩次全流程錄音的經驗而言,無論音訊設計團隊能力如何,都應謹守基本的專業規則:

  • 認真細緻地留下工作日誌。
  • 詳盡的前期工作,重視評估和快速全流程測試,不輕視任何一個環節。
  • 明確目標,且在計劃實施前對過程、以及最終交付結果有完全清晰的共識。
  • 完全理解和信任合作團隊的專業能力,悉心聆聽對方,並取得對方的理解和信任。

高質量的樂器取樣從來都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職業化程度很高的團隊,在專案管理、成本控制、流程規劃、錄音計劃、錄音技術、後期技術、合成技術各方面具備系統性的專業認知和能力,在音樂學、樂器聲學和人文上儘可能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要對專案特定的樂器有全面且儘可能深入的瞭解,尤其理解它的表達特點和語境,以及背後的歷史與現狀。要有善於發現問題、高效解決問題、有效利用所有資訊進行快速準確評估的能力……而這些專業能力養成的背後,都是一份執著的熱愛和責任感。

細微處,見心聲:古琴取樣紀實

我們需要聆聽和捕捉的,不止是古琴絃的物理震動,更有今琴人的心絃撥動,感受古樂的志遠傳承。

細微處,見心聲。


來源:NExT Studios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wURVScrRhYbiQ7ImzPde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