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論壇紀實 | 智慧駕駛行業需要更多這樣的激辯!
机器智行發表於2021-07-16
將不同的觀點擺上檯面,面向公眾進行辯論,這在大大小小的開放式論壇中,實屬罕見。而近日,在由東浩蘭生及機器之心-Auto Byte聯合主辦的「WAIC智慧出行論壇」中,一場貨真價實的「圓桌討論」環節受到了廣泛關注。這場圓桌嘉賓的參與者包括華為智慧車雲服務CTO喻傑、AutoX創始人及CEO 肖建雄、嬴徹科技CTO楊睿剛,以及的盧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張英。在Auto Byte副總裁曹錦建議大家啟動「插嘴模式」、暢所欲言後,諸位嘉賓打破了傳統印象中「依次問答」的沉悶形式,對他人觀點大膽提出異議,並就自動駕駛路線、成本及商業化等層面問題進行了一場專業且激烈的辯論,氛圍熱烈,展現了新時代自動駕駛行業應有的學者精神。此舉引發了線上及線下媒體觀眾們的強烈反響以及一致好評,現場也響起了他們發自內心的掌聲。「從業多年,還真沒見過這樣有意思的論壇圓桌環節。」一位媒體人這樣評價道。未來,Auto Byte希望在相關活動中能夠延續這種學術精神,因為我們不僅需要更多地將現實問題擺在桌面探討,也深知只有這種執著和思想碰撞,才能促使行業走向新的高度。右一為AutoX創始人兼CEO 肖建雄以下,為本次圓桌環節的完整影片及文字速記,供大家瞭解詳情:
主持人:身為媒體人,我希望開啟一種「插嘴」模式,大家暢所欲言,讓氛圍更隨性一些。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其實比較宏大,不過可擴充性也比較高,那就是「我們距離高階無人駕駛的普及還有多遠」。開始討論這個議題之前,首先想請教一下喻總,我們知道資料就是自動駕駛的命脈,如果我們想實現全場景連線自動駕駛的話,我們需要跨越多高的障礙,才能實現未來的藍圖?喻傑:我想各位都有一些見解,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比如說「跑了多少英里就可以、積累多少資料就可以」。之前吳總介紹的時候也提了,比如說美國的一些智庫大概提出來,我們大概需要測試可能10億以上的英里數才能達到人類自動駕駛的水平。雖然這裡提出的是「全場景」,但在我們看來,恐怕還得分場景來看:像肖總這邊如果是做Robotaxi,可能需要的資料量更大、產品更復雜。如果像吳總說的我們做一個封閉園區,相對來說好一些,產品比較可控。不同公司應該有不同的想法,在我們得到的業界資料中,比如其中一家輔助駕駛公司,已經跑了很多英里數,資料約為幾十億。這就是各個行業的現狀,但並不代表是一個門檻或者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對資料的訴求恐怕會是無止境的,我們並不認為到了一定階段就算是安全了。事實上對於消費者,對於2B的業主方,他們總是要持續提高效率。在此情況下,我們對於資料的積累追求是無止境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可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對於資料本身來說,我們可能還要強調資料的有效性。如果是在封閉園區,不斷轉圈也可以積累很多里程,但是出去對於別的場景可能就是無效的。所以應當如何挖掘?可能需要行業裡的所有公司一起努力。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希望做一個工具鏈,無論對於自動駕駛也好還是主機廠也好,都能夠幫助大家加速這一程式。大家還是各有所長,或者對於自己的領域經驗的積累。我認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無論是算力、演算法,還是資料,可能演算法的積累方面目前是被大家忽視的,應該把這一塊的重要性提升起來。我們在座各位其實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很多積累,他們可能對於這方面也有其他的認識。華為智慧車雲服務CTO 喻傑
主持人:您說的資料、演算法、算力都非常重要。這讓我想起最近AutoX剛舉辦第五代系統釋出會,算力級別很高,可達到2200 TOPS,為何L4級自動駕駛需要這麼大算力? 肖健雄:L4級別完全無人駕駛,特別是Robotaxi領域,在路況處理環境方面非常具有挑戰性。所以除了大量資料以外,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解決透過比較可觀的資料能處理絕大多數的機器學習,學到絕大多數的應用場景或者說百分之百的應用場景。這種時候,我們首先需要多種感測器的融合,V2X在幾天前釋出的第五代系統裡面有50個感測器,有28個800萬畫素車規級高動態範圍的攝像頭,有6個鐳射雷達,其中都是最高解析度的128象限的鐳射雷達,有4D毫米波雷達,這些資料量相當龐大。如何能處理這麼大的資料量?就需要非常強大的算力,這也是剛才您提到的我們有2200 TOPS算力,可能是全中國最高的車載計算平臺的計算能力。我們覺得AI很難,但並非因此就不去解它。AI很難,Robotaxi很難,我們怎麼解?就需要非常好的感知系統和感測器。高解析度的感測器就需要非常好的計算能力,才能處理完這些資料。所以我們採取的是正面迎敵的方式,知難而上,做好準備,從軟體、硬體上最底層的準備解決非常難的難題。同時回到上個問題,我想也補充一點,業界大家經常覺得資料越多越好,其實這有個前提條件,就是有效資料越多越好。另外有效資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高質量的資料越多越好,高質量資料意味著什麼?比如說我們在做無人駕駛,有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等,這麼大的資料量每個小時可能產生超過1TB的資料量,這是有效資料。但是對於Robotaxi來說,比如說特斯拉你有10個120萬畫素低解析度的攝像頭,這樣簡單的一些行車記錄儀類似的資料,對於Robotaxi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因為我們在Robotaxi領域你要求的精度非常高,你需要依賴非常好的感測器收集到的資料才是有效資料。而依賴輔助駕駛的資料,對你的作用基本上跟你網上下載一些行車記錄儀的影片,其實沒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沒有人天天網上下載行車記錄儀的影片進行機器學習?因為他只能作為一個開始的訓練,當你真正開始處理最後的最難case的時候,這些資料完全沒有作用,而且甚至會讓你更加難受,可能會產生很多噪音。因為現在絕大多數機器學習都基於監督學習,就意味著人要標註出有效資料。比如說你有幾百臺車,你的資料量是否不夠?其實恰恰相反,大家想一下每臺車每小時產生超過1TB,假設每天就跑10小時,一臺就有10TB的資料,你有幾百臺車,每天就有將近1PB的資料。機器學習為什麼學?就是從人身上學,就需要人工的速度。所以有效資料,基本上全世界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家公司敢號稱有1PB的資料全部被標註過,1PB的資料只是幾百臺車跑一天10個小時的資料。所以說特斯拉有越多的車、資料量越大,好像就能解決人工智慧?恰恰相反,其實特斯拉硬碟空間非常小,裡面的網路頻寬非常小,網路流量又是很貴的,資料基本上就是現場採集現場扔掉,基本沒有任何作用。所以特斯拉的資料無法上傳到模擬器裡面進行高畫質模擬的,所以這些資料只用了當天現場測了一下,所謂的“影子模式”,然後就現場扔了,再也沒有辦法重複利用。不像Robotaxi,我們的資料都是可以在模擬器裡面無數次進行模擬,一次資料可以N次使用,這個效率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覺得在資料領域,整個行業有很大的誤區,以為越多越好,不在乎質量。其實恰恰相反,大家一定要在乎資料的質量,只有保證資料質量情況下一切才有意義。資料質量意味著需要很大的儲存空間,需要幾個TB的儲存空間。比如說我們為什麼在車上就有32TB的儲存空間?就是因為這些高質量資料記錄下來,才能真正有用。所以我們為什麼需要這麼強大的算力、儲存空間?這恰恰就是為資料而生,為了能夠有效記錄這些高質量的資料,有效處理這些高質量資料,有效進行高解析度的高畫質的模擬,在模擬器裡多次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資料能力。嬴徹科技CTO 楊睿剛主持人:肖總用高算力需求體現出我們的高質量資料的需求,Robotaxi普遍是應用L4級的技術,而現在一些自動駕駛公司是按照L3、L4、L5漸進式的技術路線,楊總認為這個路線是否可行?因為現在業界也有很多支援和反對的聲音,您是怎麼看待的?楊睿剛:大家都覺得自動駕駛裡面重要的是有效資料,有效資料是不是感測器越多就有越多的有效資料?這個我們是可以討論的。首先L3、L4、L5,他們在定義上只要到了L3的級別,機器會成為駕駛主體,而不是人,這和L2有很大區別。所以說任何L3的車不管是從L3還是L4、L5的車,不管是從軟體架構上、感測器配置、對底盤的要求,都沒有本質區別,它們只有「精確度達到95%」和「精確度達到99%」的區別,但是從硬體和資料的角度來說,它們是沒有本質區別的。所以說我個人也不認可說拿行車記錄儀在路上採資料,因為行車記錄儀太少了,根本沒有做到360度全向。但是如果說一輛車帶了全套的感測器,上面有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也有攝像頭,而且帶了足夠的資料記錄能力,這樣採集到的資料是完全可以為迭代式發展提供有效的資料。另外我要再說一點,剛才吳總也說了我們已經進入到自動駕駛下半場,從模型要變成量產,坦白來說我們嬴徹做的就是量產卡車的專案,我個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做量產的自動駕駛是戴著「緊箍咒」的自動駕駛:換句話說,我們要考慮的不光是安全和舒適性,還得考慮到車規級的硬體和功能安全,還有重要一點是還要考慮到成本。只有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自動駕駛技術才能普及,這一點我在嬴徹做自動駕駛深有體會。我覺得我們現在已經過了透過堆料來做自動駕駛的階段,我們必須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做可量產的、能讓大家普及的自動駕駛。這是我的觀點,只有L3、L4、L5是循序漸進的路徑才能採集到足夠多的有效資料。肖健雄:我可能不是很認同,不是說行車記錄儀裝6個360度就叫有效資料,我覺得資料質量非常重要。未來不好說,大家看2021年的今天,全球在哪個地方有無人駕駛?現在只有兩個地方,在美國鳳凰城有無人駕駛,在深圳有無人駕駛。這些無人駕駛的車裡面,每臺車有多少個感測器?都有50個。我們不是說感測器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夠,不夠絕對沒有辦法無人駕駛。而且這不是個數的問題,如果它都沒有很精確地看到物體,那不可能無人駕駛。剛才楊老師說到車上可以裝鐳射雷達,如果你把車的感測器都裝上了,那也不便宜,也不是量產價格能接受的L3系統。如果你把感測器都裝上,它就是L4的車,乾脆你把它當成L4來用賺更多的錢。所以這一點,我們也是覺得L2、L3價格卡的很死,感測器配置不夠,那它的資料必然不是有效資料。而如果裝備了足夠L4的感測器,這時你再當做L2、L3用,技術上當然有效,但是實際上很難操作。因為一個L3的功能,其實大家都不願意花這麼多的錢來支援,這也是我們堅決認為L2、L3絕對不可能進化為L4,L4也不可能降級成L2、L3。這就是飛機和火箭的區別,飛機的原理是基於空氣動力學,飛機也有飛機的限制,價格不能太高。但是如果你要上火星、月球,你第一天就得知道你造的是火箭,你飛機飛得再高都飛不過大氣層。如果你造的是火箭,第一天就要想清楚造的就是火箭,火箭要怎麼造零件一點都不要少。所以我們堅決認為,資料有效性一定是在同類資料才有效性,同時這些感測器如果都裝上了,資料真的有效,那他就是L4車的價格,乾脆你就當成L4來用。這是我們探討的問題。 楊睿剛:首先我們這是自動駕駛的論壇,我們說的是造車,而且是一輛能夠普及的車,能夠讓我們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車。大家可能覺得鐳射雷達很貴,但是實際上鐳射雷達的價格現在已經比原來有了兩個數量級的下降,在量產車上鐳射雷達1000人民幣,嬴徹用的鐳射雷達8000人民幣,並且是符合車規級的,換句話說它可以跑5萬小時不出問題。首先我相信,既然都是做自動駕駛,也不會有人把六個行車記錄儀放在車上,那叫做實驗室的遊戲。我們做的是車規級的車,嚴格按照車規級去設計,而且我們也堅定的相信採集到的有效資料,可以用於L4/5進階的資料,只要我們的感測器不少,只要我們的感測器能記錄下來並且做到時間同步,這些資料都是可以拿來做模擬和訓練的。我覺得我們做自動駕駛,特別是量產自動駕駛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成本控制,剛才說有幾十億公里的資料,大家可以算一算,如果說是一輛小車,一輛Robotaxi,一般Robotaxi在城市裡開速度比較慢,一天可能可以開300公里很高了,這樣的話一天300公里,一年365天,一年大概10萬公里。如果說我們達到百億數量級的資料,車隊的規模就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透過一輛車跑,肯定是幾萬輛車跑。我不認為會有自動駕駛的公司,能夠用不產生盈利的自營車隊,去進行上萬輛車隊的測試,特別是當它有50個感測器的話,我覺得那個價格是個天文數字。 右一為的盧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 張英
主持人:我們們的「插嘴模式」果然很有效,兩位技術大咖都各自給我們算了筆成本經濟賬,也歡迎二位去各自的WAIC展臺相互參觀,講解交流。接下來我想問一下張總,也是代表廣大媒體朋友提問,因為我們對於的盧這家公司所知甚少,但是經過查閱發現的盧在自動駕駛方面專利數量非常靠前,之前的盧的精力主要聚焦在哪些方面,未來公司的整體規劃是什麼? 張英:剛才和大家聊的時候就在講的盧的目標是做一個大玩具,用造機器人的方式來造這輛車。首先我們談感知、決策,以及控制……我們認為自動駕駛未來的瓶頸應該是控制範圍有多少,橫向移動的控制精度、縱向移動的控制精度、制動距離,這些極端環境決定你的範圍。第二是你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我剛才看到有一張圖片,是在強光環境或者惡劣環境下讓車高速開,把我們消費者當傻子嗎?那麼強烈的環境下,你敢高速開,坐在車裡面的乘客會怎麼想?我們今天要提供的不是一個技術,而是產品,我們要處理技術消費者和產業監管者之間的關係,因為車畢竟還是公共安全的產品。當我們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從根上來解決這個問題,我特別贊同肖教授剛才講的,你一開始想造什麼,就決定了你的技術架構要圍繞什麼東西去跑。的盧要解決什麼問題?舉個例子,就拿側方位停車來說,的盧可以做到車頭與前車的車尾只有15公分,如果你橫向的控制和縱向的控制做不到,你怎麼停的進去?這基本上是現在感測器測距的極限,我就要做到這個樣子。我的目標是當消費者開著這輛車去任何環境的時候,只要在15公分這麼狹窄的情況下能夠停得進去。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消費者所想的問題,你想的問題不重要,到最後所有的消費者都不買單有什麼用呢。如果作為一個產品經理而言,現在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輛自動駕駛計程車,我需要的是隨時互動的自動駕駛的計程車。比如說前面左轉,比如說我的同事在前面,幫我停在路邊接他。我們要重新思考機器和人的關係,而不是單純的把某項技術作為這個產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在算力平臺,在我們感測器呈像的編碼,這些最核心的地方我們下功夫。的盧最近幾年,比如說分散式的系統,我們用來做影像編解碼的部分。我們現在談得很泛,只在談自動駕駛當中的感知決策部分,整個車如果要想做到商品化,需要解決的問題多的多。所以的盧為什麼說我們花兩年時間積累了這些專利,可還是遠遠不夠,的盧後面要加大精力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規劃是什麼?的盧能否花2-3年的時間提供一個大玩具給消費者,如果我們的消費者都喜歡,你不用講L5、L4、L3,我不看,我看的是你怎麼解決我的需求。自動駕駛私家車也好,計程車也好,如果我想去的地方都不能讓我很安逸、舒適地去到,那我還不如自己開一輛車,我要你的自動駕駛幹什麼?智慧裝置最難的地方是,如何讓智慧裝置和使用者心理預期之間取得平衡,如果你做的動作、控制、所有有效性的事情是使用者最想要的,這不就是機器人嗎,這不就是我們產業孜孜不倦所追求的要做的事情嗎?如果要做這種事情,就需要有革命性的架構,革命性的架構決定了我們怎麼看這個裝置。功能的問題要靠技術解決,驅動功能的是使用者需求。我們強調產品驅動軟體,軟體驅動硬體,如果我們做到這些,我們認為在未來的2-3年,我們有可能提供一個長得既好看,又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使用場景,又讓你覺得有趣的大玩具。比如當你想要賽車的時候可以開一個漂亮的甩尾,比如說當我看到極窄道路的時候,難道我們還要找一個人說幫我看看能不能透過嗎?這是技術的恥辱。我們認為技術就要解決消費者關心的問題,當我的問題解決了消費者問題之後,剩下的什麼物流、taxi那些問題都不是事兒。的盧就是要做通用,就是要做一個大玩具,和我們的消費者一起成長。我們認為自動駕駛未來要克服的問題,不僅僅是法規問題、技術問題,更大的坎兒等著我們,是消費者如何理解你,如果你的消費者不買單,你永遠也是零。主持人:聽起來的盧就是默默打造一款超過消費者期待的大玩具,我們也對這個產品越來越好奇。各位專家都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現實框架。下面我們探討一下很宏大,可擴充性很強的問題,“我們距離高階無人駕駛的普及還有多遠”,您甚至可以將其視作判斷題,也就是“我們是否能實現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 喻傑:首先我們看這個標題,跟之前拿到的有點不一樣,我們定義一下什麼是高階自動駕駛?如果是L3以上,從技術層面和法規層面上來看,其實是比較大的挑戰。L3以上,一般來說機器對於全部的駕駛行為要負責。從量產車型來說,目前一般都避免談L3以上,所以就出現了L2.99這種講法,無非就是避免法律上的問題。同時,技術上的挑戰也是很大的,我們多大程度上能做到高階的自動駕駛?待會兒可能楊總和肖總應該是有不同的看法,我個人覺得可能在限定範圍內,當然要看我們的範圍有多大,車隊有多少。拿Waymo舉例,它的確實現了高階自動駕駛,而且也開始讓真正的使用者和消費者受益了。當然他的商業模式是否成立?這個我們可以再分析。但是他畢竟是在那個小範圍之內,可能還不斷在擴充,但是他還沒有拓到另外一個城市。從這個角度來說,怎麼算是真正的普及?我們可以探討一下。另外一點,比如說輔助駕駛這一塊,比較大的可能性還是不斷擴充自己的ODD。我們從簡單的車道保持,到現在也有一定紅綠燈識別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比較常見的還不會是高階自動駕駛,大家在短期之內能夠得到的,還會是輔助駕駛或者高階的輔助駕駛,我們不談L幾,但是大家可能出於技術上的考慮或者法律風險上的考慮,應該都會限制住不叫L3,我認為這是比較長期的過程。至於說真正的高階大概有多遠?可能在限定區域內能夠實現了,但是能否比較快速的推廣到更多區域,讓更多人受惠?這點可能會是比較緩慢的過程。當然也聽聽其他專家的觀點。現在如果說真正定義的高階是放手給機器的話,我認為還是需要時間的。肖健雄:假設這個定義是完全無人駕駛,就像Robotaxi一樣,這得看我們說的是多大範圍?如果我們是說一個區域,比如說Robotaxi在深圳某些地方已經實現了無人駕駛,在今年1月份已經對外公開試運營了,包括去年一整年都在深圳進行無人駕駛的測試,如果這樣的話已經實現,所以這個數字是個負數。但是大家說如果是整個城市,現在畢竟還是一個區,但是如果像Robotaxi這種應用,基本上你不需要好幾個城市,不需要跨城,但是在同一個城市,這種我們覺得是相當近的未來,可能2-3時間內是可以實現的。因為一個區你能搞定,像Waymo我也體驗了一下他們的科技,鳳凰城不是個很小的城市,它在裡面可以進行自動駕駛。如果能夠實現這種規模,那麼理論上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它更大的規模,當然鳳凰城的路況相對比較簡單。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城市搞定無人駕駛,我們的答案是2-3年。但是如果全中國無人駕駛,可能需要時間,可能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才能普及到全國這麼多的城市、城鎮,因為中國是相當大的國家,我們們國家真的很大,不像新加坡一個城市就能搞定的,所以確實需要一定時間。但是透過這個話題和前面的討論,可以把兩個結合一下。我覺得現在整個業界都有兩個完全矛盾相反的聲音,一方面高階無人駕駛是否能實現,一方面有人懷疑一輩子都別想看到這個東西。另一方面,大家今天在想還沒有實現的東西是不是太貴了?要便宜一點。我覺得如果大家真覺得很難,就不要想著怎麼減那幾塊錢讓它更難。就像上火星很難,那造個火箭是不是就得考慮一下不要給它成本壓的那麼低?我覺得兩個聲音同時存在,一方面有人覺得太難了,永遠做不出來,有人覺得太貴了,我要搞的特別便宜。輔助駕駛和無人駕駛,升級升級就變成無人駕駛了,兩種聲音大家仔細想一下,邏輯上相互衝突有矛盾的,你要是真覺得那麼容易,真的容易降價格,就不應該覺得他做不出來。所以這一點我指出來,兩個聲音也是透過今天這個論壇拋磚引玉,我只是想指出這兩種不同的聲音其實是自相矛盾的。我們包括我本人的觀點,既不是這邊也不是那邊,是在中間,有人說是不是比較激進?其實我是最不激進的。我覺得無人駕駛很難,確實不容易,我們要加很多高精度的東西,確實很難,我們做足了功夫來打這場硬仗。但是我們也不會覺得它難到做不出來,所以我們處於中間狀態,既不覺得它很容易,也不覺得它永遠做不出來,我覺得這兩個都是比較極端的觀點,我們覺得比較積極向上的觀點,就是我們們迎難而上,因為它難需要感測器、需要很強的算力、需要很強的架構,我們們作為一個行業一起頭腦風暴,一起發揮創新思維,想著怎麼解決這個難題,而不是懷疑它根本做不出來然後就不做,或者覺得它特別容易做然後我們們什麼都不幹就可以實現自動駕駛。這是我們借這個話題引開的更深層次的,大家如果真覺得這個很難,應該開始集思廣益發揮創新性的思維,來解決這個難題。主持人:剛才我也差點兒要插嘴了,我覺得鳳凰城的路況和北京的路況相差甚遠,現在中國也是有了第一條自動駕駛高速公路,另外也是有了6個車路協同試點城市,是不是需要等待整個城市煥然一新才能實現高階無人駕駛的普及? 肖健雄:我想補充一點,鳳凰城的路況很簡單,所以自動駕駛很容易。其實這個觀點表面上有道理,但是實際深層面,作為一個技術人員的角度不是很站得住腳,因為一個再簡單的路況,也可能突然有一個小孩跳出來,所以這個路況其實很難可控,可能剎那間0.1秒內可能一個很簡單的路況變成非常複雜。所以Waymo既然有信心能夠在這裡完全無人駕駛,說明這個城市非常靠譜。不要單純說路況簡單,99%簡單這個不難,難的其實本來就是那0.1%,0.1%再簡單的路面,可能一剎那間突然很難。這個邏輯也可以用在高速公路上,高速公路場景好像很簡單,絕大部分情況確實很簡單,但是比如說前面撞車,兩個人打架,一堆人下來圍觀,這個時候你不能說一個車高速開過來我們們就不理,我們們就把他們全撞了,這肯定不行。有些東西看起來簡單,實際難度相當大的,包括鳳凰城、高速等場景,如果要真正實現高階別無人駕駛,絕對這個系統需要非常強,才能確保在0.1%發生的時候,有辦法能處理它。主持人:的確像您說的,很多很細微的場景,即使我們很難遇到,但是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難題。想問一下楊總,您覺得重卡這邊面對的比較難處理的場景有哪些? 楊睿剛:重卡的最大問題,首先是高速運動和高載重量,這個對於我們的感知系統提出了很多要求,世界上最好、最貴的鐳射雷達,恐怕感知距離也只有200米,重卡的剎車距離從100公里/時剎到0,要150米。所以說我們對於系統要求,至少看到300米以外,目前沒有任何鐳射雷達能夠看到這麼遠,我們只能透過計算機視覺的方法,透過多個高畫質攝像頭把這個距離看到非常遠。第二個難點是控制,在車的重量方面,重卡輕載16噸,滿載49噸,Robotaxi大概為2-2.5噸。而且重卡是兩節的設計,所以剎車剎得不好,就會產生非常危險的摺疊,所以這些都給重卡自動駕駛場景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回到「高階自動駕駛離我們有多遠」,我剛才看了還是普及的自動駕駛,我覺得高階自動駕駛現在就有,純無人礦卡在澳大利亞那邊開了三、五年了。可如果說要變成普及的、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的純無人駕駛,不管從技術來說還是法律法規上來說,我個人覺得至少得有5-10年才能真正感受到脫手脫把,讓車真正變成大玩具。我們這裡都是做自動駕駛的,都是最終要給使用者提供一個產品。在這個定義下,做重卡和做Robotaxi還是很不一樣的。任何商用車都是生產工具,所以我們要想讓產品能夠產生效應的話,就必須要算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總體擁有成本)。如果多花了20萬、30萬把產品買回來,在重卡3-4年生命週期裡面,到底能否把這個錢收回來?從重卡司機現在的效益成本來看,一個司機大概一年15萬,3年就是45萬,換句話說,我的成本上限就是45萬,如果系統超過45萬,那不管是再高階的自動駕駛也沒有人會用,因為用它就是虧錢,這個和乘用車還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做自動駕駛特別關注的就是成本,既然大家做的都是商業化的行為,我們都得考慮成本。Robotaxi運營的成本大家現在都還沒有算明白,那筆賬還是挺難算的。最後我要說的是,我相信在座諸位都認為自動駕駛已經不是IF(會不會來)的問題,而是WHEN(什麼時候來)的問題,所以我對於高階自動駕駛的普及還是很有信心的,但是道路很漫長,前程也是很艱鉅的。主持人:張總,您從乘用車這方面談一下比較宏大的議題?張英:第一,我們稱之為樂觀派當中的悲觀派。首先,對於自動駕駛會不會到來,或者說機器人這個命題會不會到來,我們充滿了樂觀,我們認為這一天不是等你老了才會到來,應該很快就用上。而之所以說悲觀派,是因為以現在的產業環境和現在絕大多數的公司搞不定這個事情,包括所謂的高階無人駕駛。舉個例子,我們未來也會把在制動方面的所有專利和技術開源出來,比如說150米制動問題,是因為你利用現在廠商的能力,只能做到150,我們就要解決這個問題。張英:如果150是你的數學公式,那你整個工程化會更糟糕,我們就要解決這些問題,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現在很大一部分除了技術的問題,還有工程化的問題,工程化的問題怎麼解決?端到端地解決。比如說制動有問題,我們就在制動的地方解決問題;如果在影像識別地方有問題,我們就解決感測器的問題,解決影像格式的問題;如果我們在算力方面有問題,我們就利用分散式的軟體把整個車從中央計算機變成一臺資料中心。我們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考慮成本、考慮一堆問題,你永遠不要做這個事情。以我們過去的經驗,我們就是不斷克服和解決問題,才能讓幾億的使用者用上智慧手機,以消費者為導向,不斷地做技術創新。當你把核心競爭力構建在工程上,我們認為高階的自動駕駛就已經來了。我再回應一下,我們的盧一直不認可L2、L3、L4、L5,我們認為這是行業自己給自己定義的一套標準。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現在的高階自動駕駛有沒有到來?或者說我們把「高階」這兩個字能不能換另外一個意思解釋?你有沒有自動解決使用者最困難的場景?所以我們認為自動駕駛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一項服務,在最需要你的時候你給他提供服務。當我開著車在一個老的街區尋找美食的時候,旁邊有很多腳踏車亂放,還有道路線不清晰,這個時候才是消費者最需要自動駕駛的時候。的盧致力於要解決的是這種高階的自動駕駛場景,我們始終以消費者視為最重要的力量源泉,然後不斷的從工程角度看哪些地方有問題,我們就在這些地方解決這些問題,解決完這些問題之後再透過生產製造過程當中的質量控制、廣泛的產業鏈合作,把這個成本降下來,這就是的盧夢寐以求的:把一輛好玩的機器人造出來,追上更高的技術,解決大家絕大多數時候所遇到的難題,然後以大家都能買得起的價格讓大家使用,這就是我們講的「科技大眾化」,這才是一個科技公司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