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化對製造業和供應鏈的影響會轉移到製造業勞動力身上,對其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 在追蹤勞動力健康狀況時,開發“勞動力脆弱性”檢測指標,對於降低氣候風險、充分管理和應對這些風險至關重要;
  • 企業和政策制定者可以實施明智的氣候適應和氣候變化減緩戰略,重新塑造商業模式和供應鏈,採取激勵措施,促進經濟效益並加強合作。

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對製造業和供應鏈的影響直接關係到製造業勞動力的健康和福祉。在我們努力提高製造業系統和機構的長期韌性時,我們必須瞭解氣候變化對勞動力健康的影響,並確保製造業寶貴人力資產的韌性。

在這一動態發展環境中,醫療保健的獲取、成本和質量都面臨著重大挑戰,而這加深了受重視不足人群面臨的健康鴻溝。 

不穩定的健康風險

氣候變化對健康造成的各種影響已得到充分證實,無論是哮喘、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還是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健康風險源於極端高溫、惡劣天氣以及空氣、食物和水質的下降。《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數計時》報告指出了氣候變化作為21世紀“全球健康最大威脅”的嚴重性。 

這種威脅已經直接波及各行各業的製造業勞動力。例如,在2020年,僅極端高溫就導致了2950億小時的潛在工作時間損失。隨著氣候變化持續推進,這些影響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預計都會加劇。

迫在眉睫的財務挑戰

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披露工作組(TCFD)指出了氣候變化對財務的多方面影響,例如健康影響、基礎設施破壞、經濟混亂和資源稀缺。此外,在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如果不加以謹慎管理,可能會引發更多財務混亂。 

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對氣候相關資訊披露的要求越來越多,這充分表明,人們已經日益認識到氣候變化是一個重要的金融風險。因此,將氣候因素納入金融決策就變得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全球經濟的韌性和勞動力的福祉。

弱勢群體和製造業的作用

氣候變化和健康不平等的根源和上游驅動因素往往是相同的。弱勢群體往往首當其衝地受到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這對製造業的很多勞動力來說都是如此,尤其是那些偏遠地區的勞動力,因為他們獲得醫療保健的渠道有限。即使企業的主要業務運營地不在這些地區,其供應商也往往會在這些地區。在評估氣候變化對企業的風險時,我們必須重新考慮為脆弱的勞動力群體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正如Kaiser Permanente環境管理執行主任Seema Wadhwa所說:“透過整合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專業知識,我們可以制定全面的戰略,從而解決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勞動力健康之間複雜的交叉問題,實現包容性和影響力。”

勞動力健康和製造業韌性

由於員工的健康福利通常由僱主來提供,因此企業會對人口健康產生重大影響。企業領導者必須積極主動地培養員工抵禦氣候健康影響的能力。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制定的“培養抵禦氣候影響的能力(BRACE)”框架在這方面為社群抵禦氣候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提供了指導。

為了應對這一複雜局面,企業可以採取多種策略:

  • 評估勞動力的脆弱性:評估特定行業和特定工作的勞動力在與氣候相關的勞動力健康危害面前的脆弱性,制定計劃,促進勞動力健康平等,提高其韌性;
  • 調整職業健康政策:調整安全政策、裝置和工作流程,以減輕氣候對員工健康的影響;採用自動化和人工智慧;改變工作時間安排,以避免極端高溫或其他危險條件;以及改進安全裝置;
  • 利用先進的醫療技術:實施強有力的包容性戰略,透過利用遠端醫療和其他虛擬醫療服務,擴大心理健康和減壓計劃的覆蓋面,確保所有員工,無論身處何地,都能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 教育促進知情選擇:為製造業工人提供教育計劃,提高他們對氣候變化對其健康的影響、氣候變化引起的食品安全和保障問題以及採用可持續做法的認識,使他們有能力做出知情決定,推動減輕與氣候有關的風險;
  • 追蹤勞動力健康狀況:把勞動力的脆弱性作為一個監測指標,評估其對氣候風險減輕的敏感性及其充分管理和應對這些風險的能力。

美國先進製造業中心營運長Stephanie Wright表示:“某些勞動力群體反覆暴露在壓力之下,久而久之就會積累成身心健康問題。因此,企業應制定並採用追蹤勞動力健康狀況的指標。”

嵌入氣候政策倡議

政策制定者在推進可持續性、韌性和勞動力福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 重新塑造供應鏈和商業模式:將以生產者到消費者的直接價值流為基礎的線性供應鏈轉變為數字化網路化的敏捷生態系統,以刺激需求方的規模經濟,並優先考慮可持續生產的供應商。將供應鏈數字化,以培育流動的流程,塑造創新的商業模式,如迴圈經濟(二級市場);
  • 透過激勵措施推動變革:利用稅收減免、贈款和資助計劃等激勵措施,鼓勵製造商採用可持續的做法,同時保障製造業員工的健康和福祉;
  • 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效益:強調可持續製造業的經濟優勢,鼓勵政策制定者和製造商優先考慮可持續實踐,並激勵其採用綠色技術、創造綠色就業崗位;
  • 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促進企業、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社群組織之間的合作伙伴關係,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推動向可持續和注重員工健康的製造業轉型。

世界經濟論壇健康與福祉總負責人Andrew Moose表示:“通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確實是透過人類健康來實現的。透過將人類健康置於中心位置,我們可以提高社會參與度,為政策變革和相關解決方案造勢。”

至關重要的是,要把氣候和韌性倡議嵌入其中,以支援全國各地區的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 

透過優先考慮勞動力的健康和福利,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具韌性、可持續發展的製造業部門,並抵禦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Rashmi Rao

美國先進製造業中心研究員

來自: 世界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