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健康時報報導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周脈耕團隊,南京理工大學循證社會科學與健康研究中心柏如海、拜爭剛團隊等在《柳葉刀》期刊釋出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顯示,預計到2035年,我國平均預期壽命將達到81.3歲,其中女性為85.1歲,男性為78.1歲。

研究發現,中國女性和男性的預期壽命差距,預計將從2019年的6.2歲增加到2035年的7.0歲。到2035年,除西藏、吉林和貴州外,其他省份平均預期壽命的性別差異都將增加。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南京理工大學循證社會科學與健康研究中心副教授柏如海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的預測結果顯示,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大機率能夠完成預期壽命增長目標。全國預期壽命的穩步增加與各年齡段死亡率的降低有關,如嬰兒死亡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也與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腫瘤死亡率的下降有關。”

為何女性壽命要比男性多更多?相對於女性來說,男性的不良生活習慣更多,如抽菸、酗酒、作息時間不規律、不合理飲食等。《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30-59歲男性飲酒率均超過60%,其中40-49歲飲酒率高達63.7%,而女性各年齡段中最高飲酒率也就14.4%。

另外,女性吃飯一般細嚼慢嚥,而男性則常常是狼吞虎嚥或暴飲暴食。女性在外應酬比男性也相對要少。

少在外應酬,多回家吃飯,避免糖分、鹽分、油脂的過多攝入。抽菸、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要勇敢地斷舍離。多吃新鮮蔬果,適當吃些全穀物食物。每週150分鐘的有氧運動(比如每天30分鐘)。

除了生活習慣,女性在情緒釋放方面也有優勢,“男兒有淚不輕彈”便是最好的佐證。“哭泣能讓女性及時宣洩,很好地減壓。”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曾表示。

在對待疾病的態度上,男性更容易大大咧咧,從而忽略一些疾病的訊號,導致一發現就是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期。即使在生病期間,男性的依從性、與醫生的協作關係,與女性相比,也相對較差。

進入老年後,兩性在社會參與度方面也有一個明顯差距。社會融入度就低,不利於心理的健康。相比而言,老年女性更願意融入到社群中,更願意和周圍人玩在一塊兒,也就更容易產生積極的情緒。

自 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