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思與行7/7-學習為什麼要建立閉環系統

weixin_33871366發表於2018-11-21

學習中,在我們確定好學習目標後,需要去做的是三件事

用好學習工具+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堅持。

一、工具

關於學習工具,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聰明的人善用工具,愚笨的人制造工具或不知道用工具。

工具在生活中的意義大家都清楚,用挖地來說,徒手挖地比不上用鋤頭挖地,但鋤頭與挖掘機相比,效率又不知低了多少。

工具的意義就是讓自己在同等的時間,創造更多價值。

學習的工具是什麼? 工具書、筆記本、好的學習平臺。
有利於提升學習效率的都是自己的學習工具。

對於頻繁使用的工具是筆記本,筆記本首選康奈爾筆記,它在內容,大綱、總結三大板塊為個人建立了有效的閉環系統。

二、學習方法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掌握它並加以實踐運用,知識包含新的觀點、新的認知,新的技能、思維的轉化等。

有效學習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疊加。要有累加效應,才算增長了知識,否則投入的時間再多,都只是無效學習。

有效學習需要在掌握好學習方法後才能做到高效持續的疊加。對於大多數人,學習需要遵從PDCA法則。

即:擬定學習計劃、實施、總結、查評、再計劃。

在該階段有些細節需要我們去掌握。如在計劃擬定時需要根據目標要求,用SMART法則去衡量計劃的可行性。

SMART法則: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合理的、有時間限制的。

計劃可行,才能有效執行。在執行中,對於學習,需要做到對學習內容的提前預習。預習的作用根據學習效率統計,作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佔比為20%左右,預習是為了讓自己對需要學習的內容有初步瞭解,清楚在正式學習中,那些是難點,那些不懂,疑問點重在那裡。

有了問題,才能在學習中帶著問題去思考,才能專注於問題點去尋找答案,才能有目的性的向老師、搞懂問題的人或工具書請教。

學習的過程是熟悉知識,這個過程在知識的掌握中,佔比約10%。
在學習中要養成隨手記錄的習慣,沒有記錄,光用眼睛去閱讀觀看,其實,學習過程就如看電影一樣,只是享受了過程的樂趣,快感或感悟只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學過後,沒有記錄,將很快遺忘得一乾二淨。

學習記錄,需要去記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自己的感悟,內容中的重點,金句,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自己未了解到的新知識與觀點等。

學習後,重點在複習與檢測。

掌握知識是否掌握,重在複習與檢測。其學習效率佔比在70%左右。

絕大多數人都非天才,不可能做到過目不忘。

遺忘曲線是學習的天敵,所以複習最為必要。

複習,不是簡單的學完後看看就行,它需要重複的過程。在複習中,需要將學習中記錄的知識點、新觀點、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每次重複,都是一次新的嘗試與認知,他需要自己將個人新的感悟與認知進行歸納總結。

檢測,是檢驗自己是否將知識點掌握牢靠的最佳方法。這與讀書時代,老師定期組織進行月度測試,半年度測試道理一樣,通過檢驗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去查詢漏點與薄弱環節,在複習的過程中有重點去強化。

再計劃與迴圈
再計劃與迴圈是在學習中慢替代快的最佳方式,這種方法是為了鞏固與強化,新的技能需要反覆的練習才能熟練。

用學習開車比方,掌握了駕駛技巧會開車,並不代表著能夠將車開好,在實際開車過程中,個人會遇到許多新的問題與突發意外,當再次回頭重複學習的過程,會發現之前因為認知與經驗的不足,有許多的漏洞。當通過再計劃與迴圈學習,就會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更上一層臺階,用戰略的眼光去制定並開始更有深度的學習。

這種意義與差異是初始計劃、學習與複習無法獲得的。

三、堅持

堅持,是在確定學習目標基礎上做出的選擇。

對於只需要瞭解、熟悉的知識點,花費過多時間與精力投入意義並不是太大。

但對於個人必須、必要、重要的技能與知識需要堅持投入。

他需要持續圍繞目標,有規劃的進行時間投入。投入的是自己在制定好學習計劃與學習方法後的時間成本。

結果的檢測就是看自己是否達成目標,是否能夠熟練運用。

總結

每個人因為環境、自身要求的不同,設定的目標已有很大差異,找到目標,確定好目標,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差異、長遠規劃、期望去制定。

目標雖然不同,但學習的路徑與方法卻有共通性,那就是都要建立一套學習閉環系統,有結果與沒有結果的差異主要還是在於執行力上。

有效執行,在於真正堅持去投入與實施。堅持的意義在於,就算在慢,在目標清晰的情況下,已會如蝸牛一樣走到終點,看到勝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