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到年賺百萬

翻滾的天使發表於2018-07-07

記住下面每句話會讓你少走三年彎路----網賺第一人----葉榮添

前言:希望你們能看完每一個字,一絲不苟的遵循這裡面的建議,其價值遠非你參加某些培訓所能比擬的。

說起來慚愧,好久沒有親筆寫過文章了。一度覺得,是否偏離了初心。

當初那個一天原創三五篇文章的自己哪裡去了。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很多讀者在後臺留言,強烈要求更新。

所以,決定動筆寫點經驗,覺悟,感受。

做網路,確切點說做網賺這幾年,積累了一筆不大不小的財富,更多的是積累也不是銀行卡里面的數字所能提現的。

經驗這個東西可以內化為內功,這裡我準備把這些體驗分享給大家。

說說我的網賺收入回答一個大家最感興趣的問題,做網路後賺了多少錢,過去的2017年賺了多少錢。

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好奇別人的收入,實際上我也不太喜歡回答這類問題。不是說“財不外漏”,隨便說個數字大家也未必當真,頂多落一個可供議論的談資。

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年兩三百萬的收益在這個圈子根本不值得一提。(其實我這種低調的人很吃虧,不太喜歡誇大資料是某種程度的弱點,性格使然,無解)

兩三百萬在武漢這個城市能做啥,買一兩套房子的首付,或者一輛瑪莎拉蒂GT(金融圈子的同仁最喜歡的就是瑪莎拉蒂),再也做不了更多的事情。

身邊太多開豪車住豪宅的朋友,真正能深度接觸到圈子牛人的知情者心裡都明白,沒能達到年收入千萬就沒有太多臉面公開曬收入。

在網賺圈子,年入百萬只是剛剛入了門而已。

所以,我一般是避談收入的。從今天起,別再找我問收入了,除非那天我達到了年入千萬的級別。

拋開收入,整個2017年收穫還是蠻大。

在短短八個月之內,累計社群成員突破一千人

說說社群,客觀的說,整個2017年海濤的社群並不是做的最好的。

首先,海濤做社群的時機也並不算最好,在幾個知名社群一年後才進入這個戰場。

其次,海濤做運作社群的時候,已非藍海。

一大票大大小小的社群前赴後繼的衝進整個市場,瓜分著本就不大的市場。

但是唯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就發展速度來說,在網賺這個圈子,海濤精英會社群人數的增長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而多數人做社群基本在一個星期內就把自己的粉絲利用殆盡後就一籌莫展。

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粉絲資料快速增長,不到八個月內,個人粉絲和公眾號粉絲從一萬飆升到了15萬。

網賺圈子的人會明白,15萬這個粉絲資料在其他圈子算不上什麼,但在網賺這個本就不大的圈子裡意味著什麼。

當然有粉絲不說明一切,這是個網賺創業者基礎資源,就好比基礎設施不足為奇。有了基礎設施,怎樣的運營方案發揮最大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這部分後文再說)

只是客觀說,在那段時間內,論增粉速度,我並不下於任何人。甚至,你很難找到類似的增速案例。

再來談談工作態度,海態度是:不比別人努力,有什麼資格抱怨。整個2017年,因為粉絲的快速增長,整個團隊做的還是比較輕鬆。(這也是我有點後悔的地方,在發展順利的時候有些鬆懈)

但是,我要對此刻的每一位讀者說的是,沒有比別人十倍的努力,你真沒資格去抱怨什麼。

而我要說的是,這次聚會的每個人的執行力都不低於我,甚至促使我想要找回曾經那個不知道疲倦的自己。

想想那句被廣泛傳播的那句話:比你起點高的人還比你努力,你還有什麼資格睡懶覺。

有人問,努力了,你就能成功了,就一定會有收穫麼?

沒有。

如果說努力一定會有收穫那是教科書教你的。還有比努力更重要的東西就是選擇。

我拿自己舉個例子,我分別作了三次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工作後的工作方向,我選擇了IT程式設計師。第二次選擇是創業,專案是農業。第三次選擇是作了網賺。(其實第三次選擇是無意間的被動結果)

第一次選擇讓我的工資遠超的大部分同學並且他們很難追上。

第二次選擇讓我第一次選擇的成果付諸東流,一切歸零。(幾年程式設計師積累的幾十萬資金血本無歸)

第三次選擇讓我的收益數倍於第二次選擇帶來的損失。

真的,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的是,在選擇的那一刻,結局已經被大概率的註定了,任憑你怎麼努力怎麼掙扎都無濟於事。

上面說到了我積累了幾十萬精準流量,這裡再聊聊聊流量問題。

無數人熱衷於流量,就像曾經的我也是。其實流量為王是個錯誤的思維,我要對於一心做流量的朋友來說幾點,

①, 流量並不是王道,盈利模式才有王道

②,有了盈利模式流量不是問題

③,一切的流量和粉絲都可以通過廣告來砸

假設,你用15萬粉絲變現了300萬,別人的5萬粉絲變現了800萬。你希望你是前者還是後者。

並且一個顯而易見的理論是:拋去自帶光環的大IP,大流量來源毫無疑問的依託於一個超級牛逼的盈利變現模式。

大家所理解的網賺說白了無非就是鑽空子,找漏洞,投機取巧,遊走於正義與不正義的邊緣地帶,我們行業內稱之為灰色地帶。實際操作中,其中的部分專案已經遠非灰色這麼簡單。

既然網賺從業者多是一窮二白,毫無疑問以小博大空手套白狼是擺脫底層草根階層的最佳方式。

理想的模式:小範圍測試,驗證後通過廣告來大範圍放大。

測試每天盈利200,投入所有的資源和資金來放大一百倍一千倍。

還是那句話:流量只是基礎,套路和模式才是王道。

簡單粗暴的模型“收入-投入”,發揮到極致會產生巨大的威力。

收入→投入→投入→收入→投入……

在此過程中利用積累的資金和粉絲擴充套件更多變現方式。

而有很多人的錯誤在於收入後就把迴圈鏈條切斷了,捨不得投入,害怕風險,鼠目寸光斷送了原本的大好前程。

還有一種比較傻逼的想法是,“等我有流量了,收益自然就來了”

我告訴你,你永遠等不到你“有流量”的那一天,即便那一天來了,你也未必就有多大收益。

給諸位一個忠告,在你開始做一件事情之前,除了小範圍測試來迭代驗證,還需要花時間在盈利模式的思考上,開發出越多可能的盈利模式則我們的專案越可能成功。

往往,一個粉絲或者一個流量,變現方式是多元化的。比如他買了我們的課程,他同時也有跟著我們做專案的需求。同時他還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合作方給我們帶來收益和資源。

即便他只買課程,買了A課程後難道就沒有B課程的需求麼。所以部分公眾號已經開了電商化運營,將粉絲價值利用到極致。

有粉絲的人思考下你的粉絲運營之道。

什麼是粉絲?公眾號關注量,微信好友個人,這些能稱之為粉絲?

實際上並不能。

那頂多只能稱之為流量,或者“路人粉”。

粉絲的真正定義是一定能產生關係,發生交易,保持高粘度繼而超打造高號召力的一種資源。

如果你的流量只是放在你的個人號和公眾號發黴,那這樣的流量並沒有任何價值,這樣的流量也完全不能稱之為粉絲。

所以雖然我的號很少做群發動作,但是適度的群發是右必要的。

另外儘可能創造你和粉絲髮生關係的機會,這個關係不是在微信上茫無目的的聊天。比如說創造一起做專案的機遇。

關於專案說兩句,專案才是賺錢最快的方式,做培訓賺到錢永遠快不過做專案。

所以圈子常態是,做自媒體和擼小羊毛的不如做培訓的,做培訓的不如做專案的。有名的不一定是最有錢的,背後隱藏的大咖太多。不為名,無需名,埋頭帶隊做專案“深藏功與名”。

那麼什麼是專案的正確開啟方式?

對於資金不是很富裕的朋友來說,能快速驗證的專案無疑是最佳選擇。

大忌則是輕易去踏入一個新行業做一個需要幾個月才能驗證結果的專案,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致命的。

簡單粗暴則是最佳策略。一個專案設計得越複雜,變數越多,則失敗的概率越大。也就是說專案簡單性和成功率是兩個正相關變數。

不要想著一下子實現專案所有的小目標。

舉個例子,比如說要你做一個微商產品,你想怎麼搞?

有一部分人的想法是自己去找產品品類,然後找工廠代工,買商標。

由於宣傳的需要,要請美工,請文案,做網站,做營銷,做培訓,設計代理頂層架構。

產品賣出去之前要做售前,賣出後要做售後。

奔波於團隊,工廠,市場,代理之間,忙的不亦樂乎。

這是最好的方式嗎,對於沒有整體操盤水平的團隊來說,一定不是。

環節太多,變數太多,任何一個變數沒處理好,整個目標就遭遇重大挫折。

能快速驗證的方式是直接去做某個產品的代理,先使用別人的資源和力量對整個專案進行快速驗證。

如果可行,就在產品方的庇護下迅速擴大,等你確實積累足夠的力量,這個時候是你另起爐灶的時候。

至於“粗暴”原理,則很簡單,一定要把最大化的資金和力量投入到能直接擴大,裂變,變現的分支上。

當然專案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起來,尤其對於新人沒資源沒裝置沒資金。

這個時候,跟對人比做對事要重要。

實際上,我也不會再做當初的選擇了,或者說大多數人並不合適我當初的選擇。

每天更新一篇原創文章做知識分享,通過長期的積累打造自己的ip和資源。我通過這種方法毫無疑問是收穫了不少。

問題在於,大多數人這樣做大概率是失敗的。

暫且不說能很多人根本沒有那個文筆去堅持寫文章。

在堅持原創的群體中,有心人可以統計下,在這個圈子,真正靠這種方式起來的到底有多少。

又有多少人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

所以,常態就是每時每刻都有新人入場,同時有更多堅持不下去的自媒體開始退場。迴圈往復,似乎是逃不掉的宿命。

更悲劇意味的是,在每天絞盡腦汁的寫原創過程中,我們沉浸在自己小世界眾,錯過大把的機會。

更好的方式是,試著切入一些專案或者忠實跟隨一個你認可的人。也就是尋找自己的貴人。

自己摸索做專案當然是大多數人的做法,誰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創事業。

而選擇一個對的人跟隨卻是一件更有智慧的事情。

首先,你要有毒辣的眼光,看出誰才是值得跟隨的人。

其次,你得要放下一顆不願寄居讓人之下的傲嬌之心。

再次,你要有願意為團隊而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能力。

任何一條做不到,這條路都是行不通的。

我可以告訴一個身邊的真實案例例子,一個海濤精英會的朋友投資60萬創業失敗,但是精英會的聚會上認識了一位大佬,並且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機會。由此,從一年前的落魄進入一年後年入千萬的輝煌。

即便你不想加入大咖,你也一定得傍一個大咖。

無論如何,你得傍大咖,至少也得傍一個。

我沒有去“跟對”某個人,一是並沒有這樣合適的人,二來,受自身性格影響。不願意受別人約束,或者說我更習慣自己做一把手

但是並不意味著真的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我的整個流量來源部分來自網路營銷領域的一位大咖,這裡就不說姓名,但是相信長期關注的人會猜到是誰。

不要覺得自己很牛逼,誰都不需要,這是錯誤的。

你的牛逼只是建立在你的個人有限的眼界上。

怎麼傍大咖,這個方法有很多,核心點在於滿足大咖的某種需求。

是人都會需求什麼,錢,色,親情需求,友情需求,其他能帶來良好的心理感受需求。

大咖也是人,只是大咖的需求要被找到會更難,滿足起來也更費力。

但是有一點,如果你真想傍大咖,一定要創造機會和大咖多接觸,多見面,加強每一次的交流深度。

別妄想通過冰冷的網路榜上大咖,那是痴人說夢。

是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些牛人就在你的萬里路途上。

如果你從來都是窩在你的工作室不出去交流,建議從今天起,邁出你的腳步出去走走。

這個世界的套路太深,深的遠超你我的想象。

整個世界就是坑,我們時刻生活在一個小坑,大坑之中。你越往上爬,會遇到越大的坑。

這個世界也是一個一環套一環的套。你處在每個不同的位置面臨著不同方式不同玩法和不同深度的套路

別告訴我你沒被套路過,要麼你運氣太好,要麼你道行太淺,沒有被套路的價值。

不同的是,我永遠會把被套的經歷當做人生課堂上的一節應用課,吸取得好,這個課程就是財富。

心態放開點,人這輩子,誰不被坑幾回。

除了多踩坑通過自己的慘痛經歷來吸取經驗,行萬里路多和同行前輩打交道也是敏銳觀察力、強悍洞察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

人心險惡,我一直堅信,人與人的差距比人與狗的差距還要大。

出去接觸各種三教九流的人,才能破除迷思,化解危局。深入世界這個危險叢林,只要能存活下來那就是強者。

一個人的見識,閱歷對他的事業有多重要我就不再多說了。

我說點現實的,出去交流是找到你專案的最佳途徑。

虛擬的網路便利了我們的交流,同時帶來隔閡,包裝,欺騙。不去面對面,你很難確定某一個專案到底是否像宣傳那般暴利,你的合作物件是否是朋友圈展示的那般靠譜。

去考察一個專案,什麼最重要。

資料!資料!資料!

我告訴你,你在網路上所接觸的和所見所聞的資料90%都是假的。

清醒點,也不要懷疑我的這個結論,真正過來人都會認同我說說的話。

所以通過實地考察觀察和麵對面交流來儘量減小誤判的可能性。(當然對套路高手來說,實地考察也不一定能破解你面前虛假的圈套)

重要的事情強調一百遍都不為過,確定一個專案價值的最佳方式就是資料。不論你使用什麼方法,你一定要得到最真實最完整的資料。

否則,請你不要激動,不要被眼花繚亂的宣傳迷了心智。

還有一部分人覺得行萬里路浪費時間和金錢,告訴你一個事實,身邊的大咖們不僅僅經常全國各地跑,甚至是為了考察某個專案直接一個飛的跑到菲律賓馬來西亞。

另外我建議大家保持點謙虛,網賺人一旦賺錢了就很容易膨脹。寫自媒體的人更是有點傲氣。這兩類人總是覺得別人的東西不過如此,拿來自己運營會更好。

那是你的意淫和錯覺而已,他的專案做起來了僅僅是因為運氣好而已?他能做社群僅僅是因為有流量而已?他能年賺幾百萬千萬僅僅是因為做了灰色專案而已?

答案都是錯誤的。

他能做起來專案還在於他有執行力,有洞察力,敢於投入。我有流量在於我孜孜不倦的原創,毫不吝嗇的廣告投入以及後端變現的支撐,他做灰色專案能賺到錢在於他找到了一個靠譜的平臺,以及時刻規避的風險的心態。

我不否認運氣很重要,“一命二運三風水”並非全然沒有道理。

大多數人的成功還是離不開運氣的,碰到了好的時機,遇到了好的合夥人,恰巧進入了一個好的行業。

但你不應該僅僅看到這些,明白麼。

心裡嘀咕“那群傻逼僅僅運氣好點而已”,實際上你才是SB本人。

最後在說點格局問題。

格局是個什麼東西,通俗點將就是你能看到和能接納的世界邊界。

我知道,和大多數人談格局有點扯淡。

如果一個人連一個饅頭都吃不起,你和他說別太在乎錢大度一點那是在對他進行犯罪,也可能你的一句話能讓他餓死。

但是,但凡在條件允許的時候,一定要捨得花錢。

如果你有閒錢,把你的錢花在如下幾個地方:廣告,社交交際,招聘和團隊運營,出差,購買資源專案,購買軟硬體擴大規模,學習。

當然,如果你還不是那麼牛逼,你就不要經常在比你牛逼的人面前談格局,那會顯得你很傻逼,因為你眼中的世界邊界在他們眼中只是一道狹隘的縫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