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是什麼?是訂閱嗎?還是web應用?

ZDOO全協同發表於2021-08-20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軟體的成熟,在  21  世紀開始興起了一種完全創新的軟體應用模式  ——SaaS  模式。從全球範圍看,軟體業的  SaaS  化已是大勢所趨。傳統軟體廠商包括一些知名軟體廠商大多都在推進雲端化、平臺化。不過即使是在概念普及的當下,也有人簡單的認為  SaaS  就是訂閱付費或者認為  SaaS  就是透過瀏覽器訪問使用、無需下載的應用。


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  SaaS  的:


SaaS  提供商為企業搭建資訊化所需要的所有網路基礎設施及軟體、硬體運作平臺,並負責所有前期的實施、後期的維護等一系列服務,企業無需購買軟硬體、建設機房、招聘  IT  人員,即可透過網際網路使用資訊系統。  SaaS  是一種軟體佈局模型,其應用專為網路交付而設計,便於使用者透過網際網路託管、部署及接入。


簡單來說就是伺服器在雲端,按照客戶定購需求,透過網路提供應用軟體服務的,都算  SaaS  。比如我們存資源用的百度網盤、阿里雲盤等等。


我們可能都知道  SaaS  就是軟體即服務  (Softwareas a Service)  ,不過不少人卻只理解其中一點,斷章取義,造成誤解。


誤解  1. SaaS  就是訂閱

  SaaS  的本質就是續費    這一觀點最初源自《  SaaS  創業路線》的作者吳昊在一次沙龍中分享自己做的財務模型,其邏輯大致是這樣的:一個  20  年的  SaaS  公司,從創立,到第三年拿到投資,再到之後  17  年的投資回報。

基於這個財務模型,吳昊得出了一個結論,即續費率指標對後面  17  年的投資回報率影響最大。於是提出  “SaaS  的本質就是續費    這一觀點,到現在也被許多從業人員奉為圭臬。


可這個觀點在脫離上下語境的傳播中,卻被拆解成了“  SaaS  等於訂閱      “SaaS  就是訂閱經濟    等多個版本。


實際上吳昊在提出這個觀點前還說到  SaaS  的兩個特點:一是它部署在雲端;二是採取訂閱付費。


由此可知,訂閱付費實際上只是  SaaS  模式範疇的特點,不是完全等同於  SaaS  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應割裂來看。


可若只滿足了技術範疇的概念,用的仍然是老一套的軟體售賣方式,這種也只能稱之為偽  SaaS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案例:一家  SaaS  企業被大廠併購後,他們為了完成對賭協議中的營收目標,於是在時限內瘋狂賣軟體產品的    終身訂閱版    ,就是那種後續升級也無需付費的。


這種方式雖能解燃眉之急,但卻不是長久之計。若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來看,現在把終身版賣得有多狠,未來在收入上就會反噬得有多厲害。

這時候我們再反過來看看吳昊的“  SaaS  的本質是續費    這句話,就更能理解了。


誤解  2. SaaS  就是  Web  應用

在網路上有人是這麼解釋這兩個概念的:將傳統軟體與  SaaS  軟體的區別解釋為下載安裝到本地和直接在  web  瀏覽器使用的不同。剛開始這樣的解釋確實讓人非常容易理解,可再仔細一想,這樣的解釋有些經不起推敲。

比如墨刀、騰訊文件同時有  Web    App  ;印象筆記、石墨文件、  WPS  同時有  PC  端和移動端和  APP  ,甚至還有小程式。


這些產品的不同終端使用同一賬號,使用者可隨意切換登入,解決某個特定問題。配置、記錄等不隨登入終端變化而丟失。


誤解  3. SaaS  等於  To B

SaaS  等於  To B  ,這也是在網上大部分人的看法。也是我們對  SaaS  最大的誤解。


比如我們熟知的石墨文件、有道雲筆記、百度網盤等應用,它們目前的主要使用者都是個體消費者,也就是  To C SaaS 


而與  To C SaaS  之相對的,是  ToBSaaS  ,也就是企業級消費者,比如做  OA  協同的釘釘、  企業微信  ZDOO(  原名然之)、飛書等,這些都是大家常規認知中的  SaaS 


不過隨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大部分  To C SaaS  都在進軍商業和  ToB  客戶。比如原本是  To C  的石墨文件在  2016    8  月開通  To B  服務,正式上線石墨文件企業版;有道雲筆記、創客貼也分有個人版和企業版等。


為什麼這樣呢?這是因為相比  ToC  業務,這類產品在  ToB  方向上有更廣的發展空間。


艾瑞諮詢在《  2020  年中國企業級  SaaS  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  2019  年中國企業級  SaaS  的市場規模為  362.1  億元,相比  2018  年增長了  48.7%    2020  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線下轉線上的遠端辦公等需求反而推動了  SaaS  的發展。預計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所以即便是  ToC  的工具型  SaaS  ,往後也都有可能發展為以  ToB  為主、  ToC  為輔的商業模式。畢竟目前的國內市場環境中,  ToB SaaS  可能具有更好的商業前景。


SaaS  不等於  ToB  ,那所有的  ToB  業務是不是都適合  SaaS  化?


SaaS  獨立顧問戴珂曾經分享過一個案例:

和投資人有一次去看一個  SaaS  創業專案,產品已經有幾十家客戶試用了,但是最後竟沒有一家客戶簽約。

為什麼呢?透過分析他發現,實際上這個專案涉及到線下的關鍵業務,而這個關鍵業務又受到相關部門嚴格稽核的制約;客戶和  SaaS  公司都需要為此付出額外的成本。這個業務的  SaaS  化,在效果和經濟性上都沒有優勢。

我們都知道企業客戶尋找一個  SaaS  方式的解決方案,目的是為了降本增效;廠商提供相應的方案,也是為了透過客戶的成功為自己獲取更大效益。


客戶成功了,就會有續費,  SaaS  專案才有辦法繼續下去。


說到這裡,我們再返回去思考一下,實際上國內關於  SaaS  議題的爭論,其實很多都是由於概念範圍不同導致的。我們平時常說的  SaaS  ,在狹義上是指  ToB  的工具型產品,例如  OA    CRM    ERP  等;但如果從廣義上看,大家日常接觸到的大部分應用實際都是  SaaS  產品,只是大家都不會這麼說而已。


文章在官網上更新速度更快,想第一時間閱讀最新文章,歡迎大家進入官網部落格  ↓ 

https://www.zdoo.com/blog.html/?from=upsheitboke820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98789/viewspace-278791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