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丨對接軟體資料,你為“介面”都入過哪些“坑”?

bv189425發表於2019-11-01

對於長期做資訊化的人來說,碰到兩個或兩個以上軟體系統要做資料對接時,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介面”。

所以,要說搞資訊化有沒被“介面”摧殘的,真的很少。

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就吐槽一下,做“介面”時,遇到過的那些“坑”,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

 

 

“介面”第一坑——協調溝通太難

其實,做介面本身並不難,難的就是前期的溝通和做介面方案。

因為每個軟體廠商的產品標準都不一樣,要對接哪個軟體系統,就必須找到對應的軟體廠商,涉及的軟體廠家越多,要溝通的物件就越多,如果是所謂的大資料平臺的建設,需要彙集各個系統的建設,少則幾家,多則幾十家,往往前期協調溝通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介面”第二坑——介面費用太高

現在,不論是 BS 還是 CS 架構的軟體系統 ,每個軟體系統都處於廠家的勢力範圍,資料掌握在軟體廠商手裡,是否開放介面、以什麼方式提供介面、一個介面是幾千、幾萬、十幾萬……決策權都在於軟體廠商。

介面變成了利益的糾葛點,也變成了利益變現點。所以,為了對接資料,即使再高價“介面”,經常也要不得已接受。不然,軟體資料從何而來?資料對接如何實現?

 

“介面”第三坑——廠商倒閉或 國外廠家

“聯絡不到軟體廠商,後來,我們對接兩個軟體的資料,直接靠人工在做。就是在把 A 軟體。系統裡面的資料複製出來,然後貼上同步到 B 軟體系統。

是的, 很多中小軟體廠家倒閉,導致部分 “介面”因為軟體廠商倒閉而擱置。 還有一些國外品牌的軟體,介面費昂貴,協調更加麻煩

 

“介面”第四坑——軟體廠商不配合

“還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因為 廠家之間的 競爭關係,或者其他原因,給錢也不願意開放介面的軟體廠商。



走在 “介面”的路上,真的很無奈,有木有?

當然,光說問題不提供答案,小編不成耍無賴了,“填坑”方案來一發。

目前,已經有ETL 等技術,試圖透過資料庫獲取資料,但是苦於資料庫設計者之外的人員,既難以瞭解資料結構,也難以知曉資料庫中欄位的含義,所應用起來也是苦難重重。

也採用 101 軟體介面生成器 ,不走資料庫,改從介面上採集 / 寫入資料, 開放各種API 介面,解決不同軟體系統資料對接問題。 優勢是B/S C/S 架構的軟體系統都適用,也不需要廠家配合。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從軟體介面採集資料,採集到的只是業務層面的資料,而且資料實時性有侷限。

雖然,上面提到的兩種方法治標不治本,但也是小編目前能給的“填坑”方法了,也希望大家吐槽完,收拾好心情繼續戰鬥!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7036/viewspace-266232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