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園區品牌價值超400億元,有13家潛在獨角獸正全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

動脈網VCBEAT發表於2019-02-12

午後的成都天府軟體園給人一種悠閒的氛圍。在園區內有的散步,有的三五成群在樹下侃侃而談……

在這悠閒背後,其實它還擁有無數的光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天府軟體園核心區自2005年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已經吸引了包括IBM、SAP、EMC、飛利浦、馬士基、西門子、愛立信、Dell、Wipro、DHL、普華永道、NCS、Garmin、阿里巴巴騰訊、宏利金融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

目前,園區已形成軟體產品研發、通訊技術、IC設計、移動互聯、數字娛樂、科技金融、共享服務中心等幾大產業叢集,涵蓋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VR/AR等熱門行業,併成為國內外知名軟體和資訊服務企業在華戰略佈局的重要選擇地和全國知名的創新地標。

這些入駐園區的企業來自各行各業,可謂包羅永珍。比如大健康、網際網路醫療、人工智慧大資料、遊戲上下游產業鏈等。爆火的王者榮耀遊戲,也誕生在這裡。

短短10年間,成都天府軟體園區域品牌價值如何達到數百億?目前火熱的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醫療,他們又如何看待?是否已搶先佈局呢?

帶著這些疑問,動脈網採訪了成都天府軟體園總經理何蕾,和入駐該園區的醫聯創始人王仕銳、咕咚創始人申波、23魔方的創始人周坤。

一個百億的區域品牌價值如何誕生? 

成都天府軟體園是首批國家軟體產業基地之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及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核心區位於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四川自貿區核心區。

目前,天府軟體園已成為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的“國家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工信部認定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團中央認定的“中國大學生創業園(成都)”,也是目前四川省內唯一同時獲得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團中央認定的創新型科技園區。

除核心區外,天府軟體園著力構建“一園多點”空間佈局,致力於向成都高新區乃至成都市產業聚集區輸出專業化管理,提供一站式企業招商、人力資源、創業孵化、品牌營銷等解決方案,把園區產業服務、產業促進、運營管理模式和經驗輻射到更多的產業功能區,助力推動成都市新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目前,天府軟體園已成為中國西部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西部創新創業的核心聚集區,是成都高新區打造國際創新創業中心的重要基地。

2017年3月,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進行的2016年區域品牌價值評估結果中,成都天府軟體園區域品牌價值415.62億元。2017年12月,成都天府軟體園獲批工信部第四批產業叢集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品牌。

同年的11月9日,成都市召開的新經濟發展大會,對全市的潛在獨角獸進行了“摸底”。在統計出的成都市31家“潛在獨角獸”名單中,有30家企業來自成都高新區。這30家企業裡,有13家目前正在天府軟體園。具體如下:

這個園區品牌價值超400億元,有13家潛在獨角獸正全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

為何天府軟體園能孵化這麼多的潛在獨角獸企業呢?他們具備哪些優勢呢?我們暫且從資金、政策、人才、產業梯度這幾個角度來分析。

1、資金:直聯高新區2億元天使投資基金+其他投資機構

在資金方面,為初創專案提供最長一年的免費入駐,協助創業團隊申請高新區最高5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助、房租補貼、人才補貼和社保補貼等扶持政策。

不僅有直聯高新區2億元天使投資基金,最高給予創業團隊500萬元天使投資;使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給予20%的使用費補貼,還有一個創業投資平臺。

該平臺依託高投集團旗下盈創動力和多家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紅杉、真格、軟銀中國、IDG、DCM和騰訊等),為創業企業提供包括天使投資、創業投資(VC)、私募股權投資(PE)、融資擔保等投融資服務。

此外,不僅定期組織專案和風投機構舉行專案評審會、專案路演,為在孵專案提供投資對接平臺,還聯合國內一線投資機構、創業園區、知名媒體、知名投資人和跨界領袖建立創投服務聯盟,為創業企業進行重點品牌包裝打造、促進創業企業融資。

2、成都高新區政策:鼓勵創新創業、支援梯度發展

(1)對世界500強及國內外知名企業高管或技術骨幹、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校專家教授、海歸高層次人才、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創業團隊及有過多次創業經歷的創業者等創立的企業,給予最高3年、500平方米創業空間支援,視團隊規模提供5套以內的人才公寓,保障提供對應的子女入學學位、購房資格。若所設立企業獲得風險投資,則按照股權融資額的10%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啟動資金支援。

(2)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生長力評估模型,對成立3年以內的企業進行評估,經評估認定的優質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一次性創業啟動資金和200平方米以內、單價不超過40元/平方米/月的最高三年房租補貼。

(3)對首次認定的種子期雛鷹企業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種子期雛鷹企業指成立3年內,營業收入超過200萬元,或獲得過股權融資的科技型企業)

(4)對首次被認定為一年爆發式增長、三年複合高增長、五年連續增長的瞪羚企業,分別給予企業管理團隊10萬元、2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連續被認定為瞪羚企業的,並按照當年企業對地方實際貢獻增量部分的20%,給予企業最高1000萬元獎勵。

(5)企業使用經認定的公共技術平臺,按照技術服務使用費用的20%,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10萬元補貼;按照企業使用平臺金額的20%,給予公共技術平臺每年最高不超過20萬元補貼。

3、產業梯隊:搭建更高層次的產業生態

如今,園區內的企業型別包羅永珍,有做遊戲產業、健康等。希望園區內逐步搭建更高層次的產業生態,注重打造園區產業發展平臺,促進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等要素對園區企業的覆蓋及在園區企業間的分享,最終促進園區企業的共同發展。 

4、天府人才行動持續為園區內企業招募人才

根據成都市“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和高新區人才工作部署,園區為企業提供人才招聘、人才培訓、人力資源諮詢等全方位的人才服務。透過天府人才行動 “城市行”、“校園行”和“海外行”等系列活動,長期在成都、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重慶、西安、武漢、哈爾濱等地開展招聘活動,並在北美、歐洲、亞洲等地區開展海外人才招聘活動,在美國矽谷、韓國首爾、德國法蘭克福、瑞典斯德哥爾摩、加拿大多倫多等地建立離岸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每年開展各類人才活動上百場,吸引專業人才4萬餘名,協助企業招聘各類人才5000餘人。透過整合多方資源搭建線上教育平臺,提供管理類、技術類、語言類、法律類等多種線上教育課程。 

在人力資源諮詢方面,設立人力資源研究所、HR菁英薈,每年向企業提供人才諮詢服務1000餘次,開展各類HR交流活動20餘場,釋出專業報告10餘份。 

5、園區服務:做好園區內企業的整合者、催化者,聯結器

一是,截止日前,近百場CEO聯席會,加強企業與企業間的連線。
二是, “天府軟體園創業導師庫”將園區內企業CEO、成功創業者和技術牛人集結起來。

三是,共同搭建雲服務平臺、手遊測試平臺等公共技術平臺,讓企業參與到園區運營。
四是,開放“園區第一市場”,實現企業與市場資源間的連線。 

隨著大健康的浪潮來臨,何蕾也正關注著新一批企業,這些企業未來或將成為千億級別企業。 

為什麼看好醫療健康?

自從健康中國的戰略提出以來,人們對於健康也越來越重視。

同時,四川省的醫改措施頒佈速度也很快。比如對於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政策落地、醫聯體政策的完善等。

成都擁有的醫療資源也很豐富。無論是三甲醫院,如華西醫院,還是社群醫療,如呂醫生社群連鎖診所、企鵝杏仁診所等,亦或者是網際網路醫療,如醫聯、微問診、好醫生。

對於這些優勢,何蕾如數家珍。對於園區的產業梯隊,她也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所以她也提早佈局了醫療健康產業,希望從企業剛起步時,陪伴他們成長。 

目前人工智慧也火的一塌糊塗,園區也在現有軟體園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和專業孵化能力,為實現風口上網際網路健康產業搭建新平臺,起到更好的串聯作用,匯聚更多的資源形成疊加效應,促進該產業企業共同發展邁向下一個新徵程。

目前部分園區內的醫療健康企業彙總

為了真實的瞭解天府軟體園內醫療健康企業,我們擷取了一部分企業,具體如下:

這個園區品牌價值超400億元,有13家潛在獨角獸正全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

目前,天府軟體園創業場已建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多層級孵化模式,提供包括孵化工位、聯合創業空間、獨立空間等多形式眾創空間,形成覆蓋資金、人才、圈子、市場、創業輔導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層次“5C”培育計劃。

截止目前,天府軟體園創業場已成功孵化醫聯(Medlinker)、極米、咕咚、Tap4fun、Camera360、TestBird、獅之吼(LionMobi)、物流QQ(貨車幫)、麥子學院、魯大師等眾多國內外領先的企業和手機應用,以及銀河帝國、王者帝國、斯巴達戰爭、三劍豪、帝國塔防3、花千骨、忍者萌劍傳、戰地風暴等月流水過千萬的手機遊戲產品。

1、3年前成立的企業最多達8家

這個園區品牌價值超400億元,有13家潛在獨角獸正全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

這些企業成立的時間從2000年到2017年不等,其中2014年至2017年最多。尤其是2015年達到8家。這8家所屬的領域是人工智慧、網際網路中醫、基因檢測、醫療器械等。因為2015年又是網際網路醫療、人工智慧、基因檢測等領域崛起的時間,所以大量的企業和資金進入這些領域。

2、這些企業所屬領域集中體現在健康管理、醫療器械、養老

這個園區品牌價值超400億元,有13家潛在獨角獸正全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

3、園區醫療健康企業獲得融資的企業A輪最多達4家,D輪僅1家

這個園區品牌價值超400億元,有13家潛在獨角獸正全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

目前擷取的這些園區企業,他們獲得A輪的企業最多達4家,D輪僅一家。獲得的資金額度從百萬到億級別不等。去年,園區創業企業融資總額達到3.6億美元,同比增長33%。今年,醫療健康類企業獲得的總融資超過13億元。

案例一:醫聯是園區成長最快的獨角獸,也是國內最大的實名醫生平臺

談到園區內的醫療類企業,以成長速度來看,或許醫聯是發展最快的。這家公司僅用了4年時間成長為獨角獸,完成了D輪融資,致力於讓每位中國醫生學有所成,醫有所獲。目前平臺病例有150,000+,實名認證醫生550,000+,覆蓋32個省份,48個科室,25,000家醫院。

事實上,王仕銳創立醫聯前,曾在軟體園參與創立另一款知名美妝APP。後來由於要去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王仕銳離開了這個專案。

在美國做學者的日子,王仕銳漸漸發現,相比枯燥的學術,他還是更熱愛創業。彼時,美國本土有頗受醫生好評的學術社交APP,而當時在國內還沒有同類產品出現。與此同時,美國同行的高薪和高階,也讓他萌發了對這個行業做些改變的念頭。基於此,第二次創業的念想,再度炙熱起來。

恰在當時國內正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等醫改新政,這也讓王仕銳敏銳地看到了創業的機遇。

在2014年,27歲的王仕銳回國參加博士畢業論文答辯。在飛機上,他花了3小時做成一份商業計劃書,回成都後,發給了11位天使投資人。其中,有7位看中了他的想法併發出offer。拿到投資後,同年4月,王仕銳成立了醫聯,再一次回到曾經熟悉的“創業場”。

作為初創企業,招聘員工是很困難的,王仕銳也面臨這樣的窘境。據成都天府軟體園的員工回憶,最初整個辦公室就只有一張桌子和他這個“1號員工”。“那個時候招人都成問題。”公司的2號員工張欣甚至被他“騙”來的。張欣回憶說,去面試時,整個公司就只看到4個人――除了老闆,另外三人還是從隔壁的創業公司借來的。不過,隨著企業漸漸走向正軌,王仕銳創辦的孵化機構,竟反向孵化了隔壁的創業企業――那些個當年被臨時借來的員工,也全都被“收編”了。

每每談起創業之初,王仕銳總是心懷感恩。因為他從創立之初就獲得了來自成都高新區以及天府軟體園的不斷支援,包括人才供給、房租補貼、企業品牌扶持等等。就連現在,作為從天府軟體園孵化出來的企業,依然會受到他們的關心和支援,這些都是醫聯一路走來發展較為順暢的重要因素。

另外,醫聯的發展更離不開高新區乃至整個成都優質的營商環境,以及成都市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援。

如今,作為國內最大的實名醫生平臺,醫聯已從最初純粹做醫生社交,如今轉變為做線上線下醫療資源連線。業務也在全國32個省域鋪開,合作醫院達25000家。

今年4月28日,國辦就釋出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業內普遍認為這一《意見》的出臺是政府正式肯定了網際網路醫院的商業模式。

順應政策利好,醫聯開始快速部署網際網路醫院相關業務,很快便宣佈與山東省日照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為日照市提供全方位智慧醫療服務。

7月,醫聯華方網際網路醫院宣佈正式上線,與此同時,醫聯網際網路醫院開放平臺也陸續和百度搜狗、建設銀行、北京114、叮噹快藥、藥師幫等企業達成合作,提供包括醫生線上健康諮詢在內的多項醫療服務。

王仕銳認為,未來的網際網路醫療場景一定是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流程管理,涵蓋掛號預約、檢驗檢查、線上問診、複診隨訪、轉診會診、病例管理、慢病管理等就醫全流程,而網際網路醫院可以成為這個全流程一個非常好的載體。未來,醫聯將不斷完善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流程管理,以智慧網際網路醫院解決方案為重心的全產業鏈條。

案例二:23魔方3年成為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裡最大資料

比醫聯晚進入一年的23魔方,截至2018年9月,23魔方已經累計擁有超過30萬付費使用者,是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裡最大資料庫。 

據23魔方創始人周坤錶示,入園是在2015年5月。因為當時軟體園給他們提供了很多支援,首先是房租方面,有很多優惠政策,並且園區內也經常給他們提供與政府溝通的機會,經常組織一些演講與宣傳活動,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

當時面臨的主要困難就是房屋租賃面積比較緊張、辦公區域比較緊俏。但是周坤一直相信,與美國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相比,他們已經誕生近千萬使用者的公司,而基因檢測的成本還在持續下降中。因此中國市場的機會非常大,2018年還將持續爆發。

市場的反應也如他所料,近年來,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快速崛起,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去年4月,23魔方釋出其第三代基因檢測服務,與國際生命科學巨頭賽默飛世爾達成戰略合作,啟用全新70萬+位點生物晶片,並宣佈啟用自建檢測中心,開業內先河。8月,23魔方又率先將其個人基因檢測服務從999元直降到499元,引發市場巨震。

使用者數的快速增長,使得23魔方有基礎進行更廣泛深入的遺傳學、人類學研究,開發新的更適合中國人的研究專案,僅過去6個月23魔方已推出蠶豆病、ABO血型、乳糖不耐受等多個全新專案,並面向使用者免費更新。而在其祖源檢測板塊,23魔方不久前迭代了2.0版,能夠檢測亞歐非40種民族血統,是國內目前國內最多。

周坤介紹說,在最佳化產品的同時,23魔方非常重視檢測能力的提升。目前,檢測中心已經實現全自動化,獲得了醫學臨床檢驗所資質,也獲得國家衛計委認證,符合醫學臨床檢驗所標準。合作伙伴包括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賽默飛世爾科技等。

根據Analysys易觀釋出的《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分析2018》,23魔方位列消費級基因檢行業第一 。同時,23魔方上榜福布斯中國發布的《中國50家最具創新力企業》,並被福布斯中國評價為“基因檢測變革者”。

案例三:咕咚透過軟硬結合,線上線下整合成為網際網路運動社交品牌

咕咚,是一個擁有1.5億人的運動社交平臺,每天需要響應來自全球210個國家的數千萬次運動需求,超過二十萬個運動團遍佈全國各地,累計舉辦各類線上線下賽事超過500場。

截止目前,咕咚已經先後完成5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近1.2億美金,股東構成包括盛大、深創投、中信資本、軟銀、SIG和方源資本等國內外一線風投機構。

“只要你是運動的參與者,咕咚就可以滿足你所有的需求,這就是咕咚的全民運動生態系統。”CEO 申波這樣總結創辦咕咚的初心。

在2016年,咕咚正式邁入“全民運動生態系統”時代,打造的全民運動生態系統,將從運動資料蒐集和管理模式入手,結合影片直播、圖文互動、資訊傳遞,打造高價值運動社交內容平臺;加大和各方夥伴的跨界合作,開放運動資料平臺介面,持續完善移動支付、智慧硬體接入等一系列解決方案;透過完備的線上馬拉松、腳踏車賽事和自有IP賽事活動,包括參賽報名、成績查詢、賽事照片、賽事直播、運動安全保險、衍生商品等全方位的服務,不斷提升運動使用者體驗。

2017年初,咕咚釋出智慧運動戰略,將運動裝備、訓練課程與AI技術結合,研發並推出了咕咚智慧跑鞋等系列產品,透過AI技術科學實時指導使用者運動,從而減少損傷,保持更安全、更高效的運動。

截至目前,咕咚已連續釋出了4款智慧運動裝備:咕咚智慧跑鞋1.0、咕咚智慧健步鞋、咕咚智慧跑鞋2.0、咕咚智慧運動BRA和“咕咚×1MORE智慧運動耳機”。

尤其咕咚智慧跑鞋系列,根據運動大資料分析,專門針對跑步使用者開發了一套運動能力測試系統,可評估使用者身體狀態,並進行打分。在使用者跑步運動過程中,實時監測相關資料,並提出安全而科學的語音指導。

隨著智慧互動技術的高速成長,多維度大資料的高效應用,訓練課程的人性化調整,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全方位覆蓋,以運動大資料為夯實基礎,咕咚研發植入的智慧引擎可以幫助使用者提升運動過程中的樂趣、數字印象、自我認知、狀態調整等體驗,帶來更廣闊的應用自由度。

未來咕咚將依託億級使用者的平臺體量,和產業鏈上下游夥伴充分合作,將智慧運動的進化延伸到更多產品層面。 

據申波回憶,2010年咕咚作為成都本土創業企業,天府軟體園給予了他們巨大的支援。除了最初創業場地的提供外,還不定期為他們提供創業培訓。

隨著咕咚的逐漸壯大,公司業務和團隊人數都在不斷擴大。在這期間,軟體園從人才引進和業務提升方面也不斷的給到他們幫助。

比如說從天府人才行,去到各大城市招攬適合人才,乃至海外引進高階人才,到每月不定期的提供各類業務方面、擴充方面的培訓;還免費提供展區讓他們對公司產品進行展示,種種幫助都讓公司發展向著有利的方向前進。

現在,公司正朝著上市的方向奮力前進,在這個關鍵的階段,除了企業本身的不斷努力之外,申波也非常希望能夠得到來自園區和政府的支援和幫助。在基礎設施方面希望能持續維護為他們提供一個永無bug的良好辦公環境,讓員工滿意。在人才引進方面也希望繼續帶領咕咚去各類一線城市招攬高階人才回蓉貢獻。最後,在成本方面,希望高新區政府以及園區也能給予更多的扶持,讓他們能更好的去發展業務。

展望未來發展大勢  提升自身發展實力

過去的十多年,隨著全球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天府軟體園也發展得很快。何蕾回憶,他們從最早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的軟體園一期專案(A、B區)近百家企業,幾千名員工起步;發展到現在,除核心區外,著力構建“一園多點”空間佈局,天府軟體園把園區產業服務、產業促進、運營管理模式和經驗正輻射到更多的產業功能區建設中。

同時,也有迅遊、醫聯、極米、咕咚等一大批優秀企業,和袁旭、王仕銳、鍾波、申波等眾多企業家,抓住機會在創業大潮中脫穎而出。2017年11月9日,成都市召開的新經濟發展大會,對全市的潛在獨角獸進行了“摸底”。在統計出的成都市31家“潛在獨角獸”名單中,有13家來自天府軟體園。

下一個十年,網際網路正從“消費網際網路”轉型至“產業網際網路”。也將從虛擬經濟開始向實體經濟滲透。未來,產業網際網路將有著不可估量的市場容量。期待園區和園區的企業家們能夠抓住下一次網際網路轉型的機會,踩準節奏和步伐,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