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不滅的手機夢

liukuang發表於2020-07-14

格力不滅的手機夢

配圖來自Canva

 

日前,格力5G手機獲工信部入網許可,並曝光手機基本引數及外觀,這意味著格力5G手機就要面世了。這讓沉寂許久的格力手機再次引發熱議,有關注者更有質疑者。

 

一直以來格力手機都沒有什麼特別的亮點,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裡面,幾乎沒有泛起過任何水花,格力手機因為銷量不佳,因而大多隻能內部消化。那麼,手機行業競爭這麼激烈,為何格力仍然矢志不渝造手機呢?

 

這跟格力電器如今的處境息息相關。一方面格力電器傳統的空調業務增長見頂了,另一方面華為、小米的智慧家居正在蠶食傳統家電的市場份額。後者帶來的威脅更加明顯,因為後者代表了未來趨勢。因此,對格力而言,智慧家居非做不可。

 

據瞭解,目前格力已經研發了多款智慧家居產品,比如格力的語音音響等。但相比小米、華為有自己的智慧手機作為智慧互動入口,格力的手機卻是個短板,很難與華為、小米相抗,這也是董明珠為何矢志不渝,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智慧手機的理由。

 

不過,智慧手機領域大局已定。格力要想有所作為,恐怕並不容易。

 

格力電器的“手機”夢

 

格力5G版本的手機剛一傳開,就引起了網路上廣泛討論,唱衰之聲不絕於耳,而這都源於格力之前在造手機上的失敗。

 

2015年,格力第一代手機問世,在處理器、攝像、版本均不如其他手機廠商的情況下,定價1600元,消費者並不買單。儘管董明珠口放豪言聲言:“分分鐘秒掉小米。”,但慘淡的銷量說明了一切。

 

格力並沒有停下做手機的步伐,2016年格力二代手機發布(後更名為格力色界),董明珠舉行了釋出會,並親自擔任代言人,但這款搭載驍龍821晶片、售價3599的手機,仍然沒有佔到優勢。原因是同時期“友商”的手機晶片,已經是是驍龍855晶片,同時價格比它低上近千塊錢。

 

這款格力手機生產了30萬臺,實際銷售不到1萬臺,這裡面絕大部分還是被用來給供應商抵款和內部員工購買。也就是說,格力的這款手機即便是售出去的1萬臺,也多半是“自產自銷”。

 

2019年,格力三代手機問世,依舊搭載驍龍821晶片、售價卻仍然高達3600元,銷量只有數萬臺,據爆料絕大多數仍是內部消化,在消費市場依舊沒有泛起太大水花。連續三代格力手機均沒有什麼大的突破,但格力並沒有因此放棄造手機的夢想。

 

隨著5G商用加速,絕大部分手機廠商紛紛推出5G手機,連一些小眾手機廠商比如中興、魅族,也開始推出自己的新款5G手機等,在智慧手機領域屢戰屢敗的格力,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5G手機並非所有廠商拐點

 

隨著5G商用的到來,很多廠商都在期待著“5G換機潮”的到來,並寄希望於藉助這次“換機”贏得一些市場,格力也不例外。

 

但從目前國內手機的競爭態勢來看,格力想要透過5G手機實現彎道超車,實在有些困難,這主要跟國內手機行業已經白熱化的競爭格局分不開。

 

2015年格力入局手機的時候,國內手機廠商的白熱化競爭已經初顯端倪。彼時,小米憑藉著價效比正在市場上策馬狂奔;而華為、OV等廠商也在蓄勢待發,逐漸顯露出強勁的爆發力;另一些手機廠商如金立、聯想、中興、HTC等逐漸被邊緣化,開始落伍。經過5年發展,今天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大局已定。

 

據IDC釋出的2020年一季度中國手機出貨量前五大廠商的資料顯示,華為系手機銷量達到了2840萬臺,佔據42.6%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的vivo、OPPO手機分別佔據18.1%、17.8%的市場份額,小米佔據10.6%的市場份額,其餘10.9%的市場份額由其他廠商瓜分,這個“其他”裡面蘋果又佔據了絕大部分份額,市場的集中度明顯又一次上升。

 

這對在消費市場毫無影響力的格力而言,顯然是不友好的。5G換機潮雖被視為手機行業最新的增長機會,但並非每一個玩家都能獲利。

 

618期間,由京東手機和手機之家發起的國內首個5G應用環境大規模使用者調查顯示,90%以上的使用者已經入手的手機多為國產5G手機,其中選擇華米OV的佔到了82.28%,剩餘份額中絕大部分使用者,則選擇觀望蘋果的5G新機。

 

而實際參與5G新機發售的還有中興、魅族、三星等傳統手機品牌,但最新的618手機銷量榜前十里面,鮮有這些品牌手機的身影。這些有多年積累的品牌機尚且如此,格力手機的處境可以想象。那麼,手機如此難做,格力為何仍然孤注一擲?

 

格力手機依然孤注一擲

 

格力孤注一擲造手機,真的是想要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分一杯羹嗎?從格力手機的一路更迭來看,似乎並不是。

 

一代格力手機採用格力的品牌推出,但銷量慘淡。也許正是因為一代格力手機銷量太過慘淡,格力電器怕格力手機有損格力品牌的聲譽,此後格力的品牌機一直在淡化格力母品牌的影響。

 

格力二代手機被定名為格力色界,到了最新一代格力手機其LOGO已經換成了大松電器的LOGO,而這個大松電器正是格力電器旗下智慧家居物聯網平臺。

 

由此可見,經過三代更迭,格力手機的品牌已經從格力母品牌變成格力色界子品牌,從單純的智慧手機變成了格力智慧家居平臺的一個互動入口。可見格力做手機的真正目的,主要是為其智慧家居生態鋪路。

 

格力做智慧家居原在情理之中,實際上,格力電器近年來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作為格力主營業務的格力空調,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增長日益緩慢,盈利能力也在持續下降。

 

年報顯示,2019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2005.08億元,同比僅增長0.24%;歸母淨利潤246.97億元,同比下降5.75%,這份財報明白無誤地說明了格力電器的處境。

 

為了應對增長困境,董明珠一邊轉戰線上,謀求新的增長點;一邊全力投入格力智慧家居業務的研發,力圖能夠在新業務領域,開拓新場地。不過,從操作層面上來看,顯然前者更容易做到,見效也比較快,後者卻並非如此。

 

格力的線上直播、線上網店漸有起色,但格力在智慧家居領域的佈局,卻遠沒有那樣順利。去年12月28日,格力電器在“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峰會上,提出格力自己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其中格力手機作為五大智慧入口之一,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此次格力新款手機LOGO 變化,也可以看出格力手機定位的改變。

 

不過,作為智慧家居入口的格力手機,很難與華為、小米等廠商對壘,這對於極力推進智慧家居戰略的格力而言,自然是不利的。因此,繼續加碼手機勢在必行。

 

格力要突圍的不只是手機

 

目前在智慧家居領域,小米、華為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已經領先一步了,而傳統的老對手海爾、TCL、海信、美的等公司也在步步緊逼,格力夾在其中,處境可想而知。

 

據瞭解,小米憑藉龐大的生態鏈,打造智慧家居生態,目前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小米AIoT平臺已經連線了超過2.35億臺智慧裝置,小米計劃未來還將在物聯網上投入500億元。由於起步較早,小米在國內的物聯網市場,已經具備領先優勢。

 

華為則憑藉“入口+連線+生態”的智慧家居戰略,大有後來居上之勢。目前華為的物聯網連線裝置總出貨量超過2.2億,基於華為的HiLink平臺、晶片等方面優勢,華為的智慧家居生態正日益完善。

 

此外,海爾智家、美的等老對手,在智慧家居領域也在深入佈局。這對於當前的格力而言,要想在智慧家居領域有所作為,格力要突破的顯然不只是手機,而是要在整個智慧家居生態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格力的智慧家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37827/viewspace-270429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