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進入2022年已經長達兩個多月之久,但汽車行業並未如預期般逐步回到疫情前的狀態,零部件、晶片短缺,電池原材料漲價等問題仍在持續,而且愈演愈烈。受此影響,美國明星電動車公司Rivian在本週將車價上調20%,Lucid的產量目標也被削減四成。
但同時,國內外車企的電動化轉型佈局仍在加速,福特已於本週宣佈拆分電動車和燃油車業務,2023年正式獨立運營;現代汽車也更新了電動車轉型計劃,2030年前向「未來業務」投資95.5萬億韓元(約合4982億元人民幣);蔚來表示將以「介紹方式」赴港二次上市,2022年3月10日開始掛牌交易...
傳松下計劃美國建廠,
為特斯拉供應4680電池
3月4日,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稱:松下目前考慮斥資數十億美元,在俄克拉荷馬州或堪薩斯州建設一座大型工廠,為特斯拉生產新型電動汽車的電池。
但是,NHK沒有披露其資訊來源。松下駐大阪發言人對此回應稱,NHK報導並非基於松下提供的資訊。
今年2月份,松下電器首席財務官Hirokazu Umeda曾在財報會上表示,他們正在對一些設施進行改造,並預計在4月開始的財年初,在日本一個未披露的地點開始試生產4680電動汽車電池。
3月1日,松下官網正式釋出訊息,旗下能源公司將在其位於日本西部的和歌山工廠建設新的生產設施,生產用於電動汽車的新型4680鋰離子電池,以擴大其全球業務。
訊息中稱,松下能源公司目前正在日本多個地方開發4680電池。隨著結構的改進,其還將在和歌山工廠建立兩條額外的生產線和公用設施,生產力驗證和大規模生產將於2024年3月結束的財年開始。
福特拆分電動車/燃油車業務,
2023年正式獨立運營
3月2日,福特宣佈成立獨立運營的燃油車業務(Ford Blue)和電動車汽車業務(Ford Model e),商用車業務則由早先成立的Ford Pro負責,三個全新的業務單元預計將在2023年實現獨立運營、自負盈虧。
根據規劃,Ford Blue將負責公司旗下標誌性汽車業務的盈利增長,為福特其它業務單元提供車輛硬體工程和生產製造支援;Ford Model e將加速創新,推出更多具有行業突破性的電動汽車產品,形成規模效益,負責為福特各個業務單元提供軟體、智慧網聯技術和服務的開發。
據悉,福特總裁兼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將兼任Ford Model e總裁,福特先進技術和嵌入式系統負責人Doug Field被任命為該部門首席電動汽車和數字系統官,Ford Blue總裁則是福特美洲和國際市場集團總裁Kumar Galhotra。
在此之前,福特已經在加速向電動化轉型。其在去年5月釋出的Ford+發展計劃提到,預計到2025年在電氣化業務(包括電池開發)方面投入超過300億美元、投資電池技術、基於Blue Oval智慧技術打造下一代雲平臺等規劃。預計到2030年,福特純電動汽車可佔其全球銷量的40%。
到目前為止,福特在美國市場已釋出三款純電動車產品:Mustang Mach-E、F-150 Lighting與E-Transit。但除了Mustang Mach-E以外,另外兩款均有非常明顯的燃油車影子。從長遠來看,獨立電動車業務,形成完整純電產品譜系勢在必行。
受3月2日訊息影響,該釋出會結束兩小時內,福特股價最高漲幅已超過了7%。截至當地時間3月2日16:00時收盤,其股價大漲8.38%。
現代汽車公佈全新電動規劃,
2030年前投資95.5萬億韓元
3月2日,現代汽車在2022 CEO Investor Day上表示:公司計劃在2030年前向「未來業務」投資95.5萬億韓元(約合4982億元人民幣),其中有19.4萬億韓元(約合1009億元人民幣)投向電動化,12萬億韓元(約合624億元人民幣)投向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軟體服務能力。
根據規劃,現代、起亞、捷尼賽思三個品牌2025年純電車型銷量將達到56萬輛,2030年再提高至187萬輛。在此期間,現代汽車計劃推出17款全新電動車型。
具體車型方面,現代品牌即將推出的新車包括3款轎車、6款SUV、1款輕型商用車和1款新型車型;捷尼賽斯方面計劃推出2款轎車和4款SUV,同時從2025年開始逐步淘汰傳統內燃機,並在2030年成為純電動化品牌。
此外,現代汽車還希望電池業務能為其帶來10%或更高的營業利潤增長,從而助推集團整體實現10%的綜合營業利潤率。現代汽車表示,目前公司的電池供應可維持到2023年,2030年前供應量將提升到170GWh。
對於該訊息,Eugene證券分析師Lee Jae-il解讀稱,在整個95萬億韓元投資計劃中,分給電動車相關業務的比例為20%,裡面包括了建設新工廠、充電站,以及與電池製造商建立戰略合作管理的投資,所以這個數字很難說令人驚訝。
受通脹壓力和零部件成本影響,
Rivian旗下車型漲價最高20%
美國電動車明星企業Rivian在本週二表示,受到通脹壓力和更高的零部件成本影響,其純電動皮卡R1T售價從67500美元漲至78975美元,上調約17%;純電中大型SUV R1S售價從70000美元漲至84000美元,上調約20%。此外,選配價格也將有所增加。
Rivian首席增長官Jiten Behl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與大多數製造商一樣,Rivian正面臨通脹壓力、零部件成本不斷上升、以及前所未有的供應鏈短缺和零部件(包括半導體晶片)延誤。」
據瞭解,Rivian在2021年由於供應鏈限制,未能達到1200輛的量產目標,累計生產1015輛新車。其純電動皮卡R1T被多次推遲量產,直到去年9月才開始生產和交付,而電動SUV R1S的交付時間則是更晚的12月份。
根據規劃,Rivian工廠將在2024年初達到年產150000輛的水平,而升級後最多可年量產200000輛。到2025年,Rivian還將為亞馬遜生產多達100000輛EDV貨車,其中包括2022年的10000輛。
受到供應鏈和物流影響,
Lucid產量目標削減四成
據外媒報導,特斯拉競爭對手Lucid 2月28日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受限於供應鏈和零部件質量問題,預計今年將生產1.2萬-1.4萬輛汽車,低於此前2萬輛的目標。受這一訊息影響,其股價下跌14%。
Lucid執行長Peter Rawlinson在這份宣告中表示:「這反映了我們在供應鏈和物流方面遇到的特殊挑戰,以及我們對提供最高質量產品的不懈關注。鑑於我們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市場對我們汽車的強勁需求,我們仍有信心抓住未來的巨大機遇。」
Lucid還在當日盤後公佈了2021年第四季度業績。其中,營收2639.2萬美元,低於普遍預期,但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淨虧損擴大至10.4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虧損2.97億美元。
Waymo和Cruise
獲准在加州提供自動駕駛客運收費服務
2月28日,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CPUC)向通用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Cruise和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部門Waymo發放了許可,允許兩家公司在配備安全員的情況下,使用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客運服務(包括拼車),並可以向乘客收取車費。
在去年9月30日,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曾向Cruise和Waymo頒發了無人駕駛計程車收費許可。本次獲得CPUC的授權之後,這意味著Cruise和Waymo自3月1日起,可以在被允許的時段和區域,在加州進行無人駕駛計程車商業化運營。
其中,Cruise被允許在下午10點至早上6點期間在舊金山的部分公共道路上提供自動駕駛客運收費服務,不過其自動駕駛汽車的速度被限制不能超過30mph(48km/h);Waymo可以在舊金山和聖馬刁縣的部分地區進行運營,並未進行時間段的限制,同時車輛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65mph(105km/h)。
根據規定,Cruise和Waymo都不允許在大霧或大雨的情況下運營,同時CPUC還將繼續向兩者收集季度資料包告,包括服務期間自動駕駛汽車需要人工接管的時間。
本月早些時候,通用汽車和Cruise還曾向美國監管機構提出,要求批准該公司部署其Cruise Origin車型無人駕駛汽車,這些車輛均不配備方向盤、踏板等駕駛員操作裝置。
蔚來汽車以「介紹形式」
登陸香港、新加坡
2月28日,港交所檔案披露,蔚來集團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蔚來本次將採用「介紹上市」的方式,不涉及新股發行及資金募集,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瑞信和中金公司。其A類普通股預期將於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開始在香港聯交所買賣,股份代號為9866。
除了赴港上市,蔚來汽車在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到,其已向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機板提出以介紹方式第二上市申請,具體上市日期正在稽核中。
蔚來在港交所釋出的公告稱,已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第8.05(3)條及第19C章(合資格發行人的第二上市)以及第8A章(不同投票權),申請A類普通股於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作第二上市。A類普通股的上市僅以介紹方式於香港聯交所主機板進行且概無就該上市發行或出售任何股份。
A類普通股預期將於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開始在香港聯交所買賣。公司的A類普通股將在香港聯交所以每手10股A類普通股的交易單位交易。公司A類普通股在香港聯交所的交易將以港元進行。公司的A類普通股於香港聯交所的股份代號為9866。
根據招股書披露蔚來最新股權架構,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持股10.6%,擁有投票權39%;騰訊持股9.8%,擁有17.4%投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