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造假之風盛行 看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如何摧毀行業

佚名發表於2016-04-13

  真實資料,是商業決策的重要基礎。

  我作為商業記者曾採訪,或後來過接觸的新一代企業家中,八成都對資料決策極為痴迷。

  美團CEO王興,辦公室放著七八個顯示器,就是為了掌握第一手的市場資料,以快速作出決策,這使得美團能成為員工過萬,市值百億美金仍然快速增長的公司。滴滴叫車創始人程維每天都要和團隊分析市場資料,以此來決策補貼,營銷等策略。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也曾興致勃勃的向我介紹他根據NBA籃球運動員的資料分析系統製作的“Walle”,以業務資料來分析每個員工的能力值,以此決定人事調動。

  用資料做決策,這是網際網路時代商業重要進步之一。但可怕的是,如艾瑞、talkingdata、易觀國際、 QuestMobile,等中國網際網路領先的資料公司,近年來開始陸續有資料造假事件產生,且愈演愈烈。

  2016年2月,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控訴艾瑞釋出的資料包告不實,艾瑞的報告稱今日頭條的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躍使用者數量)僅有967.99萬,,而今日頭條方面表示TalkingData、TrustData、QuestMobile等第三方資料機構報告中,今日頭條的DAU都超過三千萬。

  這樣的資料行業造假事件無獨有偶,早在2014年易觀智庫釋出了《中國女性工具APP市場月度監測報告2014年1月》報告,而艾瑞也釋出類似的資料包告,但這些報告被業內人士揭露,指出這份資料包告的排名是被某女性APP公司“買斷”,易觀與艾瑞為了突出這家女性APP公司而資料造假。

  一、網際網路資料行業可怕的“商業模式”

  造成這種愈演愈烈,整個網際網路資料行業集體造假的情況,是因為中國資料行業一種“惡性迴圈”商業模式的誕生。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就曾透露,艾瑞之所以釋出“打壓”今日頭條的資料包告,就是曾經要求投資今日頭條未果,之後還要求在今日頭條給予求高額費用,才在今日頭條中嵌入艾瑞SDK(資料收集程式碼),遭到拒絕之後,艾瑞“讓”今日頭條一年的DAU資料都停滯增長,給頭條繪製了一條“死亡曲線”,以此要挾今日頭條。

  這就是當下互聯資料公司的生存策略,與世界頂級資料公司IBM、Teradata、甲骨文等用諮詢和提供商業解決方案的盈利方式不同,中國的資料公司們更喜歡收取“公關費用”——即透過調整資料排行,向想上榜單的公司收取“好處費”。

  一位前網際網路資料公司的大客戶銷售曾向我透露,一般客戶企業想要獲得好的報告排名,需要向大型資料公司交幾十至數百萬的費用(為了烘托客戶的定製報告收費更高),或者讓資料公司以低價佔有其股份。

  二、資料排行的“尋租空間”:誰在看?誰在意?

  為什麼有的公司願意掏錢?或者說,中國的網際網路資料公司能以此“商業模式”盈利?

  因為如今,投資人、廣告主都在根據資料來決策進行投資,或廣告投放。例如“今日頭條”的艾瑞資料包告,把其DAU資料減少至真實的1/3,很可能導致以此決策的廣告主把數億的資金投放給其競爭對手,而風險投資公司也會優先選擇投資其它閱讀APP,而不考慮今日頭條。今日頭條這樣巨頭公司尚且有如此困境,更別說其他受到“要挾”的網際網路公司。

  這就是失真的資料的可怕之處?它會“致盲”市場決策,而導致資金與資源往錯誤的地方聚集,這也就是中國網際網路資料公司的尋租空間所在。

  中國網際網路資料公司,大部分成長於PC時代,多數已經成立10年以上。在PC時代,使用者入口集中在百度,決定廣告營收的是訪問量(點選數),早期網際網路公司為了證明自己的訪問量和廣告價值,給予了這些網際網路資料公司早期生存空間,而廣告主也習慣於用這些資料公司的報告做決策。

  但最終,掌握話語權的資料公司們,卻聯合向給予他們“好處費”的公司,一起運算元據,向廣告主和投資人展示一份不一定真實,卻“對自己很有好處”的資料包告。

  三、摻水資料的技巧,眼見不一定為實

  在當下這個灰暗的時代,中國網際網路資料行業進入了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中,新入的資料公司不會“有技巧的”做資料包告根本無法存活。許多行業資料包告看起來並無瑕疵,但其實是有選擇的摘取不同渠道的資料,而給出付費公司做出其想要的“定製報告”。

  步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獲取渠道更加的多元化,雖然所謂的資料包告依然能夠獲得廣告主和投資方的關注,但使用者在遷移,流量在變動。我們來看下圖,可以看出現在一個移動端APP的推廣分發渠道非常分散,而資料公司則可以“摘取”其中有利於付費公司的資料。

  滴滴在與快的的補貼生死大戰中,程維慶幸自己能勝出,是因為根據資料來進行決策,他們根據資料判斷出“如果不跟進補貼則,則一週後會失去80%的使用者”。而當下網際網路資料行業的失真,讓廣告主與投資者失去了判斷的座標。

  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商業死迴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