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PM(應用效能管理)技術的領導廠商博睿資料推出資料鏈DNA,包括使用者數字體驗管理(DEM)、網路效能監測和診斷(NPMD)、應用效能管理(APM),在智慧運維領域掀起了一輪技術革新風暴。

博睿資料COO吳靜濤當時斷言,過去20年裡都是以應用為中心構建了所有的IT體系,包括整個資料中心的建設、運維體系等。現在到了轉變思路的時候了。

一年之後,2022年博睿資料更大的戰略橫空出世,帶著一體化智慧可觀測ONE平臺出現在媒體和客戶面前。

在2021年的資料鏈DNA闡述裡,有一塊非常重要的的模組博睿資料隱而不發,這就是核心的AI部分。2022年,博睿資料投入了公司70%的研發資源,構建了ONE平臺,這也是博睿資料上市之後最大的一個戰略釋出。

該平臺旨在建立一體化、智慧化、面向業務與使用者體驗的統一運維平臺,助力企業提高數字化體驗,降低運維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為數字化轉型賦能升級。同時,這也是業界第一個將所有運維監控需求“All in ONE”的統一平臺。

ONE平臺推出的背景和邏輯

在博睿資料COO吳靜濤看來,當前行業面臨三個挑戰。

博睿資料COO吳靜濤

首先,金融行業從之前網際網路金融火熱的To C業務已經轉向以支援三農、支援“雙碳”為主導的To B、To VIP使用者的新的業務模型中來。以前To C業務,服務出現小的瑕疵不影響整體業務。但是以To B、To VIP業務為主時,一個單一使用者的投訴可能就變得非常重要。如何對實時資料做關聯、做縫合?這是一個大的挑戰所在。

“十四五”時期國產化加速,從信創來看,全部變成國產化的平臺之後,會出現非常多的效能、穩定性方面的挑戰,這時候如何能夠打通“雲管邊端”去做管理、去做新的IT運維,非常核心和重要。這是從客戶的業務層面出發的挑戰。

其次,IT架構層面上,手機銀行、智慧終端,後臺基本開始進入雲端計算時代,當一個龐大的資料中心轉向新的微服務架構,對於銀行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那麼到底如何去做從傳統資料中心到私有云、從公有云到混合雲,從雲原生到API,微服務架構怎麼去做統一治理,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再次疫情影響顛覆了以往的工作模式,資料中心不是為疫情設計的,當人工能力並不足以做跨部門的協同,以新的雲原生、無伺服器為主導的業務模型、架構模型時,運維體系如何構建?從傳統的資料中心運維,到網路、主機、開放平臺、應用運維、雲的運維;以及升級到AI、機器學習,對客戶而言都會面臨難以操控的運維難題,如何解決?據艾瑞的調研,IT運維有2000多個體系要走向智慧化。

基於此,博睿資料在“資料鏈DNA”基礎之上提出了“資料鏈DNA+”的戰略理念升級,其依託的基礎則是一體化智慧可觀測平臺ONE。

透過ONE平臺,從資料分類,到全過程實時資料採集,再到從程式碼到使用者的“資料融合”,繼而把所有監控運維的工具打通在一起,進而利用AIOps為企業的業務賦能。

ONE平臺最大的核心價值

吳靜濤表示,“幫助客戶走出資料中心,打通雲管邊端,通過程式碼到客戶的全資料鏈DNA採集能力,和ONE平臺的大資料/AI能力,實現傳統的產品工具到平臺+架構的轉型,構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新運維體系”。ONE平臺在這次釋出過程中,是最主要角色之所在。

有了資料鏈DNA+ONE平臺之後,能夠幫助客戶把IT從成本中心轉型成業務運維中心,從監控中心轉向到應用運維的Command Center(管理中心)。實現IT運營、使用者運營、業務運營融合。

構建一套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全新邏輯,戰略以使用者為中心,去構建新的一套平臺。新老平臺融合,ONE平臺不僅支援公有云,也支援私有云和雲原生環境,做到一體化智慧可觀測平臺。

免學習、幾乎零程式碼的體系,帶來一致性體驗,一致的介面,而且資料關聯之後所有IT自動化的根因分析、智慧警報、範圍控制,這些都是ONE平臺全新能力的建設。 

AI能力與未來的商業化戰略

針對於199IT關於博睿資料AI團隊的現狀及能力的提問,博睿資料CTO孟曦東表示,博睿資料有一個類似叫“底座”的部門,現在叫“數智產品研發部”,它主要是負責大資料各型別的引擎以及AI的演算法實現,這個部門的研發屬於相對獨立,看不到具體產品的介面,但是給ONE或原有各型別產品提供引擎。

博睿資料CTO孟曦東

孟曦東強調,“博睿資料的數智團隊,既有博睿資料自己培養的技術骨幹,也有新加入的各大科技公司的技術大拿。博睿資料希望把自己的底座技術做得更紮實一點,而不是用現在網際網路世界裡通行的開源元件。因為開源的大資料引擎方案,到一定場景時都會有它的短板,同時還有效能的要求。比如,博睿資料有很多金融型別的客戶,他們需要做私有化實施,對元件、對資源佔用的評估是比較苛刻的,對資源及日常的效能開銷都有嚴格的要求,博睿資料不希望用大量伺服器堆疊去做分散式的高效能。”

為了適應不同種類的訴求,博睿資料需要有完全自主可控的底座來支援上層業務應用的發展。目前博睿資料正在不斷夯實這個底座,比如博睿資料的Swift AI演算法中臺通過了信通院AIOps異常檢測的評估。

當199IT提及博睿資料ONE平臺未來的商業化策略時,吳靜濤表示,ONE平臺在開發之初就有二十多家大客戶有業務意向。但博睿資料ONE平臺整體策略並不是實現最大的商業利潤為出發點,而是希望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使用起來,從ONE平臺獲得智慧運維的能力,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同時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吳靜濤認為,“一體化智慧可觀測ONE平臺的釋出是博睿資料引領整體IT運維市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博睿資料的整體戰略正式進入了資料鏈DNA+的時代。”

從與阿里雲選擇博睿資料合作雲撥測產品、到國內APM領域首家通過CMMI5級評估、加大信創合作,與麒麟、統信、中科方德完成相容性認證,博睿資料獲得越來越多行業夥伴的認可,雖然智慧運維行業仍有長的路,博睿資料通過自主研發夯實了前行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