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雲首席科學家任傑:歷練出人才,職場「經歷>經驗」

融雲RongCloud發表於2022-05-25

640.jpg

傑說

解說通訊、程式碼與科技

融雲首席科學家任傑

第一視角行業觀察

關注【融雲全球網際網路通訊雲】瞭解更多

最近這段時間,關於網際網路人被“畢業”的討論又一次被推到大眾面前。其實,這個話題經久不衰,只不過之前更多卡在一定年齡上,比如所謂的 35 歲魔咒,而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被“畢業”的風險已經不受年輕限制,不論 P 級高低。
從我的個人職業發展和創業歷程來看,我其實一直覺得,年齡不應該成為就業路上的絆腳石,無論後浪、前輩,職場人最該關注的是如何不斷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藉著這個機會,我也來跟大家聊一聊,我如何看待不同階段的職場選擇,以及融雲的人才觀。


職場新秀:保持好奇,莫怕前路迢遠

當職業發展比較迷茫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反問自己,我的人生價值和意義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做這個事情?
往往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是我們做這份工作並不快樂的時候。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可能這個工作我們不喜歡,只是一個謀生手段;或者隨著時間的推進,一開始令我們喜歡的因素淡去了;再或者這個工作我們並不擅長,推進起來比較費勁。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其實並不是那麼確定自己喜歡幹什麼,所以,要多做各種嘗試,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
所以我給職場新秀的第一個建議是,在職業發展的頭幾年,多嘗試一些可能性。
首先,感受不同的企業文化,國企、外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等等。每一個地方的企業文化都不同,即便一開始沒有明顯的偏好,嘗試過後大概可以確定個人喜好。

其次,嘗試不同工種,比如研發、產品經理、專案管理等崗位。嘗試的過程中你可以看自己是不是喜歡,是不是合適。
在職業生涯早期多嘗試一些可能性,可以更大概率確定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工作做起來相對更加快樂,而通常讓人快樂的工作更能讓人取得成就。

我認識很多特別好的程式設計師,週末在家就幹兩件事——玩遊戲和寫程式。並不是公司要求他寫程式,他是單純因為喜歡。一般這種人很少問意義和價值是什麼,因為他很快樂。

我的第二個建議是,專注、熱情,保持自驅力,避免過早進入舒適區。
當我們選好了一個方向後,就要保持專注、熱情,把每一個當下的事情做好。
一方面,熱情和專注可以幫助我們規避掉很多職場上的嘈雜聲音和阻礙因素,讓我們更加關注如何解決問題並在過程中沉澱方法論。

另一方面,專注和熱情是我們職業成長自驅力的關鍵,我們就是在每一次盡力把事情做好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另外,我們要警惕過早進入舒適區。在舒適區外,我們能體驗到更多新鮮感,對挑戰也充滿幹勁,這也是我們快速成長和真正產出的時候。
就像洛克菲勒說過的一句話:“我常常嘗試解決那些遠遠超出我自身能力的問題,我深思熟慮,一旦決定就會採取行動,堅決執行。”


職場老兵:身懷寶器,何懼仗劍天涯

今年大廠裁員新聞很多,相較而言,職場老人可能比年輕人更焦慮。
但如果你問我會不會招一個 40 歲以上的開發者老兵,我的答案是,會。
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哪些可能影響工作表現的問題?可能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降低了,也可能變得“世俗”,不太願意為理想獻身。

但這些大家都會經歷,不應該因此放棄這波人。我偏向於認為這更多是公司在管理層面需要考慮的問題,比如,如何創造適配企業文化和規則制度,去規避這些影響。
職場老兵身上擁有不可或缺的優勢,越專業,越寶貴。尤其是在一些技術領域,人才就是需要多年積累才能培養出來的,甚至有一些行業我認為較大的年齡反而是一個必備的門檻。

所以職場老兵不需要過分擔憂飯碗問題。但有個前提,就是專業必須過硬。

潛心學習,煉就自己的“金剛鑽”,同時保持學習的熱情和足夠的自驅力。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即便是 40 歲以上的職場老人,離退休也還有很長時間,依然可以把自己當作職場“新人”,保持好奇心,保持學習,認準一個目標堅韌地往前走。


選人:重要的是“經歷”,而非“經驗”

一個是名校出身而無專案經驗,一個在 GitHub 上擁有表現不俗的專案,而沒有名校、名企背書,我會傾向於哪一個?

我的答案是,看能力而非學歷。

校招時,名校確實佔優,因為進入名校是通過高考篩選的結果,也是一種學習能力的背書。

但如果大家都已具備三、四年的工作經驗,那麼是不是名校出身,差異就沒有那麼明顯了。我們除了評估基礎能力外,更多地會去看他的經歷。

是經歷,不止是經驗。

我認為經驗更多反映一個人的技能圖譜,而經歷是看一個人的思維邏輯、方法沉澱。

說起經驗,更多人會總結“如何成功”。而經歷,則包含了人們在面對困難時的選擇、面對失敗時的收穫,這些更加重要。

最後,我想簡單分享下,融雲重點關注哪些人才。

一方面,對於新專案、新方向,我們需要在某些專業領域裡擁有豐富經驗和深度技能的人才,幫助我們開拓新領域。

融雲是一個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科技公司,專注通訊雲領域,在傳統的 IM 即時通訊和 RTC 實時音視訊 PaaS 服務之外,創造性地提供針對各行業的融合性解決方案。始於即時通訊,“不止即時通訊”,足夠專注,又堅持不斷創新。

另一方面,在一些成熟領域,我們關注有強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一個成熟領域要想繼續發展,就必須尋求新的突破,這就需要具備學習、組織和分析能力,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抽象概括、創新想象等有更高的要求。

融雲企業文化相對寬鬆,不限制創新想法。比如,場景化 SDK,就是產品部門提出的一個創新思路,從語聊房、直播等融雲深度服務的場景中提煉出新的產品模式,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通訊雲各廠商下階段發力的方向,將行業供給方式直接推向了下一個時代。這些都是在寬鬆文化,鼓勵創新的文化中誕生的。

融雲崇尚團隊合作,不把事情看成是艱難的,而是看成偉大的,幫助團隊成員建立這種視角,遇事不推諉,擺上桌面來,就事論事。

當然,對每一位員工,融雲都給予足夠的尊重,儘可能地提供一個相對自由的發展空間。我本人也比較崇尚,讓聽見炮火的人做決策,所以在融雲,一線員工也有一個比較大的自由決策權。
最重要的是,經過 8 年的儲備,融雲聚集了很多不同方向的專業人才,也會為新加入的同學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成長樣板。

最後還是說回到我自己,我在融雲 6 年了,還在挑戰新的崗位,新的方向,我覺得很有意思也很享受。如果你也喜歡挑戰,喜歡跟一群喜歡挑戰的人一起共事,歡迎來融雲試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