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客觀掌握美中在科技競爭中的相對競爭力,KISTI將科學領域劃分為10個分支,通過比較每個分支2000-2019年的論文數量和被引用前1% 的論文數量,釋出題為《全球美中科學技術競爭地形圖》的研究報告。這10個分支包括:計算機資訊學、物理和天文學、化學、生命科學、電氣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工程、奈米技術以及臨床醫學。

報導引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資料稱,在科學領域的論文數量上,中國在五年前就已超過美國:中國的論文數量分別在2017年、2019年超過美國和歐盟。截至2020年,中國每年發表66萬餘篇論文,佔世界學術文獻的21.2% 。美國的佔有率為15.6% ,歐盟的佔有率為19.7% 。

而KISTI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科學論文質量方面,中國同期也超過了美國。2017年至2019年,10個分支中被引用前1% 的論文數量,中國有8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一期間,中國被引用前1% 的論文佔有率在少數分支為43.41% (如物理和天文學領域),在多數分支達到71.37% (如奈米技術領域)。報導提到,在化學、電氣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工程、奈米技術領域,中國被引用的前1%論文數是美國的2倍以上。

韓媒報導稱,這一研究結果推翻了外界以往的固有認知,即認為雖然中國的科學論文在數量上超過美國,但在質量上不及美國。該研究負責人、KISTI全球R&D分析中心負責人樸鎮瑞(音)表示,雖然論文被引用的影響力並不完全反映論文內容質量,但通過有關資料分析,觀察美中競爭,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美國會對中國的大規模研究開發投資和研究成果有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