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央行釋出《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 年)》(下稱《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2021 年,是《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金融科技的創新成果也得以檢驗,而專利成果是其中的重要標尺之一。在此背景下,零壹智庫研究釋出了《2021 年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專利質量 TOP10》,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是平安集團、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
其中,平安集團以 73.8 分成為位列第一,螞蟻集團緊追其後,以 68.6 分成績位列第二。其餘 8 家公司成績均低於 40 分。
全球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情況
近幾年,金融科技在全球範圍內興起,各類機構包括金融機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傳統金融 IT 服務商等,圍繞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對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技術進行佈局,相關專利申請數量也大幅增加。
過去 5 年(2017~2021 年 6 月),全球新增金融科技專利 8.54 萬件,超過 7000 家公司參與了專利申請。尤其是在 2019 年,申請數量達到歷史新高,有 7200 多家公司合計申請了 2.30 萬件專利。
圖 1:2017~2021 年 H1 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情況
|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智慧芽
在這 5 年間,全球超過 50 個國家和地區申請了金融科技專利,其中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 3 個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和日本,專利申請數量分別是 3.75 萬件、2.78 萬件和 0.73 萬件。
圖 2: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數量 TOP10 國家 / 地區
|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智慧芽
從專利申請數量來看,中國儼然成為金融科技專利大國,並超過美國佔據上風。然而,從專利質量角度考慮,我國雖然是專利大國,卻還達不到專利強國的水平,專利存在 “質” 與“量”不平衡、“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利也存在同樣問題。
在過去 5 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有 1.94 萬件專利獲得授權。其中,獲得授權專利數量最多的 3 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美國、中國大陸和台灣,專利授權數量分別為 8862 件、3720 件和 2040 件。
圖 3:金融科技專利授權數量 TOP10 國家 / 地區
|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智慧芽
對比中美兩國金融科技專利申請及授權情況:自 2018 年開始,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超過美國,但是授權數量方面,美國一直佔據上風;儘管從 2017~2020 年,中美兩國專利授權佔比均出現下降趨勢,但是美國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在 2020 年美國授權佔比達到 13.3%,中國為 6.7%,相差 6.6 個百分點,但從下降速率看,美國下降得更快,中國相對平穩。
圖 4:2017~2020 年期間中美兩國金融科技專利申請及授權數量
|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智慧芽
圖 5:2017~2020 年期間中美兩國金融科技專利授權佔比
|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智慧芽
單純追求專利數量,所產生的專利技術含量不高,不僅不會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反而會造成行業專利虛假繁榮,同時誤導行業技術發展,只有高質量專利才能賦能行業技術發展。
2021 年金融科技企業專利質量 TOP10
根據零壹智庫專利資料統計,在過去 5 年全球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 10 家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螞蟻集團、MasterCard、阿里巴巴、Capital One、中國銀行、騰訊、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國家電網。其中,有 8 家公司來自中國,2 家來自美國。
圖 6:2017~2021 年上半年期間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專利申請數量 TOP10
|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智慧芽
為了解這 10 家企業專利質量情況,零壹智庫綜合了專家學者、智慧財產權垂直機構對高質量專利的定義,從專利申請的專利質量、影響力、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潛力等四個維度對各企業專利進行了評估、打分。
1)專利質量(權重 25):授權專利數量和專利總價值(美元)。專利授權是從法律角度,對專利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認可,同時也是對專利質量的保障。而專利價值,代表市場對相關技術領域的認可和接受情況。
2)影響力(權重 25):發生過被引用的專利數量、被引用次數在 5 次以上的專利數量、被其他國家 / 地區引用的專利數量、專利引用次數。專利被引用的次數代表專利技術的重要程度和對後來技術發展的影響力,被引用的次數越多,越能證明企業專利技術的重要性和關鍵性。
3)研發能力(權重 25):發明人數量和人均(發明人)專利申請數量。專利發明人規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業的研發能力,這些專利發明人往往能夠代表企業研發團隊規模和企業研發實力。
4)國際競爭潛力(權重 25):國際專利數量和世界智慧財產權專利(PCT)專利數量。相較國內,在海外進行專利佈局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因此企業往往會選擇高質量、具有潛在價值的專利進行海外佈局。
表 1:2021 年金融科技企業專利質量指數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智慧芽
按照專利質量得分結果可將這 10 家企業分為 3 個梯隊。
第一梯隊:平安集團和螞蟻集團綜合得分在 60 分以上,其中平安集團以 73.8 分位列第一,其次螞蟻集團以 68.6 分位列第二。
第二梯隊:阿里巴巴、MasterCard、Capital One 和騰訊得分在 20-35 分之間。
第三梯隊:國家電網、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得分在 10-20 分之間。
表 2:2021 年金融科技企業專利質量指數排名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綜合專利質量、影響力、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潛力四個方面,平安集團之所以領先螞蟻集團、MasterCard、騰訊等國內外企業,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影響力、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潛力。在專利質量方面,平安集團由於專利申請工作起步較晚,在授權專利、專利估值等維度暫落後於螞蟻及 Capital One。
專利質量專利授權和專利價值分別代表了法律和市場對專利相關技術的認可和肯定(注,由於大部分專利授權需要 2-5 年時間,不能僅通過授權專利評估專利質量)。在過去 5 年,有 5 家企業授權專利數量在 100 件以上,分別是螞蟻集團(995 件)、Capital One(456 件)、平安集團(342 件)、騰訊(222 件)和 MasterCard(168 件);從專利價值來看,螞蟻集團金融科技專利達到 1.38 億美元,Capital One 0.78 億美元,平安集團 0.47 億美元。最終排名結果,螞蟻集團第一,Capital One 和平安集團分別位列第二、第三。
表 3:2021 年金融科技企業專利質量排名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影響力專利能夠被其他公司甚至是海外企業引用,不僅可以說明該專利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是外界對該企業認可的一種體現。平安集團在過去 5 年申請的金融科技專利中,有 1523 件發生過被引用情況,合計被引用 3809 次,其中有 181 件被引用次數在 5 次以上,有 586 件專利被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在內的他國企業引用,各項指標均領先其他 9 家公司,其次是 Capital One。
表 4:2021 年金融科技企業影響力排名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研發能力作為一家 “科技 + 金融” 公司,研發團隊是其核心資產,也是支撐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動力。根據零壹智庫統計,國家電網以 4311 名發明人領先其他公司;從人均專利數量來看,MasterCard 以 2.4 件位列第一,螞蟻集團以 1.9 件位列第二;最終評估結果顯示,平安集團位列第一,MasterCard 位列第二。
平安集團有 3204 名技術人員參與了金融科技專利發明,僅次於國家電網(4311 名),其餘 8 家公司均在 2000 名以下。2017 年以來,平安集團為發展金融科技,加速數字化轉型,持續擴充其科技團隊,截至 2021 年 6 月,其研發人員達到 11 萬,團隊規模擴大了 5 倍左右,為其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奠定了基礎。
表 5:2021 年金融科技企業研發能力排名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國際競爭潛力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在全球發展業務、儲備競爭力,專利出海變得頻繁。據零壹智庫統計,在這 10 家企業當中,有 6 家企業海外專利超過 100 件,其中平安集團國際專利 956 件,706 件 PCT 專利;螞蟻集團國際專利 1257 件,102 件 PCT 專利;阿里巴巴國際專利 973 件,282 件 PCT 專利。綜合排名結果顯示,平安集團第一,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分別位列第二、第三。
表 6:2021 年金融科技企業國際競爭潛力排名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金融科技細分領域企業專利質量 TOP10
由於各公司在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關注點的不同,導致金融行業不同領域的專利質量存在很大差異,其中高質量專利多集中在資管科技當中,其次是銀行科技和保險科技。為此,零壹智庫分別從銀行科技、保險科技和資管科技三大細分賽道對各企業的專利申請情況進行了分析。
(一)銀行科技
在銀行科技賽道,平安集團、螞蟻集團和 Capital One 分別佔據前 3 名的位置。相較網際網路公司和外國金融機構,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相對較晚,對於金融科技專利的重視程度不高,這樣造成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無論是專利申請數量和專利質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直以來,平安集團緊抓銀行業務,堅持以科技驅動銀行戰略轉型。在技術架構轉型方面,持續深化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 雲端計算、生物識別等前沿科技與應用場景的緊密融合,藉助科技賦能零售業務、對公業務和資金通業業務。同時,積極組建金融科技團隊,對內大力培養高素質的複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對外則從矽谷、國內外領先網際網路企業引入大量複合型高階技術人才。
表 7:2021 年銀行科技企業專利質量指數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二)保險科技
在保險科技賽道,平安集團以滿分成績位列第一,其他 9 家公司得分均在 50 分以下。
一方面,由於其他 9 家公司主營業務並非保險,這也就造成在保險科技賽道,平安集團一家獨大的局面。另一方面,平安集團在近幾年圍繞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財產保險業務進行數字化轉型,併成功成為保險科技領域的領頭羊。
此外,平安集團在保險科技賽道的金融科技能力,不僅僅體現在專利方面,其還針對壽險及健康險、財產保險等業務也提出了多項解決方案和產品,不斷豐富自身的營銷手段、服務能力及風控能力。
表 8:2021 年保險科技企業專利質量指數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三)資管科技
在資管科技賽道,螞蟻集團、平安集團和 Capital One 分別以 79.1 分、67.7 分和 34.1 分的成績位列前 3。
螞蟻集團除了在支付科技、微貸科技、保險科技領域表現較為突出外,在資管科技領域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截至 2020 年 6 月,螞蟻集團與約 170 家資產管理公司達成合作,其理財科技覆蓋客戶觸達、智慧決策、產品篩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
儘管平安集團在資管科技賽道得分在螞蟻集團之後,但是在近幾年堅持科技賦能,其資管業務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果:融資融券業務方面,在 2020 年,依託線上化運營優勢,市場份額提升 2.2 個百分點;投資銀行業務方面,藉助金融科技建立了智慧承攬系統、智慧稽核系統;自營交易方面,依託 “人 + 機器” 搭建了多元化投資平臺等。
表 9:2021 年資管科技企業專利質量指數 TOP10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平安系企業金融科技專利質量分析
在 2021 年金融科技企業專利質量 TOP10 排名中,平安集團以 73.8 分位居榜首,在影響力、研發能力以及國際競爭力等方面表現亮眼。平安集團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研發和自主智慧財產權掌握,並通過研發投入持續提高科技能力,廣泛應用於金融主業,持續深化 “金融 + 科技”、“金融 + 生態” 戰略。為剖析平安集團專利研發背後的“增長密碼”,本部分將進一步分析其子公司、聯營及合營公司的科技研發及業務發展情況。
通過從專利質量、影響力、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等維度對近五年的專利申請情況進行分析,零壹智庫發現平安科技、金融壹賬通、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平安醫保科技及平安普惠等表現亮眼,其中,平安科技和金融壹賬通尤為突出。
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團旗下的科技解決方案專家,主要負責集團內部關鍵平臺和服務的孵化及開發,幫助平安集團打造生態閉環。相較於平安科技,金融壹賬通作為平安集團 “金融 + 科技”、“金融 + 生態” 戰略的重要承載,專注於深耕服務外部金融機構,打造了賦能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前沿技術力量。因此,其科技研發路徑及業務發展重心對行業機構更具參考借鑑意義。
作為中國平安的聯營公司,金融壹賬通依託平安集團 30 多年金融行業的豐富經驗,通過對金融機構數字化需求的深入洞察和長期實踐,打造了 “橫向一體化、縱向全覆蓋” 的四大整合產品——數字化零售、數字化企金、數字化保險和提供金融科技基礎設施服務的加馬平臺。
金融壹賬通 CFO 羅永濤表示,創新是引領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更將激發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與提升。
國泰君安在研報中指出,研發和技術支援確保了金融壹賬通產品的可靠性和領先性。金融壹賬通自身擁有近 2000 人的龐大研發隊伍,在底層技術和產品研發上保持著相對較高的投入。據不完全統計,2017 年至 2020 年四年間,金融壹賬通在技術研發方面的總投入已超 38 億元。
在持續加大對研發投入的同時,金融壹賬通十分重視自主創新和全球專利佈局,積極圍繞核心技術進行高質量專利申請。據零壹智庫的統計,截至 2021 年 9 月,金融壹賬通公開的專利申請達 5200 餘件,覆蓋人工智慧、區塊鏈、大資料、雲端計算、資訊保安等高新技術領域。公司榮獲了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第六屆和第八屆廣東專利獎優秀獎等多個權威獎項。
具體到金融科技賽道來看,金融壹賬通的金融科技專利主要集中於銀行科技(35.89%)、資管科技(25.12%)和保險科技(12.71%)三大賽道,通過自主創新不斷實現產品的迭代升級。
圖 7:2017~2021 年上半年期間金融壹賬通金融科技細分領域專利申請情況
|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成立時間不到六年,金融壹賬通已在國際微表情識別競賽 OMG、面部動作單元(AU)檢測競賽 EmotioNet、SemEval2019:EmoContext 國際頂級文字對話情緒識別競賽等多項國際頂級賽事中獲得冠軍。以金融壹賬通打造的對話語義理解引擎為例,其在金融對話場景資料上準確率達 95%,曾獲 DSTC-7 Sentence Generation 競賽第一名、DDSTC-8 Multi-Domain Task Completion 競賽機測第三、人測第四,為業界領先水平。
基於情緒識別、機器閱讀等技術,金融壹賬通結合銀行業務痛點和多樣化的外呼場景進行智慧語音互動,構建了 “話術豐富、應答智慧、語音真實、靈活配置” 的智慧外呼系統,現已應用於存款理財、貸款獲客、信用卡營銷、信用卡分期、回訪調研、還款提醒等 7 大業務場景。某股份制銀行通過該解決方案進行信用卡智慧客服改造,有效縮短客服通話時長,語義識別準確率高達 85%,月呼叫量超 50 萬次。
除了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之外,金融壹賬通更致力於積極構建政府、監管和企業的數字生態。一方面,金融壹賬通與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等達成戰略合作,以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助力相關部門提升監管科技的智慧化水平;另一方面,金融壹賬通以豐富的數字化經驗深耕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在國內外多家監管機構、政府部門的指導下接連落地多個重大專案——包括港交所 FINI 平臺、新加坡證交所亞太區 ESG 平臺、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香港貿易聯動平臺、廣西跨境金融數字平臺、海南省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等。
專注服務本土金融機構的同時,金融壹賬通亦在積極開拓境外市場,提升國際影響力。迄今公司已成功向境外金融機構輸出 “中國製造” 的科技解決方案,服務以東南亞地區為主的 20 個國家 / 地區 100 多個客戶,包括與印尼國信銀行、菲律賓消費信貸公司 SB Finance、菲律賓聯合銀行旗下科技公司 UBX 分別就金融反欺詐、銀行數字化轉型和中小微企業貸款服務等領域達成合作。
結語
整體來看,我國金融科技領域的高質量專利主要集中分佈在頭部企業中,這些企業除了在專利申請數量領先其他公司,而且專利質量、專利影響力、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潛力相較其他企業均比較突出。
未來,發展高質量專利成為我國科技公司的重點任務,單純以追求專利申請數量為目的將成為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