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無疑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強監管之年。“反壟斷”一詞足以讓網際網路企業為之色變,“雙減”政策讓教育培訓行業“作鳥獸散”;在流量紅利見頂的背景下,“互聯互通”潛藏著不同利益訴求;持續加強未成年保護,社會責任進而升級為法律要求;

滴滴赴美上市遭到網路安全審查,中概股在美註定命運多舛;獨家音樂版權時代終結,數字音樂市場引來下半場較量;《個人資訊保護法》出臺,意味著數字經濟發展不能再以犧牲使用者個人利益作為代價;演算法推薦的千人千面也將應監管要求祛魅;沒有主播能夠逃過大資料的審計,補稅潮湧向直播間。2022年,強監管的態勢是否將會延續?無人能預料未知明天。

財經E法特別甄選出“2021年中國網際網路治理十大事件”。

反壟斷不斷加碼

2021年是官方定調的反壟斷大年。立法、執法和司法動態頻頻,反壟斷成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重要手段。2021年2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印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

4月,阿里因“二選一”壟斷行為被處以2019年銷售額4%,共計182億元罰款,這也是平臺企業因反壟斷法被處罰金額最大的一筆,超過中國往屆所有反壟斷罰單之和。同樣,因“二選一”壟斷行為,美團在10月領到34億元的罰單。

此外,市場監管總局對多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處罰,多家平臺企業被處以50萬元的頂格罰款。

10月23日,備受關注的《反壟斷法(修正草案)》公佈,調整內容回應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遇到的新挑戰。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標誌著中國反壟斷進入新階段,釋放了中央將持續推進強化反壟斷的訊號。

E法點評:2021年,反壟斷成為平臺企業為之色變的詞語,在近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為資本設定“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同時要支援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這意味著2022年的反壟斷監管依然會繼續推進,平臺、金融、民生等重點領域將成為反壟斷監管要地。

科技企業競相佈局元宇宙

2021年3月10日,作為“元宇宙”概念股,UGC沙盒遊戲平臺Roblox以DPO的方式登陸紐交所,也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400億美元。此後,元宇宙潮起,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

美國作家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裡首次提及元宇宙,描繪人們在虛擬世界裡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化身,整個體驗是沉浸式的。

馬化騰將此描繪為“全真網際網路”,它意味著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實體和電子的融合。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開啟,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於幫助使用者實現更真實的體驗。

Facebook正式改名為Meta,將元宇宙開發作為未來公司發展的重心。中國的阿里、位元組、騰訊等頭部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從商標註冊、投資併購、人員招聘等方面佈局元宇宙。

E法點評:元宇宙是未來?還是科技企業掀起的一汪泡沫?鮮有人目睹它的面目,它更多停留概念的爭論。至少,它是當前資本市場的寵兒,網際網路巨頭、創業者競相努力講好的故事,沒有人知道未來網際網路將以怎樣的形態呈現,但不可忽略的是,正是這樣的想象,滋生著重塑生活的力量。

未成年人保護升級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其中新增“網路保護”專章。要求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網路遊戲、網路直播、網路音視訊、網路社交等網路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設定相應的時間管理、許可權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的時間,要求網路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的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

9月,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旅部等,對騰訊、網易等重點網路遊戲企業和遊戲賬號租售平臺、遊戲直播平臺進行約談。要求其嚴格執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的時段時長限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賬號租售交易服務。

E法點評:值得關注的是,國產網遊版號至今已停發近半年,最新一批國產網路遊戲版號審批名單的公佈時間仍定格在2021年7月22日。網路遊戲事關青少年健康成長,國家治理網路遊戲的決心可見一斑,不斷加大對未成年的保護力度,也倒逼網際網路企業在產品、服務方面遵守更多法定義務。

K12線上教育“灰飛煙滅”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雙減政策“),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教育培訓行業從光芒萬丈進入洗牌時代。

“雙減政策”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節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各地各部門不得再審批新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面對監管高壓、核心業務的剝離,資本市場很快作出反應,教育培訓行業從炙手可熱的投資領域,變成資本紛紛逃離的行業。其中,新冠疫情中迅速成長起來的K12線上教育行業反應尤甚,頭部教育公司股價暴跌超過90%。這一年中,裁員、轉型成為教育培訓行業的關鍵詞。素質教育、To B業務和海外業務,成為這一行業轉型探索的方向。

E法點評:教育培訓時代結束了,新東方、好未來等大型平臺還有資本來進行業務轉型的探索,一些不被看到的中小型培訓機構,因為“雙減政策”,則無奈走向終結。“雙減”的本意是將資本擠出教育培訓行業,讓教育迴歸育人初心,改變被製造的教育焦慮,緩解教育內卷。但值得深思的是,當高考制度不變的情況下,這樣政策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滴滴遭網路安全審查

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以發行價計算,IPO估值超過670億美元。7月4日,國家網信辦通報,滴滴出行APP 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7月16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開展網路安全審查。滴滴旗下25款APP從應用市場下架,至今仍未恢復。

財報顯示,2021年第二、第三季度,滴滴分別虧損242.71億元和303.75億元,超過此前6年的虧損總額。

12月3日,滴滴宣佈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2022年1月4日,多部門聯合頒佈修訂後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審查物件增加了“掌握超過100萬使用者個人資訊”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活動。

E法點評:滴滴遭遇網路安全審查意味著,隨著中美關係的惡化,資料主權正成為大國博弈新議題,滴滴算得上是整個中概股公司群體的縮影。滴滴美國退市並準備香港上市的結果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相關公司並未出現嚴重的“資料安全”問題。但隨著“反壟斷”“加強資料安全”“雙減政策”等一系列影響,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表現不斷下行,美國證監會也對中概股提出越來越多的限制,中概股的未來充滿變數。

獨家音樂版權時代終結

2021年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釋出處罰決定書,責令騰訊及關聯公司在一個月內解除獨家版權協議、無正當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權方給予其優於競爭對手的條件等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措施,並對騰訊及其關聯公司在網路音樂市場的不公平市場行為罰款50萬元。

8月31日晚,騰訊釋出宣告稱嚴格遵守處罰決定,解除獨家音樂版權協議。在騰訊宣佈放棄獨家音樂版權之後,網易雲音樂先後宣佈與摩登天空和香港英皇娛樂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其全量音樂版權授權。2021年12月2日,網易雲音樂赴港上市。

E法點評:“獨家版權+轉授權”模式,是應對中國音樂市場曾經的盜版亂象的時代產物,曾發揮了積極的歷史作用。隨著獨家版權模式被叫停,有觀點認為將利好整個中國音樂市場,實現音樂更廣泛的傳播空間,讓音樂人及其作品能產生更多的商業價值。但在獨家版權終結後的半年以來,也有許多版權方和中小音樂人叫苦不迭:失去了獨家版權的保底費用,無法獲得更多的宣發資源,維權更加艱難,盜版隱患重現。這些問題讓行業陷入了新一輪的迷茫,也引發了業內和學界的許多思考和討論。中國音樂產業的振興任重道遠,我們期待,在行業舊規則被“破”之後,新規則能儘早“立”起,為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個人資訊保護法》出臺實施

2021年8月20日,《個人資訊保護法》獲得通過,這是中國關於個人資訊保護位階最高的綜合性法律,它進一步強化個人資訊保安監管與治理,把個人資訊使用權關進法律的籠子。

《個人資訊保護法》在有關法律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完善個人資訊保護應遵循的原則和個人資訊處理規則,為個人權益的保護構建了基本法律框架,也為相關個人資訊處理者提供了具體的合規指引。

這一法律的實施標誌著,中國個人資訊保護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在資料領域的立法體系。

E法點評: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個人資訊保護法也需要在實施中不斷調整。按照立法目的的描述,這部法律並非要賦予一方排他性權利,限制個人資訊的使用,而是要尋求個人資訊保護與數字產業發展的平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眾共同參與,一起打造個人資訊保護的良好環境。立法僅只是開始,《個人資訊保護法》未來將如何落地,如何持續地發揮效力,又如何與時俱進,還有待於持續的檢驗。

“互聯互通”爭奪流量入口

在強化網際網路行業反壟斷背景下,推進互聯互通成為2021年的另一年度關鍵詞。9月13日,工信部表示,將在保障網際網路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即時通訊遮蔽網址連結等不同型別的問題,分步驟、分階段得到解決。

此後,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表態。阿里回應,將與其他平臺一起面向未來,相向而行;位元組跳動呼籲所有網際網路平臺一起行動起來,不找藉口,明確時間表,積極落實;騰訊則表示,在以安全為底線的前提下,分階段、分步驟實施。

大廠表態細微差異的背後,是它們對於互聯互通的不同需求。業內最早的討論,始於7月,當時即有媒體報導阿里和騰訊考慮互相開放生態系統的訊息。

E法點評:網際網路行業已經建立起一定程度的圍牆花園,但非得一定推倒嗎?是否可以考慮在牆上打個洞?互聯互通涉及基礎設施層、應用層、資料層,不可一概而論。如果說互聯互通的目的是促進網際網路行業良性發展,以及鼓勵創新,那麼在推行互聯互通時,也應當思考的問題是:互聯互通是超級平臺之間相互開放?還是大企業對中小企業進行開放?顯然,讓中小企業能夠更便利地接入超大型平臺,更符合互聯互通的初心。

演算法必須揭開“神祕面紗”

演算法一度是平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藉助演算法,平臺為你呈現千人前面的結果,帶來一定的便利。然而,當人們步入數字時代,演算法操縱、演算法控制、演算法歧視、演算法黑箱、演算法沉迷等問題日益威脅著個人權利、公共利益乃至國家利益。

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落實網路餐飲平臺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不得將“最嚴演算法”作為考核要求,通過“演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確定訂單數量、準時率、線上率等考核要素,適當放寬配送時限。

8月,國家網信辦公佈《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用以規範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活動。應用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排程決策類等向使用者提供資訊內容的演算法推薦技術均被納入監管範圍。

9月,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多方參與的演算法安全治理機制;堅持風險防控,推進演算法分級分類安全管理,有效識別高風險類演算法,實施精準治理。

E法點評:2021年以來,中國平臺經濟領域的立法更加聚焦,相關治理理念不斷迭代。從之前注重資料治理和平臺治理,到目前開始聚焦演算法治理,並將資料治理、平臺治理和演算法治理相互聯結。2022年3月起,《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將正式開始生效,這是中國第一部聚焦於演算法治理的部門規章,也是全球第一部系統性規制演算法的法律檔案。2022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演算法監管元年。

薇婭因偷逃稅領13億罰單

2021年末,直播帶貨一姐薇婭因涉及逃稅漏稅遭受處罰,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經稅收大資料分析評估發現,薇婭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隱匿個人收入、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虛假申報等方式偷逃稅款6.43億元,其他少繳稅款0.6億元,依法對黃薇作出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

12月20日,薇婭因偷逃稅致歉後,其在淘寶、抖音、微博等多個平臺的賬號被封。12月2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表示,直播不是法外之地。

更早以前的11月22日,杭州市稅務部門通報,網路主播雪梨、林珊珊因偷逃稅款,將被依法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分別計6555.31萬元和2767.25萬元。

據資料統計,自2021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釋出通知網路主播應當繳納稅款以來,網路直播行業已有上千人主動自查補繳稅款。

E法點評:直播行業准入門檻較低,網路主播網一直以來無實際經營地址、流動性強、從業數量多,缺乏行業監管與行業規則,不乏有人利用稅收政策的模糊邊界避稅套利。薇婭因逃漏稅獲天價罰單傳達出一個訊號,直播行業不再是“稅收盲區”,稅收機關也通過利用大資料等技術來解決偷逃稅中資訊不對稱的難題。值得肯定的是,對直播行業加強稅收徵管是規範稅收秩序、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應有之義,也是促進直播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舉措。

自 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