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相見的一種方式。2021年,你過得好嗎,度過了多少閃亮的日子?經歷了多少不眠的夜晚?留下了多少熾熱的回憶?時間像河,從來不曾停歇,河邊的我們,想抓住每一朵歡騰的浪花,給新的一年,以啟迪、以收穫、以信念、以光明。

“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我們所在的這個國度,是你我心之所繫的共同體,每一個你和我,珍視昨天,把握今天,方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是時候,留下屬於我們的2021記憶了。

“我想和年輕人聊聊天。”

2021年的文學界大事記,肯定得算上這篇文章。8月9日,公眾號“莫言”釋出了一篇名為《莫言開公眾號啦!》的推送文章,莫言成為了第一個開設公眾號的諾貝爾獎得主。

想向年輕人學習的莫言,很快就被“一下子打蒙了”。什麼是“次元壁”?“瑞思拜”是什麼意思?“yyds”也不太清楚。“好在現在搜尋方便,一查就明白了。”


年輕人,倍兒有面子。/ 莫言公眾號

在“網路流行語百科全書”小雞詞典上,帶有“文學”的詞條有49個,其中超過2/3的詞條建立於2021年。

2021年,顯然成了“網際網路文學”元年。

很多人或許有疑問,噱頭大於意義的網路流行梗,真的擔得起“文學”二字嗎?正如莫言說的,就像洪水的流量衝不走河中的礁石一樣,網路上的流量也衝不走文學。

“文學是關於人的學問,是關於語言的藝術,只要人存在、語言存在,文學就存在。”文學在流量時代的作用,跟文學在任何時代的作用是一樣的。

2021年的年輕人,在網際網路文學中探究“生而為人”這門學科。

我們總結了2021年度十大網際網路文學,看看青年們如何描繪生活——以鍵盤或手機,敲下對生活的感悟。

01

廢話文學

作為2021年度最洗腦的網際網路文學,廢話文學從誕生起就極具含金量。

廢話文學化用自千古名句“聽君一席話”。還有明星代言人魯迅,Slogan就寫在教科書上——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兩棵棗樹”是真的說過。

甚至還有專屬網際網路運營:UC震驚部小編——把廢話文學運用得出神入化的“小編體”大家應該不陌生吧?

看似長篇大論,實則啥也沒說,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當無用美學變成2021年網際網路最流行的審美風潮,廢話文學的走紅也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沒有目的的快樂。

沉迷無效重複帶來的冷幽默,廢話文學成了我們取悅自身的最低成本手段。比起“說了沒用、不如不說”,這屆年輕人選擇“說了沒用、才更要大說特說”。


《愛在》三部曲作為典型的“廢話電影”,至今仍是多少人的最愛。戲內的人喋喋不休,畫面外的觀眾總能從這些不停歇的絮語中找到共鳴。/ 《愛在午夜降臨前》

在表達者眼裡,從來不存在廢話,因為表達永遠有意義。它的意義就在於對於別人“沒有什麼意義”之外的,專屬於表達者自身的“意義”。

我廢話,故我在。

02

emo文學

當代年輕人正在把自己活成一個行走的大型定時鬧鐘。

三點幾啦,夠鍾飲茶;凌晨時分,網抑雲時間開啟。當然,現在最流行的每日必做定時任務,就是“到點emo”。

只要情緒“上頭”了,就是年輕人的“emo時刻”。點開微博話題“一人一句emo文學”,你能在這3萬多條評論中找到年輕人數不盡的emo方式。


這是我最喜歡的“emo”方式。

生活受委屈、情場失意、對未來焦慮、喜歡的偶像塌房、遊戲連跪……甚至還有專門的微博超話“emo傷心俱樂部”記錄著這些emo瞬間。

按照這個邏輯,參考曾經火遍全網的《平安經》,把年輕人的emo時刻組合起來其實也能出一部《emo經》:早起emo、熬夜emo、吃飯emo、睡覺emo、聽歌emo、工作emo……

那麼“emo”究竟是啥子意思?網路事、網路畢,如果讓emo的解釋更為網路化一點,只需要一句話——emo就是,e個人momo的心碎(一個人默默地心碎)。

感謝這個解釋,我的拳頭momo地硬了。


emo人必聽音樂《我曾想過一了百了》,即使你不emo,你也能被它感動。

03

發瘋文學

要論諸多網際網路文學中誰的准入門檻最高,那必然得是發瘋文學。

發瘋文學出自豆瓣踩組,有組員發了一段以“我不發瘋我說什麼”為開頭的感慨生活的留言,感染力十足,導致網友紛紛開始模仿,這股“瘋”氣迅速蔓延全網。


經典回顧。/ 豆瓣截圖

瓊瑤式宣洩情緒的表達方式,長難句和短語多重混用,語言誇張密集且咄咄逼人,全然拋棄邏輯只需胡言亂語,字數越多越好從數量上震懾敵人……這些要點都是發瘋文學的精髓所在。

相應地,發瘋文學的實用性也和創作難度成正比。

無論是催賣家發貨、遊戲和豬隊友對線,還是向領導提離職、表達對偶像的狂熱喜愛等環境均可適用,堪稱文字版“撒潑打滾”,用瘋狂的話語來武裝自己,宣洩出內心被壓抑的情緒。

需要警惕的是,當“發瘋”成了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往往使我們看到了非理性一面,而忽略了問題本身。或許這才是最“瘋狂”的事。


玩梗適度。

04

阿瑟文學

“就像我們小時候那個爆米花,那麼小小的一粒玉米,它是小小的能迸出這麼大一朵花來,我覺得它是有巨大能量的。”

當你聽“懂”了這段話,那麼你就理解了阿瑟文學這種“獨特”的溝通交流新風格。簡單來說就是,有話不好好說,即使只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也值得無限放大,用巨集觀偉大的敘事結構來講述。

大抵文藝青年經過時間進化,都會變成抓馬(drama)中年,順便成為不少網友尷尬得用腳趾摳出三室兩廳的重要素材。繼《演員請就位》後,陳凱歌又被網友挖出綜藝黑歷史。

在幾年前的一檔綜藝《熟悉的味道》中,陳凱歌夫婦在一家高檔餐廳吃飯,當他們高談論闊美食的奇妙時,從國外回來的兒子陳飛宇靜靜站在陰影處等待父親“傳喚”——阿瑟(Arthur),請坐。

餐廳裡沒有第三張可以讓阿瑟坐下的椅子,而我們也拒絕成為阿諛奉承跪下的阿瑟。阿瑟文學被群嘲,不過是現代版《國王的新衣》的又一次重演。

文藝和做作,通常只有一線之隔。區別就在於,我們選擇不再向“不存在的椅子”妥協。

05

凡爾賽文學

凡爾賽文學可能是最具生命力的網際網路文學。

告別了假裝打工人的曹大小姐,凡學女王蒙淇淇熱度不再。2021年,我們居然還能迎來凡爾賽文學的新高峰。

“既然提到了privilege,那我就來說說我的高傲在哪。”寫到這裡,凡學的威力已經盡數體現了。

想想看,當你在嘲弄“雙國籍清華附中國際班的學生本可以跳過高考直接去清華但是想要追夢央戲需要再參與高考”這段內容時,你有沒有提前偷偷拼寫過“privilege”?


當然,發音肯定也是必須掌握的。

“高傲”的階層固化當然可怕,對美好生活的固化想象也很可怕。某種程度而言,凡爾賽文學或許是失去想象力之後用物質堆砌起來的“美好生活圖景”。

一旦失去了想象力,我們就沒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可能。熱愛分享“凡式生活”的凡學家們,正在成為被“美好生活”綁架的人。

生活不在朋友圈裡,不在社交網路上,不在精心編造的凡爾賽文學中,也不在未來,它就在此時此刻。

06

丫頭文學

2021年,人類高質量男性的出圈,帶火了一個句子:我命油我不油天。

當楊笠說出“他那麼普通而又那麼自信”,王思聰從富二代模範成了“想你的液”代名詞,丫頭文學應運而生。

“頭像是我嗎,不滿意?”“丫頭,我承認你的小花招引起了我的注意。”“丫頭彆嘴硬了,眼神不會說謊的。”……網際網路油膩金句集大成者的丫頭文學如此好笑,網友對它著迷也是人之常情。


“丫頭們”,快逃!

但在這些低智語錄背後,女性拒絕被物化的反抗意識,不應被娛樂性消解。

女性對丫頭文學大肆嘲諷,根本原因在於這些“普信男語錄”裡,男性將自己置於高高在上的位置,而女性彷彿只是他們的所有物,等待著他們隨意“挑選”。

當我們在談論丫頭文學時,我們談論的是對女性最基本的尊重。

07

閒魚文學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而有買賣的地方,則是最佳的人性觀察場所。

在閒魚上,被一文錢難倒的英雄漢遍地皆是。為了賣掉自己的物品,閒魚賣家創作出五花八門的文案,一度讓閒魚成為了網際網路上最大型的野生流浪文學家聚集地。

140字的波瀾壯闊人生史,不再出現在早已解除字數限制的微博上,而成了寫遍人世悲歡的鹹魚文案。


在閒魚搜尋“閒魚文學獎”,有“驚喜”。/ 閒魚

此類文案題材多樣,包括且不限於悽美愛情、玄奇科幻。既有對過去的思考(指大學畢業清宿舍),也有對未來的期待(指為買新手機出售舊物)。

這些絞盡腦汁才能編造的“凍人”故事,甚至不需要“人”來完成。隨便搜尋一下,網路上還存在“閒魚體生成器”,只需1秒就能製造你的專屬“閒魚人生”。

元宇宙降臨,黑客帝國重啟,當你還在擔憂人類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請相信閒魚只要存在,就永遠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畢竟AI編造再精彩的人生故事,都抵不過人類想砍價的心——你好,我是學生,我很喜歡你的商品(故事),可以包郵再倒貼我200塊嗎?

08

口口文學

2021年的晉江文學城,除了是網路文學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還是填字遊戲愛好者的“寶藏”網站。

因為平臺特殊的遮蔽詞機制,晉江文學城的小說正文和評論區中,常常出現方框“口口口”,讓讀者進行“填字遊戲”,一度成為平臺被抱怨的問題。

過度的遮蔽詞機制將演算法規則生搬硬套,破壞了內容創作者的創作自由和表達自由,還阻礙了使用者的交流與閱讀體驗。

但使用者為了彌補閱讀體驗,猜測被遮蔽的部分,簡單粗暴的遮蔽方式只會助長觀者的好奇心理與獵奇心理,更引起強調的反效果。

比如說,猜猜看,“黑口口口過去的”是什麼意思?用林俊杰的一句歌詞回應:請你不要到處口口。

只有這樣,“黑夜總會過去的”。

09

青春疼痛文學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正在年輕。但即使你再也看不懂青春疼痛文學,你也會為此感到“疼痛”——頭痛的痛。

“一年只有45天,希望你不懂這句話。”類似的句子,再配上幾張emo圖片,就組成了刷屏全網的“這些話希望你永遠不懂”系列。

曾經“憂傷像糖,甜到哀傷”的90後,確實“永遠不懂”00後的疼痛文學,但細究之下,它們的誕生仍是同一個理由——少年強說愁。


你感動嗎?我不敢動。

相似的故事總是在交替上演,但在網路時代,大人們對“不懂文學”的嘲弄,更是一場話語權的爭奪:否定青春疼痛文學,就像是在否定自己亦是被後浪拋上岸的“老人”。

青春期的幻想與悸動,每一場都有指定的年輕觀眾。當我們再也無法入戲理解,不如選擇體諒。

希望你永遠不懂,用最直白的解釋去安慰自己:這屆小年輕——希望你沒有經歷過他們這些“傷心事”。

10

彩虹屁文學

在楊倩奪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第一枚金牌後,中國奧運會金牌第一人許海峰,大筆一揮寫了4個大字送上祝福:YYDS。


萬物皆可yyds。/ 微博截圖

DT財經在《2021年6月流行詞報告》羅列了一組資料。在他們採集的樣本中,yyds(永遠的神)以25.2%的被提及頻率,獲得絕對優勢,排名第一。

除了“yyds”,排名靠前的網路用語之中的“絕絕子”“勇敢牛牛”亦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正能量滿滿的“彩虹屁文學”詞彙,使用它們的社交成本非常之低,但傳達出來的善意和認同卻能無限放大。

為什麼我們會沉迷彩虹屁?因為我們需要傾訴,需要擁抱。

但當所有的快樂只剩下“絕絕子”,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變成“yyds”。不得不說,萬能彩虹屁文學的發揚光大,其實是在反映當代年輕人的糊弄學問已臻化境。

在彩虹屁的狂歡中,如果我們所想要做的,不過是迴歸一種簡單的快樂。那麼當快樂氾濫,我們更應該去思考,如何真誠地表達自己。


依賴流行語的表達習慣最終導向了腦袋的懶惰,正如喬治 · 奧威爾在《1984》的警告:減少詞彙量,縮小思想範圍,最終沒有詞彙表達。/ 電影《1984》截圖

一般來說,語言有三大功能:傳達資訊,認知世界,交流手段。而沉迷網際網路文學的網友把語言的第四種功能發揚光大——說著玩兒。

說閒話或“侃大山”,是人類最古老、最方便的休閒消遣方式之一。所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笑談”就是這些“網際網路文學”的最大意義——帶來歡樂。

當年在瑞典領諾貝爾文學獎時,莫言曾經講過幾句話。他說文學相對科學技術,它好像是沒有用處的;但文學最大的用處,就在於它沒有用處。

“文學最大的作用就是無用。”

看似無用的網際網路文學,在新時代以另一種更易消解的方式去闡述我們的生活、觸碰我們的感情世界。潛移默化,細水長流,直至抵達靈魂深處。

或許這就是網際網路文學的最大意義。


不要放棄表達。/ 《覺醒年代》

參考資料:

[1] 2021網際網路文學盤點:年輕人集體發瘋,中年人愛凡爾賽 | DT財經

[2] 2021年網際網路文學大盤點 | 小雞詞典

[3] 從“XX體”到“XX文學”:一群人造梗,一群人狂歡 | 全媒派

[4] “霸道總裁”“丫頭文學”:為什麼女性不愛這一套了?| 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自 新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