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人|永洪科技CEO何春濤:數字化人才缺口巨大,希望人人都是資料分析師

kechuangren發表於2021-11-09

創業,為實現BI國產化


1995年,何春濤以遙遙高於錄取分數線的成績考入四川大學數學專業,選擇專業的理由十分凡爾賽:其他專業都沒什麼意思,數學還有些挑戰。

4年之後,在數學領域頗有造詣的何春濤卻放棄了進修的機會,在他看來自己無法在這一領域成為頂級學者,一條無法成為引領者的人生道路,對何春濤毫無吸引力。

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全球範圍內誕生了數十家BI廠商,商業智慧1.0時代宣告到來,在資料智慧驅動商業增長的美好願景感召下,中國第一代商業智慧從業者加入BI浪潮,他們中有人在BI泡沫破裂後選擇轉型,而堅持下來的人,日後大都成為了中國資料智慧行業的骨幹脊樑——何春濤屬於後者。

在建立永洪BI以前,何春濤在知名跨國商業智慧公司供職10餘年,長期擔任研發副總裁這一要職。他領導下的研發團隊連續10年推出了超越競爭對手的軟體產品,超過一半的世界500強企業都是這些軟體產品的忠實客戶,其中包括麥考瑞銀行、AT&T、中美人壽、IBM、通用電氣等知名企業和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國防部等知名機構。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界的開闊,輝煌的事業成就已不能滿足何春濤的精神追求。2012年,國內BI市場份額大致是:Cognos 24%、BO 24%、BIEE 16%,如果再算上MSTR、Microsoft等等,可以說被國際廠商長期壟斷,而國際市場更不可能有本土廠商的立足之地。這樣的局面,讓身為BI研發人員的何春濤感到心痛,“自己年紀也不小,考慮了一段時間,就決定出來折騰一把,希望能改變一下格局”。

 

國產化,加速BI行業發展


2012年,抱定為國產BI奮鬥之志的何春濤,與幾名同為研發出身的好友湊了近300萬啟動資金,悶頭搞起了產品研發。當年何春濤的認知裡,樸素地認為To B是一件慢功夫的事,50塊紅包買一個註冊使用者的套路在B端市場註定行不通,因此創始團隊都打定了耐心發育、長期發展的主意,以至於團隊中沒有一位商務人才,早期的商務事宜要由何春濤親力親為。

然而,時代總會獎勵服務於時代的先知者,永洪科技的發展速度,超出了何春濤們的預料。

 

科創人:2012年, 您對BI行業的未來有著怎樣的預期?有沒有想過9年之後的永洪科技能發展到如今這樣的規模?

何春濤: 說實話,真沒有(笑)。2012年,BI的全球市場規模非常大,但國內市場很小,如今大家都認可To B領域國內市場對標歐美市場的存在時間差,在當年BI領域就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們認為那是一個創業的好時機。至於未來預期,我們只是相信中國企業的數字化程度會越來越高,BI的發揮空間會越來越大,但誰也沒想到國內數字化浪潮來得如此猛烈,資料智慧行業迅速成熟、To B板塊發展如此之快,永洪很幸運搭上了一班超高速列車。

 

科創人:在您看來,哪些因素為BI行業的超速發展提供了額外動力?

何春濤: 主要有兩點, 法律法規的快速健全、成熟,under table的事情少了,符合規則流程、資料完整健康準確的事情多了,BI行業的生存環境改善之快出乎我們的預期。 更重要的一點是國產化替代,這是永洪科技的創業初心,我們也一直保持著對全球格局演變的觀察。 當一個國家的科學成果數量佔世界科學成果總量的25%,就可以被稱之為世界科學中心,這是日本學者湯淺光朝提出的觀點,世界科學中心轉移也因此被稱為“湯淺現象”。2000年前後,美國的世界科學中心地位受到了新興勢力的挑戰,普遍認為,新角色將由中國扮演,這是近年來“美國對我國的禁令屢屢升級”的大背景。永洪比較準確地預測了“國產化替代從民間走入官方”這一趨勢,提前佈局國產替代產品和替代方案,搶佔了先機。實際上,永洪替代產品誕生的時候,中美科技摩擦中受波及企業還沒有意識到危機將會來臨,當摩擦發生並不斷升級時,永洪就成了他們優先的選擇。

有趣的是,我們不光為中國企業提供國產化替代服務,還幫助很多合資企業做了類似的事情,比如一些汽車行業的頭部合資企業。


融資務必慎重


精準的戰略判斷與時機選擇加持之下,永洪沒有遇到大部分創業企業都遭遇過的資金問題。

2013年,早期客戶艾瑞諮詢在使用永洪的服務後,出行業報告的時間從20多天縮減到2、3天。“他說誒,你們做得還真不錯,要不我們投一筆錢過來”, 就這樣,Pre-A融資達成。

2014年12月,美國經緯領投永洪科技5000萬A輪;2015年12月,東方富海領投B輪1億元融資;2016年7月23日,永洪科技宣佈獲得由騰訊領投的2億元融資……

然而,接下來的5年時間,永洪卻沒有再進行新的融資。

 

科創人:永洪為何在融資領域採用了相對保守的策略?

何春濤:2014年公司已經實現盈利,融資很多時候是被動的選擇,但如今看其實存在一些股權稀釋過度的問題,融得太猛。想對同樣走在創業路上的朋友們說,早期融資要理性、剋制,不要像我們一樣,要想得深、想得遠。

Tips·何春濤的融資建議

前期(初創型企業): 資金應保證企業至少活一年半,主要從一級市場融資。資金可以用於營銷、服務、研發任何模組。

中期(成長型企業): 資金應保證企業至少活兩年半,主要從一級市場融資。資金可以短期用於營銷和服務,不建議長期補貼營銷和服務。只要投入產出合理,資金可以長期用於研發。這個階段應將營銷費用佔比、服務毛利潤率提升到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之上。

後期(成熟型企業): 資金保證企業存活完全沒問題,可選擇債務融資或二級市場融資。資金不會用於既有業務的營銷、服務和研發,主要用於開發新業務和有機併購。


保持戰略彈性

人無我有,人有我強


科創人:永洪創立之初,將自身的核心優勢定位在哪一個價值點上?在發展過程中是否有過戰略升級、核心優勢遷移?

何春濤: 永洪的核心優勢一直都是技術領先,BI——新一代的BI就是業務數字化轉型,讓每個人都使用資料來進行工作,資料量、計算量越來越龐大,對BI服務商的技術實力要求越來越高,永洪在這方面保持得不錯,我們有北京、成都、大連三個研發中心,每年投入大量研發費用。不同階段遇到的技術挑戰不盡相同,近些年來挑戰在於,使用者可能需要在一些小裝置上分析大量資料,怎樣能在1、2秒內完成海量資料計算、呈現結果,是很難的事,永洪在高效能運算、庫內計算方面都取得了技術突破。

 

科創人:有一種說法,資料智慧行業的瓶頸主要是資料採集能力,而非算力,您是否認可這個說法?

何春濤: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不過永洪會堅持將資料分析能力作為自己的差異化優勢,也許會在某個階段前後延伸一下,但短期內不會盲目擴大戰場。

永洪的產品線路並非一成不變,在早些年,為了給頭部企業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實現客戶成功,我們必須要做一些保證落地的關聯性工作,在那個階段企業上下壓力巨大、有些專案還出現了虧損,甚至這些學費並沒有買來等價的Know-how積累。 當時有些事我們不得不做,一旦可以不做,還是應該放棄。戰略可以有彈性,產品可以階段性臃腫,但自我認知必須要清醒。

隨著資料行業的生態不斷完善、成熟,如今我們只要展開生態合作,專注於自身所長、發揮各家之長,就能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推出免費工具

希望人人都是資料分析師


科創人:數字化人才是否制約了行業發展?作為大資料行業的獨角獸,永洪在數字化人才培養方面是否有系統性規劃?

何春濤:數字化人才始終是永洪非常關注的話題,我一直抱有一個觀點,資料分析能力將和打字能力、Office能力一樣,成為數字化時代的一種基礎能力。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基礎教育的革新,也需要基礎工具的普及。我一直都在構想,有一款能裝在筆記本里面、人人都能使用、效能又非常強大的資料分析工具,於是今年4月永洪推出了Yonghong Desktop桌面智慧資料分析工具,提供視覺化分析功能,資料探勘(AI)、機器學習、預測、相關分析等能力,並且承諾全部功能全部免費。

“人人都是資料分析師”的時代也許還很遙遠,畢竟Office從推出到成為人們的基礎能力也經歷了太多年,我們希望力所能及地縮短那一天到來的等待時間。  

 

科創人:永洪是否會涉獵數字化人才培訓?

何春濤: 我們為客戶提供成熟完整的人才培訓服務,但是否開放這一服務作為一條單獨的業務分支,暫時還沒有這個計劃。我覺得人才培養與其說是生意,更像是一種責任,如果永洪確信自己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那麼責無旁貸。截至目前為止,我認為這方面還需要積累,需要持續最佳化。

 

科創人:您曾經說過,“希望永洪未來開拓出約1萬家大中型企業客戶”,如今這個目標完成了多少?

何春濤: 坦白說,這個目標如今已經壓縮到了3000家(笑)。在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客戶對於數字化轉型的需求非常龐大,而永洪的能力只能滿足其中一部分,在對方龐大的完整規劃中,何時合作、如何合作都需要冷靜細緻的長期規劃。此外,還涉及到前面提到的話題,數字化人才缺口巨大,一線城市我們搭建的服務隊伍基本能保證服務質量,但在二三線城市服務質量不穩定,這也是接下來我們要不斷提升的地方。大體上說,永洪需要務實、冷靜地審視自身發展節奏,追求發展速度的前提是保證發展質量。

 

科創人:永洪在未來幾年的戰略重點在哪些領域?

何春濤: 一是提升生態協同能力,與合作伙伴更好的配合,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內部賦能,如何將已經具備的能力讓更多永洪袍澤掌握,服務更多的客戶。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09508/viewspace-284132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